① 热统和电动力学哪个难
热统比较散,电动比较集中,我感觉热统中的热力学需要记得多,统计部分和量子结合着学也没什么,电动是高中知识的延伸扩展,方程式较多,不过都有规律,我的同学说电动比热统好学。
② 固体物理 半导体集成电路 信号与系统哪个最难哪个较简单
初学者的话,应该是信号最简单,但是信号学到后面深了也不容易。
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物理都是偏理论的课程,固体是半导体的先修课,不过我个人认为是否先修没有什么太大影响,两门课程都需要量子力学的知识。学到后面的话可能还是半导体物理容易点,固体实在太难了。
我自己的话,应该是难度:信号《半导体《固体
③ 你认为四大力学哪个最难学为什么
个人认为是经典力学——需要一个数理基础好、非常懂得教学法、对科研前沿有所了解的老师来讲,才有可能讲好,而这种人几乎是不存在的。这课吧,讲好了能让人浑身舒畅如夏日饮冰水——“原来是这么回事!”,讲水了能让你感觉味同嚼蜡毫无收获——“这不就是普物力学加了点儿东西嘛”,讲烂了听起来就跟吃翔一样……统计力学也很麻烦,往深了挖会包涵几乎一切物理…… 不过,由于特殊的原因,热力学和统计力学,我是学过三四遍的(特别地,在普物里头,我们得到过非常详细而良好的热力学教学,比四大力学时候好太多了)。所以等到在四大力学里头上统计时,我会觉得,在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哪怕看上去再难办,至少在思路上也都是直接的。再歪楼说点废话。四大力学的并举,固然有其历史原因,但其实是一件挺奇怪的事儿。电动力学是一门具体的理论,是经典场论的导引,而剩下的三门都是思维方式:经典力学这门课大概是给人讲近代理论物理思维方式的发端的;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本身也各是一套处理问题的方法而非具体的理论。再具体地,经典力学其实是在介绍数学方法(哪怕你把辛几何弄进来,物理图像也还就是那么一些),统计力学是“新思路”,量子力学是“新图像”。问题来了。系领导打算把经典力学单独开一门课吗?不单独开,谁来讲蛤密顿和拉格朗日体系?单独开,经典力学的发展已逾三百年,该讲得东西多得不得了,到最后绝大多数学生却几乎不可能从事相关工作。而在其本身之内,物理系的学生又无法与专门做这个(多是应用数学专业的)的人竞争。后果便是,许多人把一大堆东西学了个半吊子。现在的教学中,经典力学的课程,又经常被讲成“如何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快速进行具有一定规模的计算”的样子,于是许多人其实是捏着鼻子学的。
④ 《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学习顺序应该是哪门难量难,难度
顺序: 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
其中前两门是更难学的,难理解的地方很多,是所有物理学生都要学好的。后两门是凝聚态等专业的专业课,说不上难,但知识点很多很杂。
⑤ 物理考研哪几门课重要
看你考什么方面了啊。一般物理学中力,热,电磁,光是基础学科。在此基础上会有 电动力学,固体物理,热统,量子力学。不过很难,要很好的高数知识。 查看原帖>>
⑥ 量子力学统计物理与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哪个难
固体物理好学一些,可以说,固体物理就是量子力学中的WKB准经典近似和微扰法的应用,其间推广了一些统计物理的结论和方法,因此要简单一些,但是可能涉及晶体结构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内容,可能会有一些难题,但是这主要是初中和高中那种难题(是技巧性难题),和量子力学的难题不是一个概念,虽然做起来感觉可能更难。
注意,学固体物理前先复习一下统计物理。
量子力学如果对易子,升降算符,狄拉克符号这几个部分用的好的话,会轻松一些,但是仍然是不简单的课程,不过据我所知,除个别学校外,往往量子力学考试考的不深,因为如果考深了考试时间往往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