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高中物理科研课题过程卷怎么写

高中物理科研课题过程卷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2-07-15 08:17:52

① 高中研究性学习过程记录如何写我的课题是鸡蛋上的物理学

研究与鸡蛋相关的物理知识,最好是高中的!告诉你 一·个 ,鸡蛋可以利用惯性判断其生熟?相关的和可以去网上搜!

② 高中物理题过程怎么写

先写公式,然后根据公式代入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物理一般都不写答,这就是运用题的具体解答,希望能采纳。😊

③ 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怎么写

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怎么写

1、课题研究的过程

课题研究过程一般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个人要根据申报课题的条件,以及相关要求,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要学会选题

选题是课题研究的第一步,选题做的好,就成功了一半。在选题时,要掌握:

一是选题要具有问题意识。比如从教育教学的疑难寻找问题,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等。

二是选题要具有针对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价值。比如

针对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实践能力的研究》

新颖性:《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实用性:《在体育教学中培养情商的实验研究》

可行性:《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

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2)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是对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要回答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预期成果四个问题。

(3)实施研究,出科研成果

按照课题研究方案,每个研究成员分工研究,按照预期成果展现形式,撰写公布研究成果,申请结题。

2、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⑴观察法⑵调查法⑶测验法⑷行动研究法⑸文献法⑹经验总结法⑺个案研究法⑻案例研究法⑼实验法。 (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

④ 急!!求高中物理实验课题研究报告范文。跪求!!

单击此处输入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
作者(学号)
(1.单位名1,城市名1 邮政编码1 )
摘 要: 在此处输入中文摘要(字数一般不超过200字)。摘要必须反映全文中心内容,内容应包括目的、过程及方法、结论。要求论述简明、逻辑性强、尽量用短句。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并请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关键词: 词1;词2;词3(不多于5个,选词应规范,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
Title in English
Author
(1.Affiliation 1, City 1 Post Code 1)
Abstract: 单击此处输入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文意一致,用第三人称写法,必要时可适当加长),并请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
key words: word1; word2; word3(中英文关键词须一一对应)

引言的内容可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应开门见山,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释,避免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引言的序号可以不编,不编序号时“引言”二字可以省略。
·单击此处输入标题1
可接下一级标题或正文。
论文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

在脚注位置注明课题或基金项目类别及其批准号.在首页末注明作者的个人学术信息.包括作者的姓名,出生年,性别,学历或学位,职称,博(硕)士生导师(联系人)或课题负责人,两院院士,Email 地址等.

精炼,遵守我国着作权法,注意保守国家机密。每篇论文(含图、表)不超过10个page。其内容包括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不多于5个)、参考文献。另请在稿件首页地脚处给出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最后学位或在读学历)及基金项目名称与批准号等信息。
1.1 单击此处输入标题1.1
题名应恰当简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要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选定关键词。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也不能将原形词和缩略词同时列出;一般不用副题名,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1.1.1 单击此处输入标题1.1.1
下接正文。页码采用A4纸型纵向排列,页边距上、下均为3cm,左右均为2.5cm。文字大小规定如下:摘要、作者简介、图名、表名及内容、参考文献均为小五号字,正文中除标题外均为五号字,标题见样例。中文均采用宋体,西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正文(含图、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文中各级标题采用阿拉伯数字分三级编序,且一律左顶格排版。一级标题形如1,2,3,…排序;二级标题形如1.1,1.2,…排序;三级标题形如1.1.1,1.1.2,…排序。
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且随文出现。图以10幅为限。图中文字、符号或坐标图中的标目、标值须写清。标目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物理量和单位符号。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表的内容切忌与插图和文字内容重复。
图、表应有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的图、表序和简明的表题。表序和表题间空1个字距,居中排于表的上方。
若所有栏的单位相同,应将该单位标注在表的右上角,不写“单位”二字。表中内容相同的相邻栏或上下栏,应重复示出或以通栏表示,不能用“同左”、“同上”等字样代替。
图、表中的术语、符号、单位等应与插图及文字表述所用的一致。
表1 中文表题居中(表随文出现,且出现在同一页面内)
基本要求 表中文字中文采用小5号宋体,西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物理量和计算单位 表中的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注: 表注采用小5号宋体

公式主体居中,编号右对齐,如下所示。
(1)
(2)

图1 中文图题(图随文出现,且出现在同一页面内)
图中说明文字采用小五宋体,物理量和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参考文献只列出已经公开出版且在文中直接引用的主要文献,近5年的文献量应占50%以上。参考文献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
各类主要文献的着录格式如下:
①期刊: [序号] 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②专着: [序号] 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着录)[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③论文集: [序号] 作者.题名[A].见:(In:)编着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④学位论文:[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⑤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申请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⑥部级以上技术标准:[序号] 起草负责者.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⑦技术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技术报告题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⑧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EO/OL].电子文献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则列前3名,后加“,等”或“, et al”。外文作者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
参考文献:
[1] 作者1[,作者2,作者3][,等]. 期刊论文题名[J]. 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2] 作者. 书名[M]. 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
[3] 李晓川,孔轶群,冷凯良,等.水产品中氯霉素残留测定方法的分析研究[J].2002,23(4):76-81.
[4] Russel H Taylor, Dan Stoianovici. Medical robot in computer-integrated surgery[J]. IEEE Tra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2003, 19(5): 765-781.

⑤ 高中研究性学习过程记录表如何写我的课题是自行车上的物理力学知识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自行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既轻便、环保,又可以健身,深受人们的青睐,中国老百姓拥有5亿多辆自行车。年出口达到2000万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是一个自行车王国,每天清晨和落日时分,滚滚车流在中国的城市中碾动,这是最为壮观的一道风景,这是一条现代中国流动的长城。
这人人皆知的自行车上,却有许多等着我们去探究,我们几个同学组成研究小组,经过我们五人和物理老师的一番讨论之后,确立本次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
二、课题准备
大家共同商量后,将本次的“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主题分成五个小课题:
1. 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范凯达)
2. 自行车的相关历史(阮世超)
3. 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杠杆知识(许玉宇)
4. 自行车上的摩擦知识(李家琪)
5. 自行车的设计和改造,并分析自行车前后轮静摩擦力问题(阮方荣)
以上课题涉及八年级和九年级《物理》中的知识,我们巩固了初二的内容,也同时对初三《物理》中杠杆这一章节进行复习,也对高一的知识进行了巩固。
三、课题目标
为了培养我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创新思维,得到独立锻炼的机会,增强社会合作能力,激发了我拉的科学探究精神,学到课本没有的知识,也能通过此次课题更好地从物理这一角度了解自行车。
四、课题目的
(!)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科学原理的能力
(2)自已用科学知识改进日用品性能的能力
(3)提高自己观察、收集信息的能力
(4)培养创新能力,设计改装自行车
(5)培养同学的合作精神,共同探究
(6)通过学生亲自调查与访谈,了解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
(7)让我们初步掌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了解学术研究的基本程序和规范,培养对于学术研究和初步兴趣,体验学术研究的成就感,初步养成良好的学术品质。
(8)通过成果展示提高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五、活动步骤与过程
阶段一:确定要调查的课题,制定计划及主要任务;分析课题的可行性及研究范围;明确将要调查的对象
老题确定完课题,同学讨论分为五个子课题,并分配给了同学,我们小组共同制定了一系列有序可行的计划,期待着能完美完成此次任务。
阶段二:研究实物,外出采访自行车摊的师傅,并作记录,调查自行车流行现状,全面搜索第一手资料。
利用周末,我作为组长,将任务交给每一个同学,有的人把自己的自行车搬出来,供大家观察,有的人走进了自行车专卖店,研究自行车结构,并询问有关人员,有的人去了修自行车的摊铺一趟,询问了修车铺的师傅,了解到自行车的内部结构,问了他和脱链的原因。还有的人专门做了问卷调查,并进行整理,概括。周末的实地考察让我们收获了很多,也让人家对自行车的兴趣愈发变浓,感觉才这是真正的了解自行车的开始。
阶段三:查找相关的资料,进一步的试验探究,整理资料及数据。
这几个假期,大家通过各种途径上阶段的资料进行深一步的探究和讨论。<中国网络全书 >《十万个为什么》《辞海》等一些书籍成了我们小组的常客了。大家一有空就上网搜索,下载照片。我们终于了解到了“世界上最原始的自行车”,看到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自行车”,感受到了这小小的自行车竟然存在着如此多的奥秘。大家都十分好奇。
阶段四: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成果汇总。得出调查报告,想出合理建议。
小组同学把这几个星期以来的资料给大家分享,向物理老师和其他人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共同交流,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共同对其进行了筛选、修改。每个人将资料整理成几张小报告,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
片段五:活动感想与体会。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我们离开课堂,来到最普通的生活中去实践。在那几周里,我们走访了自行车市场、去图书馆寻找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还请教了物理老师。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拦路虎”,但我们并没有因为害怕而退缩,如那次去自行车店铺的师傅,因他十分忙碌,所以我们就在烈日下足足晒了一个下午,但最终还是顺利进行了采访。
在这次十分有意义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小组的所以成员都亲自参与,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敢于提问,并且努力总结,同时也培养了我们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丰富了我们的知识,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通过自己的研究得到研究结果的乐趣。同时,锻炼了我们搜集、整理、分析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发现了我们的潜能和价值,增强了自信。对这次通过自己努力取得的结果,我们感到十分的满意,也乐在其中。我们都期待以后还有更多的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和研究更多有趣问题的机会。最后通过研学,我们认识到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当然,在这次综合实践中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但是我们想:至少,我们用心,用汗水,用自己的智慧去经历了,感受了,体验了,结果就显得不太重要,过程才是我们所享受的瞬间。我们应经常在生活在实践,在实践中去学习。分享给你的朋友吧:人人网新浪微博开心网MSNQQ空间
对我有帮助
10回答时间:2011-1-30 18:19 | 我来评论

向TA求助 回答者: iroiqr | 一级

擅长领域: 暂未定制

参加的活动: 暂时没有参加的活动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矮子堆里挑高个
相关内容
2007-3-12 自行车上的物理问题(知识) 4
2008-7-1 探究自行车上用到的物理知识,并写出报告 36
2008-5-5 自行车上运用到的物理知识(要四个) 7
2007-11-9 自行车上有哪些物理知识啊!知道的都说出来! 7
2006-5-20 如何用物理知识分析自行车上的力学问题 7
更多关于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的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2回答10这个卡号是三国贝贝卡不.0回答5为什么用opera登录家园玩不了风云三国/?.0回答5豪义三国 ,三国群英传私服网站是哪个?.0回答5降龙之剑 角色90级怎么升级到100级请告诉仔细点谢谢.0回答三国贝贝重兵短兵交换脚本.0回答风云三国不能搜索史诗以上装备,求解.1回答10谁有三国群英传7幻想之圣战1.2修改器啊,请发送到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回答QQ炫舞找代练。从67升级到100级。本人学生,价格便宜点982437887,加....更多等待您来回答的问题>>其他回答 共2条

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和运载工具。在它的“身上”运用了许多力学知识,

1.测量中的应用

在测量跑道的长度时,可运用自行车。如普通车轮的直径为0.71米或0.66米。那么转过一圈长度为直径乘圆周率π,即约2.23米或2.07米,然后,让车沿着跑道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n,则跑道长为n×2.23米或n×2.07米。

2.力和运动的应用

(1)减小与增大摩擦。

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以减小摩擦。为更进一步减小摩擦,人们常在这些部位加润滑剂。

多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如车的外胎,车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闸把套等。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以增大摩擦。如在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面上滑动,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车可迅速停驶。而在刹车的同时,手用力握紧车闸把,增大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以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

(2)弹簧的减震作用。

车的座垫下安有许多根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

3.压强知识的应用

(1)自行车车胎上刻有载重量。如车载过重,则车胎受到压强太大而被压破。

(2)座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不易感到疲劳。

4.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

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对刹车皮的拉力。自行车为了省力或省距离,还使用了轮轴:脚蹬板与链轮牙盘;后轮与飞轮及龙头与转轴等。

5.功、机械能的知识运用

(1)根据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费距离。因此人们在上坡时,常骑“S形”路线就是这个道理。

(2)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如骑车上坡前,人们往往要加紧蹬几下,就容易上去些,这里是动能转化为势能。而骑车下坡,不用蹬,车速也越来越快,此为势能转化为动能。

6.惯性定律的运用

快速行驶的自行车,如果突然把前轮刹住,后轮为什么会跳起来。这是因为前轮受到阻力而突然停止运动,但车上的人和后轮没有受到阻力,根据惯性定律,人和后轮要保持继续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后轮会跳起来。

切记下坡或高速行驶时,不能单独用自行车的前闸刹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

(一)运动和力的应用

自行车的外胎,车把手塑料套,踏板套,闸把套等处均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刹车时,手用力握紧车闸把,增大刹车皮对车轮钢圈的压力,以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面上滑动,变滚动为滑动后,摩擦大大增加,所以车能够迅速制动.

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在这些部件上,人们常常加润滑油进一步减小摩擦.

1.增大和减小摩擦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车的座垫下安有粗的螺旋状的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

2.弹簧的减震作用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二)压强知识的应用

自行车的车胎上刻有载重量,明确告诉人们:不能超载,如车载过量,车胎受力面积不变,则车胎受到太大的压强将被压破.

1.自行车负重

2.车座上的物理

座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时感到较舒适.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三)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

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刹车皮的拉力.另外,链轮牙盘与脚蹬,后轮与飞轮,车龙头与转轴等都是轮轴,利用它们可以省力.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四)功和能的知识运用

1,人们在骑自行车上较陡的坡时,往往走"S"形路线,这是根据功的原理.如图,坡长相当于斜面长,坡高相当于斜面高,根据功的原理:W1=W2,即FL=Gh,亦可写作:,可看出,斜面长L是斜面高h的几倍,所用的力F就是重力G的几分之一,所以,在高度h不变的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走"S"形路线是为了增大斜面长,从而能顺利上坡.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四)功和能的知识运用

2,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骑自行车上坡前,人们往往要加紧蹬几下,使车的速度(动能)增大,"动能冲坡",以较大的动能转化为较大势能,能够较容易到达坡顶.而骑车下坡时,不用脚蹬,车速也越来越快,这是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不断增大,所以车速也不断增大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五)刹车和惯性

自行车高速行驶特别是下坡时,不能单独用前闸刹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其原因是:前闸刹车,前轮被迫静止,而作为驱动轮的后轮车架和骑车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有的高速运动的趋势,这时就会以前轮与地面接触处为支点,向前翻转,造成翻车事故.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六)测量中的应用

在测量道路的长度时,可运用自行车.如24型车轮直径为0.62米,26型车轮直径为0.66米,车轮转过一圈长度为直径乘以圆周率π,得1.95米或2.07米,然后,让车沿跑道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n,则跑道长n×1.95米或n×2.07米.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七)热膨胀知识的运用

在炎热的夏天,车胎内的气不能充得太足,更不能放在烈日下曝晒,因为车胎内的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压强猛增会将车胎胀破.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八)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

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过一会儿,筒壁会热起来,这是因为压缩筒内气体和克服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做功,使筒壁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筒壁会发热.

发现轮胎上有许多纹路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
2发现刹皮很粗糙
——同理,增大摩擦
3自行车龙头左右摆动
——运用了轮轴,相当于省力杠杆
4在光滑的路面上,踩一脚车子很久都不会停
——当物体不受力时,将永远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
5刹车时我们用很大力
——增大压力可以增大摩擦
1 轮胎上有许多花纹
增大摩擦系数,增大接触免,也就增大了摩擦力
2 刹车 ,
应用了杠杆原理同时也可以增大摩擦力

3 自行车龙头
杠杆原理;运用了轮轴,滚动摩擦力小

4 踏轮
杠杆原理;前齿轮大后齿轮小
5 车轴
里面有轴承,减小了摩擦力
6 有的车有减震
7 外胎是橡胶的增大了摩擦力
回答者: dabenren | 十二级 | 2011-1-29 19:08

自行车在我国是很普及的代步和运载工具。在它的“身上”运用了许多力学知识,

1.测量中的应用

在测量跑道的长度时,可运用自行车。如普通车轮的直径为0.71米或0.66米。那么转过一圈长度为直径乘圆周率π,即约2.23米或2.07米,然后,让车沿着跑道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n,则跑道长为n×2.23米或n×2.07米。

2.力和运动的应用

(1)减小与增大摩擦。

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以减小摩擦。为更进一步减小摩擦,人们常在这些部位加润滑剂。

多处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如车的外胎,车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闸把套等。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以增大摩擦。如在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面上滑动,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车可迅速停驶。而在刹车的同时,手用力握紧车闸把,增大刹车皮对钢圈的压力以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

(2)弹簧的减震作用。

车的座垫下安有许多根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

3.压强知识的应用

(1)自行车车胎上刻有载重量。如车载过重,则车胎受到压强太大而被压破。

(2)座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不易感到疲劳。

4.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

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对刹车皮的拉力。自行车为了省力或省距离,还使用了轮轴:脚蹬板与链轮牙盘;后轮与飞轮及龙头与转轴等。

5.功、机械能的知识运用

(1)根据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费距离。因此人们在上坡时,常骑“S形”路线就是这个道理。

(2)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如骑车上坡前,人们往往要加紧蹬几下,就容易上去些,这里是动能转化为势能。而骑车下坡,不用蹬,车速也越来越快,此为势能转化为动能。

6.惯性定律的运用

快速行驶的自行车,如果突然把前轮刹住,后轮为什么会跳起来。这是因为前轮受到阻力而突然停止运动,但车上的人和后轮没有受到阻力,根据惯性定律,人和后轮要保持继续向前的运动状态,所以后轮会跳起来。

切记下坡或高速行驶时,不能单独用自行车的前闸刹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

(一)运动和力的应用

自行车的外胎,车把手塑料套,踏板套,闸把套等处均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以增大摩擦.刹车时,手用力握紧车闸把,增大刹车皮对车轮钢圈的压力,以达到制止车轮滚动的目的.刹车时,车轮不再滚动,而在地面上滑动,变滚动为滑动后,摩擦大大增加,所以车能够迅速制动.

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以减小摩擦,在这些部件上,人们常常加润滑油进一步减小摩擦.

1.增大和减小摩擦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车的座垫下安有粗的螺旋状的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小震动.

2.弹簧的减震作用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二)压强知识的应用

自行车的车胎上刻有载重量,明确告诉人们:不能超载,如车载过量,车胎受力面积不变,则车胎受到太大的压强将被压破.

1.自行车负重

2.车座上的物理

座垫呈马鞍型,它能够增大座垫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减小臀部所受压强,使人骑车时感到较舒适.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三)简单机械知识的应用

自行车制动系统中的车闸把与连杆是一个省力杠杆,可增大刹车皮的拉力.另外,链轮牙盘与脚蹬,后轮与飞轮,车龙头与转轴等都是轮轴,利用它们可以省力.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四)功和能的知识运用

1,人们在骑自行车上较陡的坡时,往往走"S"形路线,这是根据功的原理.如图,坡长相当于斜面长,坡高相当于斜面高,根据功的原理:W1=W2,即FL=Gh,亦可写作:,可看出,斜面长L是斜面高h的几倍,所用的力F就是重力G的几分之一,所以,在高度h不变的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走"S"形路线是为了增大斜面长,从而能顺利上坡.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四)功和能的知识运用

2,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骑自行车上坡前,人们往往要加紧蹬几下,使车的速度(动能)增大,"动能冲坡",以较大的动能转化为较大势能,能够较容易到达坡顶.而骑车下坡时,不用脚蹬,车速也越来越快,这是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不断增大,所以车速也不断增大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五)刹车和惯性

自行车高速行驶特别是下坡时,不能单独用前闸刹车,否则会出现翻车事故,其原因是:前闸刹车,前轮被迫静止,而作为驱动轮的后轮车架和骑车人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有的高速运动的趋势,这时就会以前轮与地面接触处为支点,向前翻转,造成翻车事故.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六)测量中的应用

在测量道路的长度时,可运用自行车.如24型车轮直径为0.62米,26型车轮直径为0.66米,车轮转过一圈长度为直径乘以圆周率π,得1.95米或2.07米,然后,让车沿跑道滚动,记下滚过的圈数n,则跑道长n×1.95米或n×2.07米.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七)热膨胀知识的运用

在炎热的夏天,车胎内的气不能充得太足,更不能放在烈日下曝晒,因为车胎内的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压强猛增会将车胎胀破.

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

(八)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

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过一会儿,筒壁会热起来,这是因为压缩筒内气体和克服活塞与筒壁的摩擦做功,使筒壁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所以筒壁会发热.

发现轮胎上有许多纹路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摩擦
2发现刹皮很粗糙
——同理,增大摩擦
3自行车龙头左右摆动
——运用了轮轴,相当于省力杠杆
4在光滑的路面上,踩一脚车子很久都不会停
——当物体不受力时,将永远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
5刹车时我们用很大力
——增大压力可以增大摩擦
1 轮胎上有许多花纹
增大摩擦系数,增大接触免,也就增大了摩擦力
2 刹车 ,
应用了杠杆原理同时也可以增大摩擦力

3 自行车龙头
杠杆原理;运用了轮轴,滚动摩擦力小

4 踏轮
杠杆原理;前齿轮大后齿轮小
5 车轴
里面有轴承,减小了摩擦力
6 有的车有减震
7 外胎是橡胶的增大了摩擦力 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牙盘、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3、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驶、确保行车安全。 此外,为了安全和美观,以及从实用出发,还装配了车灯,支架等部件。
编辑本段组成
车体部分
包括车架、前叉、车把、鞍座和前叉合件等,是自行车的主体。自行车(20张)传动部分
包括脚蹬、曲柄、链轮、链条、中轴和飞轮等,由人力踩动脚蹬,通过以上传动件带动车轮旋转,驱车前行。
行动部分
即前后车轮、包括前后轴部件、辐条、轮辋(车圈)、轮胎等。
安全装置
包括制动器(车闸)、车灯、车铃、反射装置等。 根据需要,还可增加一些附件,如支架、衣架、保险叉、挡泥板、气筒等。另外,装有变速机构的运动车、竞赛车、山地车等还装有变速控制器和前后拨链器等。
编辑本段分类
公路自行车(Road bicycle)
用来在平滑公路路面上使用的车种,由于平滑路面阻力较小,公路自行车的设计更大考量高速,往往使用可减低风阻的下弯把手,较窄的高气压低阻力外胎,挡位较高,且轮径比一般的登山越野车都大,由于车架和配件不须像山地车一样需要加强,所以往往重量较轻,在公路上骑行时效率很高。由于车架无需加强又往往采用简单高效的菱形设计,公路车是最为优美的自行车。
场地自行车(Track bicycle)
用于在室内极其平滑的椭圆形赛道上使用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没有车闸(煞车),没有变速器,且没有可逆转的飞轮。 三项赛/计时赛自行车(Triathlon/Time Trial bicycle)在三项赛和计时赛运动中使用的公路自行车,三项赛和计时赛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允许使用牵引气流(draft),也就是说选手必须完全通过自己的力量来克服空气阻力,而不须骑在其他选手后面,所以三项赛/计时赛自行车在设计时非常注重让选手保持一个减小空气阻力的骑行姿势,同时注意减小自行车自身的空气阻力。三项赛自行车还让选手在骑行时使用和跑步时相近的肌肉组,这样使从骑行到跑步的转换更容易。
山地自行车(Mountain bike)
山地自行车起源于1977年美国旧金山。 设计为骑乘于山区的车种,通常具有变速器可变换省力或快速的档位,有些会在车架安装避震器,部分的轮胎胎皮是巧克力胎纹以便于在无铺面的路面骑乘。 山地车零件的尺寸一般为英制单位。车圈为24/26/29英寸,轮胎尺寸一般为1.0-2.5英寸。车架尺寸也以英制为单位,例如14"、17"、19"来表示车架尺寸的大小。
速降自行车(DownHill bike)
山地自行车(Mountain bike)
速降自行车,也称落山自行车。英文简称DH。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活动。骑手利用特制的DH自行车在山坡上滑翔,甚至坠山来寻求刺激。活动多在山脊、矿洞、雪地等地带开展。奥地利人利用DH创造出210.4KM/H的世界纪录。 速降自行车的车架角度与山地自行车有所区别,零件与山地自行车一样都为英制单位。进行此项活动时必须佩戴头盔、护甲等装备。前叉减震的行程比山地自行车及XC自行车要长。轮胎宽度一般超过2英寸。
斜躺自行车(Recumbent)
与传统设计上较不一样的自行车。通常有较大且舒适的座椅,两轮或三轮。优点是舒适,且风阻低。
旅行自行车(Touring bicycle)
由公路自行车发展而来,适合超远程自给自足的旅行,有较舒适放松的车架几何设计,能够负重,有很低的最低档位,使用较宽的车胎,配件选择方面追求可靠耐用而不太侧重减轻重量,往往是用山地车脚踏板。
广告自行车(Advertising bike)
广告自行车是由中国国家专利局授权(ZL2007 2 0312144.6)的薄壳型车架制作的特殊自行车,利用车架表面积发布广告的专业广告自行车。
越野公路车(Cross-country cycling)
由公路自行车发展而来,起源于骑手们想用一辆自行车同时征服公路和山地,于是骑手们选用较结实的公路车架和轮子,再安装上更强的车闸和很宽的车胎,使用山地车脚踏板。越野公路车既可以在公路上实现较高速度,也有一定越野能力。 双人/多人自行车(Tandem bicycle) 又称为协力车,由两人以上协同出力,由第一位控制方向。
折叠车(Folding bicycle)
是为了便于携带与装进车内而设计的车种,有些地方的铁路及航空等公共交通工具允许旅客随身携带可折叠收合并装袋的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Motorized bicycle)
一种以一半电力驱动和一半人力驱动的环保电动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可以自动侦测双脚施力状况,在需要时以适当的动力辅助踏踩,自动调节动力。在中国广州等地区,因为电池回收等问题,禁止使用电动自行车。
小轮车(Cycling BMX)
一种专门用于极限运动的自行车,这类车为了更适合特技表演而作出了不少改造,比如更轻量化的车身,没有刹车,车把可以360°旋转。
全木头自行车
自行车
自行车

⑥ 高中物理研究性课题论文怎写

呵呵,我想大家都不是花时间来消遣的。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想办法解决的。
如果有疑问,可以提出来。如果有困难,可以讲出来。这样,大家都可以帮你分析,解决疑问。
如果你想不劳而获,我想你找借地方了,你也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甚至人生态度了。

⑦ 怎么写高中物理大题的答题步骤

1.首先写“解”;
2.说明要用到的定理及定义式(比如:“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ma”)(注:需要定参考系或正方向的,要声明);
3.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方程;
4.若需要多个方程,须重复2.3步;
5.直接写出方程的解(解题过程不必写);
6.不需要写“答……”
要注意:文字与公式的结合。

⑧ 课题研究的过程怎么写

教师在学生研究性学习中激励提出问题

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是指教师在学生确定研究方向和根据研究方向确定研究课题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在学生研究性学习中,选好课题,无疑有利于研究性学习的展开和深入的,但更深层次的,也是最根本的目的,则在于在选题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在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综合能力。

研究性课题的选题,无论是由学生自己确定课题,还是由指导教师选定研究方向,都表现为从提出问题到确立课题的整个过程,其间需要做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反思提问等环节的工作。这是一个从发散到归纳的过程,做好这一起始阶段的指导工作,对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进行至关重要。

提出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发散的过程。发散,指的是从不同角度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指导提出问题即指导发散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动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前二者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后者则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励提出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宏观问题因其关系全局,学生难以全面理解全面把握,因而常会有畏难情绪,研究中也会困难重重。指导学生研究应网之一目以见网,豹之一斑以见豹,从微观着手,从身处的一地,熟悉的一方着手去研究。在对局部的研究中联系全局,通过对微观的研究去认识宏观。例如,研究WTO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课题时,可以从太仓当地这个微观着手,甚至可从刘家港这个港口经济发展的角度着手研究,从而认识加入世贸组织会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个宏观问题。

2.抽象与具象相结合

理论、概念、原理、法则等等,往往因为其高度的概括、抽象,学生感到高、难、空而难以入手,影响研究情绪。指导学生去研究与之相关的具体事物,可以通过对这些具体生动、形象直接的事物的认识,对有关通过调查、访问、收集到的具体数据、材料、事例等的研究,去认知把握原本抽象的东西。例如,在研究WTO给中国商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一课题时,以调查超市为切入口,让商业这一抽象、庞大的概念与超市这一具体形象的实体结合起来。

3.课题研究与个人兴趣相结合

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充分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持续性、深入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环境中产生的对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变任务为兴趣,从而提高研究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为兴趣,学生在某些方面知识的积累,对有关报刊信息关注,都在为课题研究打基础作准备,从而推动研究的深入展开。例如,某同学爱好电脑,他便会对加入WTO以后我国信息业的发展产生兴趣,从而进行较为深入有效的研究。

4.当前学习与将来应用相结合

高中学生的课题研究,要注意面向实际,注重实用性。引导学生将当前学校学科知识学习、相关课题的研究与将来的实际应用相结合。这个实际应用,即包括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更包含社会发展需要和科技自身发展趋势的需要。例如,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的学科知识来研究环境问题,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分析中国农业发展方向问题等,使学生立足现在,关注未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研究的前瞻意识和学用结合的良好学风。

教师在学生研究性学习中指导确立课题

确立课题的过程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归纳是指针对有发散而提出的问题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或如何做几个层面。归纳的过程是比较、筛选、剔除、提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选定研究角度,把握研究重点,进而确立研究课题。指导确立课题即指导归纳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理性的思考,引导学生科学的分析,着眼于提高学生科学的分析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确立课题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的价值性

指导学生在确定研究课题时,必须考虑这一课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的价值性主要表现为它的科学性、需要性和创造性。

科学性 选题必须有事实根据或理论根据,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规律。课题研究要具有科学价值,它或是在某个领域中的新发现、新创造,或是在某方面空白的填补,或是前人研究成果的完善或发展,或是某领域某些不正确观点的纠正,或是有助于研究者自身养成良好的科研意识、习惯、态度及思维方式。选题的科学性,可保证课题研究方向正确。

需要性 选题必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科技自身发展趋势的需要。要注意面向实际,注重实用性。因此,选题时不仅要满足社会发展的当前需要,更要有远见,选择适应社会发展长远需要的课题以及未来发展的新兴学科的有关课题,使课题既有实用性,又有前瞻性。

创造性 选题应是无人提出的或是别人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它应该是努力在某个领域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创造性是课题研究的生命,也是课题选择的一条根本原则。因此,努力使自己的课题研究具有创新意识,就能赋予课题研究成果以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2.研究的可行性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一个小组在实施课题中,常常会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确定了题目并不意味着任何问题都能着手进行研究。在选择课题时要充分考虑实施时的可操作性。

课题小组成员知识结构状况的可行性应予考虑。高中学生的知识状况不允许在选题定题时好高骛远。涉及内容的深浅,研究范围的大小,应与知识结构相适应。必须立足课内知识、现有能力去拓宽知识、提高能力。

课题小组成员结构配置也应考虑。组员课外知识的广泛性,爱好专长程度的高低,对电脑操作熟练的程度,社交能力的差异等等,都会影响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实施调查研究应具可操作性,也即切实可行。可行,指的是,在地域上,要就近而舍远,便于调查研究;在手段上,要有可提供的设备、物资,来协助实验调查;在财力上,要有可承受的经济实力,利于调查的开展;在时间上,要有充分的精力,来保证调查的实施。切实,指的是调查要有地方可去,有具体详实的数据、材料、事例可取。

教师在学生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方法

激励提出问题与指导确立课题随研究进程,大致可有范例引路、选题推介、随机点拨和借题发挥等几种方法。

范例引路 是在动员阶段,以典型的事例,以有价值的课题、成功的研究事例等,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确立课题。

选题推介 是在学生提出大量选题后,选择有推介价值的课题,通过集合演讲、橱窗展示等形式进行推介。

随机点拨 是在学生讨论交流或师生之间个别交谈时,教师从选题的角度、层次等作及时指导。

借题发挥 是在学生有了初步的研究或出现倾向性的问题时,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课题,面向全体学生作出拓宽思路、加深思考或纠正偏错倾向性质的指导。

教师在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指导中,要及时做好阶段性小结和整体性总结,及时记录好自己的体会和感想。此外,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切忌教得太多,管得太细,切忌越俎代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⑨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器材:自行车一辆,米尺一卷,电子秒表一个(可用手机代替)。方法及步骤:1先在路面上每隔十米画一条线,化五条线,中间四个间隔都是十米; 2从远处骑车过来,到达第一条线时开始滑行,并开始计时,尽量沿直线通过后面三条线,每过一条线记一下时间,得到T1,T2,T3,T4. 3 则每段所需时间分别为 t1=TI,t2=T2-T1;t3=T3-T2;t4=T4-T3; 4:则t1和t2中间时刻T2/2速度是40/T2; 则t2和t3中间时刻(T3-T1)/2速度是40/(T3-T1);则t3和t4中间时刻(T4-T2)/2速度是40/(T4-T2); 5:a1=(40/(T3-T1)-40/T2)/((T3-T1)/2-T2/2) a2=(40/(T4-T2)-40/(T3-T1))/((T4-T2)/2-(T3-T1)/2) 6:a=1/2*(a1+a2)(为了精确求平均值,你也可以多画几条线,多测几个时间)

阅读全文

与高中物理科研课题过程卷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3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