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热平衡方程计算公式
算到1260J就该停止了啊~
直接用0.2kg*2100J/(kg•℃)*(10℃-5℃)=2100J
2100J*(8℃-5℃)/ (10℃-5℃)=1260J啊~
B. 物理热学 热平衡
平衡态:是指一个系统温度、体积、压强等参数都达到稳定,不再变化,我们称之为这个系统达到平衡态。
热平衡:如果两个系统接触后不发生热传导,则称这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
C. 求物理热学各种公式
5★.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容:物体内能的增量(ΔU)等于外界对物体做的功(W)和物体吸收的热量(Q)的总和.
(2)表达式:W+Q=ΔU
(3)符号法则:外界对物体做功,W取正值,物体对外界做功,W取负值;物体吸收热量,Q取正值,物体放出热量,Q取负值;物体内能增加,ΔU取正值,物体内能减少,ΔU取负值.
6.热力学第二定律(1)热传导的方向性
热传递的过程是有方向性的,热量会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常见表述
①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②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3)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①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这种机器被称为第一类永动机,这种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成的,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②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没有冷凝器,只有单一热源,并从这个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可以全部用来做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叫做第二类永动机.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它虽然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7.气体的状态参量
(1)温度: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两种温标的换算关系:T=(t+273)K.
绝对零度为-273.15℃,它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接近不能达到.
(2)气体的体积:气体的体积不是气体分子自身体积的总和,而是指大量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整个空间的体积.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其体积等于容器的容积.
(3)气体的压强: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分子的总冲量.
①产生原因:大量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的持续的压力.
②决定因素:一定气体的压强大小,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密度;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4)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PV/T=恒量
8.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1)气体分子间有很大的空隙.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分子直径的10倍.(2)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可以把气体分子看作没有相互作用的质点.(3)气体分子运动的速率很大,常温下大多数气体分子的速率都达到数百米每秒.离这个数值越远,分子数越少,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统计分布规律.
D. 热平衡的公式
根据能量守恒,即是吸收和放出的热量相等,这就叫作热平衡,至于是因为什么原因,可以是上面所说的由于温度差为零,但这并不是出现热平衡现象的充分或必要条件!造成热平衡有很多原因,也有人为造成的,这就体现即使温度差不为零我们可对其进行加热或降温等操作也可达到热平衡的效果!若两个系统只发生热交换而未发生其他变化,热总是由高温系统流向低温系统。当二者的温度相等时即达热平衡。
E. 物理中热平衡方程是什么 不计热损失时,Q吸=
Q放=Q吸
F. 初中物理热平衡问题,急!!!
设平衡后的水温为x度,水的比热容为c
质量为0.5kg,温度为75摄氏度的水放出热量=0.5c(75-x)
质量为2.5kg,温度为15摄氏度的水吸收热量=2.5c(x-15)
吸热与放热达到平衡,0.5c(75-x)=2.5c(x-15)
解得x=25
平衡后水温为25摄氏度
G. 物理中热平衡方程是什么不计热损失时,Q吸=
Q吸=Q放=cm(t-t0)
H. 什么叫做“热平衡”
单个系统内的热平衡。倘若组成单个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热量的传递,且与外界也没有热量的传递,则系统处于热平衡。这时系统内各部分温度相等且等于外界温度。在热平衡时,物体各部分以及物体同外界之间都没有热量交换。在热工和化学中,如物体在同一时间内吸收和放出的热量恰好相抵消,也称该物体处于热平衡。热平衡两个系统间的热平衡。一个处于任意平衡状态的系统,在没有宏观功的条件下,靠系统与外界直接相互作用以改变系统状态的方式称热接触(或热交换)。两个热力学系统进行热接触时,系统原来的平衡状态一般都将发生变化;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之后,热交换停止;这时可以认为两个系统处于热平衡。如果两个系统热接触时,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则说明两个系统已是互为热平衡的。可以认为互为热平衡的两个系统的冷热程度相同,温度相等。热平衡三个系统间的热平衡,若有A、B、C三个处于任意确定的平衡态的系统,而系统A和系统B是互相绝热的。令A和 B同时与系统C相互热接触,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A和B都将与C达到热平衡。这时使A和B不再绝热而相互热接触,实验证明,A和B的状态都不发生变化,即A和B也是处于热平衡的。此实验事实说明,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各自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也必处于热平衡。这一实验结论叫做热平衡的传递性,或叫做热平衡定律。热平衡热平衡定律,
热平衡定律是热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定律,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科学定义温度概念的基础,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依据。
在热力学中,温度、内能、熵是三个基本的状态函数,内能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确定的;熵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确定的;而温度是由热平衡定律确定的。所以热平衡定律如第一、第二定律一样也是热力学中的基本实验定律,其重要性不亚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但由于人们是在充分认识了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之后才看出此定律的重要性,故英国着名物理学家R.H.否勒称它为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平衡热平衡计算Q放=Q吸。先找出系统吸收热量有哪些途径,再定量分析;然后找出系统放出热量有哪些途径,定量分析;最后利用系统热平衡Q放=Q吸的公式求解系统通过某一途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热平衡计算通常在传热传质、制冷供暖、锅炉计算等需要热工分析的领域都有广泛使用。
I. 求初中所有物理计算公式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求速度:v=s/t
求路程:s=vt
求时间:t=s/v
2、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
3、物体的物重与质量的关系:G=mg
(g=9.8N/kg)
4、密度的定义式
求物质的密度:ρ=m/V
求物质的质量:m=ρV
求物质的体积:V=m/ρ
4、压强的计算。
定义式:p=F/S(物质处于任何状态下都能适用)
液体压强:p=ρgh(h为深度)
求压力:F=pS
求受力面积:S=F/p
5、浮力的计算
称量法:F浮=G—F
公式法:F浮=G排=ρ排V排g
漂浮法:F浮=G物(V排<V物)
悬浮法:F浮=G物(V排=V物)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功的定义式:W=Fs
8、功率定义式:P=W/t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情况来说:P=Fv
(F为动力)
9、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
对于提升物体来说:
W有用=Gh(h为高度)
W总=Fs
10、斜面公式:FL=Gh
11、物体温度变化时的吸热放热情况
Q吸=cmΔt
(Δt=t-t0)
Q放=cmΔt
(Δt=t0-t)
1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Q放=qm
13、热平衡方程:Q吸=Q放
14、热机效率:η=W有用/
Q放
(
Q放=qm)
15、电流定义式:I=Q/t
(
Q为电量,单位是库仑
)
16、欧姆定律:I=U/R
变形求电压:U=IR
变形求电阻:R=U/I
17、串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串联为例)
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R=R1+R2
18、并联电路的特点:(以两纯电阻式用电器并联为例)
电压的关系:U=U1=U2
电流的关系:I=I1+I2
电阻的关系:1/R=1/R1+1/R2
19、电功的计算:W=UIt
20、电功率的定义式:P=W/t
常用公式:P=UI
21、焦耳定律:Q放=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而言:Q放=I2Rt
=U2t/R=UIt=Pt=UQ=W
22、照明电路的总功率的计算:P=P1+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