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的所有公式
我给你来一点局部的吧(太多了)
电功电功率部分
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
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
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欧姆定律的应用:
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
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
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电阻越大)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
③
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串联,则有R总=nR
④
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
⑤
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Q是热量)
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电阻越小)
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
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并联,则有R总=R/n
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
,(Q是热量)
㈡ 初三物理常用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在你知道路程和时间项要求取速度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这个公式。(注意必须是总路程和总时间)
2.有用推论Vt^2-Vo^2=2ax:这个公式一般是用来变形求取加速度,即式子当中的a,在你知道速度,初速度,总路程的时候可以使用。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一般用于平均速度/中间速度的求取,当然你必须知道初速度和末速度才可以使用。
4.末速度Vt=Vo+at:这个是末速度的求取。当你知道时间、初速度、加速度的时候就可以求取末速度。
5.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加速度有很多作用,在当速度变化量一样的时候,花时间较少的B车,加速度更大。也就是说B车的启动性能相对A车好一些。因此,加速度是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物理九年级全册公式有哪些扩展阅读:
重力G(N) G=mg; m:质量 ;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³) ρ= m/V m:质量;V:体积
合力F合(N) 方向相同:F合=F1+F2[6]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 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视重(测量值)
浮力F浮(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F1:动力, L1:动力臂,F2:阻力,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体的重力,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2,S=2 h,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n,S=nh,n:承担物重的段数
机械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总功:W总, W有=G物h,W总=Fs,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机械效率 η=W有/W总×100%
功 W = Fs = P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v(匀速直线) 1kW = 103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Gh= W总– W额=ηW总
额外功 W额= W总– W有= G动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 Fs= W有用/η
机械效率 η=G /(nF)= G物/(G物+ G动) 定义式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功率P(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Pa) P= F/S F:压力/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Pa) P=ρgh P:液体的密度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
参考资料:
物理公式_网络
㈢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7、理想斜面:F/G=h/L
8、理想滑轮:F=G/n
9、实际滑轮:F=(G+G动)/n (竖直方向)
10、功:W=FS=Gh(把物体举高)
11、功率:P=W/t=FV
12、功的原理:W手=W机
13、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4、机械效率:η=W有/W总
15、电功率:P=W/t=UI(普适公式);P=I2R=U2/R(纯电阻公式)
㈣ 九年级物理所有公式
以下内容涵盖了所有初中物理的公式及其他知识要点:
公式
1.速度v=s/t; 2.密度ρ=m/v; 3.压强P=F/s=ρgh;
4.浮力F=G排=ρ液gV排=G(悬浮或漂浮)=F向上-F向下=G-F’ ;
5.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6.功w=Fs=Gh(克服重力做功)=Pt;7.功率p=W/t=Fv;
8.机械效率η=W有/W总=Gh/Fs=G/nF=G/(G+G动) =fL/Fs(滑轮组水平拉物体克服摩擦力作功);
9.热量:热传递吸放热Q=cm△t;燃料完全燃烧Q=mq=Vq;电热:Q= I^2Rt
10.电学公式:电流:I=U/R=P/U 电阻:R=U/I=U^2/P 电压:U=IR=P/I
电功:W=Pt =UIt =I^2Rt=U^2t/R 电热:Q= I^2Rt(焦耳定律)=UIt=U^2t/R
电功率:P=W/t= UI=I^2R=U^2/R
串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R=R1+R2 U1:U2=P1:P2=Q1:Q2=W1:W2=R1:R2
并联电路特点:I=I1+I2,U=U1=U2,1/R=1/R1+1/R2 I1:I2=P1:P2=Q1:Q2=W1:W2=R2:R1
物理量的国际单位
长度(L或s):米(m)
时间(t):秒(s)面积(S):米2(m2)体积(V):米3(m3)速度(v):米/秒(m/s)温度(t):摄氏度(℃)(这是常用单位)
质量(m):千克(Kg)密度(ρ):千克/米3(Kg/m3)。力(F):牛顿(N)功(能,电功,电能)(W):焦耳(J)
功率(电功率)(P):瓦特(w)压强(p):帕斯卡(Pa)机械效率(η)热量(电热)(Q):焦耳(J)
比热容(c):焦耳/千克 摄氏度(J/Kg℃)热值(q):J/kg或J/m3
电流(I):安培(A)电压(U):伏特(V) 电阻(R):欧姆(Ω)。
单位换算
1nm=10^-9m,1mm=10^-3m,1cm=10^-2m;1dm=0.1m,1Km=10^3m,1h=3600s,1min=60s,
1Kwh=3.6×10^6J 1Km/h=5/18m/s=1/3.6m/s 1g/cm^3=10^3Kg/m^3 1cm^2=10^-4m^2
1cm^3=1mL=10^-6m^3,1dm^3=1L=10^-3m^3,
词冠:m毫(10^-3),μ微(10^-6),K千(10^3),M兆(10^6)
㈤ 九年级的全部物理公式
8、9年级全部物理公式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网址:http://www.wenhao.name/BBS/dispbbs.asp?boardID=5&ID=9&page=1
㈥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所有公式有哪些
九年级全一册物理所有公式有如下:
1、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2、1/R=1/R1+1/R2 [ R=R1R2/(R1+R2)]。
3、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4、密度计算公式:ρ=m/v。
5、固体压强计算公式:P=F/S,F表示压力,单位NS表示面积,单位m2P表示压强,单位帕斯卡(Pa)。
㈦ 九年级上册物理公式归纳是什么
九年级上册物理公式归纳如下:
一、速度公式。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L桥+L车。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二、密度公式。
(ρ水=1.0×103 kg/ m3)。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ρ水>ρ冰v水。
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
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V实。
三、重力公式。
G=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1l1=F2l2 F1 /F2=l2/l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2(G动+G物)s=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1/n(G动+G物)s=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F/S固体平放时F=G=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 =102dm2 =106mm2。
㈧ 初三物理公式有哪些
1、速度公式:v=v=sts总t总
v——速度(m/s)
v——平均速度(m/s)
s——路程(m)
t——时间(s)
2、密度公式:ρ=mv
ρ——密度(kg/m3)
m——质量(kg)
v——体积(m3)
3、重力公式:
G=mg
G——重力(N);
m——质量(kg);
g——常数(9.8N/kg)
4、压强公式:
①P=FP——压强(Pa)
F——压力(N)
S——受力面积(m2)
②P=ρg
P——压强(Pa);
ρ——密度(kg/m3)
h——深度(m)
5、液压公式:F1F2=S1S2F1—作用在小活塞上的力(N)
S1——小活塞的横截面积(m2)
F2——作用在大活塞上的力(N)
S2——大活塞的横截面积(m2)
力学
重力G(N)G=mg;m:质量;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³)ρ=m/Vm:质量;V:体积
合力F合(N)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N)F浮=G物-G视;G视:物体在液体的视重(测量值)
浮力F浮(N)F浮=G物;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N)F浮=G排=m排g=ρ液gV排;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ρ液:液体的密度,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物理公式
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公式 [全册】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v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2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G物h 总功W总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00%
功率P (w) P= w/t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s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1/R =1/R1 +1/R2 +……
欧姆定律 I= U/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t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需要记住的几个数值: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b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热容:4.2×103J/(kg℃) e.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f.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g.安全电压:不高于36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