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手机取证分析软件中什么是逻辑获取与物理获取
逻辑获取:是指能够从手机中提取所见数据,由取证设备发送命令,手机端负责提供数据,不能提取删除数据。
物理获取:利用底层通讯,提取删除数据与文件系统返回给取证设备,支持删除数据提取。
Ⅱ 什么是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按照对提取的最终产品的用途的需要,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过程,定向获取和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而形成的产品。目前,植物提取物的产品概念比较宽泛。按照提取植物的成份不同,形成甙、酸、多酚、多糖、萜类、黄酮、生物碱等;按照最终产品的性状不同,可分为植物油、浸膏、粉、晶状体等。
综合各国的立法范畴和概念及使用情况,植物提取物这个概念是可以被各国所接受与认可的,也是传播草药在各国通用的共性表达方式。我国植物提取物的出口额早在1999年就已超过中成药的出口额。在欧美国家,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品(植物药或食品补充剂)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已发展成一个年销售额近80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我国的植物提取物总体上是属于中间体的产品,目前的用途非常广泛,主要用于药品、保健食品、烟草、化妆品的原料或辅料等。用于提取的原料植物的种类也非常多,目前进入工业提取的植物品种在300种以上。
提取物
为帮助出口企业应对进口国技术壁垒的影响,4月1日起商务部实施了六项推荐性外经贸行业标准。这六项标准是:《贯叶连翘提取物》、《当归提取物》、《枳实提取物》、《红车轴草提取物》、《缬草提取物》和《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商务部以实施六项推荐性外经贸行业标准为突破口,选择出口量大的植物提取物品种制定外经贸标准。
Ⅲ 物理提取铁矿石的原理,水选是物理提取吗
水选 是物理方法。
所谓物理方法就是不通过化学反应,从颜色、大小、密度、硬度、导热、导电、透光度、、、、、等方面来鉴别不同的物体的方法。
Ⅳ 小分子肽霉解提取和物理提取有什么区别
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以肽键相连的化合物,在人体内起重要生理作用,发挥生理功能。对人体细胞起着促进、抑制、修复、激活的重要作用。馋嘴猫系列的小分子活性肽都是通过顶尖的生物酶解技术进行高质量的提取。其产品涵盖动物肽和植物肽,动植物中涵有丰富的蛋白质,馋嘴猫肽通过生物酶解技术分解动植物中的蛋白质,从而获取小分子活性肽。其特点高纯度、分子量小、直接吸收,不需消化;快速吸收,如同针剂,全面调控人体机能,使器官达到最佳运转机制,与人体自身分泌的一样,没有任何副作用。
Ⅳ 高三物理提取信息题
物理信息题的类型及解法探究
近年来,一种考查学生处理材料,从中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新题型已经出现在物理卷面上。信息题是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与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好题型。它的题干以日常生活、生产及现代科技中的某个事件、问题为情景提供一些信息,让考生通过阅读、理解、思考和分析从中筛选出相关信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过程,建立物理模型,然后应用题干中的相关信息去解决问题。信息的载体具有多样化,可以是文字、公式、图线、表格和函数图象等等。这类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懂题目的材料,并从中挖掘出所需的有用的信息,理解命题的意图;接着更为重要的是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结合题中提供的信息,灵活机动地进行知识的演绎归纳、综合分析、迁移变化,最后准确地作出解答。
一、信息题的特点
1.相关性→测试题中的问题,涉及到学科内知识相关和学科间知识相关。
2.隐蔽性→测试题中有用信息,不是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的,而是隐含在题目之中。要求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对题目内容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可绕开“陷阱”,走出误区,找到所需的蕴涵其中信息。
3.迁移性→具体地说就是测试题中的问题和哪些物理知识相互联系,应当运用到什么物理规律,采用什么物理模型来解题。
二、信息题一般解法
1.一般流程
2.解题一般方法
(1)认真阅读题目,提炼有用信息。(2)对有用信息抽象并简化为物理过程。(3) 运用物理模型,确定解题方法。解题信息题的关键和困难之处,就是如何成功地将“信息题”转化为平时练习的“传统题”。
三、信息题的分类
信息题一般可分为应用型、开放型、新知型、综合型四类。
四、分类例题分析
(1)应用型
【例1】混凝土便宜而坚固耐压,但不耐拉,钢筋耐压也耐拉,通常在混凝土建筑物须承受张力的部分用钢筋来加固,下面图1中楼板和阳台的加固钢筋位置都正确的是( )
(图1)
解析:从题目材料中抓捕到有用的信息:①混凝土耐压,钢筋耐压也耐拉。②混凝土建筑物承受张力的部位要用钢筋来加固。处理信息后分析推理可知,人站在房间的楼板上,给平台向下的压力,由于楼板两端壁支撑楼板,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下弯曲,致使楼板上面承受压力,下向承受张力,所以在房间的楼板内的钢筋应放在下部。人站在阳台上,给阳台向下的压力,由于阳台只有一端压在墙壁中,因此阳台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弯曲,致使阳台上部承受张力,下部承受压力,所以阳台内的钢筋应放在上部。 答案:A
(2)开放型
【例2】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小铁球作竖直上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实验。现提供一个小铁球、秒表、长直尺、天平等仪器。
解析:(方案1)用长直尺测出小铁球作竖直上抛运动的最大高度为h,利用公式v= 计算,求出初速度。
(方案2)用秒表测出小铁球作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时间t,利用公式v=gt计算,求出初速度。
(方案3)用秒表测出小铁球作竖直上抛运动过程中的总时间T,由于竖直上抛运动过程中的上升时间等于下降时间,利用公式v=gT/2计算,求出初速度。
上述三个方案科学性都是正确的,但是测量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是不同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和比较,可以得出最佳是(方案3)。
【例3】在水平实验桌上放有长木板、弹簧秤、木块,请你设计测量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的实验。
(图3)
(图2)
解析:(方案1)如图2所示,用弹簧秤测出木块的重力G,再将长木板固定在桌边铁架上,用弹簧秤水平拉木块在长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F,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F/G。
(方案2)如图3所示,用弹簧秤测出木块的重力G,再将弹簧秤固定在桌边铁架上,用水平力拉长木板上作缓慢的直线运动,当木块和长木板作相对滑动时,此时弹簧秤有一个稳定的读数为Fx,则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x,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Fx/G。
上述二个方案科学性都是正确的,但是测量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是不同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和比较,可以得出最佳是(方案2)。
综上所述,在做物理开放型试题时,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但通过分析推理和比较,可以得出最佳答案。有效地考查的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2)新知型
(图4)
【例4】磁场具有能量,磁场中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能量叫做能量密度,其值为B2/2μ,式中B是磁感强度,μ是磁导率,在空气中μ为一已知常数。为了近似测得条形磁铁磁极端面附近的磁感强度B,一学生用一根端面面积为A的条形磁铁吸住一相同面积的铁片P,再用力将铁片与磁铁拉开一段微小距离Δl,并测出拉力F,如图4所示。因为F所作的功等于间隙中磁场的能量,所以由此可得磁感强度B与F、A之间的关系为B= 。
解析: 此题以“磁场的能量密度”为背景,提供新的知识,并要求以此解决题中提出的问题。这样的题目表面上看很复杂、挺难,其实只要仔细阅读,认真琢磨,弄清材料的内涵,排险干扰,获取解题所需的信息,就能由繁变简,化难为易。从题目材料中抓捕到有用的信息:①磁场中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能量叫做能量密度,其值为B2/2μ。②将端面积为A铁片与磁铁拉开一段微小距离Δl,并测出拉力F。③F所作的功等于间隙中磁场的能量。处理信息后分析推理可知,拉力F作功W=FΔl ,间隙中磁场的能量E=AΔlB2/2μ,二者相等解出:B=(2μF/A)1/2。
(4)综合型
【例5】电动自行车是目前一种较为时尚的代步工具,某品牌电动自行车的铭牌如下:
车型:20吋(车轮直径:508mm) 电池规格:36V12Ah(蓄电池)
整车质量:40kg 额定转速:210r/min(转/分)
外形尺寸:L1800mm×W650mm×H1100mm 充电时间:2—8h
电机:后轮驱动、直流永磁式电机 额定工作电压/电流:36V/5A
(一)根据此铭牌中的有关数据,可知该车的额定时速约为( )
A.15km/h B.18km/h C.20km/h D.25km/h
(二)在交通运输中,常用“客运效率”来反映交通工具的某项效能,“客运效率”表示每消耗单位能量对应的载客数和运送路程的乘积,即客运效率=。一个人骑电动自行车,消耗1MJ(106J)的能量可行驶30km,一辆载有4人的普通轿车,消耗320MJ的能量可行驶100km,则电动自行车与这辆轿车的客运效率之比是 ( )
A.6:1 B. 24:1 C.12:5 D.48:7
(三)一个骑车人质量为m=60kg,动力电源选用能量存储为“36V 10Ah”(即输出电压为36伏,工作电流与工作时间的乘积为10安培小时)的蓄电池(不计内阻),所用电动机的输入功率有两档,分别为P1=120W和P2=180W,考虑到传动摩擦以及电机发热等各种因素造成的损耗,电动自行车行驶时的功率为输入功率的80%,如果电动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所受阻力与行驶速率和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都成正比,即f = kmgv,其中k=5.0×10-3s·m-1,g取10m/s2。求:(1)该电动自行车分别选用两档行驶时,行驶的最长时间分别是多少?(2)电动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能到达的最大速度。(3)估算选用“功率高档”时电动自行车在平直公路上的最大行程。
解析:此题信息的载体是用文字、表格形式表示。
(一)从表格中捕到有用的信息:①车轮直径:508mm。②额定转速:210r/min(转/分)。根据公式:v=2πnR计算车的额定时速是答案:C。
(二)从文字中捕到有用的信息:“客运效率=”,通过计算得出电动自行车与这辆轿车的客运效率之比是答案:B。
(三)(1)根据公式P=IU,可得两档电流分别为:I1= A ;I2=5 A。再根据电池容量可得:t1= = =3h ;t2= =2h。(2)当电动自行车以最大功率行驶且达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
有F牵=f = kmgvm,而F牵= 。联立以上两式得:
vm===5.37m/s。(3)忽略电动自行车的启动和减速过程,可认为电动自行车能以最大速度行驶2 h,即:sm=vmt=5.37×3600×2 m=38.6km 。
五、在解答信息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克服畏缩情绪。许多考生碰到这类题时常常有畏缩情绪,不敢下手练习。我们应该树立信心,克服畏难情绪。
2.审题提炼信息。信息题的一个显着特点是文字叙述长,若配以图、表,则题量将更大。在题中必然会出现有效信息和无效信息的混杂,这就要求考生具有提炼有效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答题时,通过读题,要认清主体,提取有效信息。
3.建模综合分析。信息题虽然体现了学科的综合能力,但必然会以知识点为主体。因此,解题时应弄清从那些知识点去思考。把题目所反映的具体情景转化为抽象的理想化模型进行分析,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求解。
Ⅵ 什么是生物提取,或者什么是生物提取的定义,生物提取的概念。谢谢
生物提取是指将生物体内物质,成分提取出来。如植物精油的提取,是将植物里的精油通过一定的方法提取出来。生物酶的提取是指采用有机溶剂法将细胞中的酶提取出来。总而言之,生物提取通过生物,物理,化学等方法将所需物质从生物体类提取出来。
Ⅶ 提炼是什么意思
提炼,读音tí liàn,汉语词语,意思是使化合物或混合物纯净。出自《盐湖之夜》。
解释
(1).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使化合物或混合物纯净,或从中提取所要的东西。
(2).比喻文艺创作和语言艺术等弃芜求精的过程。
出处
碧野《盐湖之夜》:“这个天然盐湖出的盐不用提炼,是这周围十几万兄弟民族农民和牧民的命根。”
秦牧《艺海拾贝·蜜蜂的赞美》:“蜜蜂酿蜜的方法,给人以重要的启示。它能够博采,又能够提炼。”
吴组缃《<山洪>后记》:“我们常说艺术是提炼过的生活。”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十二:“台词理应是从日常语言中提炼出来的精华,是浓缩了的日常语言。”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提炼
Ⅷ 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从混合物中提取想要的东西.
能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锥行瓶;蒸发皿;坩埚。
1、试管:
(1)用途:少量物质反应容器;收集少量的气体;少量物质的溶解。
(2)使用方法:盛放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3;盛放固体盖住试管底部;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向下倾斜;
2、烧杯:
Ⅸ 物理萃取用英语怎么说
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萃取,亦称抽提,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有不同的溶解度来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英文叫做extract。
即,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冶金、食品等工业,通用于石油炼制工业。另外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做分液。
固-液萃取,也叫浸取,用溶剂分离固体混合物中的组分,如用水浸取甜菜中的糖类;用酒精浸取黄豆中的豆油以提高油产量;用水从中药中浸取有效成分以制取流浸膏叫“渗沥”或“浸沥”。
虽然萃取经常被用在化学试验中,但它的操作过程并不造成被萃取物质化学成分的改变(或说化学反应),所以萃取操作是一个物理过程。
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室中用来提纯和纯化化合物的手段之一。通过萃取,能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要的物质。
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物质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
溶剂萃取工艺过程一般由萃取、洗涤和反萃取组成。一般将有机相提取水相中溶质的过程称为萃取(extraction),水相去除负载有机相中其他溶质或者包含物的过程称为洗涤(scrubbing),水相解析有机相中溶质的过程称为反萃取(stripping)。
分配定律是萃取方法理论的主要依据,物质对不同的溶剂有着不同的溶解度。同时,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加入某种可溶性的物质时,它能分别溶解于两种溶剂中,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该化合物与此两种溶剂不发生分解、电解、缔合和溶剂化等作用时,此化合物在两液层中之比是一个定值。不论所加物质的量是多少,都是如此。属于物理变化。用公式表示。
CA/CB=K
CA.CB分别表示一种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地溶剂中的量浓度。K是一个常数,称为“分配系数”。
有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一般比在水中溶解度大。用有机溶剂提取溶解于水的化合物是萃取的典型实例。在萃取时,若
分液漏斗
在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如氯化钠),利用“盐析效应”以降低有机物和萃取溶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常可提高萃取效果。
要把所需要的溶质从溶液中完全萃取出来,通常萃取一次是不够的,必须重复萃取数次。利用分配定律的关系,可以算出经过萃取后化合物的剩余量。
设:V为原溶液的体积
w0为萃取前化合物的总量
w1为萃取一次后化合物的剩余量
w2为萃取二次后化合物的剩余量
wn为萃取n次后化合物的剩余量
S为萃取溶液的体积
经一次萃取,原溶液中该化合物的浓度为w1/V;而萃取溶剂中该化合物的浓度为(w0-w1)/S;两者之比等于K,即:
w1/V =K w1=w0 KV
(w0-w1)/S KV+S
同理,经二次萃取后,则有
w2/V =K 即
(w1-w2)/S
w2=w1 KV =w0 KV
KV+S KV+S
因此,经n次提取后:
wn=w0 ( KV )
KV+S
当用一定量溶剂时,希望在水中的剩余量越少越好。而上式KV/(KV+S)总是小于1,所以n越大,wn就越小。也就是说把溶剂分成数次作多次萃取比用全部量的溶剂作一次萃取为好。但应该注意,上面的公式适用于几乎和水不相溶地溶剂,例如苯,四氯化碳等。而与水有少量互溶地溶剂乙醚等,上面公式只是近似的。但还是可以定性地指出预期的结果。
仪器:分液漏斗
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
常见萃取剂: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汽油,乙醚,直馏汽油,丁醇,四氯化碳。
要求: 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混溶 。
萃取剂和溶质互不发生反应 。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
相关规律:有机溶剂易溶于有机溶剂,极性溶剂易溶于极性溶剂,反之亦然。
元音字母a在重读闭音节里发短元音/æ/的音,发音时,舌端靠近下齿,舌前部抬高,舌位低,是四个前元音中舌位最低的,但开口最大的一个,属于短元音,但是,在实际发音中有相当的长度,牙床介于半开和开之间,不圆唇。/æ/这个音出现在字首、字中位置。如:
mat 垫子
map 地图
bag 袋子,包
cat 猫
hat 宽边的帽子
fan 扇子,风扇
bat 球拍
apple 苹果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Ⅹ 物理萃取和化学萃取有什么区别
1、方法不同
物理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介质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溶质物质从一种介质内转移到另外一种介质中的萃取方法。化学萃取是在萃取过程中伴有化学反应,即在溶质与萃取剂之间存在化学作用。
2、要求不同
化学萃取的相平衡实质上是溶质在两相中的不同化学态之间的平衡,它遵从于相律和一般化学反应的平衡规律。化学萃取的相平衡决定着萃取过程的传质方向与过程可能达到的分离要求。
亚临界萃取是利用亚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在密闭、无氧。低压的压力容器内,依据有机物相似相溶的原理,通过萃取物料与萃取剂在浸泡过程中的分子扩散过程。
(10)物理提取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有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一般比在水中溶解度大。用有机溶剂提取溶解于水的化合物是萃取的典型实例。在萃取时,若在水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如氯化钠),利用“盐析效应”以降低有机物和萃取溶剂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常可提高萃取效果。
要把所需要的化合物从溶液中完全萃取出来,通常萃取一次是不够的,必须重复萃取数次。利用分配定律的关系,可以算出经过萃取后化合物的剩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