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道初三的物理题,求解题过程,谢谢
解:
(1)木块的体积V木=abc=0.4m×0.2m×0.1m=0.008m3=8dm3
木块漂浮时,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F浮=G木=ρ木V木g=610kg/m3×0.008m3×10N/kg=48.8N
F浮=ρ水V排g
木块浸入水中的体积
V排=F浮/ρ水g
=48.8N/(1000kg/m3×10N/kg)
=0.00488m3
=4.88dm3
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V露=V木—V排
=8dm3—4.88dm3
=3.12dm3
(2)设挖去木块的体积为V1,木块受到的最大浮力为F浮'。
F浮'=ρ水V木g=1000kg/m3×0.008m3×10N/kg=80N
F浮'=(G木—ρ木V1g)
m载g
(G木—ρ木V1g)
m载g=80
(48.8—1000V1×10)
5.9×10=80
48.8—10000V1=21
10000V1=27.8
V1=0.00278(m3)
=2.78dm3
⑵ 初二物理:一块体积是0.004立方米,密度是600kg/立方米的木块,当它漂浮在水面上时,求
1、G=mg=ρVg=600kg/m³*0.004m³*10N/kg=24N
2、漂浮F浮=G=24N
3、F浮=ρ水gV排,得V排=F浮/ρ水g=24N/(1000kg/m³*10N/kg)=0.0024m³
4、V露=V物-V排=0.004m³-0.0024m³=0.0016m³
⑶ 物理的问题
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可知上面 V木=32cm^3的部分木块的重量为上浮 V排=24cm^3部分所受到的浮力
则有 ρ水gV排=ρ木gV木
有ρ木=0.75*10^3kg/m^3
设木块总体积为V,则在截去上面一部分之前在水中的 体积为V-32 (先不化为标准单位)
则有 ρ水g(V-32)=ρ木Vg
代入便可解得V=128cm^3
⑷ 九年级物理题 求教 明天就中考了....三个多选题
12.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分析:
(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②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③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对四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和判断.
解答:
解;
(1)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小,则说明像距在变小,物距在变大,而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位置不变,所以凸透镜应位于a点的左侧.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2)当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所以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C符合题意.
(3)蜡烛在a点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蜡烛在b点时,仍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物距应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应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和C.
点评:
(1)根据物距和焦距,像距和焦距能判断凸透镜成像情况: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在照相机实际拍照时经常出现,也体现物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一定要掌握.
13.
分析:
①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V1测量的是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首先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再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判断出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可利用公式I=U/R判断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②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不变,利可用公式U=IR判断出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再利用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判断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从而可以判断出R1、R2两端的电压U1、U2与电流I的变化关系图象.
解答:
解:
①从图可知,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串联R2串联,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其连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大,则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的变大,而电源电压不变,由公式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②因为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不变,而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所以由公式U=IR可知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变小;而电源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2变大.
综上所述,当电路中的电流I变小时,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变小,符合此要求的是B.
当电路中的电流I变小时,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U2变大,符合此要求的是C.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电压、电流和电阻关系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欧姆定律的应用,还要会看“U﹣I”关系图象.
14.
分析:
(1)知道木块的底面积和高,求出木块的体积,知道木块的密度,利用m=ρV求木块的质量,利用G=mg求木块的重力,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木块的重力;
(2)知道受力面积,利用压强公式p=F/S求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3)若使木块竖直漂浮,注入水的质量最少,即木块与容器底接触且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为零,此时木体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F浮=ρgV排可求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从而求出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根据公式V=Sh可求注入水的体积;根据公式m=ρV可求注入水的质量.
解答:
解:
点评:
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难点在第三问,知道要使木块竖直漂浮,注入水的质量最少,木块与容器底接触且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为零,是本题的关键.
⑸ 物理,有一块木块体积是200立方米
这个很好算的.
可以用漂浮的公式算出来.
因为漂浮.所以pgV=p水gV排
整理得到:p/p水=V排/V
只有 p一个未知数.所以可求得p=0.6*10^3kg/m3
PS:p是密度.
那么重力就直接带值.G=pgV=1.8*10^6N
⑹ 物理题一道:一木块质量为100g,漂浮于水面有5\2的体积露出水面,求1:木块的浮力2:木块的体积3:木块的密度
浮力只要浮起来就等于重力0.1kg*9.8=0.98
排开的水就是100g,水的密度是常数是1,体积就知道了,也就是木块的3/5.木块的体积就是水的体积的5/3
质量,体积都知道了。密度自己求吧。
⑺ 一道物理题 初三的 有一个木块,把它浸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g水,若把他浸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
10克
我讲简单点哈:木块密度小于谁密度,所以漂浮,那么浮力等于重力,因为是盛满水的溢水杯,所以浮力等于排开水重力,即10克,于是重力也等于10克,再分析:木块密度小于酒精密度,也是漂浮,那么浮力等于重力等于10克,有由于酒精是满的,所以排开酒精重力等于浮力10克,于是溢出10克酒精。【嘿嘿,很详细吧,采纳我的吧,本人今年中考,有不懂可以问,要QQ不,我科学,英语,数学都好的哦】
⑻ 求正方体木块的体积.~~~
V=πR²H=3.14*R²*2R=6.28*R三次方=94.2
R三次方=15
V正方体=(2R)三次方=(三次根号下15*2)三次方=15*8=120
楼上的简单
我想多了
⑼ 一道初三物理题、求木块体积。
设其体积为V,浮力变化等于铁块的重量:
2p水Vg/3=p铁*V铁g 所以解得V=117立方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