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代数式中可以有什么例如:lml,丨-2,2丨
代数式中,什么都可以有。正负数,实数,虚数,数字,字母......
Ⅱ 如果方程(m-1)x²lml-1+2=0
M不等于1
a=3
1 2 3 6.
Ⅲ 谁来告诉我这些摇滚中的手势是什么意思
你这图片上写的不是都很清楚吗?
楼上的回答大概是看了你图片上的注释然后翻译过来说的有几个不是很准确我纠正一下
第一排第一个食指和中指交叉意思是组成十字架基本上是表示祈祷的意思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说谎时把手放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做这个手势是祈求上帝宽恕自己说谎的意思
第二排第二个楼上说是完蛋了的意思图片里的确是表示完蛋了的意思但是实际上指的是结婚了因为那是一个手无名指带了一个戒指想表达的意思就是结婚你就完蛋了单身才是王道
第三排中间那个应该是极客的意思其实说的大概指的就是宅男那个手势出自星际迷航
如下图
在美国星际迷航的粉丝一般都被认为是宅男宅女的代表(虽然这种看法并不准确)
Ⅳ 齐墩果酸的物理化学性质
【熔点】:308℃~310℃,[α]20D+68°至+78°(C=0.15,氯仿)。
【成分分类】五环三萜类。
【规 格】95%,>98%。
【鉴 别】(1)取该品约50mg,加氯仿2ml溶解后,加硫酸2滴,振摇,静止,氯仿液自无色(或淡黄色)渐变为淡红色。
(2)取该品少量,加乙酸酐lml,微热使溶解,滴加硫酸1滴,即显紫红色,放置后色渐变深。
(3)取该品少量,加香草醛的冰乙酸溶液(香草醛0.5g,加冰乙酸10ml溶解,即得)0.2ml,加高氯酸0.8ml,置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显紫红色,加乙酸乙酯2ml,紫红色溶入乙酸乙酯中,放置不变色。
(4)该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所显的各主要吸收峰应与对照品一致。
【检 查】氯化物取该品50mg加水25ml,强力振摇15min,滤过,取滤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附录4页),如发生浑浊,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ml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14%)。
有关杂质取该品,加等量的乙醇,氯仿制成每lml中含lmg的溶液,照薄层层析法(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附录38页)试验,吸取上述溶液l0ml,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10:1)为展开剂。展开后,取出挥散溶剂,喷以5%磷钼酸乙醇液显色,置120℃加热数分钟,除主斑点外,不得显其他斑点。
干燥失重取该品约0.5g,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附录44页)。
炽灼残渣不得过0.1%(中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附录45页)。
【含量测定】取该品约0.15g,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20ml、苯5ml,微热使溶解,加酚酞指示液8滴,用0.05mol/L乙醇制氢氧化钾液滴定,并做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lml0.05mol/L乙醇制氢氧化钾液相当于22.84mg的C30H48O3)。
Ⅳ 苏科版初二下册物理【重点复习题】
我弄了很多题啊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在物理学中,质量是指 。国际单位是 。实验室测量质量的仪器是 。物体的质量不随 、 、 、 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某种物质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国际单位是 ,一个常用单位是 ,计算公式是 。
*2.天平应放在 台上,调节平衡前应将游码拨到标尺的 处。调节平衡时,如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线左侧,应旋转 使它向 移动。用天平测质量时,物体应放在 盘内,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盘中添加 。使用量筒前,应观察它的 和 ,读数时视线应与 相平;若液面呈凹形,则应以凹形 为准。
知识的应用
**3.测不规则的小固体的密度时,质量可用天平直接称量,而体积要用 和 配合测量,然后用公式 计算密度。测盐水的密度时,盐水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步骤安排很有讲究。请写出最主要的操作步骤:(1) ;(2) ;(3)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ρ= 看出,一个物体的质量m越大,它的密度ρ就越大
B.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m3,若测出某种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则说明这种液体肯定是煤油
C.一滴水和一杯水的质量不同,所以它们的密度也不同
D.使一个铜块温度升高时,铜块的密度将变小
**5.一个质量为158g的空心铁球,体积是30cm3,已知铁的密度是7.9×103kg/m3,则该铁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 )。
A.20㎝3 B.14㎝3 C.17㎝3 D.10cm3
***6.一个容器盛满水总质量为65g,若将30g砂粒投入容器中,溢出水后再称,其总质量为83g。求砂粒的密度。
知识的拓展
***7.一个能装1kg水的瓶子,它一定能装1kg的( )。
A.硫酸 B.汽油 C.煤油 D.酒精
***8.有外形大小相同的铜、铁、铝三只球,称得它们的质量恰好是相等的,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铜球是空心的,铁球和铝球是实心的
B.铜球和铁球肯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的
C.三只球肯定都是空心的
D,三只球肯定都是实心的
****9.一个钢瓶里装有压缩气体,当从钢瓶中放出部分气体后,瓶中剩余气体( )。
A.质量和密度都减小 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C.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10.考古工作者从一批出土文物中发现了一枚大约如火柴盒大小的印章(但不像火柴盒那么规则,四周和上端都有浮雕)。按常理,印章多为石头的,而这枚印章清洗后从色泽上看像是金属的。为搞清楚它究竟是什么材料的,考古人员决定测出它的密度看看。现在把这个任务交给你,请你选用实验室常见的实验器材或常见的生活用品做实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这枚印章放不进常见的量筒或量杯。
(1)你需要什么资料以备实验时参考?
(2)实验室只有常见的量筒,你是否选用它?
(3)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包括使用什么器材,怎样操作,如何处理实验数据以及得出结论等)。
质量及测量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物体和物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例如,铁钉是 ,组成铁钉的铁是 。[1.0]
*2. 叫做质量,常用符号 表示。质量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的单位还有 、 、 。[2.0]
*3.物体的质量不随 、 、 而改变,也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1.0]
*4.日常生活中测质量的器具很多,如案秤、杆秤、台秤以及电子秤等。实验室用天平称质量,常用的天平有 和 。[1.0]
*5.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 ;调节平衡时应先将游码放在 处,然后调节横梁上的 ,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时,天平就平衡了;称量物体时,被测物体应放在 盘里,用 向 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恢复平衡。[3.0]
*6.天平的秤量是指天平 。使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被测物体的质量应不超过天平的秤量,以免损坏天平。[1.0]
*7.变换单位:[1.5]
1.2t= kg 3×105g= kg 450mg= kg
*8.一只鸡蛋大约是( )。[1.0]
A.50mg B.50g C.0.5kg D.50mg
*9.称量物体质量时,天平盘中有50g砝码一只、l0g砝码一只,当移动游码至2.4g刻度时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 g。[1.0]
**10.下列现象中,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1.0]
A.一块冰渐渐熔化成水
B.一杯水不断地蒸发
C.将一团橡皮泥捏成一个玩具
D.一段金属丝被烧红
知识的应用
**11.一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一只苹果的质量约为0.15 。[1.0]
**12.太阳的质量约为2.0 ×1030kg= t,地球的质量约为6.0×1024kg= t;太阳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 倍。[2.0]
**13.一根铁棒,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其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哪种?( )。[1.0]
A.轧成铁片 B.给它加热
C.用锉刀锉 D.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去
**14.在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应当按 的顺序(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在调换砝码的大小时发现,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采取 的方法使天平恢复平衡。[2.0]
**15.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前发现,横梁上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为使天平平衡,应采取的措施是( )。[1.0]
A.适当移动一下游码
B.适当移动一下天平的位置
C.旋转横梁上的螺母向右移动
D.旋转横梁上的螺母向左移动
**16.甲物体质量为lOOg,乙物体质量为20g。比较这两个物体的质量关系时,下列表达最确切的是( )。[1.0]
A.甲的质量多,乙的质量少
B.甲的质量高,乙的质量低
C.甲的质量大,乙的质量小
D.甲的物质大,乙的物质小
***17.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铜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50g、20g的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5-1所示,该铜块的质量为 g。如果把实验移到上海金茂大厦顶层进行,则该铜块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001年,上海市中考题) [2.0]
***18.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 )。[1.0]
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平衡
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
D.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 (2002年,安徽省中考题)
知识的拓展
***19.称量某物体质量时,右盘中放有100g砝码一只,20g砝码一只,10g砝码一只,调节游码至图5-2所示位置时,天平恰好平衡,则被测物体的质量是 ( )。[2.0]
A.135g B.134.4g C.135.1g D.134.8g
***20.一张邮票的质量太小了。用天平称量一张邮票质量的做法可行的是( )。[1.0]
A.因为天平是测量质量的精密仪器,所以可以直接称一张邮票的质量
B.将一张邮票和一个小铁块一起称,再单独称小铁块质量,两次相减可得邮票质量
C.称数十张邮票的质量,除以邮票的张数,可得一张邮票的质量
****21.甲、乙两同学为一个实验小组。他们私下达成了一个协议,甲称一个物体的质量,然后乙再称另一个物体的质量。现在甲已经称完了,于是乙就把天平移到自己的面前。对于乙来说,在他称物体质量前( )。[1.0]
A.不需要再调节天平平衡 B.必须重新调节天平平衡
****2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铁块的质量,他的操作步骤如下:[2.0]
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C.把铁块放在左盘中;
D.把游码拨到零刻线处;
E.向右盘中加砝码并调整砝码的大小,移动游码至天平恢复平衡;
F.读出铁块的质量;
这位同学的步骤错了。正确的操作顺序应当是: (填字母)
****23.对于天平上的平衡螺母和游码这两个可调的部件来说,在称量前调节横梁平衡过程中,不能调节 ,在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时,不能调节 。[1.5]
****24.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右盘已放入了砝码,游码也移动到了某一位置,这时发现指针向分度盘中央刻线右侧偏离少许。此时应( )。[1.5]
A.将右盘中的某只砝码换小一些
B.将游码向左移少许
C.将游码向右移少许
D.旋动平衡螺母向左移少许
****25.用天平称出一墨水瓶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称出空瓶的质量,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方法二是,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你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 ( )。[1.5]
A.随便用哪一种方法都一样
B.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26.天平是较精密的测量工具,砝码锈蚀或缺损了就不能再使用。如果砝码生锈(质量增大)或缺损,对称量质量的影响是( )。[2.0]
A.若生锈,称得的质量比实际质量偏大
B.若生锈,称得的质量比实际质量偏小
C.若缺损,称得的质量比实际质量偏小
****27.一位同学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他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对天平进 行调节,由于疏忽,当游码还位于0.1克位置时就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标尺中间的红线,然后把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当天平右盘中放入20g砝码2个、5g砝码1个时,天平的指针恰又指在标尺中间的红线上,则被测物体的实际质量应为( )。[2.5]
A.45.1g B.45.0g C.44.9克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注:本题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初中物理》第15页)
****28.某实验室里有一架托盘天平(带有一盒砝码),横梁上的调节螺母已无法旋动,其他部件均保持完好,天平的等臂性也没有改变,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观察横梁的平衡时,指针总偏向分度盘的左端,调换左、右两盘的位置也无法改变这种状况,请你利用这架天平测出一个小金属块的质量(可以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注:本题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初中物理》第16页) [3.0]
****29.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不必要的是( )。[1.5]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的“0”点上
C.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针完全停下来 (1999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题)
密度及应用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实验表明,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不同体积的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也不同,物理学中用 这个物理量来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0.5]
*2.某种物质 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用字母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常用的单位还有 。[1.0]
*3.水的密度是 kg/m3,在铁、铝、铜这三种物质中,密度最大 ,密度最小的是 。取质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块,则 的体积最大, 的体积最小。[1.5]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过测定物质的密度 鉴别它是何种物质(选填“一定能”或“可以”)。[1.0]
*5.密度公式ρ= 可以变换成m=ρV和V= 。由这三个式子引出了如下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1.5]
A.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B.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质量一定,它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
D.物质的体积一定,它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6.下列现象中,物质的密度发生变化的是( )。[1.0]
A.一杯水倒掉一半 B.一块铁热胀冷缩
C.一块玻璃打碎了 D.粗铜丝变成细铜丝
*7.下列对某种物质的密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1.0]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同时跟体积成反比
D.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8.量筒或量杯是能够直接测出 的量具。量筒或量杯标注的单位一般有cm3(厘米3)或mL(毫升),这两个单位的关系是:1mL= cm3。[1.0]
**9.一只空瓶的质量为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而装满另外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700g。求:(1)瓶子的容积;(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3.0]
**10.1m3的冰熔化成水后体积是多大? [1.5]
**11.一个容积是2.5L的饮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装多少kg?用它装酒精,最多能装多少kg? [3.0]
**12.油罐车每一节的容积是50m3,要运送800t密度为0.8×103kg/m3的油,需要几节油罐车? [3.0]
**13.测得一木块的质量是10.8g,体积是24cm3。木块的密度是多少kg/m3?[2.5]
**14.有一块金属,质量为356g,体积是0.04dm3,求该金属的密度。[2.0]
**15.一只量程为lOOmL的量筒,里面已注入了50mL的水,再将一个质量为54g、密度为2.7g/cm3的铝块放入量简中,水能淹没铝块,求:①量筒中水的质量;②放入铝块后,水面到达的刻度值。[3.0]
**16.使用量筒或量杯时,应先观察它的 值,即量程,还应观察它的 值,以便迅速准确地读数。一般液体放在量筒或量杯中时,其液面略呈凹形,读数时,视线要与凹形液面 ,并以凹形的 为准。
在量筒里先盛些水,当一个物体放入时,物体要排开水,水面要上升。物体的体积多大,它排开水使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多大。相反,知道了水面上升了多大体积,就知道了物体的体积。我们把这种方法叫“排液法”。采取这种办法时,要求液体(水)必须淹没固体。如图5-3所示的量筒,量程是 ,分度值是 。图甲中水的体积为 ,图乙中水和小固体的总体积 ,小固体的体积是 。[5.0]
知识的应用
**17.一支蜡烛的密度是0.9g/cm3,合 kg/m3。点燃一段时间后,剩下的一段蜡烛的密度将 0.9g/cm3(选填“大于”或“等于”、“小于”)。[1.0]
**18.一块铁,把它放在炉火上加热,它的温度升高了,则它的质量将 ,它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或“不变”、“变小”)。[1.0]
**19.寒冷的冬天,在一个玻璃瓶里注满水并拧紧瓶盖。晚上把它放到室外,第二天早上发现瓶里的水结成了冰,而瓶子破裂了。瓶子破裂的原因是 。制造航天飞行器时,应选用密度 的材料。[2.0]
**20.要想一次较精确地用量筒量出80mL的酒精,应选用下列哪种规格的量筒?下列各项中,前面的数值是量筒的量程,后面的数值是量简的分度值( )。[1.5]
A.50mL lmL B.100mL 2mL
C.250mL 5mL D.500mL lOmL
**21.两个正方体物块,质量相同,边长之比为1:2,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1.5]
A.2:1 B.4:1 C.1:8 D.8:1
***22.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棒截成两段,两段的长度之比是2:1。则它们的质量之比和密度之比分别是 ( )。[1.5]
A.1:1和1:1 B.2:1和1:1
C.2:1和2:1 D.1:1和2:1
***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
A.因为密度是物质的性质,所以不论在什么情况下物质的密度都不会变
B.在密度单位中,g/cm3比kg/m3大
C.物体里所含物质越多,它的密度一定越大
D.体积越小的物体,它的密度一定越大
***24.汽油的密度是0.71g/cm3。它的物理意义是( )。[1.0]
A.1cm3汽油的质量是0.71g
B.1cm3汽油的密度是0.71g/cm3
C.1g汽油的体积是0.71cm3
D.1g汽油的密度是0.71g/cm3
***25.有两块金属,质量之比是3:2,体积之比是2:1.则它们的密度之比是( )。[2.0]
A.3:1 B.3:4 C.4:3 D.1:3
***26.有一个质量为500g的瓶子,装满某种油后总质量为1.46kg,瓶子的容积是1.2dm3,求瓶中油的密度。[2.5]
***27.测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方法选择:我们的目的是测液体(比如盐水)的密度,既要测出被测液体(盐水)的质量,又要测出它的体积.实验不但要注意操作方便,还应尽量减小测量的误差。因此,该实验中测液体质量和体积的方法步骤与通常所想到的有所不同。请你把三个主要操作步骤写下来:[3.0]
(1) ;
(2) ;
(3) ;
***28.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盐水密度”的实验中,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了一套方案。
甲方案:
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在烧杯中装入一些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在将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盐水的体积。
乙方案:
先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然后将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量盐水的体积,再测出余下的盐水和烧杯的质量。
你觉得谁的方案好,请说明原因。(2002年,黑龙江省中考题) [3.5]
***29.一节运油车能装50m3的石油。为了知道一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采取了这样的办法:用量筒从车上取30mL的石油样品,称得石油样品的质量为24g。那么一节运油车能装多少吨石油? [2.5]
***30.已知铜的密度是8.9×103kg/m3。有一只铜球质量是178g,体积为25cm3。通过有关计算说明该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2.5]
***31.某机械厂要铸造100个铁质的机件,铸造该机件的木模用的木料的密度为0.7g/cm3,每只木模质量是4.2kg,求所铸造的这100个机件的总质量。[3.0]
***32.有一容器,装满水时质量是0.4kg,装满密度为0.8×103kg/m3的煤油时质量是0.34kg。求容器的容积。如果用该容器装满密度是1.2×103 kg/m3的盐水,总质量是多少? [3.0]
知识的拓展
***33.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给 盘中添加小砝码。在读出物体的质量时,最容易搞错的是游码的读数,因此在读数时一定要认清游码标尺上 。在测定固体和液体密度的实验中,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 和 ,需要用到的测量仪器有 和 。[2.0]
***34.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的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1.5]
A.看上去不多不少
B.能淹没固体,且固体放入后水不会溢出
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固体,且固体放入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35.用已经调好的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时,下列几种做法中,不正确的是哪个? ( )。[1.0]
A.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然后在右盘中从大到小添加或更换砝码
B.当把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时嫌多,而取出该砝码又嫌少时,可移动游码
C.当发现指针稍许偏离分度盘中央刻线时,可调节横梁上的螺母
D.如不小心使实验桌发生明显的抖动,应重新调节平衡后再称质量
***36.如果将密度较大的物体放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的左盘内,将密度较小的物体放在它的右盘内。则天平的反应是( )。[1.0]
A.肯定不再平衡 B.指针向左偏
C.指针向右偏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37.做测定小石块密度的实验时,全班各实验小组所用的是同一种类型的石块,但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凡是正确、认真地进行实验的,所得的石块密度值都大致相近,略有差异。对实验结果存在差异的正确解释是( )。[1.0]
A.石块的密度与它的大小和形状有关
B.实验过程复杂,难免在某个环节上出现差错
C.在质量和体积的测量方面难免不出现误差
***38.有空心的铜球、铁球、铝球各一个,它们的质量和体积都相同。那么,这三个球中,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球。[1.5]
***39.某塑料桶的容积是1OL,用它装密度为0.8g/cm3的煤油,每只桶最多能装 kg;如果有50kg的煤油,则需要 只这样的桶来装。[2.0]
***40.用同种物质做成几个大小不同的球,那么 ( )。[1.0]
A.体积大的密度小
B.体积大的质量大
C.体积大的一定是空心的
D.质量大的密度大
****41.测蜡块密度的方法讨论。测蜡块密度关键是想办法测它的体积。蜡块的特点是浮在水面上。[5.0]
讨论题
(1)如果给你量筒、水和一根大号缝衣针,你如何测蜡块的体积?把讨论结果简要记下来。
(2)如果给你量筒、水、一根细线和一个小铁块,你如何测蜡块的体积?把讨论结果简要记下来。
****42.完成实验报告。[4.0]
目的:测定矿石的密度。
器材:一小块矿石,天平和砝码,盛水的溢水杯,细线。
原理: (用公式表示)。
步骤:(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B)用天平称出待测矿石的质量m石;
(C)用天平称出矿石、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
(D)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m;
(E)把矿石用细线系好,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部分水。
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只要填操作步骤的序号)。
由以上测量结果得出:
(1) 矿石排开水的质量=m石+m—M;
(2) 矿石的体积= ;
(3)矿石的密度= (用公式表示)。(注:本题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初中物理》第19页)
****43.为了测定一个不规则小金属块的密度,请在下面的小括号中填写(1)、(2)、(3)……以表示正确的操作顺序:[3.0]
( )把金属块放入盛水的量筒内,读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
( )在量简内盛适量水,并读出水的体积
(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 )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 )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 )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 )算出金属块的体积
( )根据密度公式计算金属的密度
****44.有一枚金属制成的运动会奖牌,质量是32.04g。
(1)你用什么办法测出这个奖牌所用金属的体积?写出所用的器材及简要的步骤。
(2)若测得体积是3.6cm3,则所用金属的密度是多少kg/m3?[3.0]
盐水的质量(g) 玻璃杯和所剩盐水的质量(g) 盐水的密度(g/cm3) 盐水的体积(cm3) 玻璃杯和盐水的总质量(g)
****45.如图5-4是某同学测盐水密度的实验情况,请在表格上部空格内写上实验过程的顺序(用1、2、3……表示)并在表格下部空格内填写测量数据。[3.0]
****46.用同种材料制成A、B、C、D四个小正方体,测得边长分别为1cm、2cm、3cm、4cm,测得质量分别为l0g、80g、260g、640g,其中 正方体内部是有缺陷的。
****47.用天平、量筒、水、铁块等配合,测石蜡块的密度。先看某同学列出的实验步骤,然后回答问题。实验步骤是:
(1)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蜡块质量;
(3)用天平测铁块质量;
(4)向量筒中注入适量水;
(5)读出水的体积;
(6)用细线拴住铁块放入量筒内的水中,读出体积;
(7)取出铁块,再把蜡块系上放入量筒中,读出体积。
上述步骤中,不必要的步骤是 (填序号)。实验时,量筒中注入的水要适量,意思是:① ;② 。[3.0]
****48.有一枚体育运动会颁发的金牌,先称得它的质量为25g,再把它浸没到原先盛有2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202mL刻度处。通过有关计算说明这枚金牌是否是纯金制成的。(纯金密度是19.3×103kg/m3)。[2.5]
****49.某烧杯装满水总质量为350g;放入一金属块后,溢出部分水,这时总质量为500g;取出金属块后,总质量变为300g。求金属的密度。[2.5]
****50.用天平、量筒、水、小铁块以及一根细线配合测小蜡块的密度。写出实验的步骤。[3.5]
****51.一只瓶子,装满水总质量是500g,装满密度为0.8g/cm3的煤油总质量为450g。求瓶子的质量和容积。[3.5]
****52.一只质量为68g的瓶子,装满水后质量为184g;如果在瓶中先放入一个37.3g的金属片,然后再装满水,则总质量为218g。求金属片的密度。[4.5]
Ⅵ 物理问题:如何用托盘天平测出一段棉线的质量。要完整的步骤,谢谢
天平调平后,把棉线放在天平的一侧,砝码放另一侧。称吧!
Ⅶ 液体的体积常用什么来表示
国际主单位是 m³(立方米)
常用单位 ml(毫升)
常用单位 L(升)
常用单位 cm³(立方厘米)
常用单位 dm³(立方分米)
Ⅷ 初中化学1-12单元各个课题的复习提纲
初三化学上期复习学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⒈.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以及其 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 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⒉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和 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 和 构成的;分子的 和 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 会破裂,而 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⒊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 和 ,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⒋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⒌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⒍将一个鸡蛋洗净后,放入装有食醋的杯子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原因是 ,说明鸡蛋壳中有什么物质 。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以下涉及物质时,都写化学式)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 , 溶于水
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 ,其中含有 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 ,该气体能使 变 ,说明蜡烛中含有 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 元素。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
⑶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对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
结论:1.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 的含量高。
2.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3.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药品的取用
(1)药品取用“三”原则:
①“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拿药品;不能把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lmL~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③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2)药品取用方法(往试管里加固体药品或倾倒液体药品)
固体药品:①块状:用 夹取;操作要领是:“一平、二放、三慢竖”(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地将试管竖立起来,使块状固体缓缓滑至试管底部)。
②粉末状:用 (或 )取用;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将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邵,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落入试管底部)。
液体药品:操作要领是:“取下瓶塞 着放,标签 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3)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①读数时,应将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 处保持水平,②应根据量取液体体积的多少,选用大小适当的量筒。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①禁止向 的酒精灯里添加乙醇;②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 点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用 加热;④熄灭时,用 灭,不能用嘴吹;⑤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1/4。
(2)给物质加热的方法及注意事项:①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②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③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 ;④加热前应先 试管;⑤试管应 放在外焰上;⑥试管口不能朝着 的方向;⑦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 倾斜,受热均匀后再固定加热。
(3)给液体物质加热的仪器可用试管、烧杯、烧瓶等;给固体物质加热,可用干燥的试管。
3.玻璃仪器的洗涤。
洗涤方法:①倒去废物(要倒在指定的容器内);②用水冲洗并加以振荡;③用试管刷刷洗;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内壁上附着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可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如果玻璃仪器内壁附有油污,可先用少量纯碱溶液或洗衣粉刷洗,再用水冲洗。
4.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物 码,称量时:M物=M码 M游码
若不小心做成了: 物 码,称量时:M物=M码 M游码
5.本课的两个化学实验是(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明物质的颜色):
(1)氢氧化钠+硫酸铜:
( ) ( )
(2)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 空气是一种天然资源,混合均匀,相对稳定
1.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按体积比):
空气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0.94% 0.03%
2.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氧气 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等
氮气 ①超导实验车②化工原料③作保护气④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
稀有气体 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③激光技术④液氦冷冻机等
3.空气的组成测定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二.空气保护:
4.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空气的污染源:有害气体( 、 、 )和烟尘(粉尘和灰尘)。
(2)危害: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②影响作物的生长,③破坏生态平衡;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3)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三.纯净物混合物
5.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氧气( ),氢气( ),氮气( ),氯化钠( )等。
6.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
7.怎样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至少含有两种纯净物,每一种纯净物有自己的化学式,因此混合物一般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如盐水(由食盐( )和水( )两种纯净物溶解混合而成,空气(由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固定的物质,有自己的一种化学式。如碳酸钙( )、硫酸钠( )、高锰酸钾( )、氯气( )、氮气( )等。
四.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课时2 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 。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氧气具有氧化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
写出你所知有氧气参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伴随现象 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 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实例 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
相互关系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石蜡燃烧时先发生石蜡熔化现象
4.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质 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不变所呈现出的性质。 物质的微粒组成结构改变时所呈现出的性质。
实例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等
确定 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定 通过化学变化方可知
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表现出来
5.几个化学概念: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可表示为:A+B+……→E(简称“多合一”)
请写出五个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这里的氧既指氧气,又指含氧的其他物质)。
(3)缓慢氧化:是进行很慢、不易察觉的不发光的氧化反应。如呼吸、钢铁生锈等。有热量放出。
(4)氧化物:像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由氧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6.各种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比较如下表
物质 空气中 氧气中
磷 产生大量白烟 火光明亮,产生大量白烟
反应方程式
硫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并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山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反应方程式
木碳 持续红热、无烟无焰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蚀的气体
反应方程式
铝箔 很难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反应方程式
铁丝 不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反应方程式
课题3 制取氧气
1.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a.2H2O2 MnO2 2H2O+ O2↑
请指出该反应中的反应物是: ,反应条件是: ,生成物是
MnO2在该反应中作 。它的特点是,虽然参加了化学反应,但其 和
不变,其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的 。
b.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画出该制取氧气的装置图,并标明仪器名称:
2.氧气的工业制法:
(1)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2)富氧膜分离技术——富氧空气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4.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B+C+……(简称“一变多”)。
请写出五个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 溶于水、密度非常 的气体。
二.氢气的化学性质:
1.氢气具有可燃性,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化学反应方程式:
利用该性质的氢气用途:
2.氢气具有还原性:
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
标明该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氢气还原氧化铁:
利用该性质的氢气用途:
3.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时可能会发生爆炸。使用氢气时,要注意安全,点燃前一定要 。
检验氢气纯度的力法是: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声音很小,就说明氢气较纯。
三.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原理:
2.实验装置(画图):
3.据你所知,能从酸中置换出氢的金属有什么特点:
四.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等。
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2)、水(H2O)、五氧化二磷(P2O5)等。
单质和化合物比较
概念 举例 区别 相同点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氢气(H2)氧气(O2) 同种元素组成 纯净物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水(H2O)、二氧化碳(CO2) 不同种元素组成 纯净物
3.单质和化合物最直接的区分方法是从组成上区分,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如铁、铝、碳、硫等;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或可从名称上看出来,如二氧化碳、高锰酸钾等。另外,单质一般不能分解,而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分解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1.物质是由许许多多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 、 、 构成的。
2.分子的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 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因而使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物质的分子 了变化,生成了其他的新分子。
4.分子是 ;分子是由 构成的。
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 , 没有发生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
5.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单晶硅等由原子直接构成。
6.用分子——原子论的观点解释纯净物与混合物:由 分子构成的物
质是纯净,由 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且混合物中各种不同物质的分
子相互间不发生化学变化。
课题3 水的净化
1.过滤是一种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利用它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
⑴过滤操作中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
二低:a.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
b.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a.倾倒液体时,烧杯与玻璃棒接触
b.玻璃棒末端与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接触
c.漏斗下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接触
⑵通过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①滤纸破损;②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③仪器不干净等。对仍浑浊的滤液应再过滤一次,直到澄清为止。
日常生活中可采用下列物品代替实验室中的过滤器来过滤液体。如砂石过滤层、活性炭层、蓬松棉、纱布等。
2.活性炭既能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
3.净化水的方法有: 等方法。
若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4.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 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 水。
⑴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
①加热或长久放置后有水垢产生的水是 水。
②向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水是 水,有大量泡沫出现的水是 水。
⑵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危害:
①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会使衣物变硬。
②烧锅炉,用硬水易使锅炉内结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时可能引起爆炸。
⑶硬水软化的方法:
①生活中通过将水煮沸或暴晒。
②实验室里用制取蒸馏水的方法。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1.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
2.自然界的水包括海洋水(占全球球储水量的 ,且海水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化学元素 多种)、湖泊水、河流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
3.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缺水危机的原因是:
淡水资源不充裕,淡水只约占全球储量的 ,可利用的只约占其中的 ,
不足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不均匀,污染越来越严重。
我国水资源总量2.8X1012m3,居世界第 位。但人均水量只有2300m3左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居世界第 位。
4.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废水未达标排放;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5.爱护水资源的措施是一方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6.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措施有:
(1)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对被污染的水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3)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4)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原子 :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⑴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 电性。核电荷数= =核外
⑵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
⑶原子的种类是由核 ( )决定的。
⑷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相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
2.相对原子质量
⑴以一种碳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约为1.66×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⑵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在SI单位制中单位为“ ”(一般不写出)。原子的质量是原子的绝对质量,单位为克或千克。
⑶电子的质量很小,只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每个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课题2 元素
1.元素。
元素是 的总称。
(1)元素种类:100余种(由此组成了3000多万种物质)
(2)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质量分数):
(3)生物细胞中含量在前四位元素:
2.元素符号。
国际上统一用来表示元素的一种特定的化学符号。
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N表示的意义有: 和 。
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加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一个氧原子,而2H只能表示 ;3Fe表示 ;若要表示5个镁原子可记为: ,7个氯原子可记为: 。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区别 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 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
适用范围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如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联系 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原子是元素的最小粒子
(2)书写: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①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例如:钙 ,钠 ,钴 镁 ,铝 等。
(3)元素中文名称的特点:金属元素除“汞”以外都是“金”旁,例如:
非金属元素按单质在通常情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石”、“气”、“水”等偏旁,因此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偏旁判断属于哪类元素。
3.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①每—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据一格.对于每一格,均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此外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的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了区分。
②每一横行(即: ):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个周期。共有 个横行,有 个周期。
③每—纵行(即 ):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共有16个族。
(2)元素周期表的意义: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①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②由于在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性质越相似,可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一定的区域寻找新物质所需的元素,(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Ⅸ 端午节的来历lml
端午节简介
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夏历五月初五,也叫“端阳”、“蒲节”、“天中节”、“大长节”、“沐兰节”、“女儿节”、“小儿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艾节、端五、夏节、重午、午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端午节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午节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部分蒙古、回、藏、苗、彝、壮、布依、朝鲜、侗、瑶、白、土家、哈尼、畲、拉祜、水、纳西族、达斡尔、仫佬、羌、仡佬、锡伯族、普米、鄂温克、裕固、鄂伦春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端午祭正式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这对我们中国人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研究认为,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端午节”概念。
袁学骏说,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中历来就有数字重叠的概念,如正月正(阴历一月初一)春节,二月二日龙头节,三月三日相传是王 母娘娘的蟠桃会,此外还有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都有其自身内涵,它们都和中国几千年来的农业文明紧密相连。五月五日被当作节日来过和上述这些节日形成早晚相当,在七八千年前就已形成。
“在中国的历史传统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按照《易经》等典籍记载,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这种日子恶疠病疫多泛滥,因此,这一天人们便插艾叶、挂菖蒲、喝雄黄酒、配香囊等,以驱邪辟邪、保健健身。”袁学骏说,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投江自尽,可能有意在端午节,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忠心。
袁学骏认为,现在流传下来的端午节时吃粽子、赛龙舟,是两千多年前屈原跳江之后,后人在打捞屈原遗体时逐渐演变的纪念方式。人们在江中撒米是为了让鱼吃饱后避免吃屈原遗体,打捞屈原要用船,船多了自然形成竞争,于是比赛逐渐展开,至于龙舟,则更晚一些。
【端午节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很丰富,从早晨天蒙蒙亮开始,一直持续到正午才结束。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其实 ,“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干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 “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晴)。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汩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2、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3、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4、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5、悬钟馗像
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相传钟馗为唐代人,到长安应试考中状元,因其貌不扬被废,愤而触殿阶而亡。后来托梦给唐明皇,决心歼除天下魔鬼。当时皇宫内正闹鬼邪,唐明皇召大画家吴道子依梦中所见,画《钟馗捉鬼图》。并将此画悬挂后宰门用以驱妖镇邪,宫中遂得安宁。唐明皇加封钟馗为"驱魔大神",钟馗像因此遍行天下,剪除鬼魅,立下大功,后神话传说被玉帝封为"驱魔帝君"。人们在端阳节悬挂钟馗像,用来镇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6、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
应劭《风俗通》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八记载: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团。紫苏、菖蒲、木瓜、并皆茸切,以香药相和,用梅红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次日家家铺陈于门首,与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递相宴赏。
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或带或钉门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谓之搐钱”。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类似还有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7、躲五
农历五月,酷暑将临,瘟疫毒虫滋生,古时称五月为"恶月"。并认为五月初五日是不吉利的日子。这一天父母要将未满周岁的儿童带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8、送时
中原地区端阳节到来之际,凡新嫁姑娘之娘家,在节前或节日里要给男方送草帽、雨散扇子、凉席等物以备防热防雨,故端阳节又称做"送时节"。
9、驱五毒
五毒是指蝎子、蜈蚣、毒蛇、虾螈壁虎五种毒虫。"端阳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所以到端阳节这天人们便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象,以避其毒。有些地方还要把五毒图的头上再扎上一根针,表示要把它们钉死除掉。驱五毒反映了人们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
10、滚吃鸡鸭鹅蛋
全国各地均为流行。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其它地区均以煮食为主,据说原为投入河水中饲喂鱼虾而拯救屈原,以免其尸骨被鱼虾所害,后演化为煮食纪念。
11、煮大蒜
大蒜是一种中药,味辛甘,能杀毒灭菌,熟食能清肠胃毒素,疏通血脉。端阳节早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煮食新蒜头,以疏通血脉,消毒灭菌。
12、破火眼
江苏南京一带端午节习俗。是日,在一碗清水里放适量雄黄,丢进两枚铜钱,全家人用此水洗眼,据说可以防治眼玻雄黄有杀菌灭毒的功效,这样做有一定的好处。
13、游百病
贵州地区端午风俗。端阳节这天男女老幼都要穿上新衣、带上食品到外面游玩一天,并在山间田野采集野花香草,晚上带回用水煮后洗澡。当地人称此举为游百病或洗百病,并认为这样做会使一年内吉利平安。
14、剪彩葫芦
用彩色纸剪成葫芦状,于端阳节倒贴于门首,取将毒气倒出之意。
15、饮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故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带雄黄进山不怕蛇"等俗言。在碘酒未发明年代,我国人民就是用白酒调配雄黄和白矾水来涂抹毒虫蜇伤和蚊叮虫咬的。人们熟悉的《白蛇传》曾描绘:端阳节,许仙听信了法海的话,让白娘子饮了雄黄酒而显露出了原形。现在不少地方在端阳节还要在屋内外喷洒雄黄水,并在儿童的耳、鼻、额头上涂抹雄黄。不过据现代科学分析,雄黄有毒,不宜内服。
【端午节诗选】
1、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3、竞渡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4、竞渡曲
(唐)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耆鬣动,䗖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5、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着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6、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7、七律.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8、已酉端午
贝 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节对联】
1、千载招魂悲楚仕
万人抚卷叹离骚
2、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
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3、汨罗沉没一流恨
湘楚长怀千古羞
4、难得钟情 两遭流放离骚赋
惟怀义胆 一佐报国厄运横
5、义报祖国 放逐难泯诗人志
魂牵桑梓 情爱唯倾荆楚山
6、包粽子,举国欢宴聚亲友,
赛龙舟,把酒吟诗慰圣贤
7、我为他哭屈落水
他为我辈壮升天
8、不畏汨罗河水深
甘冒东海浪涛激
9、时逢端午思屈子
每见龙舟想汩罗
10、应悬虎艾赛龙舟吃粽子
莫赋闲诗撒怨气叹屈公
11、报国遭谗两放逐,痴心不改九章出。
汨罗滚滚万人泪,惟有离骚千古流。
12、念故人,万户千家包粽子
庆佳节,敲锣打鼓赛龙舟
13、芳草美人屈子赋
冰心洁玉大夫诗
14、赛龙夺锦 鼓声催发健儿奋;
端日弄波 浆拍浩汤舟队威。
15、箬叶飘香,一粽尝来千古事;
龙舟逐水,百桡划出四时情。oca希望对你有帮助
Ⅹ 各种头孢菌素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各种头孢类皮试液配置方法
(1)青霉素G钠(钾)
①皮试溶液的配制
a.用lml注射器取每毫升含20万u的青霉素溶液0.lml,加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至lml,摇匀即成(含青霉素2万U)。
b.取上液0.lml&上法稀释至lml(含青霉素2000u)。
c.取每毫升含青霉素2000u的溶液0.sml按上法稀释至2ml,摇匀即成(含青霉素500u)。
②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皮内试验)
a.用75%酒精消毒前臂屈侧关节上6.6cm处皮肤。
b.抽取皮试液0.lml(合青霉素50u),作皮内注射成一皮丘(小儿注射0.02—0.03ml)。
c.等20min后,如局部出现红肿,直径大于1cm或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泡者为阳性。对可疑阳性者,应在另一前臂用生理盐水做对照试验。
③注意事项
a.极少数患者可在皮肤试验时发生过敏性休克,常于注射后数秒至5min内开始。先是皮肤蜃痒、四肢麻木,gy则气急、胸闷、发给、心跳加快、脉细、血压下降、大量出汗等。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病人死亡。应做好抢救准备,如盐酸签上腺素肌注;氢化可的松静滴;及10%葡萄糖酸钙液与高渗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注;以及使用中枢兴奋药和抗过敏药。
b.试验用药含量要准,配制后在冰箱中保存不应超过24h,注射器应用lml刻度者。
C.更换同类药物或不同批号或停药3天以上,最好重新作皮内试验。
(2)头饱菌素(先锋霉素)
①皮试溶液的配制取头抱菌素0.5g加生理盐水5ml溶解,然后抽取0.lml稀释至5ml后,再抽取0.15ml稀释至5ml即成(每毫升含头抱菌素60ug)。
②应试方法及结果观察每次取应试液0.lml做皮内试验,具体操作及结果观察均同青霉素试验。注:也有的医疗单位采用每毫升含0.25、0.3、0.5mg浓度的头泡菌素为皮试液。每次抽取0.05—0.lml作皮试。
(3)链霉素
①皮试溶液的配制
a.取链霉素1g(100万u)加生理盐水3.sml溶液后即成4ml(每毫升含25万u)。
b.取a液0.l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lml(每毫升含2.5万U)。
c.取b液0.l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lml(每毫升含2500U)。
d.取c液0.Z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lml(每毫升含500u)即得。
②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取度试液0.lml做皮内试验,观察15—20min.具体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均同青霉素试验。
③注意事项
a.皮试阴性的病人,注射时也可发生过敏反应,故应做好抢救准备。
b.皮试方法目前全国尚不统一,已规定要做皮试的。地区,应按规定进行。
(4)结核苗素
①皮试溶液的配制取纯结核菌素0.5ml加生理盐水4.5ml为第一号溶液,其稀释度为1:10。依上法配制第2、3、4号溶液,其稀释度分别为1:1加91:10o山1:10000O’
②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
选择前臂屈侧关节上6.6cm处,消毒后皮内注射0.1ml结核菌素液,使之成一皮丘。通常从1:1000开始,如无反应可用较大浓度。
最后判断小儿有无结核菌感染,需做1:100浓度的试验。如患儿有疱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或胸腔积液,应从1:10000开始。注射后48一72h观察反应强度,并以(+)号表示之。阴性:不发红和硬结直径不超过0.5cm或仅发红而无硬结。可疑:(t)发红和硬结直径为0.scm以下。
阳性:(+)发红和硬结直径为0.5—0.gcm。(++)发红和便结直径为1—1.gcm。(+++)发红和硬结直径为ZCin以上。(++++)除发红和硬结外有水泡或坏死。
③注意事项巳稀释后的结核菌素液,在冰箱内可保存6周。如发生沉淀或变黄色则不能用。
(5)破伤风抗毒素
1、皮试液的配制取破伤风抗毒素1500u,抽取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既成。
2、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取皮试液0.1ml在前臂作
皮内试验,15min后观察,局部红肿在1cm以上为阳性。
必要时应以生理盐水在另一前臂做对照试验.3、注意事项若皮试为阳性,也可用脱敏法进行注射。
第1针用1:20稀释血清0.05ml;第2针用1:10稀释血清0.05ml;第3针用未稀释血清0.lml,第4针用未稀释血清0.smll第5针将余量一次肌内注射。
每针间隔20min,无反应可注射。但在注射前要做好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准备。注:白喉抗毒素、多价精制气性坏疽抗毒素、精制肉毒抗毒素,其过敏试验均同破伤风抗毒素。
(6)盐酸普鲁卡因
①应试溶液的配制将盐酸普鲁卡因配制0.25%溶液即成。
②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取皮试液0.lml在前臂作皮内试验,15—20min后观察结果。其判断标准同青霉素皮肤试验。
(7)细胞色素C
①皮试溶液的配制用原药液。
②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
a.划痕法:用本品1滴于前臂内侧皮肤上划痕,使之少量出血,20min后观察,如发红在10mm以上或肿胀在7mm以上为阳性。
b.皮内法。将本品稀释为0.03mg/ml,在前臂皮内注射0.03—0.05ml,20min后,发红直径在15mm以上或肿胀在10cm以上为阳性。
c.点眼法:将浓度为5mg/ml本品1滴,滴于眼结膜上,20min后,结膜充血、水肿、痒者为阳性.
(8)有机碘造影剂(碘吡啦啥,醋碘苯酸钠,泛影钠,泛影葡胺,胆影钠,碘化油等)
①度试溶液的配制用30%有机碘溶液。
②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
a.静注法:用30%有机碘溶液lml静注,密切观察20min,注意有无心脏、颊膜水肿、恶心、呕吐、尊麻疹、血压下降及其它不适等反应。如有上述现象不可注射。
b.日含试验法:用1—5ml造影剂含于口中,5min后观察有无上述反应。
c.皮内试验法:用0.05一0.lml造影剂在前臂作皮内试验,10一15min后观察,有1cm大小的红斑反成即为强阳性。,
d.结膜试验法。用1—2滴造影剂滴入一侧眼结膜囊内,lmin后观察结膜与巩膜充血情况,如有显着充血(与对侧对比)、血管扩张、曲张,即为强阳性。
③注意事项过敏试验阴性者,在碘造影过程中仍可出现过敏反应,必需注意。
(9)门冬酰胺酶
①皮试液的配制a.取门冬酸胺酶1000u加生理盐水lml溶解后即成1000u/ml.b.取上液0.l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lml即成。
②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取皮试液0.lml在前臂作皮内试验,结果判断同青霉素皮试。阳性者不可田。
③注意事项
a.不同药厂、不同批号产品的纯度和过敏反应均有一差异,使用时必须慎重。
b.有过敏史的病人应十分小心或不用。
(10)精制抗蝮蛇毒血清
①皮试溶液的配制取本品0.l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2ml即成。
②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取皮试液0.05ml作皮内试验,20—30min后观察,在正在1cm以内,周围无红晕及伪足状者为阴性。若疑为阳性者可先注射扑尔敏10mg,15min后再用脱敏法给药。
脱敏注射法:本品用生理盐水稀释20倍,第一次注射0.4ml,每次观察10—20m1n,如无反应可酌情增量,注射3次以上无反应时可注射。如有异常反应,立即停止注射,可用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流用酸钠注射液静注抗过敏。注:精制抗五步蛇毒血清和精制抗银环蛇毒血清过敏试验同抗蝮蛇毒血清。
(11)精制抗炭疽血清
①皮试溶液的配制取本品0.l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lml即成。
②皮试方法及结果观察取应试液0.05ml在前臂作皮内试验,30min后观察,无明显反应者为阴性。如出现皮丘增大、红肿、浸润、形似伪足或有库感为阳性反应,须脱敏注射。脱敏注射法;用生理盐水10倍稀释血清,第一次注射稀释血清0.2ml、第二次注射0.4ml、第三次注射0.8ml。每次注射后30min观察,如无反应,可将安缅中未稀释的全部血清肌注。有过敏史或过敏试验强阳性者。
应将第一次注射量及以后的递增量减少。注:精制抗狂犬病血清过敏试验同精制抗炭疽血简。溢一敏注射法亦同,仅用量第一次为lml,每次增加lml至4ml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