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物理有哪些实验 每个实验的 目的 注意点 结论
一.用天平测固体物块的质量
1、托盘天平及砝码一套
2、固体物块一个 1、观察实验器材 观察并记录天平的最大称量值,天平游码标尺的最小分度值。(1分) 1
2、调节天平平衡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0.5分) 1
2.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或左右摆动格数相等(0.5分)。
3、用天平称物块的质量 1.将物块放于天平左盘中,用镊子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1分) 2.5
2.读出天平右盘砝码总质量及游码所示质量(1分),计算出所测固体物块的质量(0.5分)
4、整理器材 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刻度线;将器材放回原处(0.5分)。 0.5
二、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大小
1、弹簧测力计一个
2、盛水烧杯一个
3、固体物块、细线各一 1、观察实验器材 观察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量程(0.5分)、最小刻度值(0.5分) 1
2、测浮力大小 1.将弹簧测力计指针调到零刻度线 (0.5分)
2.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力(0.5分) 1
1.将物块部分浸入盛水烧杯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0.5分)
2.求出物块受到的浮力(0.5分) 1
1.将物块完全浸没在盛水烧杯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0.5分)
2.求出物块受到的浮力(0.5分) 1
3.实验结论 以上实验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0.5分) 0.5
4、整理器材 将实验器材整理好放回原处(0.5分)。 0.5
三.探究凸透镜成像(u>2f或f<u<2f)规律
1、光具座(带附件,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一套
2、蜡烛一支(长度小于9cm)
3、火柴一盒
注:探究u>2f时像的特点操作和探究
f<u<2f时像的特点操作由监考老师选取其中之一去做。 1、组装实验装置 1.在光具座上按正确的顺序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1分)。 2
2.调整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1分)。
2、探究u>2f时像的特点 1. 将蜡烛移到大于凸透镜2倍焦距的位置,沿直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实像(1分)。 2
2.记录物距和成像的特点(1分)
2.探究f<u<2f时像的特点 1.将蜡烛移到小于凸透镜2倍但大于1倍焦距焦距的位置,并沿直线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实像(1分)。 2
2.记录物距和成像特点(1分)。
3、整理器材 熄灭蜡烛,把光具座及附件恢复到实验前状态(1 分)。 1
四.用电压表测串联电路中其中一个小灯泡的电压
1、2节干电池(电池盒)
1、 直流电压表一只
3、小灯泡两只(2.5V)
4、小灯座二个
5、单刀开关一个
6、导线若干根。 1、连接线路 正确连接串联电路,要求开关断开。(1分)。 1
2、用电压表测L1两端电压U1 1. 观察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零并记录电压表各量程及对应的分度值(1分) 3
2. 将电压表和其中一个小灯泡并联,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1分)
3.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压表的示数(1分)
3、整理器材 打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1分)。 1
五.用电流表测并联电路其中一个支路的电流
1、干电池2节(电池盒)
2、5欧、10欧定值电阻各一个
3、单刀开关一个
4、直流电流表一只
5、导线若干。 1、连接线路 正确连接并联电路,要求开关断开(1分) 1
2、用电流表测R1支路上的电流值 1.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指零并记录电流表各量程及对应的分度值(1分) 3
2.把电流表串联在其中一个支路上,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1分)
3、闭合开关,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1分)
3、整理器材 断开开关,整理实验器材(1分)。 1
说明:1、各得分点操作过程中如有不完美之处,可适当扣分。实验中按步打分,实验完毕再累计算分
2、电学实验教师事先应检查实验器材是否有问题,并准备几套备用。电表先要校正好。
3、准备好实验记录用纸及学生记录用笔
Ⅱ 物理实验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学生一定要明确实验目的。学生没有明确实验目的就来到实验室,来到实验室不知道做什么,这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要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教材和学习有关章节内容,要拟订实验思考题,要求学生在预习中作到明确实验目的,搞清实验内容,并理解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实验装置和注意事项,扼要地作好笔记,为能自觉地、‘有目的地、独立地进行实验打好基础。按实验内容的多少和难易程度,以及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将全班学生合理分组也是很重要的,让学习好的学生辅导后进生,尽量照顾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让后进生也感受实验的乐趣。 二、加强上课时的组织指导。指导学生严格遵守物理实验操作规程,学生违反操作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例如,不按规定取用天平的砝码,造成砝码生诱等,连接电表时,不注意量程和正负接线柱,造成电表的损坏等。指导中既应重视使学生明确每一个正确操作所依据的原理,认识错误操作可能发生的危害,更要多给学生练习的机会,严格要求学生养成正确操作的习惯和熟练的技巧。”不能代替学生操作如需教师示范,示范后也要求学生重做,在纠正错误中向学生分析说明原理。还有通过答疑与质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维。教师在巡视指导中,要善于根据实验内容和学生情况给学生恰当地揭示观察要点。 三、要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假设 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我们所研究的内容能进行大胆地猜想和假设。并根据他们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从而来验证他们的猜想和假设是否正确。例如:在研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学生会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液体的深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等等的因素有关,这时作为教师就不能直接告诉他们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他们自己的猜想去设计能进行研究、进行验证的实验,教师就应该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究,然后根据实验的结果来排除错误的观点,从而归纳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又能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内在本质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四、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实验能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实验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取代学生对实验下结论,要让学生经历实验中的探究过程,感知实验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感受实验成功的乐趣,能通过课堂上的探究来掌握知识,能让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去思考问题、去发现问题、去分析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得出结论。例如:我做过这么一个实验,在八年级的平面镜成像规律这一节课上,其中一个班在上这节课时我没有告诉他们平面镜成像的规律,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通过实验去找规律,各个小组得到了都反复做了好几次实验,分别得到了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体等大,从中每小组通过他们的讨论或多或少都能得到一些结论,最后我把十几组小组的实验数据都投影到了屏幕上,再让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实验基础上去讨论、去归纳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最后通过他们自己的探索而得到了结论。而另外一个班级我是先给出了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去验证这一规律,他们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量取物距与像距,然后通过作图,画出像与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然后就觉得这节实验课任务完成了。过了一段时间,分别去问学生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在通过自己探究得出规律的这个班里的大多数学生都能知道,而另一个班的遗忘率就高了许多。从这个小小的实验中,就能充分说明实验过程的重要性,正是由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了教学、参与了整个探究过程、参与了实验、记录、分析归纳的整个过程,所以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对学习就会越来越积极主动,对知识的掌握不再是我们教师硬塞给他的,而是他们自己通过动手、动脑自己得出的,他们的学习潜能就会逐步被发现、被挖掘,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会越来越好。 五、实验结束后要认真总结。在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要作好小结,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实验报告,并布置学生整理实验器材,做好整洁工作。小结时既可补足重点指导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又能全面巩固和发展实验的成果。小结要全面地指出学生实验中的优缺点,并分析原因。应以学生是否能自觉地、熟练地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作为小结的主要内容。此外,对实验效果方面;哪些实验做得好,哪些实验做得不好;实验操作技能方面,哪些操作有错误,哪些试剂用得不适当等等。每次实验都应结合当时具体情况,对以上各方面有所侧重地进行小结,同时予以表扬和批评,使学生取得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
Ⅲ 在物理化学实验中应注意什么
2011年秋季实验操作考查,我校抽到的两个实验是同周期主族元素的性质和乙醇的催化氧化及乙醛的检验。
应该说,这两个实验是比较容易做的,而且也是学生亲自做过的,但是在实验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值得注意:
1、没有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1)没有充分利用考前时间进行预习,进入实验时后慌慌张张,不知道该做什么,把玻璃仪器碰的“叮叮当当”乱响,更有甚者,开考几分钟后才进入考场。
(2)实验过程中不能准确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进行记录。要么未进行试验,就先填完了实验报告;要么,所有实验做完,桌面整理完成后,才填实验报告,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早就忘记了。
(3)不能对废物、废液等实验废弃物进行正确清除,乱放、乱倒,甚至不倒,桌面也没清理好就离开。
2、实验操作不规范
(1)滴加液体时时将滴管插入试管中;(2)不能正确取用固体药品;(3)加热试管时不预热。(4)在做实验时,试剂瓶塞张冠李戴,如将盛盐酸溶液的滴瓶管放到盛氢氧化钠的滴瓶上,造成试剂污染。(5)部分同学居然把金属钠丢到小试管中,同水反应。
3、基础知识不扎实
(1)实验结论中的化学方程式不会写,有的同学交来的实验报告就是白纸一张。
(2)我校的乙醇试剂瓶上,只有化学式“CH3CH2OH”,没标汉字,有些同学不认识,告诉老师,他的桌子上没有乙醇;或者用乙醛当做乙醇做催化氧化实验,还叫老师去闻气味,炫耀他的实验“非常成功”。
Ⅳ 物理实验结论怎么写
给个例题吧。好久没做过初中物理题了
Ⅳ 初中物理实验题中初步结论和进一步结论的具体写法
一般初步结论是越大。。。越大或者越。。。越。。。
特殊(在初步中也有可能是成正比)看一下那题有几个小题就行了
进一步分析一般都是什么什么的比值是一定值
如: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可得出的结论是:同种。。。,什么与什么的比值是一定值。然后比较表一和表二,可得出不同的。。。,什么与什么的比值是不同的。
这是我的考试经验,从来错过!!!
Ⅵ 谈谈在物理实验中应该注意什么
减小或者消除实验操作可能带来的误差,依据实验原理分析实验可能的现象并于实际现象比较分析异同。还有就是在实验前熟悉原理和实验方案。现在的孩子们上实验课都不预习的就能你给讲完然后一步一步帮他们做,这样做实验的效果就微乎其微了。
Ⅶ 物理实验基本常识,及注意事项
1.物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物理实验指导教师是学生进行各类物理实验的指导者和监护者,每次实验课前,指导教师必须进行先期实验,以确认实验的成功率和安全性,确保学生的人身和健康不受到伤害。
(2)每次实验课,指导教师必须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程序。
(3)学生在进行电学方面实验时,能用安全电压(36V)代替的尽量用安全电压,不能替代时必须向学生说明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4)学生在进行带电实验时,尤其是使用220V电压进行实验时,一旦出现触电、断路、短路的情况,教师应采取正确的抢救方法和检查程序,防止意外事故或连锁事故的发生。
(5)在进行力学等实验时,应注意使用的导轨、配重等物品的坠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6)在进行光学、热学实验时,若使用明火(蜡烛、酒精灯)时,实验完成后必须熄灭火源。
2.物理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
(1)未进实验室时,就应对本次实验进行预习,掌握操作过程及原理,弄清所有仪器的性能。估计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在操作时注意防范。
(2)做实验时,实验设备和电路按要求连接好后,经检查无误,方可进行实验。使用电器时要谨防触电,不要用湿的手、物接触电源。
(3)若发生触电现象,首先切断电源,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
(4)灯火加热时要注意安全。
(5)实验完毕要细心洗手。离开实验室前,要认真检查门窗和水电,一切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涉及辐射防护的实验
对于实验室存在辐射安全的,主要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密封型放射源和非密封型放射性源)和射线装置等。涉辐场所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其入口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和防护标准的要求,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射线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应当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实验人员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学校应当落实辐射装置和放射源的采购、保管、使用、备案等管理措施,规范涉辐废弃物的处置。做好安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组织涉辐人员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及职业病体检。涉辐实验室管理和操作人员上岗前应当进行专项培训。
Ⅷ 做初中高中物理实验需要注意些什么
1、看
所谓“看”即“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度等,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
2、调
即“调整或调节”,它是进行实验的一个准备阶段,调整或调节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对部分需要“调”的实验仪器,应注重怎样正确的“调”。
3、设
所谓“设”就是“设计”,就是要根据实验的要求,认真思考合理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储备、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校器材的实际。设计合理的实验,还要考虑安全性、操作性和可行性。
4、做
“做”,即做实验,它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
5、记
即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学生往往在实验的时候光记得做实验,觉得做实验很有趣,很好玩,只管做,这时候往往忘记了记录数据,这个习惯相当的不好,给后面的进一步研究造成了不少的麻烦,影响课堂效率,甚至影响实验的结论。
6、合
“合”即“合作”。即在实验结束后要注意和其他人或者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合作,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他人的长处,并进行改正。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精神,敢于怀疑别人,也勇于放弃和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有探索追求结果欲望。这一步在每一个实验中都很重要,尤其在新课改的今天更显得重要,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
7、析
对于记录的数据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
8、理
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可以培养学生爱护仪器的习惯及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
Ⅸ 初中化学物理实验注意事项
物理化学实验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目的
1.使学生了解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术,学会通用仪器的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实验操作、现象观察和数据处理,锻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深对物理化学基本原理的理解,给学生提供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
4.培养学生勤奋学习,求真,求实,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和科学精神。
(二)要求
1.作好预习
学生在进实验室之前必须仔细阅读实验书中有关的实验及基础知识,明确本次实验中测定什么量,最终求算什么量,用什么实验方法,使用什么仪器,控制什么实验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实验目的,操作步骤、记录表和实验时注意事项写在预习笔记本上。
进入实验室后不要急于动手做实验,首先要对照卡片查对仪器,看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向指导教师提出,然后对照仪器进一步预习,并接受教师的提问、讲解,在教师指导下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2.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经指导教师同意方可接通仪器电源进行实验。仪器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基础知识与技术”中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不可盲动;对于实验操作步骤,通过预习应心中有数,严禁“抓中药”式的操作,看一下书,动一动手。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异常现象应仔细查明原因,或请教指导教师帮助分析处理。实验结果必须经教师检查,数据不合格的应及时返工重做,直至获得满意结果,实验数据应随时记录在预习笔记本上,记录数据要实事求是,详细准确,且注意整洁清楚,不得任意涂改。尽量采用表格形式。要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实验完毕后,经指导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3.实验报告
学生应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并在下次实验前及时送指导教师批阅。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简明原理、实验装置简图(有时可用方块图表示)、简单操作步骤、数据处理、结果讨论和思考题。数据处理应有原始数据记录表和计算结果表示表(有时二者可合二为一),需要计算的数据必须列出算式,对于多组数据,可列出其中一组数据的算式。作图时必须按本绪论中数据处理部分所要求的去作,实验报告的数据处理中不仅包括表格、作图和计算,还应有必要的文字叙述。例如:“所得数据列入××表”,“由表中数据作××~××图”等,以便使写出的报告更加清晰、明了,逻辑性强,便于批阅和留作以后参考。结果讨论应包括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解释,查阅文献的情况,对实验结果误差的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对实验的改进意见和做实验的心得体会等,这是锻练学生分析问题的重要一环,应予重视。
4.实验室规则
(1)实验时应遵守操作规则,遵守一切安全措施,保证实验安全进行。
(2)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保持室内安静,不大声谈笑,不到处乱走,不许在实验室内嘻闹及恶作剧。
(3)使用水、电、煤气、药品试剂等都应本着节约原则。
(4)未经老师允许不得乱动精密仪器,使用时要爱护仪器,如发现仪器损坏,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并追查原因。
(5)随时注意室内整洁卫生,火柴杆、纸张等废物只能丢入废物缸内,不能随地乱丢,更不能丢入水槽,以免堵塞。实验完毕将玻璃仪器洗净,把实验桌打扫干净,公用仪器、试剂药品等都整理整齐。
(6)实验时要集中注意力,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实验数据要及时如实详细地记在预习报告本上,不得涂改和伪造,如有记错可在原数据上划一杠,再在旁边记下正确值。
(7)实验结束后,由同学轮流值日,负责打扫整理实验室,检查水、煤气、门窗是否关好,电闸是否拉掉,以保证实验室的安全。
实验室规则是人们长期从事化学实验工作的总结,它是保持良好环境和工作秩序,防止意外事故,做好实验的重要前提,也是培养学生优良素质的重要措施
Ⅹ 物理的实验分析和结论怎么写
物理的实验分析和结论怎么写
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结表示首先取决于实验物理模式通测量间相互关系考虑实验结表示见实验结表示图解程表示处理数据根据需要便选择任何种表示实验结
(1)实验结图形表示实验结用函数图形表示实验工作普遍实用价值明显直观性能清楚反映实验程变量间变化进程连续变化趋势精确描制图线具体数关系式未知情况进行图解并借助图形选择经验公式数模型用图形表示实验结每必须掌握
图解主要问题拟合面线般五步进行
①整理数据即取合理效数字表示测值剔除疑数据给相应测量误差
②选择坐标纸坐标纸选择应便于作图或更能使反映变量间相互关系原则根据需要便选择同坐标纸原曲线关系两变量经坐标变换利用数坐标要能变直线关系用直角坐标纸、单数坐标纸双数坐标纸
③坐标度坐标纸选定要合理确定图纸每格距离所代表数值起码应注意面两原则:
a.格值应与测量值所表达精确度相适应
b.便于制图利用图形查找数据每格值代表效数字尽量采用1、2、4、5避免使用3、6、7、9等数字
④作散点图根据确定坐标度值数据作点坐标坐标纸标考虑数据类及测量数据组先顺序等应采用同符号标点坐标用符号:×○●△■等规定标记数据坐标
⑤拟合曲线拟合曲线用图形表示实验结主要目培养作图技巧关键环拟合曲线应注意几点: a.转折点尽量要少更能现折曲
b.曲线走向应尽量靠近各坐标点通所点
c.除曲线通点外处于曲线两侧点数应相近
⑥注解说明规范作图表示实验结要图形作必要说明其内容包括图形所代表物理定义、查阅使用图形制图间、点、条件制图数据源等
(2)实验结程表示程式应用较种数形式利用程式表示实验结仅形式紧凑并且便于作数进步处理实验结程表示般四步进行
①确立数模型于研究两变量相互关系实验其数模型借助于图解确定首先根据实验数据直角坐标系作相应图线看其图线否直线反比关系曲线幂函数曲线指数曲线等确定经验程数模型别:
Y=a+bxY=a+b/xY=a\bY=aexp(bx)
②改直便求曲线关系程未定系数精度要求高情况确定数模型基础通数模型求数变直线程并根据实验数据用单数(或双数)坐标系作应直线图
③求直线程未定系数根据改直直线图形通已经掌握解析几何原理根据坐标系内直线找其斜率截距确定直线程两未定系数
④求经验程确定两未定系数代入数模型即比较习惯直角坐标系经验程
.作图:根据实验数据通描图求斜率效减少误差(用于所求未知量表示比值)
2.列表:主要原理用控制变量求未知量(用于2未知量或求表达式)
3.公式:通已知公式直接代入实验数据求(简单种用于检验定理/公式确性)
物理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实验定量析依据探索、验证物理规律第手资料系统误差定情况实验数据处理恰与否直接影响偶误差所实验数据处理实验复习重要内容本文结合些实例简单介绍实验数据处理
1. 平均值 取算术平均值减偶误差用种数据处理通同测量条件于某物理量进行测量结完全用测量算术平均值作测量结真实值近似
2. 列表 实验数据列表格简明表示关物理量间关系便于检查测量结运算否合理助于发现析问题且列表图象基础
列表应注意:①表格要直接反映关物理量间关系般自变量写前边变量紧接着写面便于析②表格要清楚反映测量数测物理量名称及单位计算物理量名称及单位物理量单位写标题栏内般数值栏内重复现③表所列数据要确反映测量值效数字
3. 作图 选取适自变量通作图找或反映物理量间变化关系并便于找其规律确定应量函数关系作图用实验数据处理
描绘图象要求:①根据测量要求选定坐标轴般横轴自变量纵轴变量坐标轴要标明所代表物理量名称及单位②坐标轴标度选择应合适使测量数据能坐标轴准确反映避免图纸现片空白坐标原点零零坐标轴度估读数应与测量值估读数(即效数字末位)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