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八年级物理计算题怎么算

八年级物理计算题怎么算

发布时间:2022-07-24 22:42:19

① 初二物理计算题技巧

(1)仔细读题、审题,弄清题意及其物理过程。
(2)明确与本题内容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及公式。
(3)分析题目要求的量是什么,现在已知了哪些量,并注意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该记的物理常量。
(4)针对不同题型,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求解。分析、逆推等方法是解题时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5)详略得当、有条有理地书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并注意单位统一。

② 初二物理计算题公式!

初中物理公式

1.速度 υ= S / t 1m / s = 3.6 Km / h
声速υ= 340m / s
光速C = 3×108 m /s
2.密度 ρ= m / V 1 g / c m3 = 103 Kg / m3
3.合力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反
F = F1 + F2 F1、F2在同一直线线上且方向相同
重力G(N) G=mg m:质量g=9.8N/kg(10N/kg)
4.压强 p = F / S适用于固、液、气
p =ρg h适用于竖直固体柱
p =ρg h可直接计算液体压强
1标准大气压 = 76 cmHg柱 = 1.01×105 Pa = 10.3 m水柱
5.⑴浮力 ① F浮 = G – F
②漂浮、悬浮:F浮 = G
③ F浮 = G排 =ρ液g V排
④据浮沉条件判浮力大小 (1)判断物体是否受浮力
(2)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3)找出合适的公式计算浮力
⑷ 物体浮沉条件(前提: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①F浮>G(ρ液>ρ物)上浮至漂浮
②F浮 =G(ρ液=ρ物)悬浮
③F浮 < G(ρ液 < ρ物)下沉
6.杠杆平衡条件 F1 L1 = F2 L 2 杠杆平衡条件也叫杠杆原理
7.滑轮组 F = G / n
F =(G动 + G物)/ n
FS=Gh 理想滑轮组(忽略轮轴间的摩擦)
G=G动 + G物S=n h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h:物体升高的距离n: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股数
8.功 W = F S = P t 1J = 1N�6�1m = 1W�6�1s
9.功率 P = W / t = FV 1KW = 103 W,1MW = 103KW
10.有用功 W有用 = G h(竖直提升)= F S(水平移动)= W总 – W额 =ηW总
额外功 W额外 = W总 – W有 = G动 h(忽略轮轴间摩擦)= f L(斜面)
总功 W总= W有用+ W额外 = F S = W有用 / η
机械效率 η= W有用 / W总×100%
η=G /(n F)= G物 /(G物 + G动) 定义式适用于动滑轮、滑轮组
11.⑴热量Q(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t:温度的变化值
Q吸=cm(t-t0)Q放=cm(t0-t)
⑵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Q(J) Q=mq m:质量q:热值
12. 电学公式:
一记住基本公式: I=U/R P=UI P=W/t W=UIt Q=I2Rt
W=Q (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具体说就是电能完全转化为内能)
二记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特点:主要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这你应该熟悉,就不说了)
电功率,电功,电热的特点因为它们都是电能有关物理量,所以无论是
串联还是并联都是 P=P1+P2+…+Pn
W=W1+W2+…+Wn
Q=Q1+Q2+…+Qn
三其它公式均可根据题意确定是串联或是并联进行推导
如:⑴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U=IR 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U1:U2=R1:R2
P=UI P1:P2=U1:U2=R1:R2
W=UIt(时间同) W1:W2=U1:U2=R1:R2
Q=I2Rt (时间同) Q1:Q2=R1:R2
综上述得,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都与电阻成正比
即: Q1:Q2= W1:W2= P1:P2=U1:U2=R1:R2 (纯电阻电路)
⑵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I=U/R 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U1:U2=R2: R1
P=UI=U2/R P1:P2=I1:I2=R2: R1
W=UIt=(U2/R)t(时间同) W1:W2=I1:I2=R2: R1
Q=I2Rt =(U2/R)t(时间同) Q1:Q2=R2: R1
综上述得,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率、电功、电热都与电阻成反比
即: Q1:Q2= W1:W2= P1:P2=I1:I2=R2: R1(纯电阻电路)

初中物理公式集锦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速度V(m/S) v= S:路程/t:时间

重力G
(N) G=mg m:质量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
(kg/m3) ρ=
m:质量
V:体积
合力F合
(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时,F1>F2
浮力F浮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浮力F浮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
物体漂浮或悬浮
浮力F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ρ液:液体的密度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 F2L2 F1:动力 L1:动力臂
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轮 F=G物
S=h F:绳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
G物:物体的重力
S: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h:物体升高的距离
动滑轮 F= (G物+G轮)
S=2 h G物:物体的重力
G轮:动滑轮的重力
滑轮组 F= (G物+G轮)
S=n h n: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机械功W
(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有用功W有
总功W总 W有=G物h
W总=Fs 适用滑轮组竖直放置时
机械效率 η= ×100%

功率P
(w) P=
W:功
t:时间
压强p
(Pa) P=
F:压力
S:受力面积
液体压强p
(Pa) P=ρgh ρ:液体的密度
h:深度(从液面到所求点
的竖直距离)
热量Q
(J) Q=cm△t c:物质的比热容 m:质量
△t:温度的变化值
燃料燃烧放出
的热量Q(J) Q=mq m:质量
q:热值
常用的物理公式与重要知识点
一.物理公式

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电磁波波速与波
长、频率的关系 C=λν C:波速(电磁波的波速是不变的,等于3×108m/s)
λ:波长 ν:频率

③ 初二物理计算题怎么做 (要看电路图的 、有什么技巧)

如果物理成绩差一点的话,在旁边把所有需要用到的公式写出来,再一个个套。
很多时候,给你一个用电器的铭牌,你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额定电阻求出来再说,这样题目就简单多了。
再者,如果是串联电路,就把电流当做等量关系来列返程,就是说,把几个用电器的电流用电压除以电阻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果是并联电路,就根据电压不变来列等式,就是说,把几个用电器的电压用电流乘以电阻的方式表达出来。
其他的多说无益,你要是不多做一些题目,死记硬背考试照样不行
以上是我的总结,希望采纳,谢谢,

④ 初二物理计算,求详细步骤

1.
已知:L=20cm;S=2cm^2;ρ蜡=800
kg/m^3=0.8g/cm^3;ρ水=1000
kg/m^3=1
g/cm^3;m铁=2g;铁片体积忽略不计;蜡烛燃烧速度V=1cm/6min=1/6cm/min。
求解:(1)L水上=?;(2)t=?
解:(1)蜡烛的质量:m蜡=ρ蜡V蜡=ρ蜡L
S=0.8×20×2=32(g)
根据题意和阿基米德定律得:
(m蜡+
m铁)g=ρ水Vg=ρ水SL水下g=ρ水S(L-L水上)g
整理上式得:m蜡+
m铁=ρ水S(L-L水上)
所以,L水上=L-(m蜡+
m铁)÷ρ水S
=20-(32+2)÷(1×2)
=3(cm)
(2)要使蜡烛熄灭,必有蜡烛上端面与水面平齐。
设需要t分钟,蜡烛熄灭,则根据题意和阿基米德定律可得:
(m蜡余+
m铁)g=
ρ水V蜡余g

m蜡余+
m铁=
ρ水V蜡余

ρ蜡V
蜡余+
m铁=ρ水V蜡余

V蜡余(ρ水-ρ蜡)=m铁
所以,V蜡余=
m铁÷(ρ水-ρ蜡)=2÷(1-0.8)=10cm^3
L蜡余=
V蜡余/S=10÷2=5(cm)
所以,燃烧的蜡烛为:L燃烧=L-
L蜡余=20-5=15(cm)
所以,所需要的时间为:t=
L燃烧/V=15÷1/6=90(min)
答:刚点燃时,蜡烛有3cm现于水面上;蜡烛燃烧后90min后烛焰熄灭。
2.
已知:S=5cm^2;H水=0.4m;ρ酒精=800
kg/m^3=0.8g/cm^3;ρ水=1000
kg/m^3=1
g/cm^3;g=9.8N/kg。
求解:H酒精=?
解:设酒精的高度为H酒精,则根据题意得:P酒精=P水
玻璃管下端处的压强:P水=ρ水H水g
酒精产生的压强:P酒精=ρ酒精H酒精g
所以,ρ酒精H酒精g=ρ水H水g
所以,H酒精=H水×ρ水/ρ酒精
=0.4×(1/0.8)=0.5(m)
答:管内酒精的高度是0.5米。
3.
已知:G石=5N;G石1=2N;G石2=1.4N;ρ水=1000
kg/m^3;g=9.8N/kg。
求解:ρ液=?
解:根据题意知:三种情况下,石块的体积不变,均为V。
∵在水中所受浮力:F水=ρ水Vg
∴G石1=
G石-
F水=
G石-ρ水Vg=2(N)

∵在未知液体中所受浮力为:F液=ρ液Vg
∴G石2=
G石-
F液=
G石-ρ液Vg=1.4(N)

由①得:V=(
G石-2)÷(ρ水g)
由②得:ρ液=(
G石-1.4)÷(Vg)③
将V=(
G石-2)÷(ρ水g)代入③中可得:
ρ液=(
G石-1.4)÷{[(
G石-2)÷(ρ水g)]g}
=(5-1.4)
÷[(5-2)
÷(1000×9.8)]×9.8
=1200(
kg/m^3)
答:液体的密度是1200
kg/m^3。
说明:你提供的第四题不清楚,无法下手啊!!!!怎么办呢?
第四题,只好按照我的猜测来做了,估计应该没有错误的。
4.
已知:m杯=200g=0.2kg;S=30cm^2=3×10^-3m^2;ρ水=1000
kg/m^3=1g/
cm^3;H杯=15cm;g=10N/kg。
求解:(1)F浮=?(2)H水中=?(3)浮力秤的最大测量值?
解:(1)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知:
F浮=
m杯g=0.2×10=2(N)
(2)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和题意知:
F浮=m杯g=ρ水V水中g=ρ水(SH水中)g
所以,H水中=m杯÷ρ水S=200÷(1×30)≈6.7(cm)
(3)根据题意可知,直筒形状的玻璃杯上部还有高度为:
H’=15-6.7=8.3cm=0.083m,其最大量程就是将8.3cm的高度也浸入水中。
而8.3cm的高度浸入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就是浮力秤的最大测量值。
所以,F最大=ρ水SH’g=1000×3×10^-3m^3×0.083×10≈26.9(N)
答:将杯子开口朝上竖直放入水中,杯子受到的浮力2N;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为6.7cm;此时浮力秤的最大测量值26.9N。

⑤ 初二物理计算题(要过程)

第一题X=VT 所以T=X/V =400/40 S=10S
第二题 S1=80M S2=120M V=8M/S 因为假设速度为V和S1为未知数那个S2=200-S1好了那么 如果 都是恰好那么就是火车在S1时人也在S1火车在S2人也在S2 火车道S1的时间是10秒 到S2的时间是15S 根据X=VT 得 15V=200-S1 10V=S1 解除S1=80

⑥ 初二物理计算题方法

把公式列出来,再把数值套进去,或用方程来做 ,意思差不多,你把已知条件写出来,还是可以这么做

⑦ 初二物理计算题如何思考有哪些基本公式

这位同学,物理要学好必须要思考,不能只背公式,当然公式也要记下,要把物理当做数学一样去分析与思考,不能从直观上就来做。而且要把题目与所学知识充分联系起来。
例如:1.一辆汽车停在山路上,前面有座悬崖,司机按喇叭2s后听到回声,此时汽车里悬崖的距离多远?
2.一辆卡车以30m/s的速度朝向一个隧道行驶,司机鸣笛后2.2s听到了回声,那么司机鸣笛处距离隧道多远?(声音速度一般340m/s)
1.
解:由V=S/t得S=vt
S=vt
=340*(2*0.5)=340m
答:此时汽车里悬崖的距离为340m。
2.
解:由V=S/t得S=vt
S车=v车t
=30*2.2=66m
S声=v声t=340*2.2=748m
所以S距=0.5*(66+748)=407m
答:司机鸣笛处距离隧道407m。
我是初三的,学物理已经一年了,在班里物理几乎都是第一,希望有用!
加油!
有不懂得可以问我

阅读全文

与八年级物理计算题怎么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