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二物理光屏是什么
光屏的作用就是一个用来接收光,并把接收的光反射回来的工具,一般情况下,光屏为白色,且不能发生镜面反射就可以了,没有其他的要求!用白纸,白布,涂上白漆的金属片等都可以做光屏
㈡ 初二物理的光学作图题该注意些什么,实线虚线什么的,不明白
实际光线用实线,除此之外,在光屏上成的实像也要用实线来画,法线,光的反向延长线和虚像用虚线,特别注意小孔成像,光线一定用直线画,平面镜成像,在有小短线的一面都用虚线!
㈢ 物理学中什么叫光屏
所谓光屏,就是一面可以接收光的屏幕。
光屏的作用就是一个用来接收光,并把接收的光反射回来的工具,一般情况下,光屏为白色,且不能发生镜面反射就可以了,特殊情况下可能会选用特殊的颜色。
光屏其实是一种承载物,可以是一张白纸,也可以是一块塑料板等物质,具体用于观察有无显像,老师上课时如果有做这个实验,应该有那一张纸或什么的让你你看在这张纸上有没有显像。这张纸就是光屏。
(3)八年级物理光屏怎么做扩展阅读:
包含有光源(1)和屏面单元(2)的光屏,诸如光栅结构或其类似物等输出耦合系统(2u)被安放在整个屏面单元(2)的所有发光表面(2a)上,并且对其填充系数、形状、轮廓和/ 或尺寸进行最佳化,使得衍射效率为位置的函数。
以接收光的屏幕。
光屏的作用就是一个用来接收光
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是因为没有实际光线射到光屏。
㈣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怎么做
光学:
一凸透镜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指物体放在焦点之外,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的实像,实像有缩小、等大、放大三种。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放在焦点之内,在凸透镜同一侧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越小,像距越小,虚像越小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能用光屏呈接;反之,则称为虚像,只能由眼睛感觉。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物体而言。 也有些时候是特殊的,比如但U(物距)>2F时,它将会是实像且缩小幷倒立!
)二倍焦距以外,倒立缩小实像;〈这里所指的一倍焦距是说平行光源通过透镜汇聚的那一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那么两倍焦距就是指2倍远的地方〉
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倒立放大实像;
一倍焦距不成像;
一倍焦距以内,正立放大虚像;
成实像物和像在凸透镜异侧,成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2)
一倍焦距分虚实
两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远像近像变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格
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u 像的大小 像的正倒 像的虚实 像到透镜中心的距离v 应用实例
u是物距 v是像距 f是焦距
u>2f,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 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可用来测量凸透镜焦距
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灯
u<f正立放大的虚像 无 虚像在物体同侧 放大镜
为了研究各种猜想,人们经常用光具座进行试验。
蜡烛的焰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应尽量保持在同一条高度上。
(3)凸透镜成像还满足1/v+1/u=1/f
利用透镜的特殊光线作透镜成像光路:
(1)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
(2)物体处于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
(3)物体处于焦点以内
(4)凹透镜成像光路
实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当物距在一倍焦距以内时,得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时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该实验就是为了研究证实这个规律。实验中,有下面这个表:
物 距 u 像的性质 像的位置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 与物同侧与异侧像距v
u>2f 倒立缩小 实像异侧 f<v<2f
u=2f 倒立等大 实像异侧 v=2f 此时物体与像的距离是最小的,既4倍焦距。
f<u<2f 倒立放大 实像异侧 v>2f
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灯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同侧 u,v同侧
这就是为了证实那个规律而设计的表格。其实,透镜成像满足透镜成像公式:
1/u(物距)+1/v(像距)=1/f(透镜焦距)
照相机运用的就是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镜头就是一个凸透镜,要照的景物就是物体,胶片就是屏幕
照射在物体上的光经过漫反射通过凸透镜将物体的像成在最后的胶片上
胶片上涂有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
至于物距、像距的关系与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完全一样
物体靠近时,像越来越远,越来越大,最后再同侧成虚像。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虚像,物远像近像变小
(4)当成虚像时,物、像的左右一致,上下一致;当成实像时,物、像的左右相反,上下相反.。
【规律记忆】
1.u>2f,倒立缩小的实像 2f>v>f 照相机
简记为:外中倒小实(或物远像近像变小)
2.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v=2f 可用来测量凸透镜焦距
简记为:两两倒等实
3.2f>u>f 倒立放大的实像 v>2f 放映机,幻灯机,投影机
简记为:中外倒大实(或物近像远像变大)
4.u=f 不成像 平行光源:探照灯
简记为:点上不成像
5.u<f正立放大的虚像 无 虚像在物体同侧 放大镜
简记为:点内正大虚
注:u大于2f简称为远——离凸透镜远一些;u小于2f且大于f简称为近——离凸透镜近一些
记忆口诀:
物三像二 小实倒 物二像三 倒大实 物一像同侧 正大虚
1倍焦距分虚实,2倍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像的大小相距定,像儿跟着物体跑。
二光的折射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特殊情况:
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都是零度, 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合为一线。
可理解为:“两角零度,三线合一”。三线分别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
理解: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
㈤ 八年级物理光学问题中什么叫光屏,它是干什么的
可以简单地给光屏下个定义:光屏是用来接受图像或显示光的传播途径的屏幕。
光屏的作用是:接受图像或显示光的传播途径。
在验证发射定律的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显示光的传播途径。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㈥ 怎样学好初中物理光学什么是光屏,什么样的物体可以做光屏
光屏,就是一个用来承接物体所成的像之类的物体,可以是一张白纸,或者其他的东西,只要能够让物体所成的像呈现在上面的物体都是可以的哈,物理上一般都是一块板,比较薄的。做实验的话就可以看到了哈。
㈦ 初二物理光的色散实验怎么做我只能在三棱镜中看到彩虹,但没办法把它显现在光屏上。
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可以啊,可以因地制宜的取材
将三棱镜对着阳光,三棱的另一侧可以用墙壁代替光屏,只要调整好三棱镜的角度,墙壁上是可以捕捉到白光色散后的七色光的。
如果还不明显,也可以把平面镜放入盛水的盆中,将光线反射到墙壁上,这样做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你可以试试。
㈧ 初二物理题 光现象
1.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
A.1秒B.0.1秒
C.0.01秒D.0.001秒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A.快B.慢
C.一样快D.无法比较
3.声音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而产生的。()
A.运动B.振动
C.温度升高D.体积膨胀
4.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传来的。
A.电磁波B.真空
C.空气D.耳朵的鼓膜
5.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提质的不同而不同。
6.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
A.大于17mB.大于34m
C.小于17mD.小于34m
7.甲在足够长的有水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乙在另一端用耳朵伏管听,能听到()
A.一声B.最多2声
C.3声D.4声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于光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金属中传播得快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在旷野里谈话比在屋子里响亮
9.有一山峡宽1200米,两旁都是竖直徒壁,有一人在山峡内放一枪,头两次回声间隔5秒,则人离两壁的距离是(设声速v=340米/秒)()
A.1025米,175米B.600米,600米
C.1000米,200米D.850米,350米
参考答案
1.B
2.A
3.B
4.C
5.A、D
点拨: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必须借助于介质,真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故A对,B错;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最慢,故D对;查表可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C不对。
6.A
点拨:人听到回声的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2倍
7.C
点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甲在有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打击一次,引起水管振动发出声音。声音沿三个途径传播,一是在空气中,一是在水中,一是铁管中,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铁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水中,最慢的是在空气中,所以,最先听到的一声是沿铁管传播来的,第二声是从水中传播来的,第三声是从空气中传播来的,如果水管很短,声音传播的时间很短,我们分辨不出。
8.C
9.A
㈨ 初二物理照相机模型怎么做
相机其实就是利用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一个凸透镜,设焦距为f(凸透镜能汇聚光线,光线汇聚的一点叫做焦点,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就是焦距),物距(物体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u,那么,当u>2f时,在凸透镜的另一边,放置一个不透明物体,物理学上称之为光屏,就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与实物相同的像,但这个像是倒立并且缩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