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陆培祥的经历
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92年在中科院上海光机所获得理学光学博士学位。
1995-1996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马普量子光学研究所工作
1997年获日本科技厅奖学金在日本电子综合技术研究所工作;
1998-1999年在日本NTT基础研究所工作;
2000-2002年在日本原子能研究所光量子科学研究中心任客座研究员;
2000年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百人计划)任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3-2011年2月,任华中科技大学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11年2月,被聘为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兼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激光科学与技术研究部筹备组组长;
2011年11月起任物理学院院长。
2. 华中科技大学有哪些好的实验室或导师
去白云黄鹤上问吧。 这里问不出答案的。 上电信系的版问
3.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电子硕士生导师那些比较好啊
牛的基本上都被本校分了
除非你也很牛
你去机械网站上自己看看 选择合适的方向很重要
机械的 邓建春 等等
机械基本上没什么差的。。。
那可是华科的牌子
4. 武大、华科物理院院士有哪几个
武大物理学院没有院士。
华科物理方面的:罗俊院士是引力物理专家,潘垣是磁约束聚变技术、高功率脉冲电源技术专家,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
罗俊,男,汉族,1956年11月出生,湖北仙桃人。引力物理专家,博士生导师,长江特聘教授。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7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3年7月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15年1月任中山大学校长。
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物理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获硕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引力实验的精密测量物理研究,开展了牛顿万有引力常数G的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被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基本物理常数任务组收录;开展了光子静止质量的实验检验,实验结果被国际粒子物理数据组(PDG)收录;开展了亚毫米范围牛顿反平方定律的实验检验,实验结果得到国际同行认可;与他人合作开展了宏观旋转物体等效原理的实验检验等基础科学研究。
罗俊同志负责本科教学、体育、信息化工作,分管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信息化管理办公室、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网络与计算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图书馆、附中、附小、幼儿园。联系物理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体育部。
潘垣男,1933年生于湖北宜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磁约束聚变技术、高功率脉冲电源技术专家,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ITER中国专家委员会委员。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电力系,先后在原子能研究所、西南物理研究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所工作。曾赴欧洲联合托卡马克和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聚变中心工作。1998年9月调入我校。
他是我国最早从事聚变研究的主要成员之一,也是我国磁约束聚变技术及大型脉冲电源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主持和参与主持过三套聚变装置研制和另一装置升级改造。在“中国环流器一号”研制中负责工程方案设计,立项后又负责总体电磁工程、脉冲电源及总控系统,创造性地解决多项重大技术难题。他还成功地将聚变技术应用于国民经济及国防建设,取得多项成果。其中大型发电机氧化锌非线性电阻灭磁已在电力工业广泛推广,在电磁炮、补偿脉冲发电机等领域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现正从事超导电力、脉冲功率及等离子体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究。曾获国家一等奖1项、院部委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专利7项、专利优秀奖1项。
5. 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学院哪些导师比较容易报
可以去看看
http://oe.hust.e.cn/
http://byhh.net/cgi-bin/bbstdoc?board=OE
6. 胡一帆的介绍
胡一帆,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1982年本科毕业以后一直留校从事物理学教学及科研工作,2000年10月获香港大学物理系博士学位后,在美国密西根大学材料系做博士后,2002年11月获密西根大学博士后出站证书。
7. 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比较牛的导师有哪些啊
刘玉,nb
8. 高义华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高义华于1998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毕业并取得博士学位,1999年3月赴日本 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terialsScience (NIMS,原名为)工作,2006年3月回国。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楚天学者和华中学者特聘教授,物理学院材料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纳米表征与器件中心执行主任。大力协助国家实验室创建了纳米表征与器件中心,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博士点基金和回国人员启动基金、湖北省杰出人才基金等,作为骨干参与1项973课题。发表与接收74篇SCI论文,其中50篇第1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文章:1篇荣登Nature,2篇Nature旗下刊物Sci.Rep.,1篇Adv.Mater.,1篇Adv.Funct.Mater.,1篇LaserPhotonicsRev.,6篇Appl.Phys.Lett.,2篇Nanotechnology,3篇Opt.Express等。全部文章他引近900次。
9. 华中科技大学有哪些比较厉害的人物
说一说我说知道的吧
第一个是我们院的崔昆院士;崔昆院士真的是为材料和金属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和夫人的故事我们学生之间也一直流传着,崔昆院士自己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和夫人自掏腰包建立了奖励家庭贫困学生和新生的奖学金基金却一直延续着,并且把财产也捐给了组织,我们都很尊敬并佩服崔院士。
第三个是张小龙,微信之父,产品之神啦。每天用的微信就是他的产品。据说原本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是个大神了。佩服佩服!!
还有pptv的姚欣,qq宠物的汪海兵等等。甚至还有《愿得一人心》的李行亮和正在参加创造营的李昀锐。
其实我科并不缺少各种各样的人才,还有很多更多的专业顶尖人才因为钻研学术所以在自己方向有名但不被媒体所知。希望我也能加倍努力,有一天和各位大佬一样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