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例子有哪些
一、物理变化
1、水蒸发
蒸发是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一种方式。水由很多的水分子组成,液态水的分子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的移动,由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水的表面有一些分子会跑到空气中。这些跑到空气中的水分子完全失去了束缚,变成了水蒸气。
2、金属熔化
金属是晶体,晶体熔化的条件有两个:一、温度达到其熔点(冰的熔点是0摄氏度);二、继续吸热。只要冰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就会逐渐升高到熔点,然后继续吸热,就能熔化。
3、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它并未生成新物质,焰色反应是物质原子内部电子能级的改变,通俗的说是原子中的电子能量的变化,不涉及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改变。
4、二氧化碳凝华成干冰
把二氧化碳冷凝成无色的液体,再在低压下迅速凝固可以得到干冰。在二氧化碳凝华成干冰的过程中,只是相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产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
5、蔗糖溶解
蔗糖固体溶于水后,蔗糖分子进入水分子中去了, 蔗糖分子在水中不断运动,不断扩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虽然蔗糖分子与水分子混合,但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二、化学变化
1、食物发霉
霉变过程里的主要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细胞内进行的,新物质主要是霉菌的代谢产物。,食物霉变不是简单的化学反应,而是有生物参与的由酶催化的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
2、铁生锈
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本质上是金属的氧化反应。最常见的生锈现象是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蚀成为氧化物。
3、火柴燃烧
火柴头上深色物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钾、二氧化锰和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红褐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红磷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借助摩擦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氧气和热量,使可燃物燃烧,产生新物质。
4、大米酿酒
粮食酿酒多以含淀粉物质为原料,如高粱、玉米、大麦、小麦、大米、碗豆等,其酿造过程大体分为两步:首先是用米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等将淀粉分解成糖类,称为糖化过程;第二步由酵母菌再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
5、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会发生化学反应,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变质是因为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
2. 物理变化的50个例子
1、铁水铸成铁锅
2、湿衣服晒干
3、冰的熔化
4、研碎胆矾
5、石油的分馏
6、工业制氧
7、液态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8、水蒸气冷凝成水
9、水凝固成冰
10、电灯发光
11、摩擦放热
12、氧气变成液氧
13、毛巾吸水
14、用葡萄榨葡萄汁
15、风力发电
16、相互划刻比较硬度
17、用玻璃刀裁划玻璃
18、糖块融化
19、二氧化碳凝华为干冰
20、碘单质加热升华为紫色蒸气
21、放久的面粉结块
22、纸巾揉成一团
23、玻璃软化
24、把灰尘扫到一起
25、镜子摔裂
26、砍倒大树
27、绘画的颜料变干
28、揉橡皮泥
29、把木棍折断
30、吃饭时把米嚼细
31、冰棍化了
32、NaOH的潮解
33、冰雪消融
34、蔗糖溶解
35、石墨制铅
36、铁水铸成锅
37、指甲断了
38、山体滑坡
39、菠萝榨汁
40、冰糖敲碎
41、粉笔折断
42、碗摔碎
43、衣服晾干
44、矿石粉碎
45、土地开裂
46、收割稻谷
47、酒精的挥发
48、研碎胆矾
49、音叉的振动
50、石油的分馏
51、电风扇的旋转
52、汽油的挥发
53、冰川融化
54、水果去皮
55、硝酸钾的结晶
56、大树倒下
57、开水沸腾
58、蜡烛融化
59、下冰雹
60、活性炭吸臭
(2)物理变化有哪些特征和例子扩展阅读:
物理变化中,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
还有物质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观粒子(电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都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本身不变,只是粒子之间的间隔运动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3. 物理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化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物理变化: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化学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形状变化:铁水铸成铁锅。
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按照原子碰撞理论,分子间发生化学变化是通过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发生反应的分子需满足两个条件:
(1)具有足够的能量;
(2)正确的取向。
因为反应需克服一定的分子能垒,所以须具有较高的能量来克服分子能垒。两个相碰撞的分子须有正确的取向才能发生旧键断裂。
(3)物理变化有哪些特征和例子扩展阅读:
若从反应的能量变化的角度看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叫做放热反应。包括燃烧、中和、金属氧化、铝热反应、较活泼的金属与酸反应、由不稳定物质变为稳定物质的反应。
吸热反应指的就是化学上把最终表现为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从微观上可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没有变化,仅仅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
例如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就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通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利用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取新的物质。
4. 分别举五个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
物理变化:
1、水的三态变化;
2、胆矾的研磨变成粉末;
3、铁水铸成铁锅;
4、木棒折断;
5、盐溶于水变成盐水。
化学变化:
1、镁条的燃烧;
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3、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4、火药爆炸;
5、纸燃烧。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形状变化:铁水铸成铁锅。
(4)物理变化有哪些特征和例子扩展阅读:
物质的基本三态变化,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出来,所以属于物理变化。NaOH等无机盐、碱的潮解,冰的融化,研碎胆矾等。
如铁水铸成铁锅,其中涉及到碳元素和铁元素的结合新分子(一般生成Fe3C),并不算作物理变化,但是如果是百分百的纯铁,铸成铁锅则不发生化学变化,不生成新的相。
化学变化过程中总伴随着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按照原子碰撞理论,分子间发生化学变化是通过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发生反应的分子需满足两个条件:
(1)具有足够的能量;
(2)正确的取向。
因为反应需克服一定的分子能垒,所以须具有较高的能量来克服分子能垒。两个相碰撞的分子须有正确的取向才能发生旧键断裂。
5.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就是有无新物质生成。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要看最终是否生成新物质。
一、物理、化学变化概述: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外形和状态方面发生了变化)。实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本身不变,只是粒子之间的间隔运动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2、化学变化:相互接触的分子间发生原子或电子的转换或转移,生成新的分子并伴有能量的变化的过程;化学变化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二、物理变化举例:
1、水蒸发。液态水变成了气态水,没有新物质的生成,该变化为物理变化。
2、固态干冰用于制造舞台效果,固态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放置于舞台上瞬间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形成仙境,未形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
3、汽油的挥发,只发生形变,物质本身没有变化。
4、木料做成桌椅,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
三、化学变化举例:
1、铁生锈。铁变成了锈,锈是新物质。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2、蜡烛燃烧。石蜡变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是新物质。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3、H2与O2混合点燃爆炸等。因为反应前后的分子不同。
注意:核变化(核聚变、核裂变)不属于化学变化,而是物理变化。
6. 物理变化有哪些
常见的物理变化有水蒸发、金属熔化、焰色反应、蔗糖溶解、凝固、蜡烛燃烧等等。
7. 生活中的物理变化有哪些
1、NaOH潮解:NaOH等无机盐放置在空气中,过几天再摸,会感觉有水,因为该物质会潮解;
2、汽油挥发:把没有密封的容器放在桌面上,加入汽油,不密封,过几天会变少;
3、矿石粉碎:矿石在山体上是一整块大的岩石,矿石被机器粉碎成很小的小矿石;
4、胆矾粉末:把胆矾放在研磨器上面,用磨具磨,胆矾被磨成细小的粉末;
5、衣服晾干:衣服放在阳台上,过几天,用手去摸,衣服边干了,没有水分了,因为水分被太阳晒出来了;
物质的基本三态变化,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出来,属于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只是物质在外形和状态方面发生了变化)
实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本身不变,只是粒子之间的间隔运动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很多同学会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混淆,其实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有(如铜生成铜绿的过程就是化学变化)
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分子的原子之间的距离不变(化学键键长不变),物质形状大小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原子的结合方式不变。
8. 物理变化的例子50个是
如下:
1、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升高而加强,随水量的减少而减弱。
2、燃烧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过程极其复杂,游离基的链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
3、生锈
生锈是一种化学反应,本质上是金属的氧化反应。最常见的生锈现象是铁制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者是被水中的氧元素侵蚀成为氧化物。
4、电池
电池使用电化学或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在原电池,而非自发的化学反应发生在电解槽中。
5、铝热反应
铝热反应以铝粉和氧化铁为主要反应物的发热反应。当温度超过1250℃时,铝粉激烈氧化,燃烧而放出大量热。这种放热反应的温度可达3000℃以上。铝热反应非常迅速,作用时间短。加入硅铁粉时,可使作用缓和,利于延长作用的时间。
9.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例子各30个
物理变化例子:
1、水蒸发和凝固;
2、糖块融化;
3、二氧化碳凝华为干冰;
4、铁水铸成铁锅;
5、汽油挥发;
6、矿石粉碎;
7、研碎胆矾;
8、衣服晾干;
9、碗摔碎;
10、粉笔折断;
11、冰糖敲碎;
12、菠萝榨汁;
13、蔗糖溶解;
14、冰雪消融;
15、电灯发光;
16、石墨制铅笔芯;
17、镜子摔裂;
18、蜡烛受热融化;
19、水制冰块;
20、 玻璃软化 ;
21、汽车行驶。
化学变化的例子:
1、氢氧化钠变质;
2、植物光合作用;
3、盐酸除锈;
4、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5、.铁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6、用氢气还原氧化铜;
7、鞭炮爆炸;
8、葡萄酿酒;
9、氧气燃烧;
10、氢气燃烧;
11、生米煮成熟饭;
12、蜡烛燃烧;
13、水的电解;
14、煤气燃烧;
15、过年放烟花;
16、木材燃烧;
17、纸燃烧;
18、铁生锈;
19、盐酸除锈;
20、食物发霉;
21、镁条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