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安滑法测电阻公式详解,特别是公式变形过程,望哥哥姐姐们赐教,不胜感激
把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Rmax)与待测电阻Rx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侧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滑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记下电流表的读数为I1,这时U=Rx I1 。再滑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max时,记下电流表的读数为I2,这时U=I2(Rx Rmax) ,由于电源电压不变,Rx I1 =I2(Rx Rmax) 解得 Rx=I2Rmax/(I1-I2)
⑵ 高中物理,安阻法测电源电动势为什么会使测得的内阻大于真实值,电动势就为真实值
安阻法,就是用电流表与定值电阻(可变,常用电阻箱)串联后接到待测电源两端(当然开关是闭合时)。电路如下图。
这个实验的原理:
I * R=E-I * r`
改变 R ,得到相应的电流 I 。可以画图求解(常用),也可由两组数据解方程组。
显然,I * R 这一项是“等效电源”两端的电压(路端电压),I 是“等效电源”出来的总电流。
从上图可知,“等效电源”必是由原待测电源和电流表串联组成,所以在不考虑偶然误差时,测量得到的结果:电动势E是“等效电源”的,与待测电源的电动势数值相等;内阻 r` 是“等效电源”的,它等于待测电源内阻和电流表内阻的和,当然就比待测电源内阻大一些。
(2)物理中测电阻安华法如何证明扩展阅读:
使用电压表,电源的电动势可以用电压表测量。测量的时候,电源不要接到电路中去,用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所得的电压值就可以看作等于电源的电动势。如果电源接在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的电源两端的电压就会小于电源的电动势。这是因为电源有内电阻。
在闭合的电路中,电流通过内电阻r有内电压降,通过外电阻R有外电压降。电源的电动势E等于内电压Ir和外电压IR之和,严格来说,即使电源不接入电路,用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电压,电压表成了外电路,测得的电压也小于电动势。
但是,由于电压表的内电阻很大,电源的内电阻很小,内电压可以忽略。因此,电压表测得的电源两端的电压是可以看作等于电源电动势的。
使用电位差计,当有限电流通过时,在电池内阻上要产生电位降,从而使得两极间的电位差较电池电动势要小。因此,只有在没有电流通过电池时两电极间的电位差才与电池电动势相等。
在精确测量时,不能直接用伏特计来测量一个电池的电动势,就是因为使用伏特计时必须使有限的电流通过回路才能驱动指针旋转,所得结果必然不是电池的电动势,而只是电池两极间的路端电压。
⑶ 安阻法怎么测量电阻
我也不懂这个问题……满世界找答案
测量导体的电阻是初中电学学习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对“伏安法”测电阻这一实验的考查,一直是中考的热点。特别是对课本上的测电阻这个实验的拓展,更是考查同学们应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的重要方式。下面总结的一些测电阻的“另类方法”经常出现在期末和中考试卷中,应引起同学们注意:
一、有电流表,无电压表的“另类方法”
此类测电阻的方法,其设计思想是:由于不能利用电压表测出电压,所以需要应用电流表多次测量电路中的电流,运用并联电路两端电压相等或开关的断开、闭合引起电路结构的改变,求出电压,进行等效电路的设计。
1.安安法
若器材要求只能用两个电流表,且有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方法如下:(如图1所示):
图1
⑴闭合开关,测出通过R0和Rx的电流I2和I1。
⑵Rx的计算式:。
2.安滑法
若器材要求只能用一个电流表,且有一只滑动变阻器,方法如下:(如图2所示):
图2
⑴闭合开关,测出通过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最大电阻为Rm)时的电流值I1和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小时的电流值I2。
⑵Rx的计算式:。
3.安阻法
若器材要求只能用一个电流表,且有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方法如下:(如图3所示):
图3
⑴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测的是通过R0的电流I0。
⑵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流表测的是通过Rx的电流Ix。
⑶Rx的计算式:
二、有电压表,无电流表的“另类方法”
此类测电阻的方法,其设计思想是:由于不能利用电流表测出电流,所以必须应用电压表多次测电压,运用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求出电流,进行等效电路设计。
1.伏伏法
若器材要求只能用两个电压表,且有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方法如下:(如图4所示):
图4
⑴闭合开关,测出R0和Rx两端的电压U1和U2。
⑵Rx的计算式:。
2.伏滑法
若器材要求只能用一个电压表,且有一只滑动变阻器,方法如下:(如图5所示):
图5
⑴闭合开关,测出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最大电阻为Rm)时Rx两端的电压值U1和当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小时的电压值U2。
⑵Rx的计算式:。
3.伏阻法
若器材要求只能用一个电压表,且有一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方法如下:(如图6所示):
图6
⑴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测的是R0两端电压U0。
⑵当S1、S2都闭合时,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U。
⑶Rx的计算式:。
典例链接:(2007,云南红塔)“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至今,最为人称道的是曹冲采用的方法,他把船上的大象换成石头,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使两次的效果(船体浸入水中的深度)相同,于是得出大象的重就等于石头的重,人们把这种方法叫“等效替代法”,请尝试利用“等效替代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探究的目的】粗略测量待测电阻Rx的值
【探究器材】待测电阻Rx、一个标准电阻箱(元件符号)、若干开关,一个电池、若干导线和一个刻度不准确但灵敏度良好的电流表(电流表是量程足够大)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1)在右边的虚线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用字母表示需要测出的物理量:
第一步:开关断开,并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3)写出Rx的表达式: (用测量量表示)
【解析】此题属于“一只电表测电阻”的类型,这种类型的题目,由于器材相对不够,不能用“伏安法”来测电阻,因此要运用“等效替代”的思想来设计测电阻的方法。哪个量相等?这是我们所要关心的。题目中已经给出的仪表是电流表,我们可以知道电流的大小。虽然不能准确读出电流值,但能比较电流的大小。因此,电流这个物理量,我们可当作已知量。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公式可知,需要将未知电阻的两端电压求出来。没有电压表当然不能直接读出未知电阻两端的电压,这时就要找等量,这个电压与谁的电压相等呢?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我们可以连接成并联电路,让未知电阻两端电压与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箱的两端电压相等。记下通过未知电阻中的电流的示数(其实指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再将电流表接入电阻箱的支路中,使两次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相同,这样就能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
答案:⑴如图7;
图7
⑵第二步:只闭合开关S1,观察并记录电流表指针偏转的位置;第三步: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调节电阻箱电阻的大小,观察电流表的指针,使它指向前面记录的位置;第四步:读出此时电阻箱电阻的大小R0。
⑶Rx=R0。
这个网址……不知道怎么放图片http://www.5ykj.com/shti/cuer/32923.htm
⑷ 谁能教我一下伏阻法、安阻法、伏伏法……等测电阻的步骤和公式啊 在线急求!!!!!!快,每个都要,
双伏法:将一已知阻值电阻R0与待测电阻Rx串联,将两电压表分别并在两电阻两端,读取R0,Rx两端电压分别为U1,U2,
∴I=U/R=U1/R0=U2/Rx
∴Rx=U2·R0/U1
双安法:将一已知阻值电阻R0与待测电阻Rx并联,两电流表分别测R0,Rx所在支路电流I1,I2
∴U=I·R=R0·I1=Rx·I2
∴Rx=R0·I1/I2
安阻法,因为没有电压表,所以就将已知电阻与未知电阻并联,用电流表分别测出两电阻的电流,用已知电阻两端电压代替未知电阻两端电压。表达式为I1R1/I2
伏阻法,因为没有电流表,所以就将已知电阻与未知电阻串联,用电压表分别测出两电阻的电压,用已知电阻电流代替未知电阻电流。表达式为U2R1/U1
一次只能一张图,就这个——安阻法图:至于伏阻法,就改成串联电阻
希望能够帮得到您,望采纳,谢谢!!!
⑸ 伏安法测电阻内接法、外接法的判定中,公式计算法的公式如何推导出来
我们要先判断待测的电阻是属于“大阻值”还是“小阻值”。若是“大阻值”电阻,则用电流表内接法;若是“小阻值”电阻,则用电流表外接法。而要确定待测电阻的阻值属于哪一种。最简单而且不容易出错的方法就是计算法。
我们先要理解到:
当Rx<RA时,肯定属于小阻值电阻.
当Rx>Rv时,肯定属于大阻值电阻.
当 RA<Rx<Rv 时,估算方法如下:
利用(Rx / Rv)和(RA / Rx)的比较:
若(Rx / RV)>(RA / Rx),说明:Rx离Rv较近,Rx属于“大阻值”电阻,用内接法;
若(Rx / RV)<(RA / Rx),说明:Rx离RA较近,Rx属于“小阻值”电阻,用外接法。
⑹ 伏滑法测电阻的公式推导
设总电压(电源电压)为U
变阻器调到最大阻值时:经过R2的电流,也就是电路总电流 I =U1/R2
而这时电路的总电流又等于总电压除以总电阻:I =U/(R1+R2)
所以U1/R2=U/(R1+R2) ①
变阻器调到最小(即0欧姆)时,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2实际上是电源电压U,即U=U2
把U=U2代入①式,通过变形可得到
U1×R1
有人说这个公式是R2=---------------
U2-U1
⑺ 中学物理用特殊方法测电阻的双伏法和双安法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双伏法:将一已知阻值电阻R0与待测电阻Rx串联,将两电压表分别并在两电阻两端,读取R0,Rx两端电压分别为U1,U2,∴I=U/R=U1/R0=U2/Rx∴Rx=U2·R0/U1双安法:将一已知阻值电阻R0与待测电阻Rx并联,两电流表分别测R0,Rx所在支路电流I1,I2∴U=I·R=R0·I1=Rx·I2∴Rx=R0·I1/I2
Rx=U2·R0/U1 Rx=R0·I1/I2 这两个公式怎么得出来的1、Rx=U2·R0/U1----电阻串联时电流相同,即U1/R0=U2/Rx,得出:Rx=U2·R0/U12、Rx=R0·I1/I2----电阻并联时电压相同,即I1×R0=I2×Rx,得出:Rx=R0·I1/I2
⑻ 物理的特殊测电阻的几个是怎么推导,比如:双安法,双伏法,安滑法,
你说几种我就写几种,给我仪器我就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