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初中物理计算题步骤要求格式
例如,将质量为Y的X由20℃升到70℃,X的比热容为a,求X所吸收的热量
已知:c=a
m=Y
t2=70℃
t1=20℃
求:Q吸
解:Q吸=cm(t2-t1)
=a乘Y乘(70℃-20℃)
=……(单位不加括号)
答:X所吸收的热量为……
Ⅱ 高中物理题解题步骤,完整的怎么写啊
我们老师说 物理就是柿子树(式子、数)
写个解,把相关的式子都列出来,要清晰,可以用大括号在左边括起来,就像数学的方程组那样。注意的是,列的式子一定要体现知识点。比如一个做功的问题,你用动能定理,就一定要把最标准的式子写出来,左面合外力做工,右边动能变化量,工工整整。这样有利于阅卷老师采分。只要你把所有的式子按照思路清晰地列出来,最后结出结果(数)就可以了。式子和结果正确就得满分(当然是计算题,如果根据题意要求你有所陈述,比如物体做什么运动啦,速度方向拉,解释原因啦,当然也要有文字说明)。这样做的好处是,卷面简介,有利于老师找到得分点。并且节省时间。
Ⅲ 如何规范物理计算题的步骤书写
一、先要理解什么叫计算题
计算题就是在给出物理情景后,生分析其物理过程,确定属于哪部分的知识,认清已知条件和要求的是什么,并且要给出适当的符号及角标,在审题时可加上必要的图形。
二、计算题该写些什么
教师在指导计算题写法时会说得很细,学生一下无法全部接受,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你理解:想象成别的学生问你怎么解这道题,当你给同学讲解时,你会把过程说得很全面,否则同学可能听不懂,如果把你讲的理顺后写下来,就是完整的解题过程,其内容包括:
1、每解一步时先要写清你想要求什么?
2、每一步都要有公式,带上单位
3、表示物理量的符号要准确,并带上必要的角标
4、结果解出后检查一下是否合理。如求某人的身体质量,你求出的结果是3吨,这显然是搞笑的错误。
三、计算题的训练思路
1、先从一个公式解决一道计算题练起,一个公式用一次就能解完本题。
2、再练习两个公式结合,用两步才能求解的计算题
3、试着做一做用两三个公式列出两至三个等式,通过解方程组才能求解的计算题(这样的题不用练太多,力、热、电或它们的综合题,练几个经典题就够了。
四、注意的问题
审题是最关键的,可以用画竖线的方法,把一道计算题的过程分清,一句话结束基本上就是一个物理过程,物理过程之间会有一个物理量相联系,通过解出相关的中间量,就可以顺利解出本题;其次是书写解题过程时注意细节,公式、结果和单位都要准确无误。
祝你成功!
Ⅳ 怎样写物理计算题的正确书写格式
一、先要理解什么叫计算题
计算题就是在给出物理情景后,生分析其物理过程,确定属于哪部分的知识,认清已知条件和要求的是什么,并且要给出适当的符号及角标,在审题时可加上必要的图形。
二、计算题该写些什么
教师在指导计算题写法时会说得很细,学生一下无法全部接受,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你理解:想象成别的学生问你怎么解这道题,当你给同学讲解时,你会把过程说得很全面,否则同学可能听不懂,如果把你讲的理顺后写下来,就是完整的解题过程,其内容包括:
1、每解一步时先要写清你想要求什么?
2、每一步都要有公式,带上单位
3、表示物理量的符号要准确,并带上必要的角标
4、结果解出后检查一下是否合理。如求某人的身体质量,你求出的结果是3吨,这显然是搞笑的错误。
三、计算题的训练思路
1、先从一个公式解决一道计算题练起,一个公式用一次就能解完本题。
2、再练习两个公式结合,用两步才能求解的计算题
3、试着做一做用两三个公式列出两至三个等式,通过解方程组才能求解的计算题(这样的题不用练太多,力、热、电或它们的综合题,练几个经典题就够了。
四、注意的问题
审题是最关键的,可以用画竖线的方法,把一道计算题的过程分清,一句话结束基本上就是一个物理过程,物理过程之间会有一个物理量相联系,通过解出相关的中间量,就可以顺利解出本题;其次是书写解题过程时注意细节,公式、结果和单位都要准确无误。
Ⅳ 现在的初中物理计算题,正确的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正确的步骤是:
1、先写“解”(答题卡上通常有,如果有,这步略)
2、写出原始公式(即教材上提到的公式)
3、写出要用到的变形公式(如果原始公式就是要用的公式,此步略)
4、代入数据.这步直接完成换算,比如代入的时间以秒作单位,而题目中给出的时间是5分钟,那么在代数的同时写出换算过程,比如:5×60,代数的过程可不加单位.
5、计算出结果
6、所有问号算完后,一起答,答的格式为.答:(1)…… (2)……(3)……
Ⅵ 初中物理计算题基本答题过程
先写解,有的时候判卷这个字要算1分
然后是公式推导,有的时候不是能直接利用公式计算的,先不要代数,推导出最后的公式再代数,因为提前代数,一个是推导的时候容易错,一个是前期数要是算错了会导致本题后面正确的思路也没有分拿
推导出本题要用的关系式后就代数计算
主意标号单位
要是力,磁场,电流等有方向的问题需要写上方向和单位
要是效率的问题需要转化成百分数,一般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就可以了
最后完整的写上答,基本这道题的分就得满了,呵呵
Ⅶ 物理的解题步骤怎么写
1.审题:是解题的关健,明确己知和侍求,看懂文句,弄清题述物理现象、状态、过程。
挖掘隐含在文字叙述中的条件,从语言文字中挖掘隐含条件(这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如:光滑,匀速,恰好,缓慢,距离最大或最小,有共同速度,弹性势能最大或最小等等)
2.选对象和划过程:隔离体或整体(系统)、找准状态和准确划分研究过程(全过程还是分过程)。
3.分析:对所选对象在某状态或过程中(全或分)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做功情况分析及能量专化分析。有必要时画出受力、运动示意图或光路图辅助解答。
定性分析受哪些力(方向、大小、个数);做什么性质的运动(v、a);及各力做功的情况等。
搞清各过程中相互的联系,如:上一个程的末状态就是下一过程的初状态。
4.依对象所处状态或发生过程中的运动、受力、做功等特点,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
(三把“金钥匙”)①牛二及运动学公式;②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功能关系等③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
注意:用能的观点解有时快捷,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功能关系可用以不同性质运动阶段的全过程。
5.在依规律列式前设出题中没有直接给出的物理量,建立坐标,规定正方向等。
依据(所选的对象在某种状态或划定的过程中)的受力,运动,做功特点,
选择依据物理规规律,并确定用何种形式建立方程,有时可能要用到几何关系式.
主干方程式要依课本中的“原绐公式”形式进行列式,有时要用到数学函数关系式或几何关系方程。不同的状态或过程对应不同的规律。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统一写出方程。并给予序号标明。
6.统一单位制,将己知物理量代入方程(组)求解结果。
7.检验结果:必要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是矢量的要说明其方向。
选准研究对象,正确进行受力、运动、做功情况分析,弄清所处状态或发生的过程。是解题的关健。
过程往往涉及多个分过程,不同的过程中受力、做功不同,选用不同的规律,但要注意不同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物理量。有时也可不必分析每个过程的物量情景,而把物理规律直接应用于整个过程,会使解题步骤大为简化。
答题技巧:
“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
“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
“该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
“会做、做对、不扣分”。
“没有把握的多选题当作单选题”。
Ⅷ 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是什么
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
一、物理计算题基本格式要求:
①先写解,然后根据题意列出已知条件,并对应统一好单位(要求基本单位相互对应,常用单位相互对应)。
②写出计算公式,然后带值,带值时要带上单位。
③计算,数字与数字相运算,单位与单位相运算。
④检验,作答。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①当题目中出现两个及以上物体时,各物理量要用脚标来区分。(脚标可以是数字、字母或汉字的简写)解题过程中必须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来体现你解题的思路。
②计算过程中,中间量最好用分数表示,便于下一步计算时进行约分,但最后的计算结果必须写成小数。
范例:
例如:某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成绩为10.5秒,请问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一看到题目,我们就会想到这是一道求平均速度的计算题,那么我们就应该先想到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s/t。
然后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通过分析,我们知道路程s=100m,时间t=10.5s,有了这两个已知条件,我们就可以很顺利的求平均速度了,物理学中要求必要的文字说明,并且每个数字后面都要带上单位。
这个题目的规范答题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解:由题目可知,运动员运动的路程为s=100m,所要时间为t=10.5s,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s/t,可以计算出该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v=s/t。
=100m/10.5s。
=9.95m/s。
即这名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9.9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