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师资格证多少分算合格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试题满分是150分。最后核算成绩时以学生的实际考试分数乘以0.8,为最后分数,最后分数70分为合格。教师资格证面试满分100分,60分则合格。
但在教师资格证面试成绩报告单中,并不会显示分数,直接显示的是合格与不合格。面试合格与否由各省教育行政部门确定,面试合格后,会有相应的教师一个考试合格证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
申请人经认定取得教师资格,应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通知的时间内领取教师资格证书,并由个人保管。
(1)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多少分及格扩展阅读:
考取教师资格证的要求:
1、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本科教师)或者大学本科毕业(专科教师)及以上学历;
5、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教师资格证
Ⅱ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有哪些
2019年云南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高级教师资格证考试,不同类别的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不一样,具体如下: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科目(2科):《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2科):《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17科):《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15科;
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大纲(16科):《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14科;
其中,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综合素质》和《教育知识与能力》是相同的;
2019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大纲分为三类:《幼儿园教师资格面试》、《小学教师资格面试》、《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上面的解答非常详细!!!!
Ⅲ 教师资格证考试总分多少,多少分合格
笔试卷面满分150分,报告分70分合格;面试总分100分,合格线60分。面试成绩查询时,不显示具体分数,只显示合格或不合格。Ⅳ 初中分数各科的及格分数是多少
初中的各科分数语文满分是100分,及格分是60分,数学满分是120分,及格分是72分,英语满分是160分,及格分数是96分。
Ⅳ 教师资格考试统招后要每科要多少分才合格呢
教师资格考试统招考试每科卷面要达到90分才及格,系统会折算为70分。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计分形式是卷面150分,90分及格。系统按照比例折算到总分120分,70分为及格分数。
Ⅵ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和《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各占多少分
每科150分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每科分值是150分,教育部确定笔试合格线,笔试单科合格成绩两年有效,如上一考次有未通过课程的考生报名时只选择未通过课程即可,考生笔试各科成绩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的,方有资格参加面试报名。
(6)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多少分及格扩展阅读:
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2015年1月1日起教师资格考试将不再区分师范生和非师范生,一律参加全国统考。
申请人应在户籍或人事关系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笔试一般在每年3月和11月各举行一次。面试一般在每年5月和12月各举行一次。
初级中学、普通高 级中学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 为《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3 科;
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分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等学科。
幼儿园面试不分科目,小学面试科目分语文、英语、社会、数学、科学、音乐、体育、美术,中学面试科目与科目三相一致。
Ⅶ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物理》考什么
全国统考,初中教师资格证考试《物理》考试内容:(一) 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
1. 物理专业知识
(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2. 物理教学知识
(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3)知道物理教学活动包括的主要环节,具备物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教学评价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设计
1. 分析物理教材
(1)能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其在初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结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知识与技能基础分析教材,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
2. 确定物理教学目标
(1)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含义。
(2)能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和发展需求,确定并准确表述具体的教学目标。
3. 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1)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能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择、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
4. 设计物理教学过程
(1)能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2)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
(三)教学实施
1.课堂学习指导
(1)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2)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2.课堂教学组织
(1)掌握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尤其是探究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2)教学过程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合理布置作业。
(3)能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四) 教学评价
1. 物理学习评价
(1)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能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习状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
2. 物理教学评价
(1)能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恰当体现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
(2)能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Ⅷ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物理》考什么
可以参考考试大纲来看《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
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
1、物理专业知识
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手段;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
物理教学知识
1)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了解物理教学原则,认识物理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及其规律,熟悉初中物理常用的教学方法。
3)知道物理教学活动包括的主要环节,具备物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教学评价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设计
1、 分析物理教材
1)能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教材,分析教学内容,确定其在初中物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2)能结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知识与技能基础分析教材,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
2、 确定物理教学目标
1)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含义。
2)能根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和发展需求,确定并准确表述具体的教学目标。
3.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1)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2)能根据教学实际合理选择、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
4、设计物理教学过程
1)能根据物理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2)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
三)教学实施
1、课堂学习指导
1)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2)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2、课堂教学组织
1)掌握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尤其是探究式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2)教学过程条理清楚、重点突出,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合理布置作业。
3)能恰当选用教学媒体,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
1、物理学习评价
1)能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2)能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物理学习状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
2、物理教学评价
1)能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恰当体现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甄别等功能。
2)能运用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8)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多少分及格扩展阅读
教师资格考试报考条件
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二)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
三)初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四)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五)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及以上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