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实验定律物理意义是什么

实验定律物理意义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03 12:57:29

A. 库伦定律与电荷产生磁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引言:库伦定律与电荷产生磁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库伦定律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物理发现也让人们发现了磁场的作用,磁场也是物理学家发明的新的力学。发现不同种的电荷在可以互相吸引,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静止的电荷所受到运动电荷激发的电场产生不同的电场力,这些库伦定律都是可以解释的,也为物理学家研究力学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

三、电磁场的运用

自从发现磁场可以产生电场后,科学家像发明了新大陆一样。不仅摩擦起电可以产生磁场,并且电场的本质就是磁场,说明不同种电荷站在一起肯定会有磁场的体现,同时也会有电力。相信将来的电磁场的运用一定会达到一个比较高级的水平,因为正是因为发现磁场可以转变为电场,让人们发现了不仅是动力学可以转化为电力,同时也有新型的能源转化为电力。

B. 什么是实验定律

实验定律与理论是辩证统一的;
对立的方面;
1.实验定律是陈述,而理论是陈述形式.即实验定律可以经由实验的检验程序来证明,但理论却无法得到证明,只能通过实验定律来间接的检验他的工具性.区分理论与实验定律的标准是是否有检验程序来经验的检验该陈述或陈述形式.
2.上面是通过形式来区分,在词项上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限制性词项.理论中至少包括一个限制性词项.所谓的限制性词项,指的是那些不能通过实验来度量的概念,如牛顿三定律中的瞬时速度,他包含了极限的概念,是无法通过实验度量的.
辩证的方面;
1.理论与实验定律是通过联系规则联系在一起的,理论的概念通过这套规则对应实验的概念,在通过他检验理论的工具性.例如,玻尔的电子跃迁的理论概念(不可观察的)对应光谱中一条谱线的实验概念(可观测的).
2.理论有时充当定律发展的指南,既通过理论预言了新定律.
3.理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实验定律,例如原子理论.
照此看来牛顿定律是理论
剩下的自己查

C. 电磁场的物理意义电感的物理意义楞次定律是什么

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是一条电磁学的定律,从电磁感应得出感生电动势的方向。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注意:“阻碍”不是“相反”,原磁通量增大时方向相反,原磁通量减小时方向相同;“阻碍”也不是阻止,电路中的磁通量还是变化的.
它的公式是:
(如图所示)
其中 E 是电感,N 是线圈圈数,Φ 是磁通量。
1833年, 楞次 在概括了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总结出一条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称为楞次定律( Lenz law )。
楞次定律可表述为 :
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得它所激发的磁场来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楞次定律也可简练地表述为 :
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
一、难点分析
1. 从静到动的一个飞跃
学习“楞次定律”之前所学的“电场”和“磁场”只是局限于“静态场”考虑,而“楞次定律”所涉及的是变化的磁场与感应电流的磁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一种“动态场”,并且“静到动”是一个大的飞跃,所以学生理解起来要困难一些。
2. 内容、关系的复杂性
“楞次定律”涉及的物理量多,关系复杂。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磁场与感应电流的磁场两者都处于同一线圈中,且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原磁场的变化,它们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如果不明确指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势必造成学生思路混乱,影响学生对该定律的理解。
3. 学生知识、能力的不足
要能理解“楞次定律”必须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而大多数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不是很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判断、分析、推理常常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以在某些问题的理解上容易出差错。
二、突破难点的方法
1. 正确理解“楞次定律”的内容及“阻碍”的含义
(1)“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对“阻碍”二字的理解:要正确全面地理解“楞次定律”必须从“阻碍”二字上下功夫,这里起阻碍作用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它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不是阻碍原磁场,也不是阻碍原磁通量。不能认为“感应电流的磁场必然与原磁场方向相反”或“感应电流的方向必然和原来电流的流向相反”。所以“楞次定律”可理解为: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另外“阻碍”不能理解为“阻止”,应认识到,原磁场是主动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是被动的,原磁通量仍然要发生变化,阻止不了,而感应电流的磁场只是起阻碍作用而已。感应电流的磁场的存在只是削弱了穿过电路的总磁通量 变化的快慢,而不会改变 的变化特征和方向。例如:当增大感应电流的磁场时, 原磁场也将在原方向上一直增大,只是增大得比没有感应电流的磁场时慢一点而已。如果磁通量变化被阻止,则感应电流就不会继续产生。无感应电流,就更谈不上“阻止”了。
2. 掌握应用“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
(1)明确原磁场的方向及磁通量的变化情况(增加或减少)。
(2)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依“增反减同”确定。
(3)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3. 弄清最基本的因果关系
“楞次定律”所揭示的这一因果关系可用图1(图1在哪我也不知道)表示。感应磁场与原磁场磁通量变化之间阻碍与被阻碍的关系: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是因,感应电流的产生是果,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4. 正确认识“楞次定律”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楞次定律”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在电磁运动中的体现,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因此,为了维持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就必须有动力作用,这种动力克服感应电流的磁场的阻碍作用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变为感应电流的电能,所以“楞次定律”中的阻碍过程,实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5. 多角度理解“楞次定律”
(1)从反抗效果的角度来理解: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要反抗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这是“楞次定律”的另一种表述。依这一表述,“楞次定律”可推广为:
①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
②阻碍(导体的)相对运动(由导体相对磁场运动引起感应电流的情况)。可以理解为“来者拒,去者留”。
6.与之相关的解题方法
电流元法:在整个导体上去几段电流元,判断电流元受力情况,从而判断道题受力情况
等效磁体法:将导体等效为一个条形磁铁,进而作出判断

D. 什么是物理意义

无论何时我们“感受到”重力,我们总会接触到其他表面,可能是地面、椅子、宇航员的躺椅,我们可能坐在沙滩上或者在一个火箭里加速。“一个物体的重力,在任何情况下,是由支撑它的物体所施加的接触力。”这是接触阵营对重力的定义。你的重力照这种方式来定义的话,就是由一副置于你和支撑你的任何事物(一般是地面)之间的普通秤上所测量出的值。当你站在地表上,除非你站在南极或者北极,你的体重不会完全等同于你所受到的地心引力。

地球用mg的力拉着m的质量,表格中用标有“重力”的接触力支撑着m的质量。应用牛顿的“F = ma”给出下列:

mg-重力=m×a(加速度)
我们将牛顿定律应用于太阳系完全惯性坐标系中,如果物体不在两极上,它会随着地球转动轻微加速。因此它的重力不完全等于mg。

这种重力观念认为让我们下沉是由于某物在推动我们的身体。如果没有东西推动,我们不会下沉;例如地面对我们的脚施加压力,然后这种压力通过我们的身体向上传递,迫使关节和肌肉去运用肌肉力量保持姿势:我们感受到重量。这种接触力取决于你的运动状态。当你自由落体时——对于人类来说并不是一种普通的经历——不接触任何东西,因此你没有重量感;你感到失重。你可以尝试在下落时站在一副秤上,但是你不会压着他们,因此读数为0——这正是你在失重时的预期。
相反,如果你是一个躺在高速加速火箭里的一名宇航员,在你身上的接触力和你必须去做的努力来支撑你的身体(例如,保持正常的呼吸)显着增加,这将再次由一副你和你座位之间的秤显示出。接触阵营会说你看到漂浮在航天飞机里面或者拴在哈勃望远镜外面的宇航员都是失重的,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宇航员的重力剧增,但仍需努力保持头脑清晰。一个物体的重力通过一副置于物体和支撑面之间的秤会被不断地被修正。我们当然可以把秤放在任何地方,但是如果放在能取最大读数值的地方,这最大值就是物体的重力。

E. 实验物理学的含义与内容是什么

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利用实验推导出理论,强调用事实说话。

F. 理论与实验定律有何异同

实验定律与理论是辩证统一的;
对立的方面;
1.实验定律是陈述,而理论是陈述形式.即实验定律可以经由实验的检验程序来证明,但理论却无法得到证明,只能通过实验定律来间接的检验他的工具性.区分理论与实验定律的标准是是否有检验程序来经验的检验该陈述或陈述形式.
2.上面是通过形式来区分,在词项上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限制性词项.理论中至少包括一个限制性词项.所谓的限制性词项,指的是那些不能通过实验来度量的概念,如牛顿三定律中的瞬时速度,他包含了极限的概念,是无法通过实验度量的.
辩证的方面;
1.理论与实验定律是通过联系规则联系在一起的,理论的概念通过这套规则对应实验的概念,在通过他检验理论的工具性.例如,玻尔的电子跃迁的理论概念(不可观察的)对应光谱中一条谱线的实验概念(可观测的).
2.理论有时充当定律发展的指南,既通过理论预言了新定律.
3.理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实验定律,例如原子理论.

G. 达西定律表达式及其物理意义

达西定律是反映水在岩土孔隙中渗流规律的实验定律。

由法国水力学家 H.-P.-G.达西在1852~1855年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其表达式为

Q=KFh/L

中文名
达西定律
外文名
Darcy’s Law
得出者
达西
表达式
Q=KFh/L
适用范围
砂土、一般粘土
得出时间
1856年
letpub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达西定律中的负号达西定律实验原理darcy定律网络学术层流中国石油大学环评爱好者环保部
基本定义
反映水在岩土孔隙中渗流规律的实验定律。

由法国水力学家 H.-P.-G.达西在1852~1855年通过大量实验得出。其表达式为

Q=KFh/L

式中Q为单位时间渗流量,F为过水断面,h为总水头损失,L为渗流路径长度,I=h/L为水力坡度,K为渗透系数。关系式表明,水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多孔介质的渗流量与渗流路径长度成反比,与过水断面面积和总水头损失成正比。从水力学已知,通过某一断面的流量Q等于流速v与过水断面F的乘积,即Q=Fv。或,据此,达西定律也可以用另一种形式表达

v=KI

v为渗流速度。上式表明, 渗流速度与水力坡度一次方成正比。说明水力坡度与渗流速度呈线性关系,故又称线性渗流定律。达西定律适用的上限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达西定律适用于地下水的层流运动;另一种认为并非所有地下水层流运动都能用达西定律来表述,有些地下水层流运动的情况偏离达西定律,达西定律的适应范围比层流范围小。

这个定律说明水通过多孔介质的速度同水力梯度的大小及介质的渗透性能成正比。

这种关系可用下列方程式表示:V=K[(h2-h1)÷L]。

其中V 代表水的流速,K 代表渗透力的量度(单位与流速相同, 即长度/时间),(h2-h1)÷L 代表地下水水位的坡度(即水力梯度)。因为摩擦的关系,地下水的运动比地表水缓慢得多。可以利用在井中投放盐或染料,测定渗流系数和到达另一井内所需的时间。

在美国佛罗里达的含水层中,曾沿着多口水井,采用碳14方法测定地下水的年龄。结果测出渗流系数为每年7 米。在渗透性能良好的介质中,渗流系数可高达每日6 米。美国还测得过每日235 米的纪录。不过,在许多地方,速率通常是每年不超过30 米。

公式推导
达西定律是渗流中最基本的定律, 其形式简洁( v= kJ ), 最早是由实验证实的。它清楚地表明了渗流速度v与水力坡降J 成正比的关系

阅读全文

与实验定律物理意义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