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地理理论气温怎么求
1、某日平均气温的计算公式:某一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2、月均温的计算公式:将一月中所有日气温相加后平均(如一个月中有30日,则月均温为30日平均温度相加后除以30)。
3、某年平均气温的计算公式:气象站点当年测出的每日平均温度的总和除以当年天数得到的该地方或该站点当年的年平均温度。
2. 物理求温度的公式
Δt=Q/(cm)
Δt:变化的温度【吸热时,Δt=t-t0(t是末温,t0是初温);放热时Δt=t0-t】
Q=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c=比热容
m=物体质量(单位:kg)
3. 物理 升高温度怎么求
同学你好
升高(或降低)的温度其实就是现在的温度减去升高前的的温度
故第一行填2 2 2 2
第二行填3 3 3 3
很容易看出甲物质的比热容较大
谢谢,望采纳
4. 472℃等于多少物理温度
745.15 k
解析:
摄氏度(℃)就是物理温度单位之一啊~
温度的物理量另一单位是热力学温度(开氏温度 k)
开氏温度=摄氏温度+273.15
= 472 + 273.15=745.15 k
5. 物理 温度问题(请用比例法求解)
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而实际温度是:0
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而实际温度是:100
所以,一个刻度相当于实际温度:100/(95-5)=10/9度。
所以,当示数是:32度时的实际温度是:(32-5)*10/9=30度
6. “日平均气温”怎么算
日平均气温计算方法为:气象学上通常用一天中02时、08时、14时和20时,4个时刻的气温相加后平均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4个气温相加除以4),结果保留一位小数。日平均温度是指一天24小时的平均气温。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
日最高最低平均
所谓日最高最低平均法即采用当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加后平均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2个气温相加除以2)。
3、24小时平均
所谓24小时平均法即将全天24个时刻的气温相加后平均作为一天的平均气温(即24个气温相加除以24)。
(6)物理气温怎么求扩展阅读:
除了日平均气温,还有候(5天)、旬(10天)、月、年平均气温,以表达不同时段气温的变化特点,气象部门每天02时、08时、14时、20时(北京时)每隔6小时进行一次观测或者02时、05时、08时、11时、14时、17时、20时、23时每隔3小时进行气温观测。
7. 计算温度(初二物理)
因为由题得100℃的温差在这个温度计表示为90℃,而且0℃的起始是在-6℃,所以 [21-(-6)]/0.9 = 30℃
同理,可计算得热水实际温度为 -6 + 60×0.9 = 48℃
由于液柱变化与温差成正比,所以温度相差4℃液柱相差1cm,则该液体温度为 0 + (15-3)×4 = 48℃
同理,25℃时液柱长为 3 + 25/4 = 9.25 cm
8. 初二物理温度计算题
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显示4℃实际温度是0℃,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96℃实际温度是100℃,用96℃-4℃得92℃,把92℃分100个等份为92℃/100=0.92℃
若温度计上显示为20℃ 就用20℃-冰水混合物的度数为 20℃-4℃=16℃
最后用16℃/0.92≈17.39℃
9. 初三物理求初温怎么求写计算公式
Q=cm(t1-t2) 即热量=比热容(常数,可以查到)*质量*温度差 代进即可。
既然知道吸收的热量、质量、加热后的温度,比热容应该是已知条件,题中会给,就可以导出计算初温的公式:t0=t-Q吸/cm
初温一般就是指初始温度,通俗的讲就是所指对象的一开始的温度,至于如何测,这个得看具体的问题了,不过测温度最常用的就是温度计。
(9)物理气温怎么求扩展阅读:
Q吸=cm(t-t0)
Q放 =cm(t0-t)
即吸热公式,Q吸是吸收的热量,c是比热容,m是质量,t是末温(加热后的温度),t0 是初温。
物理中用于计算一个已知比热容的物体吸收的热量。
10. 气温与气压是怎样换算的
物理学公式:pv=NRT
其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N是单位体积的气体分子数,R是个常数,T表示温度。
1、当V、N、R固定不变的时候,压强p和温度T是对应的关系--气温越高,气压也越高。
2、当N、R、T固定不变的时候,压强p和体积V成反比关系--体积越小,气压越高。
海拔与气温成反比,每上升100米,下降0.6摄氏度
气压的高低同气温的高低、空气的升降运动以及海拔高低都有关系。
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气压就相对较低;反之,则气压相对较高。
当空气作下沉运动处,近地面气压增高,上空气压减低。当空气作上升与动处,近地面气压减低,上空气压上升。
海拔高处,空气稀薄,气压较低。
从地理学上看气象要素--气压与温度都会受到地理位置、地球自转、大气环流、地面状况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物理学关系。
1、空气冷却堆积--高气压(冷高压、冬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
2、空气汇合堆积--高气压(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到高空堆积)
3、空气受热膨胀--低气压
4、空气流失分散--低气压(近地面冷高压,在上空的空气下沉流失形成低气压,吸引四周的空气流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