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形象地理解高中物理电学部分(电容,电势,电势差
其实和电类比最好的东西就是水,电流,水流,电压,水压很像有木有。
首先在电路中电流只能从电势高的地方流向电势低的地方(水往低处流)
但电源内部电势是升高的,对于干电池来说就是化学能做功提高了电势(用抽水机把水重新抽到高处),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回路。所以电势差就相当于水流的高度差。
比如有时候打开水龙头,会发现水管一直在震动,这时候就是共振,相应的,在电路里叫谐振。
电阻类似可以改变的空气阻力
电容(蓄水池),可以充电,放电(蓄水,放水)
② 高中物理有电路知识吗
当然有的。
和初中电路部分知识相比,高中部分多了如下内容:
电压(电势差)的定义、电源电动势、内电阻的概念、内外电路的概念、全电路欧姆定律、电阻定律、复杂串并联电路、多个伏安法实验、分压器、电表的改装、万用表的使用等。
某些省份,还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程并纳入高考,内含简单的二极管电路、三极管电路、简单数字集成电路的内容。
③ 如何通俗的解释高中物理的等效电路
等效指的是电流的流向等效,甚至可以说的等价电路,只是将电路简化为我们方便看和方便理解的电路。为了做题和解决问题方便,有时也会将外电阻等效为内电阻来看,这是另外一种等效。
④ 高中物理如何识别电路图
识别电路图首先要搞清楚串并联问题
可以用电流法
等电势法等等方法画出等效电路图
然后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⑤ 高中物理电路图分析方法
a电流增大你已经知道了,然后a的电压也增大了,然后根据你知道的路端电压是减少的,所以剩余给bc并联的电压就更少了,所以c的电压减少,然后c的电流也少了,然后总电流增多,而c这个支路电流还少,所以b的电流就多了,b的电压就高了。
总的来说,到了外电路后,就要先分析不变的,再分析变化的。
然后你说的等电势法分析电路,是指的什么哦。是用来把复杂电路变形的?
⑥ 高中物理常见的电路分析方法 具体电路 让分析各支路上电流电压的变化 要具体点的
准确恰当地分析电路,从电路中获得有利于得到正确结果的信息是
解决电学问题的前提.
在分析具体电路时要注意电路特征:
1、串联电路的基本特征:几只用电器共用一条电流通路.
2、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几只用电器分别构成电流通路.
在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时,导线、电压表、电流表常常会给正确分
析带来一定的干扰.因此,对于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要认识清楚:
1、不考虑导线电阻,且导线可以任意变形、伸长或缩短.
右图中三个电阻连接方式的分
析方法是:把点1和点3及点2和点4
之间连接的导线缩短(点1和点3是同一点;点2和点4也是同一点).便
可看出R1接在AB间(左A右B)、R2接在
AB间(左B右A)、R3同样也接在AB间
(左A右B),三个电阻的联接方式是并联
(如右图).
如果R1=R2=R3=R=9欧,则AB间的总电阻:
RAB=R/3=3欧
如果把R2换成一个电压表且
A端接电源正级B端接电源负极,
则表的接法应该如右图.
2、电压表相当于断路;电流表相当于导线.在分析电路时把表去掉,
用导线代替电流表.
把左图中的电流表和
电压表去掉,以IA、
UV分别表示它们的测
量点,可看出电路的
连接方式(右图).
3、电源电压一定时,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必然导致电流、电压的变化.
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过程中,
分析各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把图中的各表去掉,它们的示数以
U和I表示.简化后可以看出:R1与R2并
联后与R串联接在电源两端(如下图)
电压表测量的电源电压(电源电压
保持不变,U1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
片向左移动过程中,整个电路的总电阻
变小,根据欧姆定律知:电路中总电流
将变大(I1变大);R1与R2并联的电阻
(R12)保持不变,而通过它们的总电流变大,因此U2变大(U=I1R12);
对R2利用欧姆定律(I2=U12/R2),通过R2的电流将变大(I2变大).
通过以上分析应该体会到:电路中某一部分电阻的变化将引起整个
电路总电阻的变化;总电阻的变化会引起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总
电流的变化会引起部分电路电压、电流的变化.
分析电路的顺序是:整体部分整体部分…
整体:电路的连接形式(串、并联);部分:变化情况(电阻或
电流、电压);整体:部分变化对整体的影响(总电阻、总电流);
部分:整体变化引起部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