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中国哪些物理学奖没得

中国哪些物理学奖没得

发布时间:2022-08-05 03:09:52

Ⅰ 为什么中国科学家从来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

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诺贝尔奖自1901年颁发以来,共有七位华人获诺贝尔科学奖,他们分别是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和崔琦 。

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6年丁肇中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86年李远哲因“发明了交*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997年朱棣文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崔琦与德国的霍斯特·斯托尔默和美国的罗伯特·劳克林因在量子物理学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

法籍华人 高行健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

一、生平简介
李政道(Tsung-Dal Lee 1926~)理论物理学家。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1943~1944年在浙江大学(当时一年级在贵州永兴)物理学系学习;得到老师束星北的启迪,而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44年因翻车受伤停学。1945年转学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1946年受他的老师吴大猷的推荐,得国家奖学金,去美国深造,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1948年春天,李政道通过了研究生资格考试,开始在费米的指导下作博士论文研究。

1949年底,在费米的指导下,李政道完成了关于白矮星的博士论文,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在该校天文学系半年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莱)物理系一年任讲师并从事研究工作。

1950年,李政道和来自上海的大学生秦惠君结婚。他们有两个孩子,长子李中清,现任加州理工学院历史教授;次子李中汉,现任密歇根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1951年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1955年任副教授,1956年任教授,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1964年任该大学费米物理学讲座教授,1983年任该大学全校讲座教授。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把高质量的学生变成高质量人才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回顾20世纪科学的发展,杨振宁认为主要成就体现在3个方面:学会了控制电子的行动;发现了研究极小结构的方法;离开了地球引力实现了登月梦想。

展望21世纪,杨振宁认为中国将于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我这样说原因有四:一、中国有数不清的绝顶聪明及可塑造性强的年轻一代,这是科技发展之首要前提。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重人伦和勤俭的同时,也重视教育,势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为。三、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已经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对近代科学的热忱。四、中国内地、香港、台湾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杨振宁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几年就成功研制出原子弹,从那时就培育和积累了一大批基础人才。“中国人是有很高素质的。比如清华大学的生源就不比美国哈佛大学的差,但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把高质量的生源变成高质量的人才。”杨表示有信心随着经济的发展、科研条件的改善,继本世纪的华裔科学家之后,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必将于下个世纪在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中国本土出生、成长,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学家要获得诺贝尔奖,从现在算起,20年足够”。
丁肇中

1976年12月10日,40岁的丁肇中赴瑞典皇家
学院领取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奖自1901年开始颁
发,从那时候起至1976年的75年中,丁肇中是第三位
金榜提名,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血统科学家。在隆重的颁奖
仪式上,他先用汉语然后用英语发表了着名的演讲。他说“
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
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
的重要性。中国人有句古语:‘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这种落后的思想,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害处
。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倾向于理论研
究而避免实验工作。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
基础。特别是物理学,它是从实验产生的。我希望由于我这
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使他们注意
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Ⅱ 中国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着名物理学家有哪些

李政道,1957年,年仅31岁的李政道与另一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共同获得这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贡献是发现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又称P破坏或P不守恒定理),成为有史以来首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之一。

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5年后,李政道于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

杨振宁,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理由也是发现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

丁肇中在197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获奖理由是发现了一种新的次原子粒子,并把这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朱棣文,1997年,时年49岁的朱棣文因“发展了用激光(镭射)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崔琦,1998年,崔琦与罗伯特·劳夫林及霍斯特·施特默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以“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研究成果而获奖。

高锟在2009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在光传输于纤维的光学通信领域突破性成就”,因此他也有“光纤之父”之誉。

Ⅲ 中国有没有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不包括华侨,华人);那女性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有谁呢

到目前为止,有八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按获奖时间顺序为: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1986年诺贝尔获化学奖,时年50岁; 朱棣文:1948年崔 琦:1939年 达 赖:1935 高行健:1948。

其中物理学奖有:杨振宁 李政道 丁肇中 朱棣文 崔琦

真正是中国籍的物理学奖得主:没有。。。。

Ⅳ 国内的很优秀的物理学家很多,但为什么却从未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本土科学家没人获得诺贝尔奖,这说明我们的科技竞争力一直处于比较低的位置。科技实力的薄弱说明了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在我看来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我们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低:我们国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远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2000-2003年,日本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为2.99%,3.07%,3.12%,3.15%。我国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一直在1%以下。2001年3月,日本出台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表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当时许多人认为日本政府疯了,从现在的速度看,这一目标是有可能实现的。日本有人称,中国科技人才缺乏,70年也撵不上日本。如果我们不在研发上多投入,就不会有高产出。

2、第二个黑洞辐射目前仅仅是个假说, 到现在也没有发现任何黑洞辐射。并且这个假说还没有够成一套完整理论,和爱因斯坦曾经提出广义相对论、现在的大统一理论、上帝粒子假说完全不是一个性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们知道诺贝尔奖是出名的保守, 只凭这个理论就想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几乎不可能。不可否认,只是有很多学术地位等同的牛人不像他那么popular(被人广为知晓)。这个也不能怪大家偏袒霍金,说到底还是霍金有能力。再加上自己特殊的身体状况下还能坚持学术,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Ⅳ 中国有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科学家,有的话,他们都是在哪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才获如此殊荣!

目前没有中国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只有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都是美籍华人
,丁肇中发现J粒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Ⅵ 昨天中国有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吗

没有的,遗憾,中国还需努力啊

Ⅶ 中国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获得者

目前中国还没有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获得者
1957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与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以他们提出的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Ⅷ 中国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着名物理学家有哪些

中国目前没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如下:杨振宁,1954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1957年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1956年与杨振宁合作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1957年与杨振宁携手走上诺贝尔奖台,当时年仅31岁,成为诺贝尔奖历史上次年轻的4位得主之一。

截止2016年9月,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中国籍的人只有两位:莫言和屠呦呦。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Ⅸ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所有获得者名单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所有获得者名单:

一.杨振宁

获奖时间:

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奖原因: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

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了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

(9)中国哪些物理学奖没得扩展阅读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着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 。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

诺贝尔奖最初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等五个奖项,于1901年首次颁发。1968年,瑞典国家银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际,捐出大额资金给诺贝尔基金,增设“瑞典国家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该奖于1969年首次颁发,人们习惯上称这个额外的奖项为诺贝尔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以“诺贝尔奖基金会”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六个领域对人类做出最重大贡献的人,截止2017年,共授予了892位个人和24个团体。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网络—李政道

网络—丁肇中

网络—朱棣文

网络—崔琦

Ⅹ 中国有多少可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国现在还没有一个人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是1900年6月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设立的,属诺贝尔奖之一。该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对人类物理学领域里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诺贝尔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他不仅从事理论研究,而且进行工业实践。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设立诺贝尔奖。据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自此以后,除因战时中断外,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

阅读全文

与中国哪些物理学奖没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