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国高中的竞赛有哪些
我比较功利啦,正好整理过高考能加分的一些竞赛
学科、科技类
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或省赛区一等奖、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竞赛(程序设计)一等奖、上海市青少年“金钥匙”科技竞赛一等奖、上海市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明日科技之星”评选),获以上奖项的高三学生,高考加20分。
其中的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包括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竞赛,包括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
上海市“海文杯”高三英语竞赛、高三数学竞赛、“东华杯”高三化学竞赛、“西部集团杯”计算机应用操作竞赛、中学生科普英语竞赛、“白猫杯”应用化学与技能竞赛、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竞赛、“上师杯”青少年物理实验竞赛,在上述比赛中获一等奖的高三学生,高考加10分。
艺术、体育类
上海市学生艺术团重点团队的优秀团员,加10分;一般团队的优秀团员,加5分。全国及上海市文艺竞赛个人一等奖或前三名(需赛前经市教委认定加分项目),2009年认定项目为上海市学生绘画书法作品展,获一等奖的高三学生,可加10分。
高中阶段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和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全国运动会、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世界中学生体育比赛选拔赛获前六名以及参加上述比赛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的考生,经省级教育考试院组织的全省(市、区)统一认定,可加20分。
2. 关于全国高中物理竞赛
一个学科从基本客观现象,到规律总结、公理化体系建立、结合实践应用,最后改变世界。这一套完整的体系,目前只有物理学是完整的。数学缺应用,化学、生物等缺乏公理化体系的建立。所以学生们通过学习物理,可以培养完整的认知体系的建立。这一套完整的认知体系建立方法,将来能让学生胜任任何领域的开创性工作。
而关于竞赛,我的理解和大多数人不同。竞赛是一种狼性的学习状态,在有限的时间,大量的知识、信息下,要做得比别人更好。而普通的学习是,大量的时间,有限的知识,反复刷题提高熟练度。
那么我们一旦进入大学,开始真正面对知识的学习;乃至进入社会,面对工作,我们真正面对的学习环境是什么样子的呢?当然是大量的知识,有限的时间和信息下,比谁能做得更好、更快、更有效。
也就是说,竞争性、抢夺性的学习,才是客观的、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面对的真正的学习状态。
但是目前大量学生面对的是什么样的情况呢?被迫进行有限知识,大量刷题的学习环境。同学们不但没有机会学习,如何狼性化获得知识,进入新领域做有效工作,反而,还把错误的学习方法当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于是我们见到,大量优秀学生进入大学,成绩大幅度下跌,面对大学的学习,无所适从。很多进入工作的新人,幻想有一本书或人,从天而降,教会他从A到B完成任务,然后事业大成功。反而是当年学校里学习不怎么样的同学,事业成功的几率更大,为什么?因为学校里让同学拿高分的学习方法是错误的!
因此我对竞赛不但不排斥,我还认为,所有同学都要学习一下,这样才能不被传统中学教育教坏了学习态度和方法。留下一个学习方法的选项,必要的时候,学生会自己觉醒和调整,在将来找到正确的工作学习方法。
那么竞赛和日常学习的关系以及时间上该怎么平衡?
日常学习是吃饭,竞赛学习是吃菜吃肉、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人不能只吃菜,也不能只吃饭,两者要搭配着吃。至于多吃饭,还是多吃菜;是多吃肉还是多吃素,要结合孩子自己的情况来搭配。只吃饭的孩子会缺营养发育不好;只吃菜,自然也是不行的。
我们的意见,菜一定要配合饭一起吃,只吃饭的孩子发育一定不好。所以两者不是取舍的问题,而是一定要一起来。
至于孩子能达到什么样的程度,主要看老师,同时需要孩子能坚持,而这本身就是坚毅性格的培养和训练。
我是新一代教育的张昆博士,,望采纳!
3. 高中物理竞赛怎么参加
高中物理竞赛国内竞赛主要分为:物理竞赛预赛、物理竞赛复赛、物理竞赛决赛三个流程,国际性赛事分为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和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CPhO)
1、高中物理竞赛入门级赛事,每年9月上旬举办(也就是秋学期开学),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各省市、学校自行组织,所有中学生均可报名;
2、考试形式:笔试,共3小时,5道选择题、每题6分,5道填空题、每题10分,6道大题、每题20分,共计200分;
3、考试主要考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相关内容(回台回复“物竞考纲”查看明细);
4、比赛分别设置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因为预赛主要是各省市为了选拔复赛选手而筹备的,所以一般一等奖可以参加复赛。
5、一般来说,考完试后2~3天即可在考点查询成绩。
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CPhO)
1、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赛事,其成绩对于自主招生及参加清北学科营等有直接影响,每年9月下旬举办(也就是预赛结束后)。
2、复赛分为笔试+实验:
笔试,共3小时,8道大题,每题40分,共计320分;
实验,共90分钟,2道实验,每道40分,共计80分;
总分400分。
3、笔试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各省市自行组织、规定考点,大多数省份只有预赛一等奖的同学可以参加;
4. 高中物理竞赛都考什么内容
给你大纲,还有不懂的追问我,祝你学习进步。
大纲
力 学
1、运动学
参照系。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相对速度。
矢量和标量。矢量的合成和分解。矢量的标积和矢积
匀速及匀速直线运动及其图象。运动的合成。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刚体的平动和绕定轴的转动。
2、牛顿运动定律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牛顿第一、二、三运动定律。惯性参照系的概念。摩擦力。
弹性力。胡克定律。惯性力的概念。
万有引力定律。均匀球壳对壳内和壳外质点的引力公式(不要求导出)。
开普勒定律。行星和人造卫星的运动。
3、物体的平衡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力矩刚体的平衡。重心。物体平衡的种类。
4、动量
冲量。动量。质点与质点组的动量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质心,质心运动定理。反冲运动及火箭。
5、冲量距
角动量。质点与质点组的角动量定理(不引入转动惯量)。
角动量守恒定律。
6、机械能
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
重力势能。引力势能。质点及均匀球壳壳内和壳外的引力,势能公式(不要求导出)。
弹簧的弹性势能。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碰撞。恢复系数。
7、流体静力学
静止流体中的压强。浮力。
8、振动
简揩振动[ x=Acos(ωt+α)]。振幅。频率和周期。位相。振动的图象。
参考圆。振动的速度υ=-Asin(ωt+α)]和加速度。
由动力学方程确定简谐振动的频率,简谐振动的能量。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和共振(定性了解)。
9、波和声
横波和纵波。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波的图象。
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y= Acos(t-x/v)
波的干涉和衍射(定性)。驻波,声波。声音的响度、音调和音品。
声音的共鸣。乐音和噪声。多普勒效应。
热 学
1、分子动理论
原子和分子的量级。
分子的热运动。布朗运动。温度的微观意义。
分子力。 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的势能。物体的内能。
2、热力学第一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3、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
4、气体的性质
热力学温标。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普适气体恒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微观解释(定性)。
理想气体的内能。
理想气体的等容、等压、等温和绝热过程(不要求用微积分运算)。
5、液体的性质
流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表面张力系数。浸润现象和毛细现象(定性)。
6、固体的性质
晶体和非晶体。空间点阵。
固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7、物态变化
熔解和凝固。熔点。熔解热。
蒸发和凝结。饱和汽压。沸腾和沸点。汽化热。临界温度。
固体的升华。空气的湿度和湿度计。露点。
8、热传递的方式
传导、对流和辐射。
9、热膨胀
热膨胀和膨胀系数。
电 学
1、静电场
库仑定律。电荷守恒定律。
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场强,场强叠加原理。均匀带电球壳壳内的场强和壳外的场强公式(不要求导出)。匀强电场。
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屏蔽。
电势和电势差。等势面。点电荷电场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电势叠加原理。均匀带电球壳壳内和壳外的电势公式(不要求导出)。
电容。电容器的连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不要求导出)。
电容器充电后的电能。电介质的极化。介电常数。
2、恒定电流
欧姆定律。电阻率和温度的关系。
电功和电功率。电阻的串、并联。
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
惠斯通电桥,补偿电路。
3、物质的导电性
金属中的电流。欧姆定律的微观解释。
液体中的电流。法拉第电解定律。
气体中的电流。被激放电和自激放电(定性)。
真空中的电流。示波器。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晶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的放大作用(不要求机理)。
超导现象。
4、磁场
电流的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匀强磁场。 长直导线中的电流和磁场。
安培力。洛仑兹力。电子荷质比的测定。质谱仪。回旋加速器。
5、电磁感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感应电场(涡旋电场)
自感系数。互感和变压器。
6、交流电
交流发电机原理。交流电的最大值和有效值。
纯电阻、纯电感、纯电容电路。
整流、滤波和稳压。
三相交流电及其连接法。感应电动机原理。
7、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电磁振荡。振荡电路及振荡频率。
电磁场和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速,赫兹实验。
电磁波的发射和调制。电磁波的接收、调谐,检波。
光 学
1、几何光学
光的直进、反射、折射。全反射。
光的色散。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薄透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
眼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2、波动光学
光程,光的干涉和衍射(定性),双缝干涉,单缝衍射。
光谱和光谱分析。电磁波谱。
原子和原子核
1、光的本性
光电效应。光的学说的历史发展。爱因斯坦方程。波粒二象性。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2、原子结构
卢瑟福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
玻尔模型。用玻尔模型解释氢光谱。玻尔模型的局限性。
原子的受激辐射。激光。
3、原子核
原子核的量级。
天然放射现象。放射线的探测。
质子的发现。中子的发现。原子核的组成。
核反应方程。质能方程。裂变和聚变。基本粒子。 夸克模型。
4、不确定关系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5、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假设时间和长度的相对论效应
6、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识。
数学基础
1、中学阶段全部初等数学(包括解析几何)。
2、矢量的合成和分解。极限、无限大和无限小的初步概念。
3、不要求用微积分进行推导或运算。
二、实验基础
1、要求掌握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的全部学生实验。
2、要求能正确地使用(有的包括选用)下列仪器和用具: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停表。温度计。量热器。电流表。电压表。欧姆表。万用电表。电池。电阻箱。变阻器。电容器。变压器。电键。二极管。光具座(包括平面镜、球面镜、棱镜、透镜等光学元件在内)。
3、有些没有见过的仪器。要求能按给定的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仪器。例如:电桥、电势差计、示波器、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等。
4、除了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学生实验外,还可安排其它的实验来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但这些实验所涉及到的原理和方法不应超过本提要第一部分(理论基础),而所用仪器就在上述第2、3指出的范围内。
5、对数据处理,除计算外,还要求会用作图法。关于误差只要求:直读示数时的有效数字和误差;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不做严格的要求);主要系统误差来源的分析。
三、其它方面
物理竞赛的内容有一部分要扩及到课外获得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物理知识在各方面的应用。对自然界、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的解释。
2、近代物理的一些重大成果和现代的一些重大信息。
3、一些有重要贡献的物理学家的姓名和他们的主要贡献。
5. 请介绍一下高中物理竞赛
理竞赛不是要提前学完大学物理,而是在学的过程中学完大学物理(以及高数)。(一般工科的物理很简单,要看物理系的)
物理竞赛主要是看书做题
我向你推荐几本我看过的
第一 范小辉,初学者用书
第二 《高中物理竞赛指导》什么的 名字记不清了 郑永令编的 白皮的那个 题不难,但用很多微积分知识
第三 《高等数学》 只看上册与 下册的微分方程部分即可
第四 重头戏 程稼夫编的三本书 包括《讲座》《力学篇》 《电学篇》 这三本书是应该反复认真看的,这三本书做透,你已经有拿奖的实力了
第五 《更高更妙的物理》 不可多得的好书,一定要做
第六 难一些的书 《难题集萃》 舒幼生 还有一本朱浩编的红皮的书 名字记不得了
这上面的题不用全做,很难
第六 课外书 赵凯华编的 《新概念 力学》与《新概念 电磁学》 其实是物理系教材 当课外书看看 但其中也有有用的 比如科里奥利力,交流电的复数解法。
6. 全国初中物理竞赛,有哪些类别
为预赛、复赛和决赛。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每年举行一次,包括预赛、复赛和决赛。在校高中学生可向学校报名,经学校同意,由学校到地方竞委会指定的地点报名。凡报名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学生均在地方竞委会指定的地点参加预赛。
预赛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命题组统一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办公室统一制卷。各地方竞委会组织赛事和评定成绩。预赛满分为200分,竞赛时间为3小时。地方竞委会不得组织其它考试来确定学生参加预赛的资格。
(6)高中物理竞赛有哪些扩展阅读: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相关要求规定:
1、各地方竞委会根据学生复赛的总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之和)择优推荐3名学生参加决赛。对于在上届决赛中成绩较好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给予奖励名额,凡有学生获一等奖者,一律奖励1名。
2、在当年举行的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金、银、铜奖的学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每有1名学生获奖,就奖励1名。
3、若参加决赛的最后一个名额有两名以上的学生总成绩相同,则地方竞委会应根据他们的理论成绩高低择优确定一名;若理论成绩最高的学生有两名以上也相同,则地方竞委会可对理论成绩并列最高的学生以笔试的形式进行加试,选取成绩最好的1名。
7. 高中可以参加的奥林匹克竞赛有哪些科目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
①竞赛时间:初赛各省时间不一;每年9月为省赛复赛;12月左右冬令营(全国决赛)。
②竞赛方式:个人参赛。均为笔试。
③竞赛内容:初赛不超出现行高中数学教学大纲;复赛内容以竞赛大纲为准;决赛参照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要求进行。
④竞赛特点:初赛难度维持在高考中高档实体水平;复赛和全国决赛远高于高考难度。
⑤适合对象:高一、高二
2.中国物理奥林匹克
①竞赛时间:每年9月上旬预赛;9月中下旬复赛;10月底全国决赛。
②竞赛方式:个人参赛。预赛为笔试,;复赛及全国决赛为笔试+实验。
③竞赛内容:竞赛内容包含高中物理和大学物理的部分内容,依照竞赛大纲命题。
④竞赛特点:预赛试题大部分相当于高考稍难或难题的水平。
⑤适合对象:高一、高二
3.中国化学奥林匹克
①竞赛时间:预赛各省时间不一;每年8月底省级初赛;每年12月左右为冬令营全国决赛;
②竞赛方式:个人参赛。省级联赛为笔试;全国决赛为笔试+实验。
③竞赛内容:包括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具体参见竞赛大纲。决赛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④竞赛特点:竞赛内容涵盖较广泛。初赛要求需40单元课外活动;决赛要求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
⑤适合对象:高一、高二
《奥林匹克竞赛》第二十四条 竞赛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均须遵守竞赛条例和相应规则,并应接受监督:
1、主办单位的工作由主管单位监督。
2、省竞赛管委的工作由主办单位和其上级领导机关监督。
3、省赛区实施单位的工作由主办单位和省竞赛委监督。
4、省竞赛管委负责人对省级竞赛的事务负责并监督和管理所负责的赛区。
5、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对竞赛的组织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并有权按照程序进行投诉。
8. 高中物理竞赛初赛涉及的范围到哪里
高中物理竞赛初赛涉及的范围如下:
1、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物体的平衡、动量、机械能、角动量、有心运动、刚体、流体力学、振动、波动。
2、热学:分子动理论、气体的性质、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液体的性质、固体的性质、物态变化、热传递的方式、热膨胀
3、电磁学:静电场、稳恒电流、物质的导电性、磁场、电磁感应、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
4、光学:几何光学、波动光学。
5、近代物理:光的本性、原子结构、原子核、粒子 、狭义相对论、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和黑洞的初步知识。
6、单位制:国际单位制与量纲分析。
7、数学基础:中学阶段全部初等数学(包括解析几何)、微积分初步及其应用。
(8)高中物理竞赛有哪些扩展阅读
高中物理竞赛程序如下:
1、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每年举行一次,包括预赛、复赛和决赛。在校高中学生可向学校报名,经学校同意,由学校到地方竞委会指定的地点报名。凡报名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学生均在地方竞委会指定的地点参加预赛。
预赛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命题组统一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办公室统一制卷。各地方竞委会组织赛事和评定成绩。预赛满分为200分,竞赛时间为3小时。地方竞委会不得组织其它考试来确定学生参加预赛的资格。
2、复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题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命题组统一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办公室统一制卷。理论考试满分为160分,时间为3小时。各地方竞委会组织赛事和评定成绩。
复赛实验由地方竞委会命题和评定成绩,满分为40分,实验时间为3小时。复赛实验的日期、地点和组织办法由各地方竞委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
参加复赛的学生由地方竞委会根据预赛成绩确定。参加复赛理论考试的人数不得少于本赛区一等奖名额的5倍。参加复赛实验考试人数不得少于本赛区一等奖名额的1.2倍。
3、各地方竞委会根据学生复赛的总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和实验考试成绩之和)和全国竞委会分配的名额,择优推荐学生参加决赛。对于在上届决赛中成绩较好,以及在当年举行的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获金、银、铜奖的学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全国竞赛委会确定的办法给予适当奖励名额。
承办决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决赛的名额可增加3名。
若参加决赛的最后一个名额有两名以上的学生总成绩相同,则地方竞委会应根据他们的理论成绩高低择优确定一名;若理论成绩最高的学生有两名以上也相同,则地方竞委会可对这部分学生以笔试的形式进行加试,选取成绩最好的1名。
决赛由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命题组命题和制定评分标准,决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竞赛时间各3小时。理论满分为140分,实验满分为60分。由组委会聘请高校教师阅卷评分。
由常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奖组,由评奖组核审学生决赛成绩,提出获奖名单,最后由全国竞委会审议通过。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章程
参考资料来源:山东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内容提要
9. 高中物理有哪些竞赛
楼主你是哪里的~~我是江苏的,物理竞赛,正规的只有全国物理竞赛~~~不过下面有选拔赛,市里,省里各一次选拔~~~最后全国,我参加过两次~~~这竞赛成绩可以作为自主招生的资格~~我两个物理二等,一个化学二等同济大学,南京东南大学都可以参加的~~~好处多多啊~~求采纳~~~加精吧楼主~~~
10. 高中有什么物理竞赛吗请介绍下,高几参加,难易程度谢谢
全国性的有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高中生都可以参加,但卷子是相同的。难度到大学难度,所以很多学校都请教授来上竞赛课。
还有地域性的,比如在上海,有基础知识物理竞赛,但这个竞赛没有保送资格,难度仅在高考之上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