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理综各科多少分
理综一般说的是高考的理综,理综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共300分,分别占100分
⑵ 河南省2007年高考总分是多少各科目是多少分
文、理科总分都是750分。文科:语、数、外各150分,文综300分。理科:语、数、外各150分,理综300分。
⑶ 高考理综总分是多少,每一门各多少
理科综合试题,简称“理综”,指的是在高考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合卷,总分300分(其中物理占120分、化学占100分、生物占80分)。
高考语数英:语文 150 分 , 数学 150 分 ,英语 150分 ,总分750。
高考理综答题技巧:
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1、分析理解题干,弄清楚选什么?
2、由问题联想答案:问题→答案→供选答案。
3、由题目选项联想问题:供选答案→答案→问题。
4、特殊情况,不能放弃。 有时无法选择出答案,这时可随便填上一个。
审慎思考:
将有效信息与所学的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找出解题的突破口。根据所学知识,建立推导出答案的“逻辑链条”,即解题思路。
规范书写:
所谓规范书写就是根据上面得到的“解题的逻辑链条”用学科语言表达出来。
⑷ 高考理综理化生各占多少分
全国卷是这样的:物理120分,化学108分,生物72分。加油!祝福你会有个理想的成绩~
⑸ 2007年以后高考理科综合各科分数分布
给出确定的分数分布很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三科分值差要剪小,最终趋向110,110,80
⑹ 理综满分多少
满分300分。
高考理综是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科组成的试卷,满分300分,全国高考理综卷的物理占110分,化学占100分,生物占90分。不使用全国卷的省市,比如上海,北京,天津,浙江,他们是自主命题的。理综各科的分值占比和全国卷不一致,且各省市标准不一。北京的分数分配却是物理120分,化学100分,生物80分。
有些省市已经进行了高考改革,他们高考不再分文科理科,因此也就没有理综一说,各科都是分开考的,考生从中选择三科,所以并不存在理综各科分数的分值分配。主要看你是那个地区的。
⑺ 高考理综总分是多少,每一门各多少
高考理综总分是300分,其每一门的分数如下:
理科综合试题,简称“理综”,指的是在高考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合卷的综合测试,理综总分为300分,但是对于单科成绩来说各省所划分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但是总体来说,物理的分数最高,化学其次,生物稍低,全国理综卷来说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仅占90分。
与其相对应的是“文科综合”。这样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意在引导中学生既要均衡发展,又能突出个性与特长,并借此缓解中学当中普遍存在的偏科弊病。
⑻ 2007高考浙江试卷和答案,不要链接!有20分
浙江省高考文科综合卷评析
政治部分
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 祝国强
嘉兴高级中学特级教师 李兆田
命题方向和风格基本稳定,题型、题量、比分保持不变,选择题难度与去年基本持平,非选择题难度略有提高。
1.试题不仅高度重视而且进一步深化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首先,强调了基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了基础知识运用的综合程度,如25、26、29、34题以及39题的第⑶小题、40题的第⑸小题等。其次,加强了基础知识与情景材料的融合,注重了结合题目的具体情景进行新的提炼和概括,如28、31、32、33题以及40题的第⑹小题等。
2.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当前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也是政治高考命题的所关注的焦点,民生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试题涉及到药品安全、社会保障制度、信息安全、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如29、30、31、32、33、39题。
3.能力考核的目标要求层次和水平的总体提高是今年政治高考试题的一大特点。首先,在四个考核目标中后两个目标“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所涉及的题目数量较多,几乎包括了所有非选择题;其次,对每一考核目标的要求也达到了比较高的层次,如24、30以及39题第⑵、⑶问,尤其是40题的第⑹问达到了“论证和探讨问题”目标的最高层次要求。
历史部分
杭师大附中特级教师 朱世光
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 周百鸣
突出考查学科能力,考查内容以政治史为重点,试题设计更加灵活。
1.从新角度、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注重考查历史问题的认识过程,要求把历史事件、事物等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认识,很多问题不能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上找到原封不动的答案,而要通过内化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如第13、19、22题、第38题第(1)到第(4)小题、第40题第(2)小题等。
2.试题突出了“政治文明史观”和“整体世界史观”。如第14—17题关于“17世纪以来,中国的军队在组织、性质等方面几经转变”的专题史考查;第40题第(2)小题关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突出考查了“民族融合、社会文明发展”等;第38题以美国在二战中的一些史实为切口,考查了当时的国际背景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地位等内容。
3.注重考查多层次的能力。如:第20题、第38题第(4)小题、第40题第(1)小题等突出考查了考生的历史图文转换能力;第15、18、23题、第38题、第40题第(1)、(2)小题等突出考查了考生的甄别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第38题突出考查了多种材料的比较分析和综合概括能力等。
4.历史材料丰富多样,阅读量增加。如第15、19、21、23、38、40题中运用了许多文献材料和历史地图、照片、表格数据等,考查考生阅读文字材料、解读图表、分析情景、进行人文理解等能力。
地理部分
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 李小冬
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特级教师 汤国荣
重视情境材料的创设,突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
1.题量略有增加,但分值不变。学科内综合题由1题增加到2题。
2.整体难度与2006年基本相当。选择题中除第6~8题难度较大外,其余都相对比较容易;综合题总体难度不大,但考生在答题时难以保证答案的完整性,如第36题的第(2)问和第40题的第(4)问等。
3.试题情境创设体现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大部分地理图表相对比较传统,考生在平时复习中时有所见,但部分试题的图像注重创新,如第5题的“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统计图”、第6~8题的“经纬网简图”、第40题的“燕京城历史地图”等。
4.试题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考查内容相比,人文地理略多,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观念在试题中的渗透。
5.突出考查考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其中地理信息的有效处理能力及地理问题的论证和探讨能力成为考核的重要目标。试题加大了题面信息量,注重题面信息与设问之间的联系,注重考生的思维过程与质量。如选择题第6~8题、综合题第37题等,其答案的选择与问题的回答都需要有效地处理图表信息与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综合题的第36题与第40题的第(4)问等,注重对考生分析评价能力的考核,科学、合理的表述成为影响得分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浙江省高考理科综合卷评析
物理部分
富阳中学特级教师 何文明
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 周彩莺
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物理试题,在注重主干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学科能力考核。考试内容与要求不超纲,没有偏题和怪题。考核的重点、试题的形式基本保持稳定。物理试题的题量、题型、分值与去年一致,试题的整体表述准确、科学、简洁,部分试题的呈现方式、问题设置有创新,如第18、19、21、23、26题等。总体难度比2006年有所提高。
重视对主干知识的考核,体现了学科的特点。“力和运动”部分仍是今年考核的重点,120分中占62分。出现了多年未见的碰撞中用动量和能量守恒联立方程求解的问题。热学、光学、原子和原子核、振动和波、万有引力等知识内容的考核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核的知识点也基本稳定。、理综试卷中物理共12题,120分。考核的知识内容涉及了《2007年考纲》17个知识单元中的15个,未考核的单元只有2个:恒定电流和交变电流、电磁场和电磁波。
今年的物理试题在全面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基础上,突出了实验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核。实验能力的考核以教材中的学生实验为载体,进行拓展和变式。第一小题考核示波器的正确使用,若学生不理解示波器的原理、没有进行过实际操作,很难顺利完成试题所要求的调节。第二小题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以学生实验为基础,验证新的物理量。本题要求考生对原有实验过程以及测量的物理量的理解,是实验命题的一种创新和尝试。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的考核,主要体现在第24题需要用二元二次方程求解,第25题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要求学生在应用物理规律作出图示的基础上,寻找几何关系进行求解。用图象表示物理过程或物理量的变化,考核学生读图、作图,从图中获取信息能力的试题数明显增加。如15、18、21题主要考核学生对图象理解,第17、19、20、21、25题则主要考核学生应用作图解答试题的方法
物理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是有多个选项,但8道选择题中只有2题的答案有多个选项。第24、25题是占40分的两道大题,这两题的设问都只有一问,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要求较高,要完成完整的求解过程比较困难。
化学部分
杭州学军中学特级教师任学宝
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任雪明
化学部分试题继续保持了近年的题型呈现方式,但主观题和客观题难度均较去年略有增大。总体感觉既似曾相识,又推陈出新。试题的主要特点有:
强调基础。除I卷中着重考查化学基本理论外,Ⅱ卷中第26、28、29题对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基本实验原理和技能、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以及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反应的考查,都很好地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
突出推理。I卷第12题要求考生根据试题给出的模糊信息(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和确定信息(氧的质量分数为50%),依据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特点进行合理的推算,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Ⅱ卷第29题则考查了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要求考生结合框图和官能团的性质推断有关物质并回答相关问题;Ⅱ卷第27题要求考生结合所掌握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对试题提供的信息碎片进行有效的综合分析和推理,体现了较高的能力要求。整卷中,与推理有关的化学试题分值达到了化学部分总分的1/2。
关注经典。I卷第7题、Ⅱ卷第28题分别改编自全国高考化学试卷1997年第18题、1991年第32题,既较好地兼顾了命题的连续性和试题难度的稳定性,也赋予试题新的内涵,体现了学科经典试题的价值。另外,I卷第9题、第11题、第13题以及Ⅱ卷第26题、28题等也可在往年高考化学试题中找到原型。
与此同时,试题保持了对化学基本理论、化学用语、化学基本技能较高的考查要求,特别是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电离和化学平衡理论以及限定条件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试题也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化学视角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试题中出现了NaHSO4溶液的性质、有机化合物的键线式、双水解等内容,可能会对考生正确答题产生一定的障碍。
生物部分
杭州第二中学特级教师金永生
省教育厅教研室高级教师施忆
今年理综生物卷,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了对生物学科能力的考查。从题形上看,生物试题延续了以往几年的特点,即有五道选择题,二道非选择题,两类试题的分值分别为30分和42分,合计为72分,占理综试卷的24%左右。从内容上看,坚持对生物学科主干内容的考查。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有:新陈代谢、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遗传的基本规律、光合作用、生物与环境、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等。其中,高中必修内容约占60%,选修内容约占40%。总体上看,今年的生物卷依然体现出“稳中求新,稳中求变”的特点,尤其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关注现代生命科学内容。“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是《考试大纲》对考生的要求之一。今年生物卷考查内容中有不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例如,选择题的第2题、第4题、第5题分别是人体免疫、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等方面的内容。
2.凸现生物学科能力测试。这些年,注意对生物学科能力测试是生物卷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在今年的试题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选择题第5题要求考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从试题的图像中,获取蕴藏着的生物学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又如,非选择题第30题要求考生对某同学已设计的实验进行改进,达到既定的实验目的。这不仅需要考生具备实验的理论知识,而且需要考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再如,非选择题第31题要求考生基于遗传学规律,对遗传问题进行推理、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这道题目,需要考生具有综合运用遗传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需要考生具有较强的思维逻辑性和严密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近年生物卷中,对考生的科学语言的表述能力也是能力测试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第30题、第31题的解答都需要考生能用恰当的词语准确、清晰、流畅地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表述出来。
⑼ 高考理综总分多少物理 化学 生物各占多少分
高考理综总分是30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生物100分。
拓展资料:高考考生分为文理科考生,文科考生考试科目有: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政治100分,历史100分,地理100分;理科生考试科目有: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生物100分。
拓展资料: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高考并非中国公民获得文凭学历的惟一途径,还有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大和远程学历教育等途径,所取得学历都是国家认可的学历。上海、浙江二省市2014年开始第一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省市2017年开始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2015年1月1日年起,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20年,中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2018年3月21日,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2018年3月27日,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山东夏季高考将自2020年起取消文理分科,高中生可自主选择3门等级考试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