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高考物理实验有多少

高考物理实验有多少

发布时间:2022-08-06 19:26:20

① 总结一下高中物理的实验都有那些呢

?
Ⅰ.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1)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原理
中学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索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
??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
gh≈ ( ),
??就算验证了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掌握实验方法步骤;

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
实验仪器
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对这些仪器,都要弄清其原理、会正确使用它们,包括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实验装置
对电学实验主要指电路图。
??下面几个是应特别注意的:
??①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如何平衡摩擦力是关键。
??②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及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要使用斜槽轨道,让小球从轨道上端无初速滚下,然后平抛出去,在安装装置时要注意保证轨道末端必须水平,如果实验要进行多次,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处下落,因此应有一个挡板。
??③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要用铁架台并用夹子固定纸带,这样在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重锤前,能保证打出的点迹在同一点上,若像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图那样,用手握住纸带,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纸带前,会由于手的抖动而打出一“堆”点,从而无法准确找出第一个点(即自由落体运动起始位置)。
??④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在安装单摆时要注意悬点的固定,随便拴一个结系在铁架台的横梁上是不可取的,因为悬点不确定,就不是单摆,并且摆长值也无法准确测量。
??⑤有关电路的电学实验要注意安培表的外接与内接,制流与分压电路的选择,电表内阻的影响,等等。

② 高中生应该会做的物理实验

要求能在理解基础上独立完成的学生实验有:
1.长度的测量
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3.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6.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7.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8.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9.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0.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11.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2.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3.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14.研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5.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16.练习使用示波器
17.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8.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9.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20.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21.用气缸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2.研究玩具电机的能量转化
并注意应用这二十二个实验中所获得的实验思想、方法、技巧,灵活解决其他类似实验或实际问题。

③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主要有哪些

高考物理力学实验主要有:
1、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3、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4、验证动能定理。
5、验证机械能守恒。
6、探究平抛运动规律。
7、验证动量守恒。

④ 高考物理实验题有多少种类型

哈三中物理备课组长,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获国家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届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剩下的最后两个月里,许多考生关心物理学科还应该注重哪些细节。本专栏请名师针对每个题型点拨考生。考生目前应该把自己过去复习的知识、做过的题目做梳理,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针对高考的三种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一、重视实验在高考试卷中,物理实验题有18分,占总分的15%%,突出体现了物理的学科特点以及实验在物理学科学习质量评价中的重要地位,有助于检验考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但是考生在做此题时易失分,这一部分要作为复习的重点。从近几年的高考题和《考试说明》上看,实验题将重点考查运用所学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来解决新情景下的实验问题。实验考查的主要热点是:第一,基本测量。要求熟悉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读数的有效数字位数要明确。第二,数据处理。要求会用代数方法和图像方法处理数据,能对打点计时器纸带分析运动性质,计算即时速度和加速度。第三,运用规定实验中的方法、原理、器材,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解决有关问题。第四,电学实验是考查的重点。第五,重视力、热、光实验。实验复习的难点是:创新实验设计,器材选择和电路设计,连接实物图,数据处理。针对实验的热点和难点,考生在复习实验时注意体会和运用以下思路:(一)实验的原理是实验的核心和灵魂。新实验的本质就是欧姆定律和串、并联关系的应用;打破实验及其设计的神秘感,把实验问题转化为简单的计算和估算;间接测量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设计实验是依据课本中已经出现过的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所使用的基本器材以及在这些实验中学过的有关方法等,根据题目提出的目的和要求以及给出的器材,来设计实验方案。此类题目要求考生对课本总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原理和方法要有透彻的理解并能迁移到新情景中,能够把所学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实验方法、基本仪器综合起来进行创新性的应用。解决设计实验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实验原理,它是进行实验设计的根本依据和起点,它决定应当测量哪些物理量、如何安排实验步骤、如何处理实验数据等。因此,实验的原理是实验的核心和灵魂。(二)深刻认识电表是特殊电阻。做电学实验离不开电表,认识电表、学会正确使用电表是很重要的。1、理想电表:理想电流表是内阻为零,理想伏特表是内阻无穷大。2、实际电表:实际电表都是以灵敏电流计为核心的电阻系统。实际电表在电路中具有双重身份。实际电表是一个测量仪器,电压表能显示自身两端的电压,电流表能显示通过自身的电流;实际电表又是一个电阻,它遵守欧姆定律,串联、并联接在电路中时,起分压和分流作用,与一般电阻完全一样。3、电表内阻的测量:半偏法、伏安法、替代法、比较法。(三)关于连接实物图。笔试虽不能考实验的实际操作,但可以通过考查学生电路实物连线和插针法的连线来弥补,近几年来这方面的题目出现次数较多,有测电阻的电路实物连线,如2004年、2005年全国理综卷Ⅱ;有测电源的内电阻和电动势的实物连线,在2004年和1999年高考卷中都出现过连接单刀双掷开关这一考生较少接触过的仪器的题目。1、原则:正确、清晰;2、评分标准:完全正确得满分,有一处错误就一分不得;3、细节:接线到柱、线不能交叉、表的正负接线柱和电源的正负极、开关控制总电路、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4、步骤:先画出相应的电路原理图,然后标出表的正负接线柱、量程和电源正负极;最后连接顺序为先连接主回路,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开关及其他元件到电源负极。再连接分支回路。要特别注意分压电路。(四)器材选择和电路设计。1、原则:安全、节能、减小误差(偶然误差、系统误差);2、器材选择: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3、电路设计:测量电路(安培表的内外接)、控制电路(分压电路和限流电路)。(五)数据处理。作为数据处理的方法之一,图像法处理数据已成为最重要的手段了。这与它直观、误差小、易于发现错误数据、可以求平均值和求某些物理量有很大关系。图像法处理数据在物理中有三种应用:1、用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求测量量;2、用图像来验证物理规律;3、利用图像寻求和探索未知的物理关系。目前此类题目正在从画直线向画曲线方面发展,要引起重视。如2004年江苏物理卷画的实际上是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2004年上海卷画的是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2003年上海卷通过I-u关系曲线图求热敏电阻的阻值,这些都是曲线。2003年全国高考理综卷则通过I-u图求待测电阻的阻值。(六)重视力、热、光实验。近几年的实验题几乎全是电学实验和基本仪器的读数,但今年的特点已向我们发出了信号:“一电二力”或“一电一光”或“一电一其他”式的实验命题方向已明显,要求我们在把电学实验放在重点位置的同时,应不忽视其他部分的实验。二、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在理综试卷中物理选择题有8道,计48分。占物理题目总数(12道)的67%%,占总分的40%%,而且与化学和生物不同的是,物理的选择题是不定项选择,难度比较大。一道题6分的差距是比较大的,因此,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是高考成功的基础。这就更要求考生知识的储备,对定理、定律的概念、理论的来龙去脉、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各种表达式和使用时的问题要非常详细且熟练掌握;除此以外,对一些由基础知识延伸出来的推论也应该熟练掌握并能灵活应用。选择题以热、光、原、波、万有引力的考查为主,涵盖的内容包括: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万有引力、振动和波。其中热、光、原和波每年必有题,万有引力的内容也是命题的重点(2005年全国三套卷及各地区高考试卷对万有引力均有考题并且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这些题目就占到了12个物理试题总数的40%%左右,分值接近总分的25%%。由于这些内容是以记忆应用为主,是考生更容易看得见抓得着的一部分知识,另外这些知识相对简单,考生掌握起来相对容易。只要功夫用到了,该记住的记住,高考时就会有很大收获。针对选择题的特点,考生复习时注意:首先在战术上要给予高度重视。千万不要因为它的内容简单,就蜻蜓点水似的复习,这部分复习要舍得花时间。在考场上对这部分知识要有一种势在必得的决心。这部分知识内容较多、较杂,复习时应突出重点、落实准确,绝不可似是而非,要做到知识没有盲点。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想在高考中多得分非常不容易,但容易做到的是尽量少丢分。三、程序法分解计算题理综卷中三道物理计算题将集中体现考试大纲中提到的五种能力的考查任务。不论简单还是复杂,都将在高考中起到良好的拉大考分作用。这三道题答得如何将决定考生能否考入理想大学和理想专业,所以考生应格外重视。在高考中可能计算题给出的情景比较复杂,研究对象多或者研究过程多,但无论怎样复杂其实都是一个个小过程搭接出来的,所以考生要做的工作就是将复杂问题利用程序法分解成一个个的子程序或子过程,每个子程序或子过程满足不同的物理规律,完成不同的动作。考生可以用程序法、分解法顺利地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复习时就应注意:(一)提高审题能力。审题不过关说到底就是方法、习惯不过关,要过好物理审题这一关,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八个字:眼看、嘴读、手画、脑思。眼看是前提:这是从题目中获取信息的最直接方法,这一步一定要全面、细心。眼看时对题中关键性的词语要多加思考,搞清含义,对特殊字、句、条件可以用着重符号批注;全面分析已知、未知的物理条件,特别是一些隐含的物理条件,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嘴读是内化:可以小声读或默读,是强化知识、接受题目信息的手段。这是一个物理信息内化的过程,它能解决漏看、错看等问题。手画是方法:就是对题目中出现的物理情景、物理模型画一些必要的草图和变化的过程。草画图形,要搞清物理过程,还原物理模型,找出题目的关键之处,这是解题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解题的突破口。脑思是关键:做到以上几点后,下面就是充分挖掘大脑中所有储存的知识信息,准确思考、全面思考、快速思考,分析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二)加强对物理情景的认识。分解的关键就是对实际问题物理情景的认识。因为你只要认识物理情景,就知道用哪些量描写它,也知道这些量之间遵循的规律,你也就能够处理这些问题了。只要抓住了物理问题的基本情景,自然就有了它的规律认识,也就会处理这个问题了。所谓难题难在它的物理情景的认识上,可能情景比较复杂,可能条件比较隐蔽,因为你认识不了它的情景,所以你就不知道从哪儿入手,或者你认识不了它比较隐蔽的条件,你就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入手解决问题。如果想提高物理成绩,关键是认真审题,审题的核心就是要抓住物理情景。只有抓住物理情景你才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三)强化采分点意识,规范解题。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一定要熟悉高考的评分标准,规范解题过程。尽量争取会的题目多得分,得全分。最好在做好近3年高考题的基础上,仔细研究评分标准,使自己的答题更加规范。四、做典型题在最后两个月里,做什么难度的题,做多少题,怎样做题是许多考生觉得难以把握的问题。物理离不开做题,不一定非要找一些所谓的新题去做,也可以利用过去做过的一些题目。第一,那些曾经不会做、经常做错的题目,利用最后复习期间,找到错误的原因。第二,也可以对做过的题目横向地总结规律,这部分题目基本的处理思路是什么,基本的处理特点是什么,使得自己对处理问题的思路、规律等方面有更高的认识,这也是利用好旧题的一种方式。第三,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不多钻难题、偏题和怪题。超纲的题更不要浪费时间。第四,选看近三年高考中的一些新型的、有独到之处的、得分率较低的好题、妙题、情景题,再就是选一些高质量参考书中的有典型性的、有分析解答点评的例题,最好是再挑选一些经你分析后认为可能作为高考题的题目来看或做。在复习中,要注意公式的灵活运用、知识间的融会贯通、解题方法的收集整理,对似曾相识的题目要提高警惕,还要善于辨析“形同质不同”与“形异质实同”的题目。最后的复习一定要追求高质量而非追求数量,对精选后的做题与读题,要寻求感悟的闪现并抓住它去进行联想,以求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谢谢采纳!!

⑤ 高中物理实验总共有多少

浙江高考范围的今年IA范围内的学生实验有14个,演示实验多了

⑥ 高考物理实验题有哪些

哈三中物理备课组长,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获国家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全国第二届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剩下的最后两个月里,许多考生关心物理学科还应该注重哪些细节。本专栏请名师针对每个题型点拨考生。考生目前应该把自己过去复习的知识、做过的题目做梳理,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针对高考的三种题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一、重视实验在高考试卷中,物理实验题有18分,占总分的15%%,突出体现了物理的学科特点以及实验在物理学科学习质量评价中的重要地位,有助于检验考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但是考生在做此题时易失分,这一部分要作为复习的重点。从近几年的高考题和《考试说明》上看,实验题将重点考查运用所学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来解决新情景下的实验问题。

⑦ 高考物理和化学的必考实验有哪些

哈三物理备课组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获家级优质课赛等奖全第二届信息技术与物理科整合教赛等奖剩两月许考关物理科应该注重哪些细节本专栏请名师针每题型点拨考考目前应该自复习知识、做题目做梳理夯实基础前提针高考三种题型进行针性训练、重视实验高考试卷物理实验题18占总15%%突体现物理科特点及实验物理科习质量评价重要位助于检验考科态度创新精神考做题易失部要作复习重点近几高考题《考试说明》看实验题重点考查运用所实验原理实验解决新情景实验问

⑧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有多少个

学生分组实验目录(共16个)
序 号 实验内容
必 修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 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十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十一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选 修 3-3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3-4 实验一 探究单摆的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实验二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三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3-5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⑨ 高中阶段都有什么物理实验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隔5个间隔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其中T=5×0.02s=0.1s)。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目的: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弹簧秤(2个)、直尺和三角板、细线

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用描迹法)

目的:进上步明确,平抛是水平方向和竖直两个方向运动的合成运动,会用轨迹计算物体的初速度。

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两个分运动的合成,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等于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有孔的卡片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运动时的若干不同位置,然后描出运动轨迹,测出曲线任一点的坐标x和y,就可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纸带的左端是用夹子夹重物的一端。

⑴、要多做几次实验,选点迹清楚,且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进行测量。

⑵、用刻度尺量出从0点到1、2、3、4、5各点的距离h1、h2、h3、h4、h5,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算出2、3、4各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2、v3、v4,验证与2、3、4各点对应的重力势能减少量mgh和动能增加量是否相等。

5、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等势线

目的:用恒定电流场(直流电源接在圆柱形电极板上)模拟静电场(等量异种电荷描绘等势线方法.

实验所用的电流表是零刻度在中央的电流表,在实验前应先测定电流方向与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将电流表、电池、电阻、导线按图1或图2 连接,其中R是阻值大的电阻,r是阻值小的电阻,用导线的a端试触电流表另一端,就可判定电流方向和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物理实验 (中学物理课程包含的实验)

⑩ 高考物理所有重点电学实验

提到物理,很多理科生都感觉比起化学、生物可是困难多了,而电学实验更因为难度高而让一些同学在学习中感到头疼,电学实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几乎年年考,但每年都有许多考生在此留下了遗憾。虽然考生感觉难度大,但电学实验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高考出题人的青睐:自从2002年我省实行理综考试以来,除2002年考查的是热学实验以外(在现行课本中此实验已删掉),其余五年均考查到了电学实验;考试大纲要求的实验有19个,其中10-17个均为电学实验。可见电学实验在高考中所占地位非同一般。

考查全面重点突出

从总体上来说,物理实验的考查在高考中是以笔试的形式进行的,通过考查一些设计性的实验来鉴别考生实验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实验部分在理综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重(17分左右),区分度和难度较高。通过对高考电学实验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高考实验考试的总趋势是:一是利用考纲所列实验的原理、方法和器材重新组合,推陈出新;二是把重点放在实验和器材测量的原理、选取、数据处理和结论获取的方法上;三是适量编制设计性、探究性实验,进行考查。

由于连续几年高考中均出现电学实验,虽然形式多样,但考查的特点还是比较清晰的。比如实验能力的考查多集中在电阻的测量上。这几年高考,几乎所有电学实验都是以测电阻为背景,如2003年考查伏安法测电阻;2004年、2006年分别考查电表内阻的测量;2005年考查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归根结底考查的实验原理均为欧姆定律R=U/I,因此对电阻的测量,都是在用各种方法寻找电压U和电流I。

实验试题的设计体现了“来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2004年全国卷Ⅰ第22题考查电压表内阻的测量方法———半偏法,直接来源于课后学生实验———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但改测电压表内阻,考查了考生的实验迁移能力;2005年全国卷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也是直接来源于课后学生实验———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但又高于课本,不能照搬课本实验电路图。只有真正理解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才能达到灵活运用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实验相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课本实验不可小视,并且要从中有所提升。

能力的考查比较全面,其中涉及误差的分析、利用图像或公式处理数据、有效数字的保留等,对实验分析能力、利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都有所考查。

注重对考生课后实验的挖掘,同一实验器材,完成不同的实验目的———一“材”多用,如2002年全国高考29题,考查利用“验证玻意耳定律”的器材来测量大气压强p0;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22题,考查利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器材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等。

复习注重超越课本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高考实验考查能力较高,那种只背实验原理、步骤、讲实验操作,过程的做法已经不能很好地应对今天的高考了。仅仅能独立完成大纲规定的实验,知道怎样做还不够,还应该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要真正领会其中的实验方法,并会将这些方法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在新的情景中加以应用。

1、平时复习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物理实验的习惯。有些同学侧重实验的记忆,把课本上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等,像背语文课文一样背诵下来,这样是绝对不可能提高实验能力的。这样做极不适应现代高考实验考查的趋势,因为高考物理实验考查的是实验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等。对于一个实验正确的学习方法是遵从以下步骤:明确目的———尝试原理———选择器材———确定步骤———误差分析。学习每一个实验,先明确实验目的,然后根据实验目的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尝试思考实验原理。围绕敲定的实验原理,确定实验器材,根据实验器材,确定实验步骤,依据实验原理进行误差分析。因为同一实验目的,它可能存在不同的实验原理,所以我们通过尝试思考实验原理的方法,就可以拓宽思路,提升能力。如果同学们提前知道实验原理,就可能造成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使思维受到限制。

2、重视课后实验,熟悉基本实验器材的使用,争取最大限度地做到:一“材”多用。如利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器材,能否测定极细金属管的内径;利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器材,能否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演示实验、做一做等也在高考考查范围之内,同样也要注意挖掘。

3、平时多总结一些实验方法及题型,积累一定的经验,作为自己知识的储备,增强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和信心。如对电阻的测量有很多种方法:伏安法、替代法、半偏法、多用电表测电阻等;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有:伏安法、两阻(定值电阻)一表(电压表或电流表)法、一箱(电阻箱)一表(电压表或电流表)法等。

4、对于同一电路中出现的“双调节”或“双控制”元件,要注意操作步骤。如用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实验步骤的考查,就曾在高考题中出现,因为此电路中存在两个变阻器、两个电键,必定有调节和操作上的先后顺序。还有研究自感现象中的通电自感实验时也涉及到了两个滑动变阻器先后调节的问题。

5、树立“转换”思想,开拓设计性实验的思路。要提高设计实验的能力,必须认真体会物理教材上的实验思想。其实物理教材蕴含大量的实验设计方法。善于联想对比,拓宽知识,如利用半偏法测定了电流表的内阻,那能不能利用半偏法测定电压表的内阻;根据电流表的校表电路,能不能设计电压表的校表电路。

6、掌握一些实验技巧:如电表是会“说话”的电阻:

①对一些特殊电阻的测量,如电流表或电压表内阻的测量,电路设计有其特殊性:一是要注意到其自身量程对电路的影响,二是要充分利用其“自报电流或自报电压”的功能。测电压表内阻时无需另并电压表,测电流表的内阻时无需另串电流表。

②当电表内阻已知时,电表功能可以互换。如当电流表内阻已知时,可以根据电流表读数乘以其内阻得到电流表两端的电压,此时电流表可当电压表使用;同理,当电压表内阻已知时,电压表可当电流表使用。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拓展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如:伏伏法,安安法等。

7、多进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熟悉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实验能力。实验题中的实物连线,实验步骤排序、纠错、补漏、实验误差的排除、错误的纠正等。这些都是实际操作的全真模拟,如果学生没有动手做过这些实验就不可能答好这些问题。复习中,可开放学校的实验室,让学生重温实验的实际操作。但由于某些学校实验条件不足,不是实验器材缺乏,就是实验器材陈旧,使得测量误差很大,限制了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另外,实验室器材种类少、规格少,也不能满足当今高考的要求。还有高考试题中所给实验器材的规格,实验室也不一定具备。故建议有条件的家庭或学校安装仿真物理实验室,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来完成实际中完成不了的实验,也可通过反复改变某一元件的参数值,看其对整个电路的影响。这样对考生解决实验问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总之,实验也并不单纯是实验这一模块的问题,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高低往往与学生物理知识、思想、方法的储备密切相关,要从根本上提高物理实验能力,必须全面提高物理水平。

电学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的总原则是安全、精确和方便。器材的选择与实验所用的电路密切相关,因此在选择器材前首先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设计测量精确、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的实验电路,再根据实验电路的需要选择器材。选择器材和电路时,为了使测量结果精确和保护仪器,应遵循以下原则:

□电表。通过估算确定电路中通过电流表的最大电流和电压表两端的最大电压,所选择的电表的量程应大于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以确保电表的安全;通过估算确定电路中通过电流表的最小电流和电压表两端的最小电压,选择的电表的量程应使电表的指针摆动的幅度较大,一般应使指针能达到半偏以上,以减小读数的偶然误差,提高精确度;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以后,在不计电表内阻时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流表和内阻较大的电压表,以减小系统误差。

□变阻器。所选用的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电路中通过变阻器的最大电流,以确保变阻器的安全;为满足实验中电流变化的需要和调节的方便,在分压式接法中,应选用电阻较小而额定电流较大的变阻器,在限流式接法中,应选用电阻与待测电阻比较接近的变阻器。

□电源。一般可以根据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额定电压选择符合需要的直流电源。

□分压式和限流式电路。在选择变阻器分压式和限流式电路两种接法时应优先考虑限流式接法,为了能使实验正常进行和操作方便,当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然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或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者待测电阻远远大于变阻器的最大值或者需要在待测电阻两端从零开始测量电压、电流时采用分压式接法。

阅读全文

与高考物理实验有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