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物理实验室有哪些危险药品

物理实验室有哪些危险药品

发布时间:2022-08-06 22:50:51

Ⅰ 九类危险品分别是哪些

根据所具有的不同危险性危险物品分为九类

一、爆炸品

本类货物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二、压缩气体

压缩气体,是指在-50℃下加压时完全是气态的气体,包括临界温度低于或者等于-50℃的气体。高(低)压液化气体,是指在温度高于-50℃下加压时部分是液态的气体,包括临界温度在-50℃和+65℃之间的高压液化气体和临界温度高于+65℃的低压液化气体。

三、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是指易于挥发和燃烧的液态物质。其闪点(表示可燃液体性质指标之一)低于28.1°C的为一级易燃液体,极易燃烧和挥发,如汽油等。

四、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是指燃烧点低,遇火、受热、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后,极易引起急剧燃烧或爆炸的固态物质。有的某些易燃固体发生燃烧时还放出有毒气体。


五、氧化物

氧化物(Oxide)属于化合物(当然也一定是纯净物)。其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另一种若为金属元素,则称为金属氧化物;若另一种不为金属元素,则称之为非金属氧化物。

六、有毒物质

一般的定义为凡是以小剂量进入机体,通过化学或物理作用能够导致健康受损的物质。根据这一定义可知,有毒物质是相对的,剂量决定着一种成分是否有毒。

七、放射性物质

某些物质的原子核能发生衰变,放出我们肉眼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只能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到的射线,物质的这种性质叫作放射性。 放射性物质是那些能自然的向外辐射能量,发出射线的物质。

八、腐蚀品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九、其他危险品

危险物品,即由于其化学、物理或者毒性特性使其在生产、储存、装卸、运输过程中,容易导致火灾、爆炸或者中毒危险,可能引起人身伤亡、财产损害的物品。显然,这是从物品的性质上所作的界定。通常讲,危险物品主要包括: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

(1)物理实验室有哪些危险药品扩展阅读

生产中危险品的使用

接触有毒药品时应带橡皮手套;接触有毒气体时,须带好防毒口罩或面具;烧煮强酸、强碱时,要带好眼罩(镜)。危险品的领用必须审批限量发放,并由生产使用人员亲自办理,不得由非生产使用人员转手办理。使用人员必须熟悉危险品的性质和防护知识,操作谨慎,确保安全。

管理人员必须会同保卫部门人员对使用危险品的全过程予以严格控制和监督。对领、用、剩、废、耗的用量必须详细记录;剩余药品应及时退库不得在生产车间、实验室过夜;剧毒品的容器废液、残渣等应妥善处理,严禁乱抛。

在生产和实验休息时间,使用人员严禁将危险品使用现场,在工作交接班时,必须严格进行危险品使用管理的交接手续。保管人员每周应将危险品的购、用、存的数量清理一次,分别报生产管理和安全保卫部各一份。

Ⅱ 实验室中会发生哪些危险

1.踩到洒落到地面上的氯酸钾而着火。
2. 将过氧化氢浓溶液密封贮存的过程中塞子飞出,过氧化氢溢出而着火(用透气的塞子塞着较好)。

3. 用硅胶精制二特丁基过氧化物,于布氏漏斗过滤时,发生爆炸(因在过滤板上析出过氧化物之故)。


4. 浓硝酸沾到衣服而引起着火。

5. 将渗透浓硫酸的破布与沾有废油的破布丢弃在一起而着火。

6. 装有热的浓硫酸的熔点测定管发生破裂,浓硫酸沾到手上而烧伤。

7. 装有黄磷的瓶子,从药品架上跌落,洒出黄磷而着火。

8. 铝粉着火时,用水灭火,火势反而更猛烈。

9. 将熔融的黄磷倒入水中制成小颗粒时,烧杯倾歪了,洒出黄磷而引起着火,并烧着衣服,致使烧伤

10.将盛有经溶剂稀释的三乙基铝的瓶子,放入纸箱搬运的过程中,瓶子破裂发生泄漏而引起着火。

11.在滤纸上洗涤还原性镍催化剂,其后把滤纸丢入垃圾箱中而引起着火。

12. 在通风橱内,用氢化铝锂(LiAlH4 )进行还原反应,于放有(LiAlH4 )的烧瓶中加入乙醚时发生着火。

13.乙醚从贮瓶中渗出,由远离两米以外的燃烧器的火焰引起着火。

14.正在洗涤剩有少量乙醚的烧瓶时,突然由热水器的火焰燃着而引起着火。

15.将盛有乙醚溶液的烧瓶放入冰箱保存时,漏出乙醚蒸气,由箱内电器开关产生的火花引起着火爆炸,箱门被炸飞(乙醚之类物质要放入有防爆装置的冰箱内保存)。

16.焚烧二硫化碳废液时,在点火的瞬间,产生爆炸性的火焰飞散而烧伤(焚烧这类物质时,应在开阔的地方,于远处投入燃着的木片进行点火)

17.蒸馏甲苯的过程中,忘记加入沸石,发生爆沸而引起着火。

18.将还剩有有机溶剂的容器进行玻璃加工时,引起着火爆炸而受伤。

19.把沾有废汽油的东西投入火中焚烧时,产生意想不到的猛烈火焰而烧伤。

20.用丙酮洗涤烧瓶,然后置于干燥箱中进行干燥时,残留的丙酮气化而引起爆炸。干燥箱的门被炸坏飞至远处。

21.将经过加热的溶液,于分液漏斗中用二甲苯进行萃取,当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时,喷出二甲苯而引起着火。

22.将润滑油进行减压蒸馏时,用气体火焰直接加热。蒸完后,立刻打开减压旋塞,于烧瓶中放入空气时发生爆炸。

23.将油浴加热到高温的过程中,当熄灭气体火焰而关闭空气开关时,突然伸出很长的摇曳火焰而使油浴着火(熄灭气体火焰时,要先关闭其主要气源的旋塞)。

24.对着火的油浴覆盖四氯化碳进行灭火时,结果它在油中沸腾,致使着火的油飞溅反而使火势扩大。

25.在蒸馏硝化反应物的过程中,当蒸至剩下很少残液时,突然发生爆炸(因在蒸馏残物中,有硝基化合物存在)。

26.用旧的乙醚进行萃取操作,然后把由萃取液蒸去乙醚而得到的物质,放在烘箱里加热干燥时发生爆炸,烘箱的门被炸碎。

27.将四氢呋喃进行蒸馏回收时,用剩下残液的同一烧瓶蒸馏数次,即发生爆炸(因生成乙醚和四氢呋喃的过氧化物之故)。

28.当拔出30%浓度的过氧化氢试剂瓶的塞子时,常会发生爆炸。

29.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过程中,当加入二氧化锰时,剧烈地发生反应,致使烧瓶破裂。

30.误认为充有氯气的钢瓶空了,但当打开阀门时,喷出大量氯气而中毒。

31.将丙烯与氨的混合气体进行加压反应的过程中,发现阀门有少量漏气。在修理过程中,泄漏增大,以致不能进行修理并中毒(在加压情况下进行修理很危险)。

32.于自制的容器中填充氨气,用帆布包裹,在搬运过程中,由于容器的焊缝破裂,冲出氨气而冻伤。并且,呼吸器官也受到损害。

33.直接闻到溶解在反应生成物中未起反应的氨的臭味而摔倒、受伤。

答案来自

Ⅲ 实验室常见气体危险品有哪些

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丙烷气体、硫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氯气、氟气、氟化氢气体、溴、溴化氢气体、甲烷气体。

实验室常见危化品

1、爆炸品:具有猛烈的爆炸性。当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与其它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起爆炸。如:三硝基甲苯(TNT),苦味酸,硝酸铵,叠氮化物,雷酸盐及其它超过三个硝基的有机化合物等。

2、氧化剂:具有强烈的氧化性,按其不同的性质遇酸、碱、受潮、强热或与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等性质有抵触的物质混存能发生分解,引起燃烧和爆炸。如: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氯酸盐、硝酸盐、过氧化物、高氯酸及其盐、高锰酸盐、重铬酸盐,亚硝酸盐等。

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气体压缩后贮于耐压钢瓶内,使其具有危险性。钢瓶如果在太阳下曝晒或受热,当瓶内压力升高至大于容器耐压限度时,即能引起爆炸。钢瓶内气体按性质分为四类:

剧毒气体,如液氯、液氨等。

易燃气体,如乙炔、氢气等。

助燃气体,如氧气等。

不燃气体,如氮、氩、氦等。

4、自燃物品:此类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依靠自身的分解、氧化产生热量,使其温度升高到自燃点即能发生燃烧。如白磷等。

5、遇水燃烧物品:遇水或在潮湿空气中能迅速分解,产生高热,并放出易燃易爆气体,引起燃烧爆炸。如金属钾,钠,电石等。

6、易燃液体:这类液体极易挥发成气体,遇明火即燃烧。可燃液体以闪点作为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根据,闪点越低,危险性越大。闪点在45℃以下的称为易燃液体,45℃以上的称为可燃液体(可燃液体不纳入危险品管理)。易燃液体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

(1)一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8℃以下(包括28℃)。如乙醚、石油醚、汽油、甲醇、乙醇、苯、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二硫化碳、硝基苯等。

(2)二级易燃液体闪点在29-45℃(包括45℃)。如煤油等。

7、易燃固体:此类物品着火点低,如受热,遇火星,受撞击,摩擦或氧化剂作用等能引起急剧的燃烧或爆炸,同时放出大量毒害气体。如赤磷,硫磺,萘,硝化纤维素等。

8、毒害品:具有强烈的毒害性,少量进入人体或接触皮肤即能造成中毒甚至死亡。如:汞和汞盐(升汞、硝酸汞等)、砷和砷化物(三氧化二砷,即砒霜)磷和磷化物(黄磷,即白磷,误食0.1克黄磷即能致死)、铝和铅盐(一氧化铅等)、氢氰酸和氰化物(HCN,NaCN,KCN)、以及氟化钠、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等。

有毒气体,如醛类、氨气、氢氟酸、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铬酸等。

9、腐蚀性物品:具强腐蚀性,与人体接触引起化学烧伤。有的腐蚀物品有双重性和多重性。如苯酚既有腐蚀性还有毒性和燃烧性。腐蚀物品有硫酸、盐酸、硝酸、氢氟酸、氟酸氟酸、冰乙酸、甲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甲醛、液溴等。

10、致癌物质:如:多环芳香烃类、3,4-苯并芘1,2-苯并蒽、亚硝胺类、氮芥烷化剂、α-萘胺、β-萘胺、联苯胺、芳胺以及一些无机元素、As、Cl、Be等都有较明显的致癌作用,要谨防侵入体内。

11、诱变性物品:如溴化乙锭(EB),具强诱变致癌性,使用时一定要戴一次性手套,注意操作规范,不要随便触摸别的物品。

12、放射性物品:具有反射性,人体受到过量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粉尘能引起放射病。如:硝酸钍及放射性矿物独居石等。

Ⅳ 小学科学实验中涉及到的危险药品有哪些

硫酸'二硫化碳,汽油,乙醛,乙醚,丙酮,苯,乙酸乙酯,甲苯,无水乙醇,工业酒精,二甲苯,
原油,煤油,红(赤)磷,硫粉,镁条,铝粉,黄(白)磷,钾,钠,碳化钙(电石)

Ⅳ 物理危害化学品

一、概念

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危险货物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规定,危险货物是指具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质和物品。

区别:

危险货物包含物质和物品且对包装有特殊要求,危险化学品仅包含化学物质。因此部分危险货物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例如锂电池、蓄电池、火柴、汽车安全气囊等。

二、判定依据及分类

危险化学品

以《危险化学品目录》为判定标准,基于《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分类原则,将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分为物理危害、健康危害、环境危害3大类,29项。

物理危害

爆炸物

退敏性爆炸物

易燃气体

气溶胶

氧化性气体

加压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

自反应物质和 混合物

自燃液体

自燃固体

自热物质和

混合物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

氧化性液体

氧化性固体

有机过氧化物

金属腐蚀物

健康危害

急性毒性

皮肤腐蚀/刺激

严重眼损伤/刺激

呼吸道或皮肤致敏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致癌性

生殖毒性

特异性靶器官一次接触

特异性靶器官反复接触

吸入危害

环境危害

危害水生环境

危害臭氧层

危险货物

确认原则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基于《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规章范本》(TDG)分类原则,将危险货物分为9大类。

爆炸品

气体

易燃液体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放射性物质

腐蚀性物质

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包括环境危害物质

区别:

危险化学品分类原则中,许多危害健康和环境的慢性危害(例如致癌性、生殖毒性、生殖细胞致突变型)未被危险货物分类标准采纳,因此部分危险化学品不属于危险货物,例如硼酸。

三、海关监管要求

危险化学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原质检总局《关于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检验监管有关问题的公告》(2012年第30号)等有关规定,《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中的产品,属于法定检验商品。

海关对进口危险化学品采取“口岸查验+目的地检验”的监管模式, 进口危险化学品的收货人或其代理人、出口危险化学品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应当向海关报检并申请检验。

海关对出口危险化学品采取“产地检验+口岸查验”的监管要求。出口危险化学品的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产地海关报检并申请检验。

危险货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出口危险货物生产包装容器的企业应当向产地海关申请危险货物包装容器性能鉴定。出口危险货物的生产企业应当向产地海关申请危险货物包装容器使用鉴定。

海关对出口危险货物包装实施“产地检验”,经海关检验合格后分别签发《出境货物运输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出境危险货物运输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俗称“两证”。



特别提示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和运输的安全管理,必须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

危险化学品无论是否列入《法检目录》均须依法向海关报检并申请检验,其中出口危险化学品属于危险货物的还应向产地海关申请出口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

用作食品、食品添加剂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应符合食品安全相关规定。

举个例子

某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出口一批黄原酸盐,经查询该产品未列入《法检目录》,但既属于危险化学品,又属于危险货物。

首先该企业应向包装生产企业购买检验合格并取得《出境货物运输包装性能检验结果单》的包装,按标准规范包装完成后。向产地海关报检申请危险化学品检验,并申请该批货物包装容器的使用鉴定,经产地海关检验合格后,取得相应电子底账号及《出境危险货物运输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运抵离境口岸后,经口岸海关查验合格后放行。

Ⅵ 实验室内哪些物品应建立危险性

危险源是指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通过对实验室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进行分析,根据引发事故的原因对实验室内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分类。

1、物理性危险 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工作环境不良;

2、化学性危险 易燃、易爆、有毒化学药品;

3、行为性危险 操作失误、管理不善。



二、人为因素引起的实验室事故比例为98%

实验室使用种类繁多的化学药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剧毒物品、包括放射性物质等,有些实验需要在高温高压或超低温、强磁、真空、微波辐射、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环境和条件下进行;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实验设备在运行中也存在诸如光、电、热、射线、高压气体、电磁波等,这些都可以被列为危险源。

以上危险源的存在,决定在围绕实验室开展的各项工作中,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火灾、毒害爆炸的发生。人是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的主题,各种环境因素往往都是人为造成的,据统计,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为98%,对于参与实验室活动的人进行培训和控制,是实验室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内容。



三、如何保证实验室日常工作的安全?

为保证实验室日常工作的安全,实验室应开展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及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应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人员能力与健康状况、环境、设施和设备、物料、工作流程等的安全检查。

实验室活动所有阶段可预见的危险源,如机械、电气、高低温、火灾爆炸、噪声、振动、呼吸危害、毒物、辐射、化学等危害;或与任务不直接相关的的可预见的危险,如实验室突然停电停水,地震、水灾、台风等特殊状态下的安全。

Ⅶ 物理实验室危险废物有哪些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有危险的实验废物估计就只有水银了。
水银是有毒的液态金属。在使用的时候做好要专用的排风设备。使用后还要妥善处理保存的。

Ⅷ 化学药品 实验室里有哪些药品是有毒品,有哪些是爆炸品

0.溴化乙锭(EB):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具有强诱变致癌性,使用时一定要戴一次性手套,注意操作规范,不要随便触摸别的物品。
1.DEPC(焦碳酸二乙酯):闻起来香香甜甜的,可是害人不眨眼!一种强有力的蛋白质变性剂,而且怀疑是致癌剂.开瓶时将瓶子远离你,内压可导致溅泼.操作时戴合适的手套,穿工作服,并在化学通风橱里进行.
2.PMSF(苯甲基磺酰氟):老板说是神经毒!!!是一种高强度毒性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它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有非常大的破坏性.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致命.戴合适的手套和安全眼镜,始终在化学通风橱里使用.在接触到的情况下,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眼镜或皮肤,已污染的工作服丢弃掉.
3.乙腈,易挥发易燃,是一种刺激物和化学窒息剂,通风橱中远离热、火。
4.放线菌素D,是一种致畸剂和致癌剂,通风橱中操作。
5.alpha-鹅膏蕈毒环肽,具有强毒性,可能致命。
6.NN-亚甲双丙烯酰胺,有毒,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切勿吸入粉末。
7.甲醇,有毒,能引起失明。
8.乙酸(浓的): 可能因为吸入或皮肤吸收而受到伤害,要戴手套和护目镜,最好在化学通风橱中操作。
9.过硫酸酸铵:对粘膜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又较大危害性,吸入可致命。操作时戴手套、护目镜。始终在通风橱中操作。
10.氯化铯: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操作时戴手套和护目镜。
DTT: 很强的还原剂,散发难闻的气味。可因吸入、咽下或皮肤吸收而危害健康。当使用固体或高浓度储存液时,戴手套和护目镜,在通风橱中操作。
11.甲醛:毒性较大且易挥发,也是一种致癌剂,易通过皮肤吸收,对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和损伤作用。避免一如其挥发的气雾。戴手套和护目镜。始终在通风橱中操作。远离热、火花及明火。
12.TRIzol ,对眼睛有刺激性,腐蚀皮肤。有一次不小心溅出一小滴在脸上,马上就红了,过一会儿感觉到疼,一周之后才好。如果溅上,马上用大量的水冲洗。
大家在实验室里,接触到的化学试剂多半都有危害性,紫外灯,如果离心机不是很好的话的噪声污染,VORTEX会导致手指需要震动,等等,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注意保护自己,而不能因为图省事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而放松对安全的注意。另外就是注意规范操作,搞微生物的尤其要注意,不要实验室感染。
13.叠氮钠,有毒,阻断细胞色素电子运送系统
14.氟化钠,有毒可致命,通风橱中操作
15.放射性物质(同位素标记时),要戴手套,护目镜,穿工作服,最好买试剂盒(如果有商品化的)
16.beta-巯基乙醇,可致命,对呼吸道、皮肤和眼睛有伤害
17.氨甲蝶呤,致癌和致畸
18.甲醛,有毒,易挥发,致癌,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损伤,通风橱中远离热和火
19.双丙烯酰胺,神经毒剂,效应累积
20.二甲胂酸钠,致癌,有毒
21.链霉素,致癌,引起过敏反应
22.哌啶,有毒,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影响,远离热和火
23.腐胺,易燃,有腐蚀性,远离热和火
24.硫酸镍,致癌,引起遗传损伤
25.肼,有毒,能爆炸,院里热和火

Ⅸ 实验室存在的危险及危险来源有哪些

实验室的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方法应该和常规分类一致:

  1. 爆炸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两种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

  2. 2.气体:易燃气体,非易燃无毒气体

  3. 3.易燃液体:

  4. 4.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5. 5.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6. 6.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7. 7.放射性物质

  8. 8.腐蚀性物质

  9. 9.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10. 希望对您有用.

阅读全文

与物理实验室有哪些危险药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