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浙江新高考,学生为何弃选物理,热衷于政史地和技术
高考在历经了很多年之后,也在进行改革,之前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分文理科,但是到后面可能就是采用新高考,学生需要在政史地还有理化生里面,任选三科。在浙江省的新高考中,大多数学生都是没有选择物理,而是选择更加简单一些的政治历史地理这些,因为很多学生都觉得物理实在是太难了,甚至比数学还要难,有的时候太过于抽象。
大多数人的心理都是趋利避害的,新高考的制度其实让很多学生都没有了竞争力很难取得高分,并且每个人的学习兴趣不一样,有些学生比较喜欢文科,所以根本不会去选择物理,有些理科生成绩一般,所以也会放弃物理。在新高考中语数英的主导地位是无法动摇的,高考的难度比较大,得分比较难,所以一部分学生把物理给放弃掉也是没有办法的。
B. 浙江新高考选科组合:物历地,怎么样
其实选了物理,就等于选了工科。
其他两科可以按照兴趣选取
C. 如何评价 浙江新高考物理 知乎
按照新高考的“时令”,高一下学期就会迎来10月份的第一次学考(或有选考?),这个时候您孩子的科目就要定了,完完全全的确定了。
评论里都是说看兴趣的,其实并不仅仅只是兴趣——这是一个近乎“功利”的话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假,答主就是因为兴趣才选化学历史的——但前提是你的兴趣发挥到了真正的地方,也就是成绩必须要好!说多了都是泪啊!
然后一定要选自己虽然少有兴趣但可以轻松搞定的科目,会少了很多烦恼——毕竟是为了高考的分数,也是为了你的自修课和考前复习。
譬如答主,物理化学历史(两门理科加文科)。第一次10月学考集中在解决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上——也就是说答主只考了一门地理。然而当然有人考了两门三门四门的,然后不公平的就来了——每个人的课程表都不一样(选课走班),然后拿到课程表的答主惊奇的发现,我只有6节(4加之前的地理课),但是那些偏文科的同学,最多的有十几节!这是不可思议的——白天是我在周而复始的选考课上天昏地暗,你在自习教室里悠闲自在;晚自习我在努力的和一份份试卷艰难抗争,你一杯清茶,慢悠悠的复习历史政治——ta们经常和我说自习课没事干,内心崩溃,因为历史最后有6本书。
如果你有一门分数可以轻松碾压别人又不费吹灰之力的学科,岂不美哉?
还有职业规划,也就是专业选择的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这种问题一定要问出口了。您需要一个您儿子未来的定位——什么大学,什么专业——因为填报志愿需要选课要求!反正物理最广,化学其次,然而不限的也大有人在。详情可见浙江教育考试院的网站。
码到这里,还蛮累的。
总之,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欲选此课……跪着也要把它读完!
如果物理,那么光电电磁受力分析;
如果化学,那么平衡有机电离水解;
如果生物,那么遗传计算神经激素;
如果历史,那么时间地点背景原因;
如果政治,那么哲学历史法律合同;
如果地理,那么地球经纬了然于心;
还有,如果选技术,那么算法逻辑电路分分钟要你的命。
至于为什么那么努力的原因,都是因为爱❤️啊!
D. 新高考选考,他们为何选择物理,是因为热爱吗
近日,中科院物理所所长方忠在为人大附中的学生上入学第一课时透露,新高考“弃物理”现象已成为趋势。 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有29.13万考生,但是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在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仅占总人数的30%。这股风气也蔓延到了今年开始实施新高考的北京,学校的规则说明会刚结束,已经有不少家长在讨论“能不能不选物理”。 新高考之所以出现“弃物理”现象,是因为物理已不再是必考科目,物理和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技术一起作为选考科目,学生只需从中选考三门即可。这样安排的好处显而易见,它既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便于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优势科目。与其它科目相比,不少学生认为物理比较难学,学生“弃物理”而选其它科目,是比较现实的做法。 导致“弃物理”渐成趋势的另一因素,是新高考的计分规则。比如浙江的选考科目采用赋分制,卷面分不是最终成绩,而是要根据卷面分在所有报考学生成绩的排名比例,再给出对应分数。通常情况下,考生基数越小,赋高分就越难。既然选考物理如此“吃力不讨好”,学生就会更加谨慎地选择物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E. 如何看待新高考物理遇冷
2017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但是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上海新高考第一年,选择物理的考生也仅占30%。今年实施新高考的北京,有不少家长在讨论“能不能不选物理”。新高考赋予了考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必考科目到选考科目,“物理遇冷”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下教育观念的迷失。
“物理遇冷”看似是一种理性选择,实际上却是一种“有限理性”。一方面,不同的考生在兴趣、特长和能力素养上存在差异,为了分数放弃擅长的物理,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如今被“嫌弃”的物理学科,说不定以后会让我们“高攀不起”。
扭转“物理遇冷”的尴尬,既需要新高考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完善、优化规则,也需要考生和家长转变价值认同,不必完全聚焦于分数与排名,从考生自身兴趣出发、着眼于未来,作出恰当选择。
F. 2021年6月浙江省高考物理难度如何
2021年浙江省物理选考试题,试卷结构稳定,难度合理。着重考查物理学科主干内容,试题情境化设计丰富,理论联系实际,试题与生活实际、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紧密,引导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纵观全卷,试题主要围绕高中物理的主干内容展开命制。第6题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类平抛,考查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运用;第7题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和天体运动;第8、9题,考查静电场和磁场的基础知识;第19题考查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试卷特点:
1、试题设计时特别注重考生对物理基本概念的细微辨别。如第1题功率单位的物理意义,第4题考查作用力与摩擦力的区别,第6题中 “先后”二字隐含着的物理过程极易导致题意理解的失误,第7题中故意设置多余已知量进行干扰迷惑;
2、试题强调模型建构,着重考查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17题实验题第(2)题“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只有3枚大头针的新情景下如何解决问题。
G. 高考改革新方案把物理和历史作为限定性选考科目,这意味着什么
难怪前段时间的微博热搜是:高考革“3+1+2”,还有一个是物理和历史哪一个更容易拿分……
那时候我还纳闷……不就选个文理科吗?哪个整体学习更厉害或者更愿意学习哪一方面就选哪个不就可以了,这还值得问?
自己前两天也看过一些教育界大佬对这次改革的评价……大概意思就是这次改革是一次过度,我国未来需要一些全面型人才,所以用文理来划分进行人才选拔有点太局限了。
但是!!个人觉得还是文理分科好点……
H. 2021浙江高考选考物理、地理、技术还好吗
2021浙江高考选考物理、地理、技术还不错,可选择专业很广。
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相继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201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新高考改革下设计的“3+3”新高考选科模式,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与学生自主选科相对应,试点地区的高中开始全面推进“走班制”教学和特色化办学。
从分科类别而言:
传统高考——文理分科,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分开文理科,文科学习的科目除去语数外,还有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的学习科目是物理、化学、生物。
新高考——不分文理,学生自由组合。
从考试科目而言:
传统高考考试科目——语数外+文综(政史地)/语数外+理综(理化生)分值语数外都是150,文理综都是300分。
新高考选考科目——3+3,第一个3指的是语、数、外三门,第二个3指的是6选3(浙江为7选三),6指的是史地政理化生,浙江多了一门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占50分)。满分是100分。
从考试时效而言:
传统高考——一考定终身,当年当次有效。
新高考——语数当次有效,英语及选考科目两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