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物理: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什么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ρ是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g=9.8牛/千克;h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
㈡ 物理液体的压强
一、思路:通过P=ρhg可以得出,液体对玻璃杯底的压强为1500Pa
由于水的压强通过玻璃杯全部施加到桌面上
所以空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为1200Pa
通过P=F/S可以得出玻璃杯所受重力为1.2N
故玻璃杯质量为0.12Kg
步骤:P液=ρhg=1500Pa
P杯=P-P液=1200Pa
F(G)=PS=1.2N
m=G/g=0.12Kg
二、思路:B端顶面受到的水压因为,水的高度为A离底部距离与B与底部距离的距离差产生的水压由P=ρhg可以得出P=2000Pa
通过P=F/S可以得出F=4N
步骤 :P=ρ△hg=2000Pa
F=P/S=4N
㈢ 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一般说液体压强是液体对容器壁产生的压强,故只与密度和高度有关(即同一液体在同一高度对器壁产生的压力相同)与容器形状无关。固体压强指对接触面(如地面)的压强,两者概念不同。如像你所说,那一圆锥体底与尖朝地压强岂不一样?
p=肉gh是从原来那个压强公式特化出来的,当他被特化后,就对液体普适,而只对规则的固体和用了(这是物理学中的普通规律)。
对于你后面的水中放木块压强大,用p=肉gh很容易就看出来,这就是对于液体该公式的优点。当用p=f/s时,容易漏一个木块对水的作用力。因为水给了木块一个浮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木块也会给水一个力,所以水队器底的压强为p=(F木+G水)/S=(G木+G水)/S(因为木块处于悬浮状态所以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木块对水的作用力为木块的重力),压强还是增大的。
㈣ 初二物理【液体的压强】!!
(1)若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所在深度不变,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高度差___不变_____(变大/变小/不变),这说明___液体压强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金属盒在液体内部的深度增加时,U形管两边液柱高度差变大,这说明:________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金属盒插入不同液体中相同深度处,U形管两边液柱高度差不同,这说明______________不同的液体压强不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㈤ 物理 液体的压强
上底压强P1=ρgh1=1000*1.2*10=12000pa压力F1=P1*S1=12000*(0.4-0.00005)=4794N
下底压强P2=ρgh2=1000*2.2*10=22000pa压力F2=P2*S2=22000*0.4=8800N
水受到的重力G=ρgv=1000*10*(0.0005*1.2+0.4*1)=4006N
㈥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公式怎么推导出来的
可以从柱体形的液体推导:
p=F/S
=mg/S
=ρVg/S
=ρShg/S
=ρgh
㈦ 物理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证明“液体压强有哪些特点”.要求写步骤,设计数据表格.
需用道具:底面积不同的量筒,液压测量器,一定量的水,一定量的油
1.保持液体的密度、水的高度、测量方向不变,改变容器底面积,测量不同底面积下的液体压强,发现液体压强不变说明液体压强与底面积无关;
2.保持液体的密度、水的高度、容器底面积不变,改变测量方向,发现液体压强不变,说明液体压强与方向无关;
3.液保持体的密度、容器底面积,改变测量方向不变,改变水的高度,发现不同高度水的压强不同,且测量点所处水深越深压强越大,说明液体压强与水的高度成正比关系;
4.保持容器底面积,改变测量方向,高度不变,把水换成油(改变液体密度),发现液体压强变小,说明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系.
总结:以上实验结论符合公式p=ρ gh,说明实验结论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