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初中物理实验有哪些要求

初中物理实验有哪些要求

发布时间:2022-08-08 07:40:42

‘壹’ 初中物理实验中的注意事项,谢谢了

1、密度实验
注意天平、量筒的使用
2、重力、电磁感应、奥斯特试验、电动机原理
注意以上实验要通过观察对物体的作用得出结论
3、电学实验
注意选取的电表的量程、电表的正负接线柱、保护电路(串联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并联,电流表串联、连接电路前开关断开
以上实验如用到控制变量法,在结论时应注意提到

‘贰’ 初中物理探究实验室方案配置标准是什么

物理探究实验室,也可称为物理数字化实验室,在今天的中小学校并不少见。随着人工智能时代来临,信息化的探究实验室成为了适应未来的实验室的建构方向,各学科的探究实验室也逐渐被升级或建造,那物理探究实验室方案配置有什么标准呢?接下来,我们将以初中物理学科为例做简要分析。

2019年,教育部发布了《JY T 0619-2019 初中物理教学装备配置标准》,该标准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对初中物理实验设备配置提供了指导,其中包括物理探究实验室方案配置要求,从计算机到数据采集器再到传感器、实验器,都有了较为具体的关于规格、品名、教学性能、配置数量、执行标准等的要求。

威成亚数字化附件效果图-摩擦力实验器

近年来,威成亚与清华大学研究中心达成了研发合作,专注创新数字化实验设备,可为学校提供科学的物理探究实验室方案配置服务,为学校培养中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方法、技能、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合作意识提供助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叁’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是什么

初中的物理实验要求是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实验注意事项和一些常见的实验现象

‘肆’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应注意哪些安全

1、电压表、电流表不能超量程,电流表不能直连入电源两极。
2、用电器、变阻器不能超额定电压和电流。
3、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不能出现电源短路。
4、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要求。

‘伍’ 谁知道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在实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一、演示实验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效果,课前要做到精心准备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演示实验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导”的太多。学生“演”的太少,甚至有时教师直接充当“演员”,学生却变成了“观众”,这样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在演示实验中,除了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和总结外,还应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方法、步骤及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理解。有些探究性实验,教师还可提供实验器材,让学生制定探究方案,然后到前台来演示,并向其他同学展示探究结果。学生满怀兴奋与激情,参与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学生学好物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三、做演示实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有些问题,即使老师从理论上说明了,学生也不信服或难以接受。教师可以先做演示,再作分析。如“把船上的石块放入水中,液面如何变化”?教师可先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一眼就看出“液面下降了”这一现象,然后再让学生从理论上阐述“下降”的原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这样就顺理成章地达到一定的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四、演示实验的过程,也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过程教师应当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关键时刻提问学生,让学生边思考,边通过演示实验来分析,以求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目。通过一系列的边演示边启发,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又能较好地掌握和理解物理规律。五、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演示实验教学有些实验是科学家在特定条件下完成的,教师不可能实现在课堂上的演示,只能借助图片、文字来表述,让学生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现,如原子弹的爆炸、“神舟七号”飞天等场面。但是,若用多媒体,则可顺利再现其壮观的场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感官刺激。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爱科学、爱祖国的热情。又如应用多媒体展示课堂实验无法演示的宏观的、微观的、极快的、极慢的物理过程,从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进行逼真的模拟,灵活地放大或缩小物理场景,将物理过程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加强认识,理解透彻。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时,除了要求实验设计的合理外还应注意一下一些问题。一、演示实验要有明确的实验目的二、演示实验现象要明显、直观三、演示实验要有绝对的安全性

‘陆’ 初中物理要求掌握的实验有哪些

我来帮你吧:希望采纳!
1、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2、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实验
5、 水的沸腾
6、 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的关系
7、 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
8、 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
9、 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
10、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1、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3、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4、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5、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6、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7、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18、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9、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20、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这些是比较主要的,还有很多其它的实验也要都会才行,在中考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柒’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的设计要求有哪些方面

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最优化的探索《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注重科学探究,并明确指出“实验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大大加强了。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一)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1.课前准备不充分。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实验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强行”让学生接受现成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2.操作不规范。有些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时动作不准确、不标准。例如,在使用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用手而不用镊子,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随手扔在地上等。3.实验用语不准确。有些教师在介绍实验仪器、阐述实验过程和总结实验结论时语言含糊或在进行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定律都产生了不良的影响。4.忽视学生的参与。实验不能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使实验与讲解脱节。这种作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结论的“仓库”,完全没有能发挥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二)如何在实验教学中真正落实《标准》提出的要求1.尊重主体地位,激发实验热情。实验是教师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演示,在操作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的一种物理实验教学方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实验通常是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教师演示变为学生演示,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具体做法为: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提前安排给学生,并把事先印制好的实验报告单发给学生,用以填写实验者姓名、时间、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和结论。每次课前,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指导工作,确保学生能熟练完成实验。例如,利用鸡蛋做压强的实验,让学生把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这个事实说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和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2.加强合作探究,培养实践能力。《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学习探究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例如,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首先分组讨论,猜想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下去的环节是验证猜想。由于学生合理猜想有多个,如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积、接触面材料、接触面湿度等。要逐个进行研究需要时间较长,此时就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有重点的落实以上的一个任务或两个任务,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实验,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感知,再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概括、小组内或小组之间讨论,最后共同归纳结论。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批判性思维,而且使实验得到了升华。3.挖掘乡土材料,丰富实验资源。《标准》指出:“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各种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其实,学生身边的物品和器具同样是物理资源,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器材,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式。教材中的小实验往往具有取材容易、贴近生活、直观明了、便于操作的特点。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多样地改变活动方式,保证学生有足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可以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因陋就简,创造条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教学。例如,塑料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于装矿泉水和饮料用的,可以十分方便地指导和启发学生做物体吸热能力强弱的实验,为教学服务。用白纸和黑纸包住两个装满水的塑料瓶,在太阳光下照射相同的时间后,看看哪个的温度升得高。温度升得越高,说明其吸收的热量就越多,其吸热能力就越强。4.开放实验地点,激活创新意识。由于人的个性差异,一些学生往往不满足于课堂上所看到的或书本上所接触到的实验,他们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动手欲,很多想法都想付诸实施;而另有一些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在实验中往往处于旁观者的地位,有时想自己试着做实验,又害怕周围的同学讥笑。因此,不定期地开放实验室,既可以给学生施展身手、创造动手的机会,又可以为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提供锻炼自己,提高实验能力的场所。实行的法可以采取自愿参加、全方位开放的形式,或根据兴趣爱好组织专题研究和探讨,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复习已学实验的操作,或做些自己设计的小实验,将能极大地增进学习物理的兴趣,有益于他们动手能力的增强,有利于创造能力的培养。5.课内外相结合,体验学习成果。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将一些需要长时间探究才能有结果的实验从课堂延伸到课外,注重学习的延续性,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验品质。例如,学习电学知识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课外设计安装各种要求的电路,检修家庭照明电路,安装简单的照明电路并对电学中的规律课外再深入研究。学生在实际探究时不但可以学到相关的物理知识,而且还能体会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热爱和执着追求精神及实践能力必定会得到增强。综上所述,要有效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在物理教学中加大实验教学效果最优化的研究。

‘捌’ 做初中高中物理实验需要注意些什么

1、看
所谓“看”即“观察和了解”,是所有实验的第一环节,包括对实验器材的选取,器材的使用规则,器材的使用范围,以及器材的精确度等,要有一个详尽的了解。
2、调
即“调整或调节”,它是进行实验的一个准备阶段,调整或调节的正确与否对实验的成功有决定性的作用。对部分需要“调”的实验仪器,应注重怎样正确的“调”。
3、设
所谓“设”就是“设计”,就是要根据实验的要求,认真思考合理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储备、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学校器材的实际。设计合理的实验,还要考虑安全性、操作性和可行性。
4、做
“做”,即做实验,它是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参与实践的具体过程。每一种仪器,都有它的使用规则和要求,应严格地按照它的规则要求进行操作。特别是在做一些带危险性的或损坏性的实验时,应先通过教师的检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坏和意外。
5、记
即在实验中,正确的读取和记录数据,它包括:读取的姿势(例:刻度尺数值的读取时,眼睛应水平垂直或竖直垂直刻度);读取的方法(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和准确的记录(数字与单位要准确)。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学生往往在实验的时候光记得做实验,觉得做实验很有趣,很好玩,只管做,这时候往往忘记了记录数据,这个习惯相当的不好,给后面的进一步研究造成了不少的麻烦,影响课堂效率,甚至影响实验的结论。
6、合
“合”即“合作”。即在实验结束后要注意和其他人或者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合作,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他人的长处,并进行改正。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精神,敢于怀疑别人,也勇于放弃和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有探索追求结果欲望。这一步在每一个实验中都很重要,尤其在新课改的今天更显得重要,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谦虚谨慎的态度。
7、析
对于记录的数据由于操作者不同,实验器材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等因素,可能导致同一实验结果的不同。我们应及时加以总结和分析。帮助学生分析哪些是错误导致的结果,哪些是误差造成的原因,与学生共同探求对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的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思维。
8、理
实验器材的适当选取,实验过程的正确操作,实验数据的准确读取,记录和分析,并不意味着实验的完整结束。实验后器材的归类、整理是各类实验的扫尾工作,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作,它可以培养学生爱护仪器的习惯及有始有终的科学态度。

阅读全文

与初中物理实验有哪些要求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