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退伍军人到知名企业家,为什么任正非可以把华为做到世界领先呢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出身的企业家,任正非有一个远大的理想和坚强的意志。军人的理想是保家卫国,他的目标是把华为做到世界科技公司第一。任正非早期的名片上有三个头衔,工程师,副秘书长和董事总经理,工程师是排第一位的,说明他很重视自主研发,这也是华为为何能迅速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任正非大学毕业后去做了建筑兵,在退役后去了南油集团,但是在一次采购中被骗了200万元,他也被公司开除,妻子与他离婚,打击很大。
任正非具有奉献和分享精神,能够与员工同甘共苦。任正非一直保持着军人终身学习和奋斗的品质,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被记者问到退休后会做什么,任正非表示,妻子从来不相信他会退休,除非身体条件不允许,所以养花之类的事情对他来说很难做到。另外任正非的办公桌上的水杯是搪瓷缸,这是以前的老物件,这代表着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2. 华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呢为什么它可以制造先进的手机芯片,甚至是领导全球的5G事业呢
你好😊
以下是华为公司的部分信息,相信一定能解决你的疑惑。
华为至少有700个数学家,800个物理学家,6万多工程师!
说起国内最具有创新力的企业,华为应该算是其中之一了,就在前两天,2018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统计数据也是正式出炉,其中华为以3369件的发明专利位列该数据首位,而在以往几年,华为同样是各大专利数据统计榜单的常客,即使放在全球范围内,华为专利数量也是名列前茅。
就拿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建设的5G网络来说,华为便是行业中的佼佼者,根据去年9月份的数据,当时华为5G标准专利已达61项,占全球5G标准专利比例达22.93%,排在行业第一。
而上个月华为高管在接受采访时也是表示华为目前在全球参加了几十个5G网络的商用测试,测试数据表明华为目前的技术成熟度比行业其他公司至少领先12个月到18个月不等。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华为5G技术在整个行业中都是领先的,而凭借着技术上的优势,截止目前华为在全球也是拿下了30个5G订单,5G基站出货量也是超过了2.5万个,5G订单数量与基站出货量同样在行业中处于明显优势地位,那么华为为何现阶段在5G技术上有着如此明显优势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主要原因无非有二,首先是华为对于科研的重视,早在很多年以前,华为就定下了将每年15%的营收投入到研发,而在过去的10年中华为研发投入超过了4000亿元,而根据华为的预测,在未来5年华为研发投入将超过1000亿美元,约合6800亿人民币,高额的研发投入为华为带来了技术上可观的回报。
其次华为研发人员专业能力也是相当的强,无独有偶,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近期在接受采访时也是披露了华为研发人员的具体配置,任正非表示华为培养了大量的科学家,其中至少有700多个数学家,800多个物理学家,120多个化学家,还有6000多位专门在基础研究的专家,再有6万多工程师,构建这么一个研发系统,可以让华为快速赶上时代的进步,抢占更重要的制高点。
简单概括为一句话,华为强大的研发与创新能力是建立在高额研发投入与高素质研发人才的基础之上,高素质的研发人才在高额研发投入的加持之下,产生了1+1大于2的效果,华为研发实力想不强大也难,我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以说这句话在华为身上体现的是淋漓尽致。
而经过数十年的奋斗,华为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以及全球第三大手机厂商,这一切的背后和华为重视科研是紧密相连的。
望采纳感谢!
3. 华为任正非说华为成功主要是聚集了全世界优秀人才,为什么华为能吸引人才
华为一直是中国民营企业学习的标杆,很多人都在探寻、学习华为的成功之道。其实,华为的成功是人的成功,所有的成绩来自人才战略的成功。任正非今日的辉煌,来自一个突破,那就是对人性的洞悉。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对人性的洞悉程度有多深,管理水平就有多高。
高收入与高平台2个高缺一不可,华为强大的吸引力、驱动力、科研力及其所取得的重大成功表明,对高科技公司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而言,2个高确是缺一不可,对全世界高层次优秀人才而言,却是一定得有高收入这1个,并且先得有、后得有,占筑高台之首、成筑高台之要,这样一来,
全世界优秀人才才会源源不断而来,人聚才集,人群聚才汇集,才会筑起高台、筑实高台,并且会速筑高台、高筑高台。
4. 用华为管理模式,爱因斯坦一定被消灭,任正非为何这么说
用华为管理模式,爱因斯坦一定被消灭,任正非为何这么说?任正非“用华为管理模式,爱因斯坦一定被消灭”的回答登上了热搜,任正非为何这么说?
5. 华为是企业,但为什么有那么多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一块芯片的制作需要有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的参与。
6. 如何看待任正非强调华为在未来要培养物理学家科学家呢
人才是发展创新的基础所在。
任正非接受媒体采访,介绍了华为的布局,表达了对发展芯片的看法。任正非指强调华为在未来要培养物理学家科学家。体现了任正非对人才的重视,另方面,表达出对中国芯片的担忧。也正是问题的来由。
美国终身教授一辈子成果都没有。,事实上,他们是改变人类发展的,没有相对论,GPS无法使用;没有量子力学,生活在200年前,当下现代工业都不存在。再如,数学证明不一定“有用”,但”有用“的话,可能改变世界……
总之,中国缺乏科学家,我的意思,跟别只谈),想想当年中国成立后不久,那么艰难时,大批的科学家回国,你就会发现我不是空口无凭了。
7. 为什么任正非宣称要投入大量资金,打造一批科学家,物理学家
科学的发展,一定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可以想一想很多年前的着名科学家的思想还有看法,即便是今天依旧是不断研究的,比如爱因斯坦,特斯拉等,所以人们会疑惑为什么任正非宣称要投入大量资金,打造一批科学家,物理学家?这就是为了中国的发展,还有科技的不断突破,也是国际上的发展,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
所以这一次的事件就让华为看到了,科学家人才的重要性,所以要投入大量资金,打造一批科学家,物理学家,其实就是为了在国际上有更好的发展,而且也是为了中国的发展,这都是有巨大意义的,需要背负的事情也很多,这需要一定的时间才可能实现。
8. 对比丘成桐和华为的“数学家”,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数学大师丘成桐谈到数学不仅可以解决工业界问题,本身就很重要。为此他提了一嘴华为的“数学家”。
华为有多少数学家呢?
任正非的说法是:
700多个数学家,800多个物理学家,120多个化学家,6000多个基础研究的专家,6万多个工程师。
这些人如果你采访他们,问你是不是数学家,恐怕许多人会说自己是“数学工作者”,当不起“数学家”的称呼。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大部分是做基础数学的,那么华为的“数学家”呢?
对此丘成桐有说法。
“我在报纸上看到,很多大公司的负责人讲他们有多少多少数学家。不过,到底是数学家,还是做数学的工程师?”
华为
吕克:这是一个好问题。首先,澄清一下,过去华为公司内部基本上没有纯理论研究的科学家,研究物理、研究化学、研究生物学底层的东西,华为是一个商业公司,更多的要解决应用创新和工程创新的问题,不解决理论创新,也不解决最基础的创新问题。理论创新和基础创新本身是院校、学校。大家都在用学校的这些东西。所以,在过去对科学家的考核,更多的是基于他的产出。
比如说有目标,就像AI技术,AI技术应用到手机这就很具体,看你能不能做出来,效果怎么样。这种考核本质上看和公司的考核差不多,是基于结果导向,争取可度量,不能度量也看应用的效果。
现在正在进行一些改革,华为碰到最大的变化是很多东西无法跟随,有些技术业界有现成的理论。比如说半导体,原来半导体有摩尔定律,每18个月翻一番,现在18月翻不了一番,通信行业频谱的利用率,2G、3G、4G、5G,频谱的利用率不同,香农定律在里面起作用,香农定律已经到极限了。
芯片、信号这两个方面极限了,怎么打破这个极限?不打破极限产业发展面临瓶颈,不可能无限上去。如果这个极限不打破,产品成本优势不能体现。最后同质竞争,这时面临的挑战是怎么打破理论。
华为5G
科学家过去华为没有纯理论研究,更多是工程、应用、集成创新上,真正的理论家在院校,跟国内大多数的企业是一样的。所以对于一些科学家的考核更多的是怎么技术转换成商品,本质上跟工程师一样,只是所做的问题难度、深度更广一点而已。
现在行业发展到一个瓶颈期,有最基础的理论要打破,香农定律、频谱利用、摩尔定律的密度要打破这时华为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挑战。这时人才结构发生变化,更多招一些纯理论研究的人员,更多跟基础理论人员挂钩。我们对博士的招聘力度大多了,原来不需要进行一些研究,博士和硕士没有严格区分到底怎么用,这两年博士来了以后使用方法不一样了,会组织起来在2012实验室关键方向上,频谱利用、散热等形成一个高精尖的团队,他们去研究用什么样的方法、用什么样的理论、什么样的机理改善,有大量的研究。
对他们的考核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是结果导向,现在是要尊重科学研究研究,从0到0.1是先研究方法,0.1到1是变成科学样机,1到10是变成商业样机,10到N是大规模复制的过程,创新由四个阶段构成的,过去因为很多应用,基本上在1到10、10到N的状态,现在考核机制完全延伸。
一段时间内证明了理论可行,0到0.1,哪怕证明了不行也是一个道路,就能拿到相应的奖金。极化码的专家就是这样,他解决了0到0.1的问题,我们跟他一起解决了0.1到1的问题,把它变成商用化,接下来我们公司把1到10做出来,把技术变成产业化。我们也给他发了100万奖金。对科学家要基于里程碑,科研通过里程碑奖励,而不是通过最后的结果,最后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都用结果来做,没有人愿意干,因为至少有50%以上的结果失败,就没有吸引力了。现在正在调整。
如今,全世界的企业都在研究华为、学习华为,老板要学,中层要学,员工也要学习,老板学习华为的管理思维,员工学习在企业中的定位。
咋们中国的很多企业在国外已经扬眉吐气,这里有一套中国商界风云人物传记,包括腾讯的马化腾,阿里巴巴马云,万达的王健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