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消毒灭菌法有哪些包括物理消毒灭菌法,化学消毒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 (物理灭菌)
使用热力灭菌法,在温度和压力等规定的灭菌条件下,要达到一定的加热时间。包括:①火焰灭菌法②干热灭菌法③高压蒸汽灭菌法④流通蒸汽灭菌法⑤煮沸灭菌法。
2、过滤灭菌法(物理灭菌)
过滤灭菌法是用筛除或滤材吸附等物理方式除去微生物,是一种常用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不能受热的物品,如含有可溶性或不稳定物质的培养基、试验液体和液状医药品等,过滤法的最大缺点是不能滤除病毒。
3、照射灭菌法 (物理灭菌)
①放射线灭菌法是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在内,利用从放射源产生射线进行照射,是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与纤维制品等耐受放射线照射的物品。
②紫外线灭菌法是利用照射紫外线杀灭微生物的一种方法,适用于玻璃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和纤维制品等,还可用于设施、设备、水或医药品等。
4、气体灭菌法 (化学灭菌)
气体灭菌法是利用环氧乙烷或甲醛灭杀微生物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纤维制品等,还可用于设施、设备或粉末状的医药品等。使用气体灭菌时,其被灭菌的物品以未变质为前提条件。
5、药液灭菌法 (化学灭菌)
通常使用的药液有乙醇、甲酚、苯酚水或福尔马林水等,适用于玻璃制品、磁制品、金属制品、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纤维制品等物品,还可用于手指、无菌箱或无菌设备等。
㈡ 物理灭菌法包括哪些
物理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射线灭菌法、滤过灭菌法。
一、干热灭菌法
1、焚烧。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一般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
2、烧灼。用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
3、干烤。用干烤灭菌箱,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4、红外线。利用电磁波的热效应,但热效应只能在照射到的物体表面产生,因此多用于医疗器械。
二、湿热灭菌法
1、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主要应用于乳制品的消毒。方法有两种:①加热到61.1-62.8℃30分钟;②71.7℃15-30秒。
2、煮沸法。煮沸温度为100℃,芽胞需要1-2小时才可被杀灭。
3、流动蒸气消毒法。利用一个大气压下100℃的水蒸气进行消毒。蒸笼具有类似的原理。
4、间歇蒸气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动蒸气间歇加热以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
5、高压蒸气灭菌法。一种最有效的灭菌方法。灭菌的温度取决于蒸气的压力。在103.4kPa蒸气下,温度达到121.3℃,维持15-20分钟,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三、射线灭菌法
1、紫外线。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其主要作用于DNA,使一条DNA链上相邻的两个胸腺嘧啶共价结合成二聚体,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但紫外线的穿透力弱,因此一般用于手术室、传染病房、细菌实验室的空气消毒。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伤作用,应注意防护。
2、电离辐射。常用于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毒。
3、微波。不能穿透金属表面。
四、滤过灭菌法
滤过除菌法是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无菌目的。主要应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灭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气的除菌。
㈢ 常用的消毒灭菌的方法有哪些
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利用物理因子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热力消毒灭菌、辐射消毒、空气净化、超声波消毒和微波消毒等。
1.热力消毒灭菌
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结构改变导致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在消毒中,热可分为湿热与干热两大类。
干热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干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导热,传热效果较慢.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1)燃烧法
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因对物品的破坏性大,故应用范围有限。
烧灼法:一些耐高温的实验器械(金属、搪瓷类),在急用或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时可采用此法.将器械放在火焰上烧灼1-2分钟.若为搪瓷容器,可倒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容器,使乙醇分布均匀,点火燃烧至熄灭约1-2分钟.采集作细菌培养的标本时,在留取标本前后(即启盖后,闭盖前)都应将试管(瓶)口和盖子置于火焰上烧灼,来回旋转2-3次。
燃烧时要注意安全,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气、汽油、乙醚等.燃烧过程不得添加乙醇,以免引起火焰上窜而致灼伤或火灾.锐利刀剪为保护刀锋,不宜用燃烧灭菌法。
焚烧:某些特殊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的敷料,以及其它已污染且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污纸、垃圾等,应放入焚烧炉内焚烧,使之炭化。 (2)干烤法
电热烤箱:利用烤箱的热空气消毒灭菌。烤箱通电加热后的空气在一定空间不断对流,产生均一效应的热空气直接穿透物体.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病毒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热空气消毒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瓷器以及明胶海棉、液体石腊、各种粉剂、软膏等.灭菌后待箱内温度降至50-40℃以下才能开启柜门,以防炸裂。
微波消毒: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杀菌的作用原理,一为热效应,所及之处产生分子内部剧烈运动,使物体里外湿度迅速升高;一为综合效应,诸如化学效应、电磁共振效应和场致力效应。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的消毒,用微波灭菌手术器械包、微生物实验室用品等亦有报告.若物品先经1%过氧乙酸或0.5%新洁尔灭湿化处理后,可起协同杀菌作用,照射2分钟,可使杀芽胞率由98.81%增加到99.98%-99.99%。
微波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性,其热效应可损伤眼睛晶状体等,长时间照射还可致神经功能紊乱.使用时可设置不透微波的金属屏障或戴特制防护眼境等。
湿热消毒灭菌
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所需温度低、时间短。
(1)煮沸法
将水煮沸至100℃,保持5-10分钟可杀灭繁殖体,保持1-3小时可杀灭芽胞.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至1%-2%浓度时,沸点可达105℃,能增强杀菌作用,还可去污防锈.在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的情况下,要延长消毒时间(海拔每增高300m,需延长消毒时间2分钟).此法适用于不怕潮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
煮沸前物品涮洗干净,打开轴节或盖子,将其全部浸入水中.大小相同的碗、盆等均不能重叠,以确保物品各面与水接触.锐利、细小、易损物品用纱布包裹,以免撞击或散落.玻璃、搪瓷类放入冷水或温水中煮;金属、橡胶类则待水沸后放入.消毒时间均从水沸后开始计时.若中途再加入物品,则重新计时,消毒后及时取出物品,保持其无菌状态。
经煮沸灭菌的物品.“无菌”有效期不超过6小时。 (2)高压蒸汽灭菌法
高压蒸汽灭菌器装置严密,输入蒸汽不外逸,温度随蒸汽压力增高而升高,当压力增至103-206kPa时,湿度可达121.3-132℃.高压蒸汽灭菌法就是利用高压和高热释放的潜热进行灭菌,为目前可靠而有效的灭菌方法.适用于耐高温、高压,不怕潮湿的物品,如敷料、手术器械、药品、细菌培养基等。
潜热是指当lg100℃的水蒸汽变成lg100℃水时,释放出2255.2J的热量。 高压蒸汽灭菌的关键问题是为热的传导提供良好条件,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使冷空气从灭菌器中顺利排出.因为冷空气导热性差,阻碍蒸汽接触欲灭菌物品,并且还可减低蒸汽分压使之不能达到应有的温度。
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为金属圆筒,分为二层,隔层内盛水,有盖,可以旋紧,加热后产生蒸汽。锅外有压力表,当蒸汽压力升高时,温度也随之相应升高。该灭菌器体积小,可自发蒸汽,便于携带。
操作方法如下:在灭菌器中盛水3000ml;将拟灭菌的物品随同盛装的桶放入灭菌器内;将盖子上的排气软管插于铝桶内壁的的方管中;盖好盖子,拧紧元宝螺丝,勿使漏气;锅下加热,打开排气活门,放出冷空气(一般在水沸后排气10-15分钟左右),关闭放气活门,使压力逐渐上升至103kPa,温度达121.3℃,维持20分钟后,排气至“0”时,慢慢打开盖子.如果突然开盖,冷空气大量进入,蒸汽凝成水滴,使物品潮湿,且玻璃类易发生爆裂。
卧式高压蒸汽灭菌器:其结构原理同手提式高压蒸汽灭菌器,因其体积大,一次可灭菌大量物品.操作人员须经专业培训,再关闭放气开关,待夹层压力表达到灭菌所需压力时(约10分钟后),将蒸汽控制阀移至“消毒”位置,使蒸汽进入柜室 ,柜室内的冷空气及冷凝水可由柜室阻气器排出,待柜室的压力升到103-137kPa,温度达121.3~126.2℃时,转动压力调节阀,使压力与温度保持恒定.维持30分钟后,将蒸汽控制阀移至“排气”位置,排气毕,将蒸汽控制阀移至“干燥”位置;物品干燥后,将蒸气控制阀移至“关闭”位置,待压力指针到“0”位置和热空气排尽后,才能打开柜门,取出物品;关紧进气阀。
预真空式高压蒸汽灭菌器:在通入蒸汽前有一预处理阶段,即柜室内抽负压至2.6kPa(空气排除约98%),所以,预真空高压蒸汽灭菌器除有下排气式所具备的灭菌系统、蒸汽输送系统、控制系统、安全系统和仪表监测指示系统外,增加抽负压系统和空气过滤系统.机器运转由电脑控制。
再关闭放气开关,待夹层压力表达到灭菌所需压力时(约10分钟后),将蒸汽控制阀移至“消毒”位置,使蒸汽进入柜室 ,柜室内的冷空气及冷凝水可由柜室阻气器排出,待柜室的压力升到103-137kPa,温度达121.3~126.2℃时,转动压力调节阀,使压力与温度保持恒定.维持30分钟后,将蒸汽控制阀移至“排气”位置,排气毕,将蒸汽控制阀移至“干燥”位置;物品干燥后,将蒸气控制阀移至“关闭”位置,待压力指针到“0”位置和热空气排尽后,才能打开柜门,取出物品;关紧进气阀。 操作方法如下:打开蒸汽管道阀门,首先将柜室夹层和管道内的空气和积水排净,使夹套内达到预定压力和温度(104-167℃),将待灭菌物品装入柜室,关紧柜门.柜室内抽负压至2.6kPa,向柜室内输入蒸汽,将控制阀移至“消毒”的位置.随后机器按一定程序自动运行,诸如:“恒温”、“排气”、“干燥”、“关闭”等.待恢复常压后打开柜门取出物品.灭菌时使压力达206kPa,温度为132℃,维持4-5分钟.
㈣ 物理消毒法有哪些
热力消毒灭菌法:燃烧法、干烤法、煮沸消毒法、压力蒸汽灭菌法 。
光照消毒法:日光暴晒法、紫外线灯管消毒法、臭氧灭菌消毒法。
电离辐射灭菌法。
微波消毒灭菌法。
传染病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不同的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体,借以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其目的:
(1)防止病原体播散到社会中,引起流行发生。
(2)防止病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出现并发症,发生交叉感染。
(3)同时也保护医护人员免疫感染。
仅靠消毒措施还不足以达到以上目的。须同时进行必要的隔离措施和工作中的无菌操作,才能达到控制传染之效。
㈤ 消毒灭菌的方法都有哪些分类和方法
一、消毒灭菌的物理方法有热力、电离辐射、超声波、过滤等。
1.热力灭菌;分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两大类,干热灭菌法有焚烧、烧灼、干烤、红外线灯。湿热消毒灭菌法有:巴氏消毒法、煮沸法、流通蒸汽法、间歇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2.辐射法:紫外线灯
3.超声波
4.滤过除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根据化学结构与性质不同分类
可以消毒剂分成酶类、醇类、重金属盐类、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烷化剂、染料、酸碱类等。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1.卤素化合物是有效的杀菌和灭菌剂,用于水、食品、设施消毒。
2.碘伏(iodophors,iodine
and
neutral
polyvinylalcchol)常用作于皮肤的除菌。
3.酚类化合物是强效杀菌剂,通常用于物品消毒,温和类酚复合剂也可用于皮肤和粘膜的除菌。
4.醇类溶解细胞膜脂质和破坏细胞蛋白,一般起抑菌作用。
5.过氧化氢起杀菌效能,用于伤口防腐和器具消毒。高浓度的过氧化氢有杀灭芽胞性能。
6.表面活性剂降低细胞膜表面张力,引起细胞破裂,既有清洁作用又有除菌作用,用于皮肤黏膜除菌和器具消毒。
7.醛类破坏微生物酶系统,有潜在灭菌作用。烷化剂具高效的杀菌性能,是高效杀菌剂,但具有对组织毒性作用和致癌性能。
㈥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如下:
1、煮沸灭菌:是湿热灭菌法范围,就是将洗净的物品(如毛巾、衣服、床单、用具等)放入水中直接煮沸30min或60min,可将细菌全部杀死,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孢。
2、紫外线灭菌: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000~3000Å,灭菌力最强的是波长为2540Å的紫外线。主要用于消毒器具表面的灭菌以及净化室内空气。器具表面灭菌一般要经肥皂水洗净后再经清水洗净后擦干后在紫外线下灭菌,包好备用。
3、75%乙醇灭菌:本法是化学灭菌法之一,可用75%酒精溶液用于剪刀、手术刀、针具以及皮肤表面和物品表面等的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前需要了解酒精是否恢复消毒物品产生损坏。
4、氯维液体喷剂灭菌:氯维液体喷剂灭菌属于化学灭菌法。可用于器具、皮肤伤口表面、物品表面、空间等等情况的消毒。
消毒效果的检查方法
1、物品表面检查
在消毒物品相邻部位划出2个10cm2范围,消毒前后别以无菌棉签采样,接种后培养24~48小时观察结果。
2、排泄物检查
消毒前后各取0.2ml排泄物的稀释液接种肉汤管,37℃培养24小时后再取样转种相应的培养基,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
3、空气消毒效果检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后在消毒的空间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个平面,暴露5~30分钟后盖好,培育24~48小时观察结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消毒
㈦ 消毒灭菌法有哪些
①高压蒸汽灭菌 即将灭菌物置于密封的高压锅内,利用加压高温蒸汽在较短的时问内达到彻底灭菌的方法。一般液体培养基在1公斤/平方厘米的压力下,处理20~30分钟,温度约为121℃。对固体培养基,如木屑、棉籽壳、谷粒、粪草等,必须在1.5公斤/平方厘米的压力下,处理1~2小时,温度约为128℃,才能达到满意的灭菌效果。使用高压锅的步骤为:加水至水位线→装锅→加盖→加热升温→压力至0.5公斤/平方厘米时,打开排气阀排除锅内冷空气,压力降至0,排气阀有大量热蒸汽冲出时,关闭排气阀→继续升温,压力升至规定指标,温度达到规定指标时,开始调火稳压规定时间→灭火→降压→开盖→取物。
②常压灭菌 常压灭菌将灭菌物置于常压灭菌锅内,以自然压力的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常压灭菌灶的建造方法根据各地习惯而异。常压灭菌的时间通常以见冒大气(100℃)开始计算,一般维持8~10小时。灭菌时注意不要将灭菌物排得过密,以保证灭菌锅内的蒸汽流通。开始要求以旺火猛攻,使灭菌灶内的温度尽快上升至100℃,中途不能停火,经常补充热水以防蒸干。此法的优点是建灶成本低、容量大,但灭菌时间长、能源消耗量大。
③常压间歇灭菌 在没有高压灭菌设备的条件下,或对一些不宜用100℃以上温度而又须杀灭其中的细菌芽孢的物质的灭菌,可采用此法。具体做法是:将培养基或其他灭菌物置于灭菌锅里,经100℃的热蒸汽30~120分钟,杀死细菌的营养体,然后将灭菌物取出,置于25~30℃条件下培养24小时,诱发其中残留的芽孢萌发成营养体,再放入灭菌锅内灭菌30分钟,以杀死新萌发的营养体。如此连续3次,即可杀死灭菌物的芽孢、厚垣孢子。
④发酵杀菌 在食用菌生产中经常采用培养料堆制发酵的方法,由微生物的代谢热所产生的高温,使培养料发酵腐熟的同时,杀死培养料中杂菌的营养体、害虫的幼虫及卵。
拌药消毒。在食用菌的生料栽培的过程中,对培养料进行拌料时,通常要加入0.1%多菌灵粉、或0.1%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以杀死杂菌或抑制杂菌的生长。在堆制培养料时,常常加入1%~2%的生石灰
㈧ 物理消毒灭菌法有哪些,描述各方法的时间,温度及注意事项
消毒灭菌方法
(一) 物理消毒灭菌法 1. 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作用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 胞壁、细胞膜,导致其死亡,可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 (1)燃烧法:属于干热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 1) 用途:①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②金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 用,或无条件消毒时,锐利刀剪除外,以免锋刃变钝。 2) 方法:①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 20 秒②搪瓷类容器可倒入 少量 95%乙醇 (2)干烤法:利用特制的烤箱,热力通过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进行 灭菌,效果可靠。 (3)煮沸消毒法:属于湿热法,用于耐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 玻璃, 橡胶类物品, 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 从水煮开始计时, 5-10 分钟可杀灭繁殖体,15 分钟可将多数细菌芽胞杀灭,如破伤风 杆菌芽胞需煮 60 分钟才可杀灭,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成浓度为 1%-2%的溶液时,沸点可达 105 度,即可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除防 锈。 注意事项:①物品需全部侵入在水中,物品盖子打开,轴节打开, 空腔导管预先灌水, 各种大小及形状相同的容器不能重叠②玻璃类物 品需用纱布包裹,并在冷水或温水中放入③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 好,水沸后放入④如中途加入其它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开始计时⑤ 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需适当延长煮沸时间,一般海拔每增高1300m,煮沸时间延长 2 分钟。 (4)压力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法,是一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效 果最为可靠的首选灭菌方法 2.光照消毒法(又称辐射消毒)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使菌 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 (1)日光暴晒法:利用日光的热、干燥、紫外线的作用来杀菌,将 床垫、毛毯、书籍、衣服等放在阳光下直射,暴晒 6 小时可达到消毒 效果,中间要定时翻动。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紫外线属于电磁波辐射,常用于空气、物 品表面的消毒, 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 250-270nm 从灯亮 5-7 分钟开始 计时。①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 2m,照射时间 20-30 分钟②物 品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 25-60cm,照射时间 20-30 分钟。 3)注意事项:①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温度 20-40 度,相对湿度 40%-60%时,紫外线消毒最为宜 ②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一般每 2 周用无水乙醇擦拭 1 次,发现有污 洉应随时擦拭③保护眼睛和皮肤: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 易引起眼炎、皮炎且臭氧对人体不利,因此一般不在有人的环境中使 用,必须使用时应带防护镜,穿防护衣,或用被单遮盖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