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浙大名人谷超豪的精神是什么
这是谷超豪先生2006年4月4日在上海社科院“大家学术讲坛”上的演讲,摘自解放日报思想者专栏: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
非常感谢上海社会科学院让我来做一次交流。我知道这里有许多社会科学界的杰出学者和后起之秀。在这里谈学术生涯,谈学术,可能是班门弄斧。但是华罗庚先生有句话,他说弄斧必须班门。意思就是你搞学术交流一定要到强手如林的地方,这样可以学到许多东西,也可以相互交流。我今天的确也是一次班门弄斧,不妥当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正。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2002年的时候我得到上海市首届科技功臣奖,很多同志祝贺我,还有同志写了一幅字“高山仰止”来称誉我。我觉得实在不敢当,所以我对他的回答是“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后面还有很多很多高峰等着大家去攀登。我现在借这个话做我的演讲题目,实际上讲一讲我的学术生涯。毕竟我从对数学感兴趣开始到现在有60多年,有许多经历可以谈一谈。
我在小学时体会到的“大事”,首先是救国。祖国处在危亡之中,要做一个爱国者,要做一个革命者。同时我也学到了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知道科学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因而第二件大事就是学好科学,为社会做贡献。
从事学术工作,兴趣非常重要。产生了兴趣之后,会感到这是非常有意义,非常乐意去做的事情,不做反而不高兴。
对于青年人,全面学会老师的治学方法和学问,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与此同时,还必须要有自己的创新,要有更现代化的研究领域。
现场交流
听众:我想请教谷先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如何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
谷超豪:基础既要扎实又要广博。所谓扎实就是,要做到基础真正牢固,不是靠浏览浏览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同时,知识一定要广博,不广博的话,你的眼光就太小。这个问题可以用走围棋来比喻。走围棋如果没有全局的眼光,只是在一个地方打转的话,是占领不了太多地方的;同时,走围棋如果不做两个眼出来,棋就活不了。这一点还可以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打比方。打游击战你光是游来游去,没有根据地,是要失败的。所以基础一定要打牢、要巩固,一定要有某些地方(知识、方法、技巧)是你的专长,是人家比不过的;但是眼光一定要远大,不能只看到自己做的这一点点,而要看到整个国家建设的需要,看到学科的全局和其相邻或相交叉的学科。
听众:在具体的研究当中,我们究竟该如何平衡好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这两个方面的关系?
谷超豪:这两个方面都很重要,都需要花时间。在做基础的时候,我想应该同时把眼光放到有关应用问题上面。基础不够好,做应用研究,可能也不能深入,因此一定要有自己拿手的东西,这一手要比人家高明一点。做应用,也一定要深入到应用的问题中去,对有关的学科要有深入的理解,要大处着眼,又要做得仔细。要有适当的目标,有意义的问题和创新的思想,这当然要付出艰苦的、长时间的努力。
听众:我们在做研究时常感觉到,研究成果要深化是需要其他学科的支持,而且越来越感到这种迫切的需要。那么请问数学研究和社会学、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到底怎样?
谷超豪:这种学科交叉和合作不是那么容易的,我想主要还是依据自己的努力,自己要有决心。因为搞学科交叉,对其他学科要有充分的了解,光是表面的不行,要深入了解,要和其他方面的专家有共同语言,能够交流、合作。当然你要有自身学科的很好的素养,这就需要加倍努力。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好多原来是做数学的,后来发现了经济方面的问题,最后得到了很好的成果,在经济学界得到充分的赞赏。比如说纳什,他是数学做的非常好,后来注意到经济问题,提出了多元的博弈论,结果得到诺贝尔奖。也有人原来是经济学学得很好,他觉得某些数学对他有用,因此就朝这方面靠拢,然后也取得很重要的成绩。我觉得途径还是多种多样的,现在对于一般人来讲,是希望数学基础能够学好一点,比如说大学课程里数学课的要求能够达到,在研究生期间里头,也都要多掌握些数学工具,学用好计算机。
听众:刚才谷先生说数学科学是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并列的科学,请问数学科学和哲学之间关系如何?
谷超豪:我想搞数学的人应该有一定的哲学思想,这可能来自前辈数学家,可能来自哲学家,或许是在自己的研究中产生的。哲学思想对于搞学问有好处,往往带有指导性,但也不能代替具体的数学。比如要证明一个定理,有很多数学技巧,而这是哲学不能代替的。我觉得哲学能拓宽眼界,增长思维的高度,但是具体的数学问题,该上计算机的,还是要用计算机,该做严格推理的,就得做这种推理,要很好地掌握技巧。另一方面,数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某种类别的现象,而是抽象的“思想事物”,这和哲学有一些接近之处。
听众:我国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最近已经明确提出来,要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希望听一听您在这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谷超豪:这是个大问题。我觉得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要从“小”做起,应该从小教育孩子为祖国做些什么,为科学事业做些什么,这些志向还是要培养的。另外,我觉得在教育方面,不要要求学生依样画葫芦、死记硬背,要给他们足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要提倡他们自己学习,自己思考,学会交流和讨论。我觉得相互交融、相互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在思想上要开阔,但是也不要放松了基础学科的学习。因为,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也就谈不上创新。
B. 浙大历史上有哪些知名校友
该校名人
[编辑]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中的浙大校友
[编辑]浙大校友中的院士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48年当选 苏步青 竺可桢 罗宗洛 贝时璋 吴定良 马寅初 柳诒征
1958年当选 吴健雄
1959年当选 李政道 王世中
1959年当选 顾毓琇
1968年当选 杨忠道 钱穆
1970年当选 项黼宸
1974年当选 周元燊
1978年当选 方怀时
1988年当选 郭晓岚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贝时璋 蔡邦华 蔡昌年 蔡金涛 曹楚南 陈吉余 陈建功 陈力为 陈清如
陈述彭 陈望道 陈耀祖 陈宜张 陈蕴博 陈子元 陈左宁 程开甲 程民德
程孝刚 池志强 戴立信 丁仲礼 董石麟 杜庆华 冯纯伯 冯新德 干福熹
谷超豪 顾功叙 郭可信 韩祯祥 贺贤土 洪伯潜 洪孟民 侯虞钧 胡宁
胡海昌 胡和生 胡济民 胡乔木 黄宪 黄秉维 黄鸣龙 黄文虎 纪育沣
金国章 金鉴明 金庆焕 金善宝 李竞雄 李兰娟 李政道 李志坚 梁希
梁守盘 林俊德 林励吾 林祥棣 刘大钧 刘恢先 刘盛纲 刘守仁 楼之岑
卢鹤绂 卢嘉锡 路甬祥 陆熙炎 陆学善 吕敏 罗宗洛 麻生明 马叙伦
马寅初 毛汉礼 潘家铮 潘镜芙 潘云鹤 钱令希 钱人元 钱三强 钱志道
钱钟韩 钦俊德 任美锷 邵象华 沈昌祥 沈家骢 沈善炯 沈寅初 沈允钢
沈之荃 施教耐 施履吉 施雅风 石钟慈 苏步青 苏元复 孙优贤 谭其骧
谈家桢 唐孝威 涂长望 汪槱生 汪猷 汪胡桢 王序 王元 王葆仁
王淦昌 吴晗 吴浩青 吴健雄 吴硕贤 吴文俊 吴学蔺 吴征铠 吴中伦
吴祖垲 夏鼐 夏道行 向达 谢学锦 谢义炳 徐僖 徐承恩 徐光宪
徐世浙 徐元森 徐芝纶 薛鸣球 杨福愉 杨奇逊 杨裕生 阳含熙 姚錱
叶培建 叶笃正 袁权 章名涛 张德庆 张嗣瀛 张友尚 张肇骞 张直中
张钟俊 赵九章 赵梓森 郑树森 支秉彝 周志炎 朱壬葆 朱位秋 朱祖祥
庄逢辰 邹元爔 岑可法 阙端麟 竺可桢 裘法祖
[编辑]其他知名校友
数学家
陈建功 苏步青 卢庆骏 程民德 夏道行 王元 胡和生 石钟慈 沈昌祥
丘成桐 杨忠道 林芳华 汪徐家 熊全治 周元燊 励建书 刘克峰
物理学家
李政道 胡刚复 王淦昌 何增禄 束星北
化学家
王琎 周厚复 吴征铠 卢嘉锡 徐光宪 王葆仁
[编辑]曾于该校就读
政治家陈仪-台湾省主席、浙江省主席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未毕业)
数学家谷超豪
[编辑]曾于该校任教
政治家黄郛-中国总理,摄行总统职务
政治家陈布雷-蒋介石侍从室主任
政治家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中央局书记
史地学家张其昀-教育部长,总统府资政,中国文化大学校长
军事理论家蒋百里-陆军上将
军事家周承菼-浙江都督,浙军总司令,国军陆军中将
军事家蒋尊簋-浙江都督
军事家史久光-民国将领
军事家李斐然-民国将领
新文化运动先驱夏衍
着名教育家蒋梦麟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国立北平大学校长
着名教育家许寿裳
着名教育家郑晓沧
着名教育家钱家治
一代词宗夏承焘
着名画家丰子恺
杰出物理学家吴健雄
中国摩尔根遗传学家谈家桢
敦煌艺术研究家常书鸿
数学史家钱宝琮
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
书坛泰斗沙孟海
经济学家马寅初
气象学家竺可桢
国学大师马一浮
地质学家叶良辅
心理学家陈立
蚕学家孙本忠
机械工程学家程孝刚
林学家梁希
农学家许璇
农学家丁振麟
林学家邵均
畜牧兽医学家虞振镛
农业昆虫学家祝汝佐
蚕业教育家葛敬中
农业昆虫学家周明牂
植物病理学家陈鸿逵
园艺学家吴耕民
土壤学家朱祖祥
导弹专家梁守盘
工程力学家钱令希
电工学家王国松
药用植物学家刘宝善
农艺学家卢守耕
人类学家吴定良
化学工程学家李寿恒
传染病学家王季午
昆虫学家蔡邦华
教育学家孟宪承
物理学家张绍忠
法学家李浩培
航空力学家范绪箕
生物动物学家蔡堡
植物生理学家罗宗洛,国立台湾大学第一任校长
小说家查良镛(金庸)
C. 浙江大学的知名校友
浙江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以严谨的“求是精神”作为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着的科学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蜚声海内外,曾被英国着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浙大百余年间,为祖国培养了近20万各类建设人才,广大师生已成为各条战线上的骨干力量和开拓者,其中诸多卓然有成的大家。截至2013年,浙江大学校友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170余人。 学术界 李政道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王淦昌两弹一星元勋,中科院资深院士,着名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核武器之父”、“中国原子弹之父” 丘成桐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菲尔兹奖得主,沃尔夫奖得主程开甲两弹一星元勋,中科院院士,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叶笃正中科院副院长,200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钱三强两弹一星元勋,中科院副院长徐光宪中科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被称为“稀土之父”苏步青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我国近代数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与陈建功一起创立了“微分几何学派”谷超豪中科院院士,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华罗庚数学奖得主陈建功中科院院士,着名数学家,我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贝时璋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我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周厚复着名化学家,曾获诺贝尔化学奖提名王元中科院院士,华罗庚数学奖得主竺可桢中科院副院长,着名的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束星北中国雷达之父,着名物理学家谈家桢中科院院士,国际着名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吴健雄美国科学院院士,东方“居里夫人”林芳华美国科学与艺术院院士,陈省身奖,美国数学会Bocher奖得主卢嘉锡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中国科学院院长潘云鹤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顾以健中国科学院秘书长丁仲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潘家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杨卫中科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林俊德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专家查良镛(金庸)着名作家,文学大师,香港最高荣衔“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马寅初中科院院士,着名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李浩培国际法研究院院士,着名法学家,国际大法官姜亮夫着名国学大师、楚辞学、敦煌学、语言音韵学、历史文献学家、教育家。王承绪着名教育家,中国比较教育学奠基人马一浮着名国学大师,中国现代思想家,中国书法界之泰斗政界陈独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黄郛曾任北洋政府代理内阁总理,行摄总统蒋梦麟曾任教育部长,行政院秘书长马叙伦教育部部长、高教部部长程天放中央宣传部长,教育部长陈仪台湾省主席、浙江省主席陈布雷国民政府国府委员,总统府国策顾问,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邵元冲孙中山大元帅府代行秘书长胡乔木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路甬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荣鑫曾任国务院秘书长阮攻藏越南政府副总理苏步青全国政协副主席陈伟达曾任天津市委第一书记,中央政法委副书记谢旭人曾任财政部部长,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黄智权曾任江西省省长章新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理事会主席潘云鹤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刘锡荣曾任中纪委副书记霍士廉曾任浙江省长,中央西北局书记处书记,农业部长蒋巨峰曾任四川省省长李强浙江省省长周国富浙江省政协主席沙文汉原浙江省省长舒惠国曾任江西省委书记夏衍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日友协会长、中顾委委员,新文化运动先驱之一钟山国家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副部长(正部长级)倪健民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胡祖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竺延风吉林省委副书记王辉忠浙江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胜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孝清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蒲长城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吕新华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外交部副部长谢杭生外交部副部长仇保兴建设部副部长,中纪委委员张曦原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胡伟海关总署副署长应勇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董君舒上海市委常委、纪委书记,中纪委委员斯鑫良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楼阳生湖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奇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袁荣祥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慎海雄新华社副总编辑、党组成员董云虎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茅临生浙江省副省长金德水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浙江省副省长梁黎明浙江省副省长陈政立民建中央副主席陈明德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王宋大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张雨东民进中央副主席、四川省委主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徐辉民盟中央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副主席俞海潮民盟天津主委,天津政协原副主席姚克农工民主党浙江主委,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军界蒋百里国民党陆军上将,民国时期着名军事理论家陈布雷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最高国防委员会副秘书长陈仪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张育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中将沈志康少将林俊德总装备部少将商界朱敏硅谷网迅(WebEx)总裁段永平步步高集团总裁史玉柱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任伟泉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王建宙原任中国移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孙钟华DESSIN ANIME主席、动漫不断董事长竺延风原一汽集团董事长章鹏飞现任现代联合集团董事长、杭州现代联合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子宇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汤永谦美国克里公司总裁王天普中国石化总裁易会满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林初学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副总经理王阳IBM全球副总裁、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谊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建沂富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朱海彬中粮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汤捷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渠道业务总经理余静波中国建设银行首席审计官陈政立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胡关金银河证券原总裁,深圳金百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钟俊南方电网总经理翁南道颐高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殷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中信证券国际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周成建美特斯邦威集团董事长蔡剑波中国银联常务副总裁郭骅美国Neustar(中立星)公司亚太区总裁张建中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陶雄强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副总裁张晓明华中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明永OPPO公司总经理 刘作虎一加科技创始人 文体界孙杨伦敦奥运会自由泳冠军伍声电子竞技DOTA项目世界冠军
2008WCG总决赛冠军;2009年solo大赛冠军
D. 请列举出中国现当代最有名的十个物理学家
1,吴有训 (1897-1977),江西高安人,吴有训是我国最早的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物理学家,任过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大教授,杨振宁、李政道当时都是西南联大的学生。
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1921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随康普顿教授从事物理学研究,1926年获博士学位。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参与了康普顿教授领导下的X射线散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使他在国际物理学界一举成名。
1977年12月7日我国优秀的科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在京逝世,终年80岁。
2,钱三强,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中共党员,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4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北平研究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后改为原子能所)所长、计划局局长、副秘书长,二机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1992年逝世。
3,黄昆院士 男 1919年9月出生于北京,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系。1945年赴英国留学,1948年获英国布里斯托(Bristol)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9年-1951年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理论物理系任博士后研究员,1951-1977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授,1977-1983年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所长,1983年至今,任名誉所长。1987-1991年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他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0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5年)。
黄昆院士是世界着名的物理学家,他对固体物理学作出了许多开拓性的重大贡献。是我国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于2005年7月6日因病不幸逝世,享年86岁。
4,(1891—1968)
饶毓泰,物理学家、教育家,我国近代物理学奠基人之一。研究了气体导电过程,对低压汞弧放电机理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倒斯塔克效应、分子光谱等方面取得很有意义的研究成果。毕生致力于我国物理学教学和科研事业。创办南开大学物理系;长期担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大力建设研究实验室,使北京大学物理系迅速位居国内物理教学和研究的前列。执教40余年,培养了吴大猷、马仕俊、马大猷、郭永怀、虞福春、黄昆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物理学家,为我国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5,王淦昌 (1907~),中国核物理学家。生于中国江苏常熟。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1934年至1936年任山东大学物理系教授。1936年至1950年任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并曾任系主任。1950年至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1951年后兼任副所长。1956年至1960年任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研究员,1959年至1960年兼任副所长,直到1960年底回国。1961年至1978年任第二机械工业部研究院副院长。1978年至1982年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任原子能研究所所长。1982年任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原子能研究所名誉所长和研究员。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院士)。
6,周光召(1929~),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院。曾先后在前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长期工作和访问。他在理论物理学领域作出过许多重要贡献。在粒子物理学方面,严格证明CP破坏的一个重要定理,1960年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这对弱相互作用理论起了重大推进作用,因此世界公认他是PCAC的奠基人之一;他第一次引入了螺旋振幅的概念和相应的数学描述;他还用色散关系理论对非常重要的光核反应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工作。他组织领导了许多中青年对相互作用统一、CP破坏、陪集规范场、非线性σ模型、有效拉氏量理论、超对称性破缺、量子场论的大范围拓扑性质及其与反常的联系等等方面作了许多有意义的研究工作。在凝聚态物理方面,他领导的小组发展了非平衡态统一理论中的数学形式——闭路格林函数方法。他还参加并组织领导了中国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和试验工作。1985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协主席等职。7, 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着名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邓稼先祖父是清代着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是着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七七”事变后,全家滞留北京,16岁的邓稼先随姐姐赴四川江津读完高中。1941年至1945年在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着名教授。1945年抗战胜利后,邓稼先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
1948年10月,邓稼先赴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在他取得学位后的第9天,便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回国后,邓稼先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1958年8月调到新筹建的核武器研究所任理论部主任,负责领导核武器的理论设计,随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核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副院长、院长,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去世。
8黄祖洽先生1924年10月出生于湖南长沙,194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是中国核反应堆理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现为中科院院士、北师大低能核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9,钱学森(1911.12.11-)。 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科学家。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38年获加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曾任中国力学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等职。现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研究员。
早年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独立研究以及和冯.卡门合作研究提出的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创建和发展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许多理论领域都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物理界-中国着名女物理学家-----吴健雄
吴健雄(1912-1997)江苏太仓人。女。1930-1934年就读于中央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后赴美留学,获柏克莱加州大学博士学位。1958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5年当选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位女会长。1982年受聘为母校南京大学名誉教授,1986年又被南京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每次回国,必到南大访问、讲学,并在南大设立有“吴健雄、袁家骝奖学金”。先后以实验验证了“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和“β衰变中矢量流守恒定律”。1990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1994年首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E. 浙大名人有哪些人
1.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着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国近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3.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着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4.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5.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兴海宁硖石人,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黄狗、谔谔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 。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奠定其浪漫主义诗风。
(5)浙大物理系有什么牛人教授扩展阅读:
浙江大学人才培养:
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成立于2000年5月,是以竺可桢老校长之名命名,为浙江大学优秀本科学生实施“特别培养”的荣誉学院,其前身为创办于1984年的原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
学生进入竺可桢学院后,不分专业,先在文、理、工三大类平台上进行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的前期培养。在第二学年,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确认主修专业,并进入后期培养阶段,同时实行本科生专业导师制。
2006年起,为优秀本科学生专门制定了“本科生教育特别培养基本框架”,学生既可以按各专业普通通道进行后期培养,亦可以按照长学制及双专业、双学位等多通道多规格发展途径进行后期培养;学院在后期培养阶段,重点构建了多通道、多规格、模块化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专门制定了“本科生教育特别培养基本框架”,为优秀本科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途径。
学生既可以按各专业普通通道进行后期培养,亦可以按照长学制(如巴德年医学八年本硕博连读、教育学本硕(博)连读、法学本硕(博)连读、管理学本硕(博)连读)直接进入研究生培养,以及双专业、双学位(如计算机+X、生物+X、外语+X、X+信息、X+管理、X+法学、X+经贸)等多通道多规格发展途径进行后期培养。
参考资料网络-浙江大学
F. 浙大毕业的名人有哪些
1、陈独秀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1920年初前往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二、三大)、中央总书记(四、五大) [1] 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1927年7月离开中央。1929年11月因就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
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抗战爆发后,他于1937年8月出狱,先后住在武汉、重庆,最后长期居住于重庆(原属四川)江津。1942年5月逝世。他是杰出的政论家,其政论文章汪洋恣肆、尖锐犀利,《敬告青年》等很多篇章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少有的、杰出的代表作。晚年进行的文字学研究,是极其重要的学术成果。主要着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着作选编》等。
2、林俊德
林俊德(1938年3月13日—2012年5月31日),男,福建永春人,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着名专家、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1993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为全军挂像英模。
3、程开甲
程开甲(1918年8月3日-2018年11月17日),男,汉族,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江苏苏州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着名理论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 1918年8月3日出生,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人,祖籍徽州。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顾问。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任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教授,第二机械工业部核武器研究所副所长,国防科工委核实验基地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及基地副司令员,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科技委正军职常委、顾问。
程开甲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开创者之一,在核武器的研制和试验中作出突出贡献。开创、规划领导了抗辐射加固技术新领域研究。是中国定向能高功率微波研究新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固体物理学专着,提出了普遍的热力学内耗理论,导出了狄拉克方程,提出并发展了超导电双带理论和凝聚态TFDC电子理论。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3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7年7月28日,被授予“八一勋章”。2018年3月27日,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7-2018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2019年2月1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荣誉。 2018年11月17日上午,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
4、邵飘萍
邵飘萍(1886年10月11日—1926年4月26日),男,汉族,原名镜清,后改为振清,字飘萍,笔名萍、阿平、素昧平生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人,革命志士,民国时期着名报人、《京报》创办者、新闻摄影家。
是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先驱者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等。1926年因发表文章揭露张作霖统治的种种黑暗,而被张作霖杀害。有“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之称。
5、谷超豪
谷超豪(1926.5.15—2012.6.24),汉族,浙江温州人,数学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1948年,谷超豪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59年6月,获莫斯科大学物理-数学科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1月,任复旦大学副校长;1988年2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1999年8月,担任温州大学校长。
谷超豪主要从事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数学物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齐性黎曼空间、无限维变换拟群、双曲型和混合型偏微分方程、规范场理论、调和映照和孤立子理论等方面取得了系统、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首次提出了高维、高阶混合型方程的系统理论,在超音速绕流的数学问题、规范场的数学结构、波映照和高维时空的孤立子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G. 浙大出了哪些历史名人
两院院长副院长校友 竺可桢 中科院副院长 1936-1949年任浙大校长,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卢嘉锡 中科院院长 1945-1948年浙大化学系任教,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钱三强 中科院副院长 1978-1980年任浙大校长,中科院院士 叶笃正 中科院副院长 1943年毕业于浙大研究院史地研究所,中科院院士 顾以健 中科院秘书长 1947年毕业于浙大化学系 潘家铮 工程院副院长 1950年毕业于浙大土木工程系,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路甬祥 中科院院长 1964年毕业于浙大机械系,1988-1995年任浙大校长,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 潘云鹤 工程院常务副院长 1981年毕业于浙大计算机系,1995-2006年任浙大校长,工程院院士 丁仲礼 中科院副院长 1982年毕业于浙大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中科院院士 学界着名校友 陈建功 中科院院士。浙大数学系教授、主任 苏步青 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浙大数学系教授、系主任。与陈建功一起创立了“微分几何学派” 谷超豪 1948届数学系,中科院院士。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华罗庚数学奖得主 王 元 1952届数学系,中科院院士。华罗庚数学奖得主 丘成桐 浙大高等数学研究所所长,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菲尔兹奖得主,沃尔夫奖得主 王淦昌 浙大物理系教授,中科院院士,“两弹元勋” 束星北 浙大物理系教授。是我国早期从事相对论研究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吴健雄 浙大物理系助教,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 程开甲 1941届物理系,中科院院士,“两弹元勋” 李政道 1943-1944年浙大物理系就读,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中研院院士。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徐光宪 1936年浙大附属高级工业学校就读,中科院院士。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谈家桢 浙大生物系教授、理学院院长。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院士 贝时璋 浙大生物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叶笃正 1943届史地(硕),中科院院士,200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其它知名校友 陈独秀 1898年考入求是书院,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 蒋百里 1899年考入求是书院,国民党陆军上将,民国时期着名军事理论家 钱均夫 名家治,1899年求是书院肄业,钱学森之父 陈布雷 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被誉为“文胆” 马寅初 浙大校长,中研院院士,中科院院士 袁敦礼 着名体育教育家,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袁 浚 着名体育教育家,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程登科 着名体育教育家,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谢似颜 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陈柏青 浙江大学客座教授 舒 鸿 浙大体育系任教,在1936年第十一届奥运会中担任篮球决赛主裁判 马一浮 曾在浙大任教讲学,并作《浙大校歌》,国学大师 丰子恺 曾在浙大任教,着名画家、艺术教育家 金 庸 浙大人文学院院长。原名查良镛,当代着名武侠小说作家 胡乔木 1933-1935年浙大外语系就读,中科院院士。曾任新华社社长、中国社科院院长 朱 敏 1981届机械,1984届工管(硕)。硅谷网迅(WebEx)总裁 段永平 1982届无线电,步步高集团总裁 竺延风 1983届自动化。原一汽集团总裁,现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史玉柱 1984届数学,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 谢旭人 1981-1984年在浙大工业经济管理专业干部专修科学习。现财政部部长 王建宙 1985届管工(硕)。现任中国移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孙钟华 着名服装设计师、动漫服装教父
H. 大学物理系排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是国家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培养基地。
目前物理系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凝聚态物理方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方向)、光信息科学与技术3个本科生专业和凝聚态物理、光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物理电子学4个博士点,其中凝聚态物理、光学是国家重点学科。
工科大佬清华大学,排名第三。
清华的老物理基础1953年调整到北大,目前清华物理系的学科方向涉及物理学和天文学2个一级学科,涵盖教育部规定的物理学一级学科下除无线电物理外的全部7个二级学科(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原子分子物理、粒子物理核物理、声学、等离子体物理)以及天体物理1个二级学科,其中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为全国重点学科。清华物理系具有国家的物理学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还是天体物理二级学科的博士点。物理系设有1个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涵盖了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
复旦大学物理系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院系调整中由原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沪江大学、大同大学等校部分物理系教师学生合并而成。它的前身是1942年在重庆建立的数理系,迄今已有60余年历史。1993年成为国家理科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首批设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的单位之一。1997年被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重点学科点,3个博士点(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物理)和博士后流动站。
复旦大学物理系现设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光学3个本科专业,这3个二级学科均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并被评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于1978年重建。其中凝聚态物理是国家第一批博士点,又是国家重点学科。1999年建立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本科专业设有应用物理和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个专业,硕士点设有凝聚态物理、天体物理、光学、理论物理和光学工程,博士点设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南京大学物理学系成立于1920年,现已发展成为国内着名、国际有一定影响的物理系之一。1984年,声学和无线电专业从物理系中调整出来,组建了信息物理系(现改名为电子科学与工程系),1994年,以物理系中一些研究组为基础,发展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建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固体物理研究所、加速器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生物医学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凝聚态物理、理论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设有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学5个博士生专业,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学、生物物理学6个硕士生专业,物理学、应用物理学2个本科生专业。
浙江大学物理系成立于1928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897年的求是书院。浙大物理系具有辉煌的历史,诸多着名物理学家如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吴健雄、王淦昌、程开甲、吕敏、贺贤土等13位科学院院士先后在该系学习和任教。目前物理系设有物理博士后流动站,物理一级学科博士点。
物理系开设有物理学本科专业,每年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毕业生免试保送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前身物理系创建于1919年,是南开大学理科建立最早的系之一。着名物理学家吴大猷教授曾在该系执教,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教授是该系的名誉教授。从这里已培养出5名中科院院士或工程院院士。1998年物理系改建成物理科学学院,由理论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北来先生任第一任院长。物理科学学院现设有物理学系、光电信息科学系、生物物理科学与技术系以及基础物理与实验教学部。
物理学院现设有物理学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物理学(生物医学物理)专业和材料物理专业等本科专业。
物理系是中山大学30年代初就已成立的院系之一。物理系现有物理学和光学工程2个国家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物理学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光学工程、光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5个博士点,光学工程、光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等7个硕士点。此外物理系设有物理学、材料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和微电子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广东省高等学校首批名牌专业之一。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在1928年成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物理系基础上逐渐发展、壮大而来。老一辈着名物理学家查谦、潘祖武、江仁寿、桂质廷、张承修、马师亮、李国鼎、周如松等先后在这里研究执教多年。现已发展成为涵盖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与工程4个学科门类,多个有突出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班)、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实验班)4个本科专业(涉及11个专业方向),有理论物理等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物理、无线电物理、光学、声学、等8个二级学科。
I. 程开甲是什么军衔
文职干部,没有军衔,专业技术一级,文职特级,戴正军的级别章,享受大军区级别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