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物理课的类型有哪些

物理课的类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8-12 03:09:26

Ⅰ 理论物理学所有的学科分类以及教科书,有哪些推荐

《地球冰期与太阳在银河系中位置的关系》,网络一下"在灵镜湖追星的碧玉兰"即可。

Ⅱ 请问北大的物理学专业学生必修课和选修课是哪些课目

选修课程普通物理(02系列,D类) 普通物理(03系列,C类) 力 学(04系列,B类) 热 学(04系列,B类) 电 磁 学(04系列,B类) 光 学近代物理力 学 热 学电 磁 学光 学原子物理 数学物理方法 数学物理方法1数学物理方法2

Ⅲ 高中物理人教版一共有几本必修哪几本选修选修分别是哪些内容

一、高中物理人教版共有2本必修,10本选修(分别是选修1-1、选修1-2、选修2-1、选修2-2、选修2-3、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

二、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内容如下:

1、选修1-1

(1)电磁现象与规律

(2)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3)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

2、选修1-2

(1)热现象与规律

(2)热与生活

(3)能源与社会发展

3、选修2-1

(1)电路与电工

(2)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4、选修2-2

(1)力与机械

(2)热与热机

5、选修2-3

(1)光与光学仪器

(2)原子结构与核技术

6、选修3-1

(1)电场

(2)电路

(3)磁场

7、选修3-2

(1)电磁感应

(2)交变电流

(3)传感器

8、选修3-3

(1)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

(2)固体、液体与气体

(3)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9、选修3-4

(1)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2)电磁振荡与电磁波

(3)光

(4)相对论

10、选修3-5

(1)碰撞与动量守恒

(2)原子结构

(3)原子核

(4)波粒二象性

(3)物理课的类型有哪些扩展阅读:

一、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内容如下:

1、必修一

(1)运动的描述

(2)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

2、必修二

(1)机械能和能源

(2)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3)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二、高中物理特点:

1、知识深度,理解加深

高中物理,要加深对重要物理知识的理解,有些将由定性讨论进入定量计算,如力和运动的关系、动能概念、电磁感应、核能等。

2、知识广度,范围扩大

高中物理,要扩大物理知识的范围,学习很多初中未学过的新内容,如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光的本性等。

3、知识应用,能力提高

高中不仅要学习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习物理知识和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高中阶段主要是自学能力和物理解题能力,并学会一些常用的物理研究的方法。

参考资料:网络—高中物理

Ⅳ 物理课有几种课型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熟悉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课型,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物理教学的特点,我们把物理教学中的课的类型主要划分为三种,即实验教学课,知识教学课和习题教学课。(一) 实验教学课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随堂实验和课外实验。1. 演示实验 所谓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为配合教学内容而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因此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起一定的示范作用。为了确保演示实验成功,并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课堂演示实验要首先做好准备,力求演示的现象清楚,并配合必要的说明和讲解。2.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掌握实验技能,使学生受到物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的初步训练的主要措施。进行学生实验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努力创造条件,开出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所有实验。第二、关于实验能力的培养要具体落实,要明确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第三、实验中要及时给学生以具体指导,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的问题,纠正实验上的错误。3. 随堂实验 这种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补充形式,可作为实验作业布置给学生,也可作为建议,由有兴趣的学生自愿进行。(二) 知识教学课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1. 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环境,提供感性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而选用的事例和实验事实,必须是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典型事例。例如,在进行杠杆教学中,关键在于弄清力臂的概念。教师在选择事例时,必须包含力的作用点不垂直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联线这一情况。2. 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其关键是通过对由演示实验和列举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一本质。但是这一本质却被许多非本质联系所掩盖着,如,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停止;恒定外力作用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原因,等等。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才能顺利建立牛顿第一定律。3. 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以深化认识。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讨论其物理意义,二是讨论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三是讨论有关概念和规律间的关系。在讨论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使学生获得比较正确的理解。4. 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 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深化活化对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三) 习题教学课习题教学,也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讲述若干重要概念和规律,或者在重要的教学单元之后,一般要安排以解题指导为中心的习题课,及时而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和解题训练。要上好一堂习题课,重要的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程度,选编好例题和习题,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把复习讲评、示范解题和学生练习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上我们对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三种课型,即实验教学、知识教学和习题教学进行了初步分析,物理教师必须熟悉这三种课的教学。

Ⅳ 物理学具体有那些分类

丹皮尔在其《科学史》一书中写道:“恒星所发的光,达到我们的眼中时,这就是物理学可以追踪的一串事件的结束。但在这整个一串事件中,只有视觉的感觉,是我们可以具体描述的,其他事件就只能用纯粹抽象的与数学的方式加以描述。”[4]这段话形象地概括了二十世纪由量子力学、相对论为代表的科学革命的巨变给人们的意识、观念带来的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动摇了我们自十七世纪以来逐步形成的稳固的物质观念。现代物理学把物质析为原子,原子又被析为质子与电子。最后又将这些分解为辐射之源或波群:分解为由一中心向外进行的一组“事件”了。至于存在于中心的是什么,载波而行的介质是什么,我们却不得而知。并且关于这些组成电子的波系的可能的知识的精确性,似乎也有一个“测不准”[5]的极限。通过相对论也得出相似的结果,过去我们认为物质在实质上是占有空间的东西,而空间是通过时间经久不变的。但是现在则认为空间和时间对于观察者来说是相对的,没有一个宇宙的空间,也没有一个宇宙的时间。三维空间中不灭的物质团或电子没有了,只有四维时空中一串串的“事件”。物理实在归结为一组哈蜜顿方程式,只有微分的关系,联系着时空中邻近的事件。“旧的唯物论死亡了;而甚至一度取代物质微粒的电子,也已变成了失落肉体的灵魂——仅不过是波动形式而已……并且,即令作为失落肉体的灵魂,它们的生涯仍很短促。……可以解释太阳及其他恒星所放出巨量辐射能量的唯一已知的原因,就是质子与电子的相互毁灭或氢值变为其他原子。我们地上的物质,也许是由不能复燃的死灰组成的,但在恒星和星际空间里,这些变化是可以发生的,而宇宙中一部分物质也许正在化为辐射。因此,过去似乎如此熟悉,如此富于抵抗力,如此永存不朽的物质,今天已变得不可思议的复杂了。它以微小电子或其他种粒子的形式,散布于空间或原子核周围;或以波群的形式浸透于原子的全部,而且更化作辐射而不断消失;即专以太阳而论,也以每分钟二万万五千万吨的速率在消失。”[6]现代物理学所揭示出来的这样一幅物质的“世界末日”对现代思想界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上述新实在主义的“实在观”正是现代物理学的新的“物质观”在哲学思想上所引起的深刻变化的反映。这种哲学变革的代表人物是罗素,“理论物理学已经不象在第十七世纪的时候能讲得那样非常肯定清楚了。牛顿用四个基本概念来讲:空间、时间、物质和力。这四个概念都被现代物理学扫进了废物箱”。[7]学术界公认,罗素的哲学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新实在论时期以及逻辑构造主义时期,所谓构造主义就是:“只要可能,就用由已知实体组成的构造来代替推导出未知实体的推论”。正是在这个时期,罗素采用了“中立一元论”的立场。逻辑构造主义是讲认识论的;如果从本体论讲就是逻辑原子主义。

罗素认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推翻了关于“物质实体”、“微粒”等传统的物的概念,而代之以事件[8]。他说,“物理学的‘素材’应当是事素,而不是微粒。过去被设想成一个微粒的东西,将应当被设想为一个事件系列。这个代替微粒的事件系列是具有某些重要的物理属性的,因此要求我们加以注意;但是它并不比我们可以任意选出的任何其他事件系列具有更多的实体化。这样,‘物质’就不是世界的原材料的一部分,而只是把事件集合成束的一种方便的方式。”[9]罗素在此所讲的事件,实际上就是马赫所讲的要素,它既有物理属性,但又有心理属性,而物理属性并不比心理属性更实在。世界的物质性被换一种说法,代之以事件第一性。物质和精神都是事件的“集合成束的一种方便方式。”这就是说,事件是中性的东西。罗素接着说,“物理学曾经使物质的物质性削弱,心理学则使精神的精神性削弱了……。这样,物理学和心理学就从两个极端相互靠拢了,并且使威廉-詹姆士通过批判‘意识’而提出的那种‘中立一元论’学说的可能性加大了。……我认为精神和物质只不过是两种把事件结合起来的方便方式。”[10]显而易见,罗素的事件论同马赫的中立要素论、詹姆士的中立一元论是完全一致的,即认为作为物质和精神的材料的事件是中立的。

“中立一元论”的提出,为哲学唯光论的建构提供了理论支持。哲学唯光论的“光”经过了中国哲学所特有的“执两用中”的改造,“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光是对中国古典传统思想“天人合一”的最为中肯的诠释。一个原始的人类学与一个原始的宇宙学总是比肩而立,世界的起源问题与人的起源问题也总是难分难解地交织在一起,执两用中,便是光。天人合一的“一”,便是执两用中的“光”。光是对无限大的宇宙和无限小的离子的执两用中,从而是对物质概念的执两用中,是对所谓实物范畴和虚物范畴的执两用中。光是对本体论生成论的执两用中,是对自然本体论与人的本体论的执两用中。是对唯心论和唯物论的执两用中——既是对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执两用中,又是对自在的客体性原则与自为的主体性原则的执两用中——它既不是唯心的也不是唯物的,它是唯光的。光乃执两用中之中庸之道,极高明而道中庸,无过之无不及,所以能尽人之性、能尽物之性,“浑然与物同体”。“万物皆备于我”,(孟子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语),《老子》二十五章:“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中立”于天地之间,此“中立”也是“一”(元),“中立”“一元”的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之中,《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韩非子:扬权》:“ 用一之道,以名为首,名正物定,名倚物徒。故圣人执一以静,使名自命,令事自定。”《淮南子 原道训》:“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老子》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所以圣人执一用以观察天下大势的工具。“抱一”也即“执一”也即“执中”,“道恒尚中”的思想贯穿于中国文化思想史,哲学唯光论已做过总结性论述。[11]《论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执两用中之“执中含和”,(《淮南子·泰族训》)《老子》五十五章:“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所以老子说“知和曰常”,“和”乃是自然“常道”。知“和”即“执”道。老子又说,“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十六章)恢复道的本性就叫做自然,认识到自然乃中和之道就是明智的。哲学唯光论已经将“道”进行哲学改造,“取实予名”为“执两用中”的“光”,所以“光”的含义与“中立一元论”甚通。[12]

“执两用中”的“光”与“中立一元论”无疑是中西哲学接轨的一个接合部。为了进一步沟通两者的关系,结合对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罗素哲学变革的再认识,唯光学派进一步论述哲学唯光论与在西方颇具代表性的罗素哲学的总体关系。

在《我的哲学的发展》一书中,罗素写道:“我的哲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只有一件我念念不忘的事,没有改变:我始终是急于要发现,有多少东西我们能说是知道,以及知道的确定性或未定性究竟到什么程度。在我的哲学的研究中,有一个主要的分界:在一八九九——一九○○这两年中,我采用了逻辑原子主义哲学和数理逻辑中的皮亚诺技术。这个变革是太大了,简直使我前此所做的研究(除去纯数学的以外)对于我后来所做的一切,全不相干。这两年的改变是一次革命,以后的一些改变则属于演进的性质。”[13]此前罗素对哲学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宗教信仰;一方面是纯数学的东西。而在剑桥里所接受的是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他更加关心的是纯逻辑的东西,其中最重要并且在他后来的哲学中占优势的是所谓“外在关系学说”。他认为,一元论所主张的两个项之间的关系由这两个分离的项的性质所构成——或者严格地说这两个项之间的关系由这两个项组成的整体的性质所构成——这种观点在数学上无法得到解释。他的结论是,“关系并不意味着相关的项中有任何相应的复杂性,并且,一般说来,不等于两项所构成的整体的任何性质。”后来——具体说是从一九一○年到一九一四年,罗素开始对物理世界发生的变化感兴趣,从那时起,知觉和物理学的关系一直是他研究的课题,他说,“我的哲学经历其最后重大的变化正是和这个问题有关。”在此之前,他一直认为,知觉是主体和客体两项的一种关系,这样一种关系容易了解知觉如果能够提供关于主体以外的事物的知识。因为受了威廉詹姆士的影响,他发现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或者说,这种看法过于简单化了。至少感觉甚至视觉或听觉,在其本质上不是关系性的事件。他的意思并不是说,在“我”和“我所看见的东西”之间没有关系,而是说,这种关系比我们原来所想的要间接的多,并且,当我们看见什么东西的时候,我们之所感,就其逻辑结构而论,即使在我们之外并没有任何我们可看见的东西,也很可以发生。罗素说,“我的意见的这种变化对于连结经验和外在世界所牵涉到的那些问题,大大地增加了困难。”[14]大约在同时,还有一个问题使他同样感兴趣,这就是语言与事实之间的关系问题。此前他一直认为语言是透明的,也就是说,语言是一种中介物,我们可以使用这个中介物而不去注意它。通过对语言的“词汇”和“造句法”的研究,他认为,语言是具有意义的,也就是说,语言是和它以外的某种东西有关,那种东西一般说来是非语言性的。自从他放弃了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以后,他一直是用分析的方法来寻求哲学问题的解决。虽然近代有与此相反的倾向,但他仍然坚信,只有用分析的方法才能有进步。他说,“举一个重要的例子,我发现,借分析物理学和知觉,心和物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完全得到解决。不错,我所认为的这个解决还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承认,但是我相信,并且希望,这只是因为我的学说还没有为人所了解。”[15]

Ⅵ 物理教学语言包括哪些类型

  1. 明确物理教学目的。

  2. 确定物理课程设置。

  3. 规范物理教学要求。

大学物理专业分类介绍

1、牛顿力学(Newton mechanics)与分析力学(analytical mechanics):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关于时空相对性的规律。

2、电磁学(electromagnetism)与电动力学(electrodynamics):研究电磁现象,物质的电磁运动规律及电磁辐射等规律。

3、热力学(thermodynamics)与统计力学(statistical mechanics):研究物质热运动的统计规律及其宏观表现。

4、狭义相对论(special relativity):研究物体的高速运动效应以及相关的动力学规律。

5、广义相对论(general relativity):研究在大质量物体附近,物体在强引力场下的动力学行为。

6、量子力学(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观物质运动现象以及基本运动规律。

此外,还有:粒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激光物理学、等离子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天体物理学等等。

(7)物理课的类型有哪些扩展阅读

物理学的主要课程

1、普通物理学

高等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结构和物性。

2、理论物理学

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计算物理学入门等。

Ⅷ 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是什么

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是指在一节课内主要完成一种教学任务的课。综合课程是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例如, 把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生理等学科合并为理科。课程综合的思想,发源于赫尔巴特的教材联络说。

课程优点

1、 综合课程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能力。

2、 综合课程减少了课程的门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

3、 综合课程从生活、社会的实际出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Ⅸ 如何教好初中物理实验课

如何教好初中物理实验课
初中物理实验的分类;
⑴演示实验 ⑵学生分组的探究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物理教材,一共有三册.八年分上下册,九年全一册.其中有演示实验44个,学生探究实验有35个,课堂实验(动手动脑)课外实验有35个,一共初中物理实验有146个.
举例说明:实验的分类像真空罩中的闹钟就是演示实验,而音调高低和频率有关的实验就是探究实验.书上有明确的说明.光是怎样传播的是演示实验等等.
(二)演示实验教学的技能
⑴、什么叫演示教学?演示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或教学仪器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利用实物、模型、各种挂图、音像资料、数字化媒体等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以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教学行为方式。
⑵、演示实验教学的作用
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初中物理的学习内容包括:声、光、热、电、力、能等几个部分,分别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感官,在短时间内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进一步的探究兴趣。
在演示过程中,应该尽量让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用眼、耳、口、鼻、手、脑多种感觉并用,去看一看、听一听、尝一尝、闻一闻、摸一摸、讲一讲、想一想这样一方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踊跃的愿望,增强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活动能力,增强其观察和记忆能力。
举例说明:小鱼实验的课前引入。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习的兴趣。
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进行课堂演示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观察方法的指导和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在进行演示之前要让学生有准备,知道观察什么、在做演示之前,一定要简单交代一下,为什么要做这个演示,重点观察什么现象,对于学生不熟悉的实验仪器,要做简单介绍其工作原理。
举例说明;如“声音的特性”教学演示,钢尺发出的声音,振动的幅度不同,声音的大小不同,在物理学里叫响度。(“听”、“看”)
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实验素质,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要反复地要求学生每次做实验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怎么样做这个实验;为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根据;需要测量哪几个物理量;根据实验原理需要哪些实验器材,各种器材性能及如何使用和读数,并拟定实验步骤和记录表格
举例说明:“平面镜 ”的实验, “电流和电路”教学,相似的实验有: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规律,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测量小灯泡电阻,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等。
④、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
课堂演示实验也可以起到训练学生思维的作用。由于演示可以促进学生更多的感观参与,而且现象明显,所以充分利用课堂演示可以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思考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
举例说明;“电生磁”教学,利用废的纸筒讲解绕线方法。
⑶、演示的类型
①、利用实物和模型进行的演示
举例说明;“热机”的教学,汽油机模型演示,四个冲程。
②、利用挂图、板图画进行的演示
举例说明:十年前我讲的“温度计”这节课与现在的多媒体对比。
③、利用幻灯和投影进行的演示(这个问题我要详细讲一讲)
投影演示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保证画面的质量,不要太华丽,动画不宜太多。(举例说明:投影片要精心设计,色调、清晰度、大小、样式等)
第二:演示时间不宜过长
第三:保证播放环境的亮度
第四:不要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特别是物理课能动手做的实验就不用其他方法代替。
④、利用电视和录像进行演示
举例说明:录像的作用大,如教材后的光盘就有很多的视频资源。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⑤、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的演示
举例说明:展现微观世界和课如电子在电场中动力的轨迹、核能等
⑥、利用实验仪器进行演示(这是我们物理学科的重点)
演示实验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演示实验要简单清晰,力求实验器材简单、现象明显,能说明问题就可以。
第二:演示实验要科学
第三:演示实验要确保成功(举例说明:摩擦起电的教学)
⑷、下面我就讲一讲利用实验仪器做演示实验都有哪些原则(或说注意事项)
①、明确目的、讲求实效
确定好演示实验的目的,有的演示实验并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如引起学生的兴趣或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要掌握好演示实验的时间和效率。如:“大气压强”的教学片段,只用纸片托水的实验就可以,不用弄得太复杂。
②、选择恰当的时机演示
演示实验要选择好时间,因为每节课有时要演示几个实验,什么时间演示,演示多长时间,演示的目的,及环节的衔接一定要撑控好。
③、演示实验必须科学,要保证演示实验的可见度
演示的内容必须要有科学性,实验中对于不容易看清的现象,反应较快的现象,要想办法扩大可见度,不可以一带而过,变成语言叙述,这样就失去了演示实验的作用。演示时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举例说明:声叉的振动靠乒乓球的弹起来扩大可见度。可见度的另一方面的理解:让全体学生都能看得见。
④、演示实验的操作必须安全规范,有示范性
实验中要安全第一,以自己熟练的操作确定演示的成功。演示本身就有示范的作用,是学生学习实验的一个主要渠道。
举例说明:托里拆利的水银实验。
⑤、对演示实验讲解的要求
第一、课堂讲解语言要精练、准确、清晰、逻辑性强。
正确而严密的逻辑思维是任何学科都是十分强调的。学生探索能力和科学方法的培养,都有赖于教学过程的逻辑培养.其中教师在讲课过程中的“逻辑性分析”和严密的推理具有非常高的“示范价值”。同时,合乎逻辑的讲解与分析也是促进学生理解所讲内容的必然要求。
例如:“摩擦起电、两种电荷”的教学片段。黄书88页。
课堂讲解要生动形象、幽默风趣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课语言的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语言风趣、讲解生动,可以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实验技能。
现代教学论的一个趋向就是探讨如何把“苦学”变为“乐学”。其中就要涉及到教学的趣味性,即“寓教于乐,寓庄于学”。
例如:“摩擦力”的教学片段。书89页
课堂讲解要真有针对性和点拨性
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以学生学习的需要来决定教师要“讲什么、讲多少、何时讲、怎么讲”。以学为本,为学服务,在教学上应该“以学定讲、因学定教、以学评教”。把教师的基本任务规定为帮助学生自己去学习,帮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健康、快乐地成长。反对教师满堂灌。
例如:“密度”的教学片段。书90页
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教师在什么情况下要“讲”呢?
引入新课时要讲
内容难度大又不宜自学和研究时要讲。
学生讨论不明白时要讲
第五、讲解要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三)学生探究实验教学的技能
⑴、科学探究过程包括哪些要素?
科学探究过程包括以下七个要素:(也就是现在的实验探究课的七个步骤)
①、提出问题
②、猜想与假设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⑤、分析与论证
⑥、评估
⑦交流与合作项目
课本上第一个体现这七个要素的实验是八上第五章第四节:探究串、并了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⑵ 重点讲 : 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④、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⑤、分析与论证
为什么要讲这三个要素呢?因为这三个要素与中考联系密切。那么中考都有哪些这方面的习题呢?我们在上课时应该怎么样培养和训练学生这方面的实验技能呢?
举例说明:考试题:铁东区期末考试题:

Ⅹ 高考物理选修几种类型

高考物理选修一般都是考试选修3-1,2,3,4,5。五本书的知识。
高中生在高中期间可以学习的物理知识的所有课本:
新课标高中物理1(必修)
新课标高中物理2(必修)
新课标高中物理1-1(选修)
新课标高中物理1-2(选修)
新课标高中物理2-1(选修)
新课标高中物理2-2(选修)
新课标高中物理2-3(选修)
新课标高中物理3-1(选修)
新课标高中物理3-2(选修)
新课标高中物理3-3(选修)
新课标高中物理3-4(选修)
新课标高中物理3-5(选修)
出版高中物理书籍的出版社有很多,比如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粤教版广东教育出版社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等等。每个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书籍的内容安排会有一些不同,但是知识的涵盖面基本都是一样的。
但是高中学校并不会教授学生所有的物理知识,一般都是选择其中需要参与高考的知识进行学习。由于在高考中的物理部分有选修题目,选修题目都是不同的选修课本的知识。所以学校会要求学生掌握其中的某几个知识点,并不需要全部。使考生在做题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题目作答。

阅读全文

与物理课的类型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