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物理中能不能使用分数或(没作特殊说明的默认情况下)用约等号如三分...
一般情况下都会写成小数形式、
对于物理来说并不像数学要求得那么精确、
因为物理很多都是实验测量值、
都存在误差、
所以用小数不用约等号、
(有疑问可以继续提哦~)
Ⅱ 约等于怎么算二年级3122
约等于就是大约多少的意思,是一个估计的数字,按四舍五入算法进行计算。
通常会告知精确到的位数,如精确到十位,491就约等于490,按四舍五入算法,假如个位上的数字在4以下如362则约等于360了,假如个位上的数字大于五如287则就约等于290了
Ⅲ 高中物理实验题,化学计算题在计算过程中小数点怎么取舍,保留有效数字和保留几位小数怎么看呢
一般物理最后结果没有要求就是保留2位,物理实验题注意其他数据的有效数字和题中要求
化学呢,大多题中都要要求,如果没有要求,按这道题中出现的其他数据的有效数字处理
还有就是一些用仪器测量的数据,有固定的数字要求,比如螺旋测微器以毫米做单位时要保留小数点后3位
计算过程中尽量不去取舍,用分数表示,最后结果在化成小数,减少因提早化简而出现的误差
开方一般题中都要给出相关数据,如果没有,很有可能是你做错了
Ⅳ 物理实验题 证明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其质量成正比 实验步骤
1、用带砝码的托盘天平分别称出质量不同且未知的金属块、石块和木块的质量。分别记为m金,m石,m木。
2、各用绳子把质量不同且未知的金属块、石块和木块分别绑起来,再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其所受重力。(注意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分别记G金,G石,G木。
3、分别用相同的金属块或石块或木块进行相同的实验。
4、列表比较,得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其质量成正比的结论。
Ⅳ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理实验报告怎么写
实验目的: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实验原理:
将被测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被测物体的重力。
实验器材:
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若干(质量已知)。
实验过程:
1.提出问题:
质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重力大小与质量的数量关系,会是怎么样的呢?
2.猜想与假设: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你的猜想: 。
3.设计实验:
测出多个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大小,然后进行比较,发现普遍规律。
4.进行实验:
(1)检查所用的测力计指针是否指零? ;若不指零,调零;观察并记录你所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铁架台上,将一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如图1,注意使力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指针不与刻度盘摩擦,待静止时读数,将测得数据填入下表。
(3)继续将2只、3只……钩码分别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读出每一次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表。
(4)实验结束,整理器材
5.分析数据:
在图2中,以质量m为横坐标、重力G为纵坐标描点,连接这些点。
观察图像是不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如果是,结合数学的正比例函数知识,可以说明: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6.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数据可以看到:质量增大,重力也增大,而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不变;这个比值大约等于10N/kg,物理学中,我们用g来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由于我们所用的弹簧测力计不够精确,还有不同程度的误差,科学家们经过大量实验表明,这个比值大约为9.8N/kg,即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表达式为:G=mg。
7.评估与交流:
(1)根据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可以看出,物体所受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2)重力的大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情况下有些细微变化,例如:离地面的高度增加,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会减小,物体受到的重力会减小;由于地球是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椭球体,所以同一物体在纬度越高的地方,重力会越大。
(3)同一物体从月球到地球,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所以它的质量不变;但由于它在月球上受到的吸引力比在地球上的要小,所以重力变小。
Ⅵ 物理有没"约等于"
严格来讲虽然物理里面的测量都是约等于的,但是物理里面应该是没有“≈”这个符号的,表示物理量的精确程度的话用“测量值±误差”来表示
也就是说数学上用约等于只能说我这个是近似的
而物理上则会表示出我这个到底近似到什么程度
不知道你的学年不过就像小学里的数学判断题里承认存在负数往往会错,等你以后学了高等一些的物理就知道物理里面都是近似就没必要“≈”了
如果是做物理题目最后的结果为近似,在中学阶段往往会有这种问题那么我们一般不用“≈”,而是多采用在“=”上面加一点,表示答案的不精确,不过这样就是说近似程度已经比较高了,往往这样的东西只有在高中生竞赛里会碰到
平日里物理的量要不要近似往往不会造成什么烦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