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海水的平均密度是多少
海水的平均密度:1.025g/cm3.海水的密度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这就是说,给定体积的海水比同样体积的蒸馏水重零点零二五倍.当温度降低、盐度增加和压力(深度)加大的情况下,海水的密度就增大
‘贰’ 海水的密度是多少
海水的平均密度:1.025g/cm3.海水的密度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这就是说,给定体积的海水比同样体积的蒸馏水重零点零二五倍.当温度降低、盐度增加和压力(深度)加大的情况下,海水的密度就增大.
‘叁’ 一道物理实验设计题(求盐水密度)
本题的思路:
让压强计和金属盒处于不同液体的同深度处,通过测量U型管左右液体高度差,可算出盐水密度与水密度的倍数关系,从而测出盐水密度。
需要补充的器材:刻度尺
步骤:
①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面下,测出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为H,读出U型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为h1
②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盐水面下,用刻度尺测量,使金属盒所处的深度仍为H,读出此时U型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为h2
分析盐水密度表达式:
因为金属盒所处的深度相同,U型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反应了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并且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压强与密度是成正比的,所以得出:
ρ盐水:ρ水=P盐水:P水=h2:h1
则ρ盐水=(h2/h1)ρ水
另一解法:
也可以保持U型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相同,分别测出金属在水面下的深度h水和在盐水面下的深度h盐水,则ρ盐水=(h水/h盐水)ρ水。
这种解法更好理解一些。
‘肆’ 海水的密度是多少
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海水的质量,其单位是g/cm^3;(或kg/m^3;),但习惯上使用的密度是指海水的比重,即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海水的密度与3.98℃的蒸馏水密度之比。因此在数值上密度和比重是相等的。海水的密度状况,是决定海流运动的最重要因子之一。海水的密度可以通过密度的定义式(即ρ=m/v)来求出。在一般的作业和考试中,海水的密度取1.025×10^3kg/m^3;。
‘伍’ 物理计算题中海水密度是多少
海水的平均密度:1025kg/m^3.海水的密度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
一般物理计算题目中,海水的密度取值为1100kg/m^3.
‘陆’ 物理密度计算题及过程是什么
如下:
一只铝球体积是20立方厘米,质量是27克,试判断此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至少用三种方法判断。
铁的密度为ρ=2700kg/m3=2.7g/cm3。
判断断空心还是实心有三种方法:
方法一:求实际密度:ρ=m/v=27g/20cm3=1.25g/cm3<2.7g/cm3,因此是空心的。
方法二:求质量:假设此球是实心的,则质量应为m=ρV=2.7g/cm3×20cm3=54g>27g,因此是空心的。(同样大的铁球,我这个实心的质量有54g,而题目中的只有27g,说明它是空心的)。
方法三:求体积:假设此球是实心的,则体积应为V=m/ρ=27g/(2.7g/cm3)=10cm3<20dm3,因此是空心的。
初中物理常用的物体密度
铜的密度是8.9g/cm3
铁的密度是7.8g/cm3
铝的密度是2.7g/cm3
酒精的密度0.8*10的三次方千克/立方米
水银的密度13.6*10的三次方千克/立方米
海水的密度1030千克每立方米
煤油的密度为0.8*10^3千克/立方米
汽油密度是0.739m/cm^3
‘柒’ 海水的密度为1.03×103kg/m
∵h=40m,ρ=1.03×103kg/m3,
∴海水产生的压强:
p=ρgh=1.03×103kg/m3×1ON/kg×40m=4.12×105Pa.
答:海面下40m深度处海水产生的压强为4.12×105Pa.
‘捌’ 海水的密度为多少
海水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所包含的质量。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间,它取决于温度、盐度和压力(或深度)。在低温、高盐和深水压力大的情况下,海水密度大。例如,在大西洋深层冷水中,海水密度就大。而在高温、低盐的表层水域,如赤道表层海水密度就小。一般情况下,由赤道向两极,温度逐渐变低,密度则逐渐变大。到了两极海域,由于水温低,海水结冰,剩下的海水盐分高,所以密度更大。因此,北冰洋附近海域海水密度都很高。
‘玖’ 海水的密度p=10×103kg/m3,海中的海豚潜入水 下15m深处,问海豚受到海水的压强
解:根据液体内部压强么式P=ρgh,(g取10N/kg,海水密度应该约为1.0x10³Kg/m³,我只能按你的要求完成计算),15m深处的压强为:
P=10x10³Kg/m³x10N/kgx15m
=1.5x106pa(即1.5乘以10的6次方帕斯卡)
答:海豚受到海水的压强为1.5x106帕。
‘拾’ 海水水的密度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的变化比较复杂,与温度、盐度和压力都有关系。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例如,大西洋赤道附近温度偏高,盐度稍低,表层密度小,由此向两极逐渐增大。在副热带海区,虽然盐度偏大,但因温度下降幅度不大,尽管密度增大,却没有出现极值。随着纬度增高,虽然盐度剧降,但因温度降低引起的增密效应,比盐度降低引起的减密效应要大,所以密度继续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在河流入海口,由于盐度低,因而密度较小,但河水携带的泥沙可使密度变大。
海水在垂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密度跃层,不同纬度海水密度垂向差异很大。在低纬度海区,由于表层海水温度高,海水密度相对较低。从海面到一定深度,受海水运动的影响,海水混合良好,因水温度和密度的变化不大。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但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向上的变化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