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学物理波动学基础问题求教
1、把波函数写成标准形式:y=Acos[w(t-x/u)+φ],
括号中的“w“就是该波的圆频率!
波的频率 f=w/2π
2、振幅的正负符号如何判断------振幅只有正值,不能为负!
② 大学物理波动问题 已知波函数如何求它在某点处的反射波 已知在某点处的反射波方程如何求入射波
这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入射波与反射波的波函数之间的关系确定。
将入射波波函数表示一般形式y=Acos[wt-kx+phi]
若反射端为固定端,则反射波有半波损失,表示为y'=Acos[wt+kx+phi+Pi]
若反射端为自由端,则反射波没有半波损失,表示为:y'=Acos[wt+kx+phi]
上述关系式,从一个波函数容易导出另一个。
波函数是概率波。其模的平方代表粒子在该处出现的概率密度。既然是概率波,那么它当然具有归一性。即在全空间的积分。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由薛定谔方程求出的波函数并不归一,要在前面乘上一个系数N,即把它带入归一化条件,解出N。至此,得到的才是归一化之后的波函数。注意N并不唯一。
波函数具有相干性,具体地说,两个波函数叠加,概率并非变成12+12=24倍,而是在有的地方变成(1+1)2=4倍,有的地方变成(1-1)2=0,具体取决于两个波函数的相位差。联想一下光学中的杨氏双缝实验,不难理解这个问题。
③ 大学物理振动与波动的题,求一下过程
《大学物理-振动与波动学》网络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 https://pan..com/s/1IfB7u5VYHxSjltnxrLzmWA
大学物理-振动与波动学|3.波动.mp4|2.振动(下).mp4|1.振动(上).mp4
④ 大学物理波动问题
可以求出:T=2π/w=1/2 s ,波长=20*T=10 cm
xA=5cm 为半个波长,故 A点比原点落后 π,从而得原点的初相位是:π/2
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y=3cos[4π(t-x/20)+π/2]
⑤ 大学物理波动学问题,求ABC选项详解
选B。A点动能增加可知A在向平衡位置运动,故A动能和弹性势能都增加,且知波向x轴负方向移动,进而判断B点也在向平衡位置运动。各点能量密度都在变化,平衡位置点能量最大,波峰谷能量最小。
⑥ 大学物理波动方程公式是什么
大学物理波动方程公式是:
1、简谐振动方程:ξ=Acos(ωt+φ)。
2、波形方程:ξ=Acos(2πx/λ+φ′)。
3、振动能量:E k =mV2/2=Ek E= Ek +Ep =kA2/2 E p =kx2/2= (t) 。
4、波动能量:=1222∝A ρωA V ρω2A 2 I==2。
5、机械波ν' =V +V R (V R ——观察者速度;V s ——波源速度)。
6、对光波ν' =C -V r,其中V r 指光源与观察者相对速度。
波动方程物理意义
波动方程就是描述波动现象的偏微分方程,它的物理意义就太宽泛了。不过波动方程一个很重要的性质是传播速度有限(不像热传导方程)。
电磁场的运动方程是波动方程这说明电磁相互作用只能以有限的速度传播(光速c),而没有瞬时的作用(即超距作用)。这是导致狭义相对论建立的一个重要思想。
⑦ 大学物理波动方程问题,求解
由题目所给条件知道,周期T=1/400s,振幅A=0.1m
,波速u=400m/s,角频率ω=2π/T=200π,初相Φ0=-π/2(可由旋转矢量图示法得出)。(1)由于波向x轴的正方向传播,由以上条件可得波函数为y=Acos[ω(t–x/u)–π/2],即y=0.1cos[200π(t–x/400)–π/2];(2)把条件x1=16m,t=0.01s代入求得的波函数,得到y=0,即介质中的质点过平衡位置,速度最大,v=Aω=0.1*200π=50πm/s;(3)△t=(40-16)/400=0.06s。解毕。
⑧ 大学物理波动方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