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物理中风筝为什么会导电

物理中风筝为什么会导电

发布时间:2022-08-17 13:08:24

1. 为什么那对用干木棍掏高压电线上的风筝的夫妻会触电

首先高压线大多是祼线,而不是绝缘线。
其次任何材料其绝缘强度都是有限的。木棍也是一样,何况还有可能不是绝对干燥。
例如空气,在低压下空气是绝缘的。而当电压上升到几千伏时1厘米的空气就可能被击穿而导电。

2. 用钢丝绳放风筝为什么会产生电流呢

1.钢丝绳切割地球磁感应线,产生微弱电路?
2.钢丝绳是导体,通过和空气中的电离子摩擦,绳上吸附了很多电离子,由于高度不同,电离子分布的浓度不同,产生电势差行成微弱电流?

3. 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原理

没什么原理吧,只是统一了天电和地电,只是借助风筝做这个实验罢了,是利用风筝导电哦

4. 富兰克林为什么要在风筝上安铁棒来引电

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另一个说法是铜钥匙),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光辉的证实。风筝实验的成功使富兰克林在全世界科学界的名声大振。英国皇家学会给他送来了金质奖章,聘请他担任皇家学会的会员。他的科学着作也被译成了多种语言。他的电学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然而,在荣誉和胜利面前,富兰林没有停止对电学的进一步研究。 关于这个“天电”实验一直存在质疑,富兰克林本人也从未正式承认做过这个实验,“探索频道”的《流言终结者》节目通过人造环境模拟实验得出结论,如果按照传言中的方式用风筝引下雷电,富兰克林肯定会被当场电死,而不可能只是“掠过一阵恐怖的麻木感”。尽管对富兰克林是否做过风筝实验存在争议,但他是在1750年第一个提出用实验来证明天空中的闪电就是电的科学家,即使他做过风筝实验,也肯定不会和传言中的一样。1753年,俄国着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这是做电实验的第一个牺牲者。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试验产生了戒心和恐惧。但富兰克林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退缩,经过多次试验,他制成了一根实用的避雷针。他把几米长的铁杆,用绝缘材料固定在屋顶,杆上紧拴着一根粗导线,一直通到地里。当雷电袭击房子的时候,它就沿着金属杆通过导线直达大地,房屋建筑完好无损。1754年,避雷针开始应用,但有些人认为这是个不祥的东西,违反天意会带来旱灾。就在夜里偷偷地把避雷针拆了。然而,科学终于将战胜愚昧。一场挟有雷电的狂风过后,大教堂着火了;而装有避雷针的高层房屋却平安无事。事实教育了人们,使人们相信了科学。避雷针相继传到英国、德国、法国,最后普及世界各地。富兰克林对科学的贡献不仅在静电学方面,他的研究范围极其广泛。在数学方面,他创造了八次和十六次幻方,这两种幻方性质特殊,变化复杂,至今尚为学者称道;在热学中,他改良了取暖的炉子,可以节省四分之三燃料,被称为“富兰克林炉”;在光学方面,他发明了老年人用的双焦距眼镜,戴上这种眼镜既可以看清近处的东西,也可看清远处的东西。他和剑桥大学的哈特莱共同利用醚的蒸发得到零下二十五度(摄氏)的低温,创造了蒸发致冷的理论。此外,他对气象、地质、声学及海洋航行等方面都有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就。

5. 富兰克林真的通过放风筝发现了电

子虚乌有的放风筝事件

美国的每个学龄儿童都知道这个故事。本杰明·富兰克林通过在雷雨中放飞一只线上系有钥匙的风筝发现了电。但是这种说法合理吗?

富兰克林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操控风筝而又未被烧焦的呢?所谓的风筝事件有没有可能完全是子虚乌有?

这并不等于否认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电场领域的先驱。1746年的他作为印刷商和《穷查理历书》的出版商已经相当富裕。《穷查理历书》常常挖苦同时期其他历书提出的天文和气象迷信。

一天,富兰克林看到苏格兰杂耍艺人亚当·斯宾塞医生——也称“思朋斯医生”——表演的一个被称为“电吻”的社交把戏。在表演中,一位女性把没戴手套的手放在一个旋转的玻璃球上,当她的追求者靠近去亲吻她时,顿时会爆发出火花,当然也伴随着欢笑。

富兰克林从此被电迷住了,他开始摆弄思朋斯医生的莱顿罐。莱顿罐就是我们现在的电容器的雏形。最早由莱顿大学(由此得名)教授、荷兰科学家彼得·范·马申布罗克制造。

这个罐子里面是一个普通的果酱罐,底部铺上一层锡箔,罐口配上蜡封软木塞,中间穿过一根连接短链条的铜棒。链条与里面的锡箔接触,铜棒顶端有个鼓起的铜球。当摩擦各种物体产生的静电作用到外部的铜球时,静电就可以经铜球储存在罐子里。因为不同电荷相吸,罐内金属板上的负电荷可以导致外部金属板上产生相当的正电荷。

富兰克林买下了这位医生的整套装置,并请一位英国朋友给他寄来更多的仪器和有关实验的文章。富兰克林对电的爱好很快成为他的全职工作。

从云中引火烧身的绝不是富兰克林

当时欧洲思想家宣称有两种类型的电。同一个球,摩擦玻璃棒产生的静电能吸引它,而摩擦树脂棒产生的电却排斥它。这就证明电有两种变体。作为业余科学家的富兰克林却不敢苟同。

他认为电是从高电荷流向低电荷的。他鉴定并命名了正电荷和负电荷、导体以及绝缘体。他声明闪电是一种电现象。在《电的实验与观察》一书中,富兰克林提出一个验证闪电与电是否一样的实验。

“要确定云是否带电,”他写道,“在一个高塔的顶端,设置一个足够容纳一个人和一个电架的岗亭。从电架中央支起一根铁杆,弯出门外,然后再使其垂直向上6~9米,末端弄得很尖。如果电架保持干燥和干净,当经过的云层很低时,站在架子上的人可能会通电,产生火花,铁杆从云中将火引到他的身上。”

那个时候欧洲最着名的电实验是由法国的诺列特完成的。他根本不相信这个殖民地学者不着边际的言论。然而国王路易十五却十分感兴趣。他鼓励他的科学家们去尝试这个实验并确认其理论。

1752年5月10日,托马斯·弗朗索瓦·狄阿里巴勇敢地站出来挑战。他在法国马利花园中竖起了一根高12米的尖尖的金属杆,然后等待暴风雨到来。当暴雨云层从头顶飞过,一个助手拿着铜丝走向装置。正如富兰克林预测的那样,他招来了火花。

法国科学家一再重复这个实验,最后终于证实:闪电就是电火。几乎一夜之间,富兰克林成为欧洲的名人,而他却没有放飞任何风筝。

富兰克林在法国凡尔赛宫

在英国,乔治三世对富兰克林政治观点的厌恶也波及科学领域。他下令不许在宫殿上安装富兰克林避雷针。他怀疑这是某种诡计。它们不是将电无声无息地导入地下,而是被叛乱分子秘密地将闪电导入皇家建筑。他要求皇家学会主席约翰·普林格尔否认富兰克林的电理论。普林格尔立即辞职,他说:“你可以改变国家法律,但改变不了自然规律。”

(《看历史》杂志2013年6月刊刊登本文,摘编自《天气改变了历史》,[美]劳拉·李编着 林文鹏 蔡和兵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6. 为什么风筝挂到高压线上会导电那些悬在空中的高压线没有绝缘层包着吗

架空高压线都是裸线,没有绝缘层的。原因如下,
一是包塑料的话成本会增加很多,不利于实际应用。
二是包了塑料,电线的重量会大大增加,会给输电造成不必要的负担,给电线制造的压力就越大。
三是电线之间,和地面之间已经留够了足够的安全距离,没有必要。

7. 风筝挂在电网上会导致什么后果原因

(1)高压线的电压很高,在在其旁边放风筝,风筝容易挂到高压线上,很有可能会发生导电,使得放风筝的人触电,在电压极高的情况下空气都能导电,何况是实物的风筝线,这是相当危险的.(2)组成保险丝的材料是电阻率较大而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在电流过大时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护作用;铜导线的熔点很高,当电流过大时,不能熔断起不到保护作用,容易引起火灾.(3)电引起的火灾不要用水泼.因为水是导体,容易发生触电事故,首先要切断电源,再救火.(4)一旦有人触电,千万不能用手将触电人拉开,这是非常危险的,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棒将导线挑开,使接触者尽快脱离电源.故选C.

8. 风筝的线导电吗

风筝的线碰到高压电时会导电。

因为风筝线绝缘过低,当碰到高压线时,由于绝缘过低,对地产生放电。从而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因是高压触电,电流非常大,可以把人烧伤,甚至死亡。

如果高压线上的小鸟儿的身体同时接触到两根电线,或者站在电线上的鸟在不绝缘的电杆或金属架上磨嘴巴,电流必然从鸟儿身上流过,使它触电身亡。

(8)物理中风筝为什么会导电扩展阅读:

放风筝要注意事项

1、放风筝的地点要选择宽敞的非交通道路,注意周围地面情况。路面要平整,没有沟沟坎坎。要事先观察好运动范围内的建筑物情况,因为在放风筝的过程中人总是在倒行,所以要特别注意防止摔伤。

2、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电线,防止因风筝与电线接触发生触电事故,要尽量保持风筝的干爽。如果风筝挂在电线上,不要贸然去取,防止触电和摔伤。

另外,放风筝过程中要注意风向与太阳的关系,防止太阳光的直射对眼睛造成的伤害,太阳长时间照射眼睛还容易给眼睛留下短暂盲区,影响视线。

9. 风筝线碰到高压线为什么会触电

风筝线虽然多为不导电的尼龙线,但受潮以后,长长的风筝线打湿后成为导体(另有部分大型风筝本身就用的是金属线),此时的风筝线被风吹到高压电线上,或者拖在地上,就会形成电压差,因此产生电缆相间短路。放风筝的人就会触电,很危险。

同理,高压线上的小鸟,是站在同一根电线上的,在小鸟的两只脚之间不会有电压差存在,也就不会有电流从它身上通过,所以小鸟不会触电。但如果鸟儿的身体同时接触到两根电线,或者站在电线上的鸟在不绝缘的电杆或金属架上磨嘴巴,电流必然从鸟儿身上流过,使它触电身亡。

(9)物理中风筝为什么会导电扩展阅读

根据我国《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高压线附近300米内,都属于禁放风筝的区域。

关于高压线距民居建筑的安全距离,中国没有明确的距离规定,但是有一个相关的可以换算的标准:民居建筑所处位置的磁感应强度<100微特斯拉,就满足建设标准。经过测算:

1kV以下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为4米;

1-10kV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为6米;

35-110kV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为8米;

154-220kV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为10米;

350-500kV高压线的安全距离为15米。

阅读全文

与物理中风筝为什么会导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4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9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0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1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9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2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1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3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2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