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电机标牌好几个功率数怎么看多大功率
电机功率看铭牌上的kw前面的数值,如果是多个功率值是指多速电机△接或者是YY接也就是转速不同功率也不一样,
⑵ 怎么通过看铭牌来知道电阻,电功率大小吗
一般用电器是不标注电阻的,功率是可以通过铭牌看出来的一般表示为----W(瓦)
-----KW(千瓦),有的用电器是标注电流的。发光、发热类用电器(纯电阻用电器)是可以算电阻的(电阻=电压/电流)大部分用电器(电感类用电器)是不能用这个公式算电阻的。
⑶ 初中物理用电器铭牌的问题看图_回答请简单易懂点!!!谢谢
3.6V 0.32A是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换句话说就是正常工作的时候的电压和对应的电流,就这个灯泡而言,如果实际电压低于3.6v可能不亮或者达不到正常亮度,高于3.6V可能过亮达到一定大的电压会烧坏,再也不能使用,谢谢!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⑷ 知道的说说电脑电源铭牌怎么看谁知道的
交流输入:指的是输入电源的电压、电流和频率。这款电源写的“115Vac~240Vac 10A 60Hz/50Hz”,意味着连接115V至240V,10A,60或50赫兹的交流电就能正常工作。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电压范围,有的同学在国内买机之后搬到外国用,会碰到不知道能不能用的情况,因为某些国家市电是110V的。这时,一款110V也能用的宽幅电源就能打救你。
直流输出:分为“+3.3V”、“+5V”、“+12V”、“-12V”、“+5VSB”五种,这五种输出电压分别负责不同的硬件。
“+3.3V”负责主板、内存和其他PCI设备的供电;
“+5V”负责光驱部分结构、SSD和部分USB接口的供电;
“+12V”负责CPU、显卡、硬盘、光驱马达等硬件,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路了;
“-12V”负责主板串口的供电;
“+5VSB”中的“SB”不是傻逼,而是Stand By,待机输出的意思,比如关机了也能充电的USB接口。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拔插硬件之前必须把电源线拔掉啊,不然主板还带电的喂。虽然5V对人体没危害,但硬件一下短路就全部GG了。
有时候“+12V”会有两列,意味着这是一块双路+12V电源。所谓的双路+12V说的就是供电电路分两条,一路为CPU供电,一路为显卡供电的意思;而单路+12V是一条电路同时供给CPU和显卡。
有什么区别呢?单路+12V由于同时供应两个大户,所以通常不做限流设计,也就是说负载很高也不会跳(触发电路保护)。超频玩家往往需要很强的供电,如果动不动跳了就搞不了机了,所以单路+12V电源是超频玩家的最佳选择。当然,价格比较贵。
而双路+12V就不一样了,双路电源成本低,只要不超频,供电能力也是可以的。但如果CPU或显卡其中一路负载过高,就会触发电路保护,电脑就断电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价格更低的双路甚至多路+12V电源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最大电流:各路可以输出的最大电流。
最大功率:各路可以达到的最大功率。其中最重要的是+12V的功率,+12V是为CPU和显卡供电的线路,面对如今动辄上300W的显卡,+12V功率一定要够刚!
某些电源不会标注此行,需要自己算,计算也很简单,功率=电压*电流,就是上面两行相乘就对了。不会算的同学可以参考初中物理课本。
额定功率:所谓的“500W电源”指的就是额定功率为500W的电源了,额定功率是保证电源稳定运行的最高功率,使用时低于500W没问题,超过500W就有点危险了。如果超过了最大功率就要报废了;
⑸ 物理上铭牌是什么什么是铭牌
铭牌指的是产品投放市场后,固定在电机、电器或机械设备上需要向用户提供识别、铭记、使用指导等信息的标牌。
物理上的就是一些额定电流,电压,功率,效率,接线方式什么的。
⑹ 初中物理中电器铭牌上的标签怎么看
如一个电饭锅上有此样式:220V-3A-50Hz-300W。
则220V是指其额定电压,3A是额定电流,50Hz是指适用交流电的频率,而300W就是指额定功率了,主要识别方法是看【单位】。
⑺ 电器的功率怎么看
每台家电都贴有标牌,在标牌上面标示有功率。
家电的功率,比如说电热水壶一般是1800瓦,电压力锅的功率大概是800瓦到1300瓦,微波炉的功率大约是1100瓦左右,一般在家电的主体上都会印有功率的说明。
洗碗机:额定功率(烘干)700~1200W,工作电流3.2~5.5A,每小时耗电0.7~1.2度。无烘干洗碗机,额定功率不超过100W,工作电流不超过0.5A。
电器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家电的时候是有很多忌讳的,电视机最忌磁场干扰。彩色电视机上面及附件不能放置磁性物体,更不要将收录机、音箱及其他带磁性的物体在荧光屏前移动,否则显像管的部件会因磁场影响而被磁化,从而使色彩紊乱。
电冰箱最忌倾斜。因为压缩机电机是用3根避震弹簧挂在密封的金属容器中工作的,一倾斜就有脱钩的危险,压缩机内部的润滑油也有可能流入制冷系统,影响制冷效果。因此,在使用冰箱过程中或搬运时,千万不能使冰箱的倾斜角大于45度,更不能将冰箱横放。
⑻ 电焊机到底如何看铭牌,如何算功率
第一行是电焊机的暂zd载率,暂载律在35 %时,焊把上通过的电流是300A,焊把与地之间的电内压是32.6V,电焊机的输入电流是60A,视在功率是22.8kva,后边60%,100%暂载律时,依此类推。
如果三相电机看不到铭牌了要知道该电机功率有几个方法:
一、从外型来确认该电机类型系列。分清是Y系列、J02系列、J2糸列等种类。然后测量它的中心高、铁心长度。前轴伸出的长度。后轴伸出长度。轴径、机座长度。然后查找电机手册一般可以查出该电机功率大致范围。
二、用摇表(低压500伏兆欧表)对电机检测确定绕组无断开。三相绕组对地绝缘、相对相绕组绝缘是否符合通电要求。并且要转动电机判别轴承是否有卡的现象。看电机转动是否灵活。
三、对电机通电实测空载电流。用转速表测转速,测转速时将转速表对准电机轴用力不可太大。电机轴与转速表在同一平面上。手持三分钟待转速稳定后读出数字即为该电机的转速。即可辨出该电机的极数。
测电流时其钳形表量程也是从最大量程开如量起逐步缩小量程防止损坏钳形电流表。如电流太小则将被测电线绕圈再将钳形表卡入测量。
所得读数需除以绕圈数才是实际电流数。将空载电流与手册上电机额定电流三倍换祘。以上两项实测数据对照电机手册基本可以辨识出该电机的功率。
(8)物理点功率铭牌怎么看扩展阅读:
计算电机的功率首先从外型来确认该电机属于哪种类型及系列。然后测量它的中心高、铁心长度、前轴伸出长度、后轴伸出长度、轴径、机座长度。最后可以通过查找电机手册查出该电机功率大致范围。
另外如果是变频电机,它和普通电机最大的区别在于风扇的冷却方式。普通电机是自冷,风扇在电机轴上,随着电机的转速变化而变化,所以普通电机在低频时散热会不理想。变频电机的散热风扇则是在电机后面加装了一个散热电风扇,需要外接电源,这个风扇不会受电机的转速影响,是强制冷的。
还有可以打开端盖看是几极电机,也可以用转速表测电机转速判断该电机是几极的。电机的转速一般略低于同步转速。
⑼ 怎么从电源铭牌看电源功率
好像还没有软件能做这样的测试,一般都是用负载检测或者就是专业的检测设备了,看看下面的文章
很多用户都已经意识到了电源的重要性,购买电脑的时候都会要求配置一台质量可靠的电源,而且一定要300W的。但到底多大功率的电源才能满足系统的需要?如果铭牌没有标明功率,你是否能判断电源的实际功率,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型号“320XX”或“300XX”就代表300W呢?千万不要认为功率就是电压乘以电流这么简单,这里会给你一个圆满的答案。
电源的工作原理
我们都知道市电是220V/50Hz的交流电,而计算机系统中各配件使用的都是低压直流电,因此电源就是计算机供电的主角,如果把电流比作血液,那么电源就是计算机的心脏。
市电进入电源后,首先经过扼流线圈和电容滤除高频杂波和干扰信号,接下来经过整流和滤波得到高压直流电,然后进入电源最核心的部分——开关电路。开关电路主要负责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脉动直流电,再送高频开关变压器降压,然后滤除高频交流部分,这样才得到电脑需要的较为“纯净”的低压直流电。因为计算机电源最核心的部分是开关电路,因此计算机电源通常就被称为开关电源(Switching Power Supply)。
电源的输出
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使用的都是低压直流电,但不同配件具体要求的电压和电流又各不相同,比如转速达到每秒数千转的硬盘主轴电机和硬盘控制电路对供电的要求肯定不可能相同,因此电源也相应有多路输出满足不同的供电需求。通过图1可以看到,该硬盘的供电分为直流+5V和+12V两部分。
就目前最常用的ATX电源来说,其电源输出有下列几种:
+3.3V:主要经主板变换后驱动芯片组、内存等电路。
+5V:目前主要驱动硬盘和光驱的控制电路(除电机外)、主板以及软驱等。
+12V:用于驱动硬盘和光驱的电机、散热风扇,或通过主板扩展插槽驱动其它板卡。在最新的
Pentium 4系统中,由于Pentium 4处理器功耗增大,对供电的要求更高,因此专门增加了一个4Pin的插头提供+12V电压给主板,经主板变换后供给CPU和其它电路。因此配置Pentium 4系统要选用有+12V 4Pin插头的电源。
-12V:主要用于某些串口电路,其放大电路需要用到+12V和-12V,但电流要求不高,因此-12V输出电流一般小于1A。
-5V:主要用于驱动某些ISA板卡电路,输出电流通常小于1A。
+5VSB:+5VSB表示+5V Standby,指在系统关闭后保留一个+5V的等待电压,用于系统的唤醒。+5VSB是一个单独的电源电路,只要有输入电压,+5VSB就存在。这样,计算机就能实现远程MODEM唤醒或者网络唤醒功能。最早的ATX 1.0版只要求+5VSB供电电流到达0.1A,但随着CPU和主板功耗的提高,0.1A已经不能满足系统要求了,因此现在的ATX电源+5VSB输出一般都可以达到1A以上,甚至2A。
一般而言,正规电源产品的铭牌上都应该标注各路输出的供电电流(图3),对产品各项指标了解得更加清楚并不是一件坏事,因此购买电源时请尽量选择这类产品。
电源的功率
大家都知道功率的计算方法是电压乘以电流,对于图3中的电源,是否将各路直流输出的电压乘以电流,再累加到一起就是电源的额定输出功率呢?根据图3,我们可以得到表1中的数据,将它们累加起来就会得到360.9W的输出功率,而根据它的铭牌可以看到这个电源的实际额定输出功率为250W(最大输出功率320W)。
表1:输出电压/电流与功率
输出电压 输出电流 输出功率
+12V 13A 156W
+5V 26A 130W
+3.3V 16A 52.8W
-5V 0.5A 2.5W
-12V 0.8A 9.6W
+5VSB 2A 10W
实际上,ATX电源的各路输出不可能同时达到标称的最大输出电流,因此我们可以在电源铭牌上看到诸如“+5V&+3.3V:145W,+5V、+3.3V&+12V:240W”这样的指标,这表示+5V和+3.3V最大联合输出为145W,+5V、+3.3V和+12V最大联合输出为240W。如果按表1的数据进行计算,这个值却达到了338W,大大超过了240W的限制。显然,通过简单的累加来计算电源的额定功率是完全错误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经常提到的电源的功率一般指电源的额定输出功率,但是从图3可以看到除了标注额定功率外,还有最大功率,因此这里我们先了解一下电源的几种功率。
额定功率
电源的额定功率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计算公式。电源额定功率的标定往往采用交叉负载测试的方式,实验是通过检测电源的各路主电压的负载压降和纹波系数来得出各路输出电压的最大电流的。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在不超过该路输出的最大电流的前提下,逐渐减小其负载电阻,同时测量其负载压降和纹波系数,当其负载压降和纹波系数超出允许的范围时,记录此时的电流值作为最大工作电流。记录各路输出的最大工作电流,然后与Intel制定的功率标准进行对比,从而确定电源的额定输出功率。
最大输出功率
最大输出功率是指电源稳定工作时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一款额定功率200W的电源,实际工作输出并不一定低于200W,可能要高出一些,毕竟额定功率的标定与实际使用的环境是有一定区别的。
峰值功率
峰值功率是指电源短时间内(一般为30秒)能够提供的功率,但电源不能长时间工作在这种极端的状态。通常情况下电源峰值功率可以超过最大输出功率50%左右,由于硬盘在启动状态下汲取的电路远远大于其正常工作时的值,因此系统经常利用这一缓冲为硬盘提供启动所需的电流,启动到全速后就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如何判断电源的功率
现在有很多品牌的电源都不标注实际的输出功率,而是提供一个“300XX”之类的型号来给经销商发挥。既然无法单单依靠电源铭牌上的电压电流数据来准确计算电源的额定功率,那如何去判断电源的额定输出功率有多大呢?当然,最准确的方法是加负载进行测试,但这只有生产厂家能够做到。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可以根据ATX电源设计标准来判断电源的大致功率是多少。
注意ATX 2.03与ATX 12V的区别
在判断电源功率前我们首先应该了解电源的版本,图4和图5分别表示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两种电源标准:ATX 2.03版和ATX 12V版。对于不同的版本,电源功率的标准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但目前市场上的电源对这两个版本的区分不是十分严格。
所谓的Pentium 4电源就是指ATX 12V,并非是ATX 2.03。ATX 12V与ATX 2.03的区别如下:
加强了+12V的电流输出能力,并对+12V的电流输出、浪涌电流峰值、滤波电容的容量、保护等做出了新的规定;
新增加了4Pin +12V电源连接器;
加强了+5VSB的电流输出能力。
标准ATX 2.03和ATX 12V电源规格
电脑到底消耗多大功率
在购买电源或者升级计算机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电源有能力提供足够的电流驱动系统内部设备,方法就是计算出系统各个部件消耗的功率。要准确计算出不同部件的电源消耗时比较困难的,有的设备会明确标示出耗电量(图1),比如各种存储设备,但是生产厂商通常都不会提供板卡类产品的耗电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表6进行估算。功率消耗差异较大的设备是CPU和显卡,对于相同制造工艺的CPU来说,频率越高所消耗的功率也越高,加电压超频同样会增加CPU的功耗。而显卡根据显示芯片以及搭配的显存的不同,功耗差异也比较大,一些高性能显卡(比如GeForce FX和Radeon 9700)已经开始使用额外的电源供应器。
表6:设备的典型功率消耗(来源于AMD公司技术资料)
+3.3V +5.0V +12.0V 数量 最大功率
主板 3.00A 2.00A 0.30A 1 23.50W
Athlon XP 2100+ / 7.49A 1 89.91W
256MB DDR / 3.00A / 2 15.00W
AGP显卡 6.00A 2.00A / 1 29.80W
IDE硬盘 / 0.80A 2.00A 1 56.00W
DVD-ROM / 1.20A 1.10A 1 19.20W
CD-RW / 1.20A 0.80A 1 15.60W
软驱 / 0.80A / 1 4.00W
PCI声卡 0.50A 0.50A / 1 4.15W
PCI网卡 0.40A 0.40A / 1 3.32W
机箱风扇 / / 0.25A 1 3.00W
处理器风扇 / / 0.25A 1 3.00W
键盘 / 0.25A / 1 1.25W
鼠标 / 0.25A / 1 1.25W
合计 283.98W
表6中列出的是各部件的最大消耗功率,当你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估算出整体最大功率后,就可以按照这个数据选购符合供电要求的电源。比如表6中的配置计算出最大功率消耗为284W左右,因此选择一款最大输出功率为300W的电源就可以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电脑在使用的时候不会随时都能达到这样的功率,因此一些用户使用了功率不足的劣质电源并非立即就出现问题,而是表现为硬盘启动失败、自动重启、死机等一些随机出现的故障,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会注意主板、内存、CPU这些关键性部件,恰恰忽略了看似简单的电源。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关于电脑电源功率的一些知识,这里建议大家购买电源时要选用那些正规生产厂家的电源品牌,对于那些铭牌或者说明书没有标注任何输出指标的产品要尤其小心。另外,确定电源功率时请根据自己系统的实际配置进行选择,不必一味追求300W以上的大功率电源,适合自己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