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常见的吸放热反应有哪些
1、金属和水或酸反应
2、酸碱中和反应
3、一切燃烧
4、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
5、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
常见吸热:
1、大多数分解反应
2、铵盐和碱反应
3、碳作还原剂的反应
放热反应:①可燃物的燃烧;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④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⑤物质的缓慢氧化等。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③Ba(OH)2.8H2O与NH4Cl反应;④碳和水蒸气、C和CO2的反应等。
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的区别
1、反应的原理不同。
化学反应就是两种或者是两种以上的物质在一起反应以后产生了新的物质,这就叫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就是各种物质在一起的时候不产生新的变化。
2、分子种类不同。
化学反应不会改变元素的数目,反应前后的元素数目及种类是一样,不过分子(即原子组合)发生改变而已,而物理变化一般都是物质的状态改变,不改变分子种类的。
3、反应的状态范围大小不同。
化学反应必有物理反应,化学反应实际上就是一些电场作用下的电力学问题而已。例如,不同的物质的溶解就发生不同的变化。蔗糖溶解在水里时,它的分子均匀地分散在水分子之间,形成均一状态混合物,属于物理变化。食盐溶解在水里时,它的晶体受极性的水分子的吸引而分散,Na+和Cl-在水里的分散属于物理变化,而Na+和Cl-跟水分子结合成水合离子的过程,则属于化学变化。
但食盐的基本化学性质没有变,物理变化居主导地位。
B. 有哪些物理变化是发光放热的
通电的白炽灯发光放热
核反应也发光放热,如太阳中的核聚变
C. 放热物理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1)所有燃烧反应
(2)中和反应
(3)大多数化合反应
(4)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
(5)物质的缓慢氧化
常见的吸热反应:
(1)大多数分解反应
(2)C+CO2=2CO H2+CuO=Cu+H2O
C+ H2O=CO+H2
Ba(OH)2 · 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可以吗?
D. 八上物理热现象知识点
物理热现象知识点如下: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3.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4.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5.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6.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7.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例如:樟脑丸变小,冬天结冰的衣服干了);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例如:霜、冰花、雾凇)。
E. 什么是物理热现象,能举个例子吗
自然界中与物体冷热程度(温度)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人对冷和热会产生生理上的感觉,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人感觉热;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人感觉冷。但温度并不是热,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利用温度计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温度。
例子: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5)有哪些物理放热现象扩展阅读:
我们说物体吸热和放热,这里的热,指的是能量。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热可以转变为功,功也可以转变为热,消耗一定的功,必产生一定的热,一定的热消失时,也必产生一定的功。
热量与热能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是做功与机械能之间的关系一样。若两区域之间尚未达至热平衡,那么热便在它们中间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另一方传递。任何物质都有一定数量的内能,这和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的无序运动有关。
当两不同温度的物质处于热接触时,它们便交换内能,直至双方温度一致,也就是达致热平衡。这里,所传递的能量数便等同于所交换的热量数。许多人把热量跟内能弄混,其实热量指的是内能的变化、系统的做功。
热量描述能量的流动,而内能描述能量本身。充分了解热量与内能的分别是明白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关键。
制作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结构特点:是一根内径很小、密封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是装液体的玻璃泡,管上有刻度。
温度单位:包括℃摄氏度(摄氏温度)和K开尔文(热力学温度)。
摄氏温度的规则: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热力学温度:宇宙中温度下限为-273.15℃,称为绝对零度。以绝对零度为起点的温度称为热力学温度。-273.15℃=0K
两者关系:T(热力学温度)=t(摄氏温度)+273.15
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状态变化。
熔化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凝固指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观察海波的熔化过程,然后分析海波的熔化图像。
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在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在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晶体熔化的两个必要条件:温度要达到熔点,要继续加热。
F. 分别是什么物理现象,是吸热还是放热RT
熔化: 固态→液态 (吸热) 凝固: 液态→固态 (放热) 汽化: 液态→汽态 (吸热) 液化: 汽态→液态 (放热) 升华: 固态→汽态 (吸热) 凝华: 汽态→固态 (放热 采纳
G. 有放热现象发生的物理变化 举一个例子!
放热现象:冰雪融化
有颜色改变现象产生的物理变化:两种颜料混合在一起
有沉淀出现的物理变化:把一把黄沙撒进水里
可以了吧、、、
H. 溶于水放热或吸热的常见物质有哪些
溶于水放热的常见物质有:浓硫酸(H₂SO₄)、氢氧化钠固体(NaOH)、氧化钠(Na₂O)、氧化钙(CaO)等。
溶于水吸热的常见物质有:硝酸铵(NH₄NO₃)、氯化铵(NH₄Cl)等。
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常见反应中燃烧反应、中和反应全是放热反应,酸碱中和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水的反应,燃烧反应,爆炸反应等。放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化学中的吸热反应大致包括两类:
(1)大多数反应条件为“高温”的反应,例:CO₂+C=2CO(高温条件下);
(2)大多数分解反应,例:2H₂O₂=2H₂O+O₂↑(催化剂MnO₂条件下)。
(8)有哪些物理放热现象扩展阅读
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的判断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稳定性判断:由稳定的物质生成不稳定的物质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为释放能量的反应。
2、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凡是持续加热才能进行的反应一般就是吸热反应,反之,一般为释放能量的反应。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判断,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时释放能量,否则吸收能量。
物理中的放热和吸热
1、物理中放热包括物态变化中的液化、凝固、凝华。
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北方人冬季常在菜窖中放几桶水,这就是利用了水凝固时放热,使菜不至于被冻坏。
2、物理中吸热包括物态变化中的汽化、熔化、升华。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不一定吸热,它可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物体的内能,比如:太空中的流星与大气剧烈摩擦,温度升高,但没有吸热。
I. 6种物理物态变化吸热放热的口诀
汽化,溶化,升华要吸热,
液化,凝固,凝华会放热。
相对来说笔画少的要吸热,
笔画多的就要放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