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打点计时器上的瞬时速度怎么算
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 V=X/t 。
比如说有ABC三个点,打点计时器,时间间隔是一样的,那么求B点的速度,B点就是时间中点,那么VB=AC之间的位移除以时间.
也可以求出在这个点前一段距离和后一段距离之和,然后除以这一段的时间,就是用平均速度来求瞬时速度.
V=【Sn-1+Sn】/2t 表示的是平均速度,因为是匀加速,所以平均速度也就是中时刻速度,而纸袋运行Sn-1和Sn用的时间是相等的(因为打点计时器的频率是一定的),都是t.所以中时刻时刚好就在瞬时点的位置
❷ 物理的“打点计时器加速度”怎么算
是有一个这个.
△x指的是相邻两段纸带的长度差,a是指物体的加速度,T^2指通过每一段纸带的时间的平方.
这还有别的公式:
例S3-S1=a*2T^2.其中S3和S1是指第三段纸带和第一段纸带,而后面的2T^2中的2是由两个S右下角的数字差决定的.
还有一个计算出来的加速度是最精确的.a=〔(S6+S5+S4)-(S3+S2+S1)〕/9T^2
因为我也是高一的,所以有些印象
根据a=△xm-△xn/(m-n)T^2
a=a1+a2+a3+...+an/n
例如打点时间间隔为T,xn就是指第n个时间间隔内的位移。x6-x3=(6-3)a1 T^2 ,x5-x2=(5-2)a2 T^2,x4-x1=(4-1)a3 T^2. a=a1+a2+a3/3=[x6+x5+x4-x3-x2-x1/3T^2]/3
注意不能用x6-x5=a1 T^2……因为在算a=a1+a2+a3/3时=x6-x5+x5-x4+x4-x3+……=[x6-x1/T^2]/3,求平均值就没有意义了
这么规范、标准、生动的满分原创解释天下仅此一贴。
敲键盘这么辛苦,快动动手指点个赞采纳一下吧
❸ 物理用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用什么公式计算速度,什么公式计算加速度
比如要求B点速度,B的左边是A点,右边是C点,则v(B)=(AB+BC)/2T
加速度用逐差法,把所有的路程平均分,比如有6组数据,后三段相加,减去前三段的和
a=(s6+s5+s4-s3-s2-s1)/(3T)^2
❹ 怎么用打点计时器计算速度.物理。。
先找出计数点,一般是每五个点一个,使每两点间时间差为t=0.1秒,这些点分别记为a1,a2,a3,.....,an,.....
a1,a2间的距离记为s1,以此类推。
加速度最根本的公式为a=(sm-sn)/[(m-n)*t^2]
若想多取些数据可以进行一下变形
an点的瞬时速度v=[s(n-1)+sn]/2t
这些教材上都有。
❺ 打点计时器求速度公式
有几种哦~~你看下吧~~
1.
一般打点计时器会出一个刻度尺,
若设有a
b
c三个点
a到b的距离为s1,b到c的距离为s2,打下s1所用时间等于打下s2所用时间.(s2>s1,时间相同是因为有加速度,速度在增大)
而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所以每隔0.02秒打下一个点
一般以5个间隔为一段s(5个间隔是指,打下每一段s所用的时间均为0.02*5=01秒
即为一个t)
而两段s所用时间相同
有个定则是:(一段时间内
的平均速度等于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
所以有例如:(s1+s2)/2t
即为b点的瞬时速度
x2-x1=a
t的平方
x1是第一秒的位移;x2是第二个一秒的位移。依此类推。如果一共有7个时间间隔,位移就有7个。就是从x1到x7。求的加速度就是舍掉x1。即x7+x6+x5—(x4+x3+x2)=a
t的2次方.舍掉小的减小误差。
2.
打点计时器测加速度中的公式v=〔s(n)+s(n+1)〕/2t
s(n)指第n-1个计时点到第n个计时点的位移,s(n+1)指第n个计时点到第n+1个计时点的位移?〔s(n)+s(n+1)〕指第n-1个计时点到第n+1个计时点的位移.(即把要求的点包括在了他们中间即n处)
t指发生两个相拧计数点(n-1到n,n到n+1)之间的时间间隔.2t就是时间间隔总和
他们求得的就是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即可以近似看做n(要求的点)点的瞬时速度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1,s2,s3.......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根据△s=at*t有
s4-s3=(s4-s3)+(s3-s2)+(s2-s1)=3at*t
同理s5-s2=s6-s3=3at*t
求出a1=(s4-s1)/3t*t
a2=(s5-s2)/3t*t
a3=(s6-s3)/3t*t
再求平均值
3.
打点计时器一般用
50hz,即t=0.02s
如上小点,可以以第3个点(有一定距离,两点能清楚分清即可)用直尺量出第二点和第四点的距离设为s1
第三点的瞬时速度v3=s1/2t
同理求出第四点瞬时速度v4
v4=v3+at
并重复试验,取平均值。
❻ 一道物理打点计时器问题,打下计数点0时物体速度怎么算
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由图像可知,0.05s时瞬时速度为5.8 0.15s时瞬时速度为7.41 通过 vt-v0=at,计算出加速度,同样计数点0时刻为0s,通过0.05s以及0.05s处的速度 以及0s,仍然通过以上公式(分辨出哪是V0 哪是Vt)可计算出0时刻的速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加油!
❼ 高一:物理打点计时器加速度和某一计数点速度的求法
这个不是难题,因为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相同,都是0.02S一次,所以要求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只需要找到那一点的前后两点,比如第三点,你就找第二点和第四点,量出距离,用距离÷时间就是第三点瞬时速度,利用(vi+v2)÷2这个公式的。加速度用多次求加速度算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浪费时间,最好是用逐差法。如第六点到0的距离为S6,第一点到原点为S1,求加速度用S6-S1。展开开这个公式得S6-S5+S5-S4+S4-S3+S3-S2+S2-S1=5aT²,即可算出a,祝你好运,要是很懵懂,逐差法最好是去请教下老师。
❽ 打点计时器的瞬时速度 和速度大小的 公式是什么啊
一、两种常用求法:
1、如果连续的位移差相等,那么用S2-S1=S3-S2=aT^2,这样。
2、如果连续的位移差不完全相等,那么用逐差法。
比如有连续的6段位移,S1、S2、S3、S4、S5、S6 可以a=[(S4+S5+S6)-(S1+S2+S3)]/9T^2。
二、瞬时速度具体求法:
1、根据公式由静止开始加速的运动符合规律v=at(匀加速运动定义),画出v-t图像,可知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即为位移。
2、就可以知道vb=1/2(va+vc),这个是小学学的梯形中位线……因此b点的瞬时速度恰为ac的平均速度(这是匀加速运动所决定的)。
3、用1~2的位移除以时间,测量的是1与2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恰好不是b的速度,而是比b小的
研究其他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匀速运动例题:
4、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图1所示为该同学实验时打出的一条纸带中的部分计数点。
后面计数点未画,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出一个点)。
1、为研究小车的运动,此同学用剪刀沿虚线方向把纸带上OB、BD、DF……等各段纸带剪下,将剪下的纸带一端对齐,按顺序贴好,如图所示。简要说明怎样判断此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在图2中x 1= 7.05cm、x 2 =7.68cm、x 3 =8.31cm、x 4 =8.94cm、x 5 =9.57cm、x 6 =10.20cm,则打下点迹A时。
3、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m/s 2 。(本小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电磁打点计时器:
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线序打点的仪器。当给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线圈通电后,线圈产生磁场,线圈中的振片被磁化,振片在永久磁铁磁场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下运动,由于交流电的方向每个周期要变化两次。
2、因此振片被磁化后的磁极要发生周期性变化,永久磁铁对它的作用力的方向也要发生周期性变化,在交流电的一个周期内打点一次。
即每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等于交流电的周期。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时的阻力相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而言较大。
3、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计时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同,不过在纸带上打点的不是振针和复写纸,而是电火花和墨粉。
4、产生火花放电,于是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而且在交流电的每个周期放电一次,因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打出点间的时间间隔等于交流电的周期。
5、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比电磁打点计时器的误差小。原因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受的阻力远远小于电磁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时需接220V交流电源。
❾ 物理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加速度和瞬时速度怎么算
1.求速度(近似法) 用某点附近的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来代替该点的瞬时速度。 2.求加速度(逐差法) 匀变速运动中,前后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里,位移差=aT^2 例如s2-s1=aT^2,s3-s1=2aT^2,利用这个可以求加速度。 当然,用(v2-v1)/T也可求加速度,但不如逐差法误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