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孩子腹泻应该怎么办
1.调整饮食,少量多次
若宝宝的食物是母乳,则继续用母乳喂养,而考虑到母乳后半部分有较多的脂肪,建议喂食的前奶多于后奶,这样可以吸收更多的蛋白质而非脂肪。若宝宝的食物不是母乳并开始添加辅助性食物,则要对其进行控制,选择平和、细软、少油、易消化的食物,通过少量多次的办法减少进食量,必要时在短期内停止给宝宝喂食辅食,使用腹泻奶粉等。等腹泻结束后,也要循序渐进,慢慢恢复常态。
2.补充水分,避免油腻
在宝宝腹泻期间,及时为宝宝补充水分是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水分的流失凶猛而快速,如果宝宝长期处于脱水状态,则会阻碍身体正常新陈代谢,情况将会变得非常不利,宝宝也很难恢复过来。妈妈可以给宝宝喂一些胡萝卜水或宝宝平时爱吃的低糖果汁等,避免脱水。除了补充水分,还要补充营养,不要因为宝宝拉肚子就什么也不给吃,粥、薯仔泥、熟苹果泥等都是宝宝可以消化的食物。而一些油腻的食品脂肪含量过高,宝宝既没有胃口,也不能消化,容易造成宝宝负担,对于这类食物则要做到真正禁食。
3.母乳哺育,预防腹泻
对于宝宝来说,母乳所含的营养物质是全方位的,足以满足宝宝的营养需求,而其中所含的免疫球蛋白能够增强宝宝的免疫系统,提高抗病力。并且母乳的温度适宜,新鲜洁净,质地均匀,容易消化,可以缓解婴儿腹泻,与止泻药相比更加安全健康。新妈妈若能坚持用母乳喂养宝宝,相信宝宝腹泻的概率会大大降低,身体素质也更好。
‘贰’ 小孩拉肚子 有什么物理辅助
婴儿泄泻主要分为五种类型。
寒湿型的特点是:大便像水一样清稀,呈喷射状,伴泡沫,颜色淡,气味不臭,小便色清且量多;湿热型的特点是:大便稀糊状,颜色黄,气味臭,小便量少颜色黄;伤食型的特点是:腹部胀满,泻前哭吵,泻后则缓,大便量多而酸臭,口臭,或伴呕吐;脾虚型的特点是:泄泻长期不好,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大便稀如蛋化汤样,伴大量奶块或食物残渣,多数吃过东西后即泻;脾肾阳虚型的特点是:面色苍白,大便像水一样,次数很多,四肢发凉,精神萎靡。
婴儿腹泻有伤食型、风寒型、湿热型和脾虚型。只有区别不同症状,选择食疗,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伤食型腹泻有腹胀腹疼、泻前哭吵、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口臭、不思食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荠菜汤:取鲜荠菜30克,加水200毫升,文火煎至50毫升,1次服完,每日2~3次。
苹果汤:取苹果1只洗净,连皮切碎,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食盐,煎汤代茶饮。适用于1岁以内的儿童,大于1岁者,可吃苹果泥。
风寒型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气少、肠鸣腹痛,或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姜茶饮:取绿茶、干姜丝各3克,放在瓷杯中,以沸水150毫升冲泡,加盖温浸10分钟代茶随意饮服。
糯米固肠汤:糯米30克(略炒),山药15克,共煮粥,熟后加胡椒末少许、白糖适量调服。
湿热型腹泻有大便如水样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绿色或黄色、有少量粘液,小便黄少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乌梅汤:乌梅10只,加水500毫升煎汤,酌加红糖,以之代茶,每日服数次。
橘枣茶:取红枣10只,洗净晾干,放在铁锅内炒焦,取洁净橘皮10克,二味一起放入保温杯内,用沸水浸泡10分钟,饭后代茶饮,每日分2次服。
脾虚型腹泻有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大便稀薄或带有白色奶块、食后便泻、面色苍白等症状,可采用以下食疗:
胡萝卜汤:取鲜胡萝卜250克洗净,连皮切成块状,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煎烂,去渣取汁钦.每日分2~3次。
栗子汤:取栗子3~5枚,去壳捣烂,加适量水煮成糊状,再加白糖适量调味,
每日分2~3次。
泄泻期间,应控制饮食,食宜消化和清淡的食品,如母奶脂肪较多可暂时停吃,可吃妙奶羔、粥糜等。
‘叁’ 宝宝五个月拉肚子除了能贴丁桂儿脐贴还能贴什么呀,或有没有什么好的物理疗法/
还可以用热酒敷,我家宝宝试过,拉肚子是寒;或者用宝宝专用的肚兜给他包上
‘肆’ 小朋友拉肚子怎么办最快的方法
小孩子的肠胃功能比较弱,如果饮食不当,着凉受寒等,都容易导致拉肚子的症状出现,小孩子经常拉肚子会影响生长发育,那么小孩拉肚子怎么办呢?
一、乳茶
当小孩拉肚子的时候,可以让他适当的喝一些乳茶,就是把绿茶研成粉末,用乳汁调服而成的,让孩子一天喝三次,连服3到5天,就可以起到清热、消食、止泻的作用。
二、孩儿茶
小孩子拉肚子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孩儿茶,就是把孩儿茶研成细末后口服,一般一岁左右的孩子,每次服用0.15克,两岁以上的孩子每次可以服用0.2克,一天服用三次,坚持服用就可以起到清热、消食、止泻的作用。
三、醋茶
食醋也能起到一定的止泻作用,所以当孩子拉肚子的时候,可以用绿茶泡水和食醋混合,每次让孩子服用20毫升,一天服用3次,能起到和胃、止泻的效果。
四、陈皮茶
用陈皮煎水服用,也能起到很好的止泻作用,具体做法就是用5克茶叶加上15克的陈皮,在冷水中浸泡24小时,再用水煎煮,一岁以下的孩子每次喝20毫升就可以,如果是1到2岁的孩子,每次可以喝30毫升左右,三四岁的孩子每次服用50毫升左右的陈皮茶,每天喝三次,对于拉肚子症状也能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五、车前米仁茶
这种茶是把炒车前子,炒薏米仁,红茶研成细末,用开水调服,或者把炒车前子,炒薏米仁和红茶加水煎煮,最后加入少量的葡萄糖或者白糖调味就可以,一般每天两次,三岁以下的孩子用量要减半,坚持服用也能起到很好的止泻作用。
六、米汤
孩子拉肚子的时候,可以让他适当的多喝一些米汤,也能起到很好的止泻作用。具体做法就是在锅中加入大米和清水,大火煮开,用文火煮到大米很烂之后加上少量的盐搅拌均匀,让孩子饮用,止泻效果不错。
‘伍’ 孩子总拉肚子怎么办
婴幼儿腹泻很有可能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乳糖酶分复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百解母乳复或牛乳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又称乳糖酶缺乏症。
乳糖制不耐受的婴幼儿以腹泻为主,可伴有易哭闹、呕吐等,
可以给宝宝喝点乳制酸度菌奶粉。乳问酸菌奶粉可以缓解乳糖不耐受。预防和治疗腹泻、腹胀、腹痛,消化、吸收不良,呕吐和答由于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百各种疾病。 转奶困难,内上火,口臭,挑食厌食,胃口差。
值得选择注意:1看有效成分含度容量,是否有不良添加剂;2看平台,资zd质是否齐全、是否有追溯机制,售后有保障。
‘陆’ 宝宝四个月拉肚子怎么办
四个月的宝宝在日常的饮食上,主要是以母乳为主,这个阶段如果宝宝出现拉肚子的症状,对身体的伤害还是很大的,需要引起重视,如果拉肚子的次数比较多,需要及时的采取措施。
四个月的宝宝出现腹泻时,如果精神状态不错,体重也没有下降的现象,可以暂时给孩子减少饮食的次数,这样可以减轻宝宝的肠胃负担,也可以缓解腹泻的次数,当然在宝宝腹泻的时候,如果次数超过五次以上,并且每次腹泻都是稀水,需要警惕有脱水的症状出现。宝宝在腹泻时出现脱水,在身体上会表现出精神状态差、眼睛无神、身体疲乏等症状,此时便需要给予宝宝补充补液盐,同时也需要给宝宝喝白开水,有缓解脱水的效果。
有的宝宝在身体出现消化不良的时候,也会导致大便的次数比往常增长,只要大便没有出现稀薄现象,可以暂时不用处理。母乳的宝宝可以让孩子在吃奶的时候喝前半段的奶水,因为里面含有的脂肪较少,不会对腹部产生影响,另外腹泻的宝宝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腹部受凉,加重腹泻的症状。当宝宝在腹泻时,出现稀水、粪便中伴有血时,需要立即就医治疗,这可能是由于肠道发炎引起的,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
宝宝出现拉肚子的症状,可能是由于病菌入侵身体,对肠道产生不适引起的,如果是母乳的宝宝食用过多的寒凉食物,也会造成宝宝出现腹泻的症状。所以,生活中需要加强宝宝用品的卫生,避免细菌通过口腔进入腹中,对身体产生不适。
‘柒’ 小孩今天肚子疼拉肚子还放屁如何是好
首先不要着急给孩子乱吃药。小孩子肚子疼或者拉肚子有两个原因:
一:肚子着凉了。
二:吃了一些不适合孩子肠胃的食物。
解决方法有很多,推荐你一个最保险最安全的方法:
将双手搓热,要很烫才行。然后将双手放在孩子的胃部及肚子上,慢慢的确揉搓。大约反复20次,孩子的肚皮或者身体会出汗,肚子痛就会消失。这个时候帮孩子擦干汗水,换上干燥的衣服。不可吹冷气或者洗凉水澡。
第二个方法:艾炙孩子的中脘和气海,采用悬空炙,10分钟即可。
‘捌’ 小孩子肠胃不好,经常拉肚子,怎么办
在西医上,婴幼儿腹泻分为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和非细菌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也称胃肠功能紊乱;而中医将婴幼儿腹泻分为伤食性腹泻、风寒性腹泻、湿热性腹泻和脾虚性腹泻。婴幼儿体弱,不宜像西医说的那样靠吃抗生素来治疗,只要合理运用食疗和经络知识,就可以治好。 1.伤食性腹泻 这种腹泻多发生在已添加辅食或刚刚添加辅食的孩子身上,常伴有腹胀、腹疼,腹泻前孩子哭闹,大便酸臭如蛋花状,孩子有口臭,不思食饮等症状。孩子一旦出现了伤食的症状,就要减少喂辅食的量及次数,少吃肉类、鱼虾,以清淡为主。 (1)食疗治疗伤食性腹泄: ①取半个苹果切片,加水,再加少量食盐,小火煮5~10分钟后,给宝宝喝苹果水。 ②将苹果洗净放入碗中隔水蒸软,食用时去掉外皮。6个月的小婴儿每次喂3~4小勺,1~2岁的宝宝一次可吃一个苹果,一日2~3次。腹泻一旦停止就不要再吃了。 (2)按揉胸腹: 按摩应在宝宝饭后1小时后进行。先按揉腹部,小婴儿腹部的肌肉很少,按摩时动作一定要轻柔、缓慢。以肚脐为中心由内向外,先按顺时针方向按摩50圈,再逆时针方向按摩50圈,然后再将手平放在胸口,顺着胸口往下轻推至小腹,如此反复轻推10~20次,每天按摩2~3次。前面介绍的按摩手、脚的方法也可以做。 2.风寒性腹泻 这种因受凉引起腹泻的孩子,大便稀薄如泡沫,色淡,臭气少,伴有肠鸣腹痛,或同时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 风寒性腹泻有两个原因:一是喂奶的母亲本人受凉感冒,传染给了宝宝;二是宝宝自身受凉。 (1)喂奶母亲的治疗方法: ①用艾叶煮水泡脚:在药店买一些艾叶,取一小把加水在锅里煮10~15分钟,然后用温热的艾叶水泡脚,泡脚时尽量用深一些的桶,泡到全身出汗,将寒气排出,然后再多喝些温热的白开水。受寒凉较重的可以一天多泡几次,直到感觉全身不再发凉、鼻塞、流清水鼻涕就可以了,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 ②喝生姜红糖水:受寒严重并伴有咳嗽时,用生姜、红糖再加上几头大蒜一起煮水喝,如果汗总是发不出来,可以再加些大葱一起煮,祛寒发汗。很多人受凉后只喝一次姜糖水,认为只要喝了就没事了,事实上在受凉感冒初期,姜糖水要一日喝3次,第二天可以一日喝2次,第三天临睡前再喝1次,这样才能巩固疗效,彻底祛除寒气。 (2)小婴儿的治疗方法: ①热水澡、白开水治疗宝宝受凉。给宝宝洗个热水澡,出出汗,再多喂一些白开水。 ②生姜、红糖水也可给宝宝喝。用1~2片姜、半勺红糖煮水给宝宝喝,如果宝宝不愿喝带辣味的水,也可以只喝红糖水,因为红糖也是暖性的。 ③大蒜水也止泻。用3~4头大蒜煮水给宝宝喝,大蒜只要煮透了就没有辣味,也有止泻的功效。 ④用姜或蒜切成泥,敷在宝宝肚脐上,能治疗风寒性腹泻。 ⑤艾薰治腹泻。取艾条1~2根,点燃后在宝宝的肚脐至小腹的部位,与皮肤相隔1寸的距离,来回熏10分钟,腹泻严重的宝宝可以每天熏3次。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有效,但家长一定要注意及时弹掉艾条上的烟灰,不能让烟灰掉落在宝宝娇嫩的皮肤上,最好由其他家人抱着宝宝,并控制宝宝的手脚,使其不能乱动,以防烫着。 3.湿热性腹泻 这种腹泻大便如水,伴有不消化食物,呈草绿色或黄色,有少量黏液,小便黄少等症状。因为婴幼儿的体内有热又有寒,所以一般医院里常规的输液消炎是有作用的。当症状一旦有所控制,就要进一步祛掉孩子体内的寒气。 治疗湿热性腹泻的方法: (1)橘皮、红枣水治疗湿热性腹泻。可以用红枣5枚,洗净后放入铁锅内炒,炒至外皮有些发黑,并且红枣发硬就可以了,再用小橘子皮半个,不能放多,洗净,放入小锅里与红枣同煮10分钟,经常给宝宝饮用。 (2)可以使用上面治疗风寒性腹泻的食疗方法和艾熏的方法,同时配合治疗婴幼儿腹泻的揉腹按摩方法,效果更佳。 4.脾虚性腹泻 这种腹泻的症状是时泻时止,或是久泻不愈,大便稀薄或带有白色奶块,孩子往往食后便泻,面色苍白等。 这类宝宝多伴有先天不足,体质较弱,原因多半是由于早产,剖腹产或是母亲饮食过于寒凉。 治疗方法: (1)炒米煮粥。把生大米或生糯米放在铁锅里用小火炒至米稍稍焦黄,然后用这种焦黄的米煮粥,有助于止泻,并能促进消化。小婴儿只喝煮粥时的米汤就可以了。 (2)山药糊。将山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放在粉碎机里,再加一些水,把山药打成糊状,然后再放入小锅内熬,一边熬一边搅,烧开后即可。在宝宝空腹时喂上小半碗,一日1次,可以起到很好的调补脾胃的功效,同时还具有止泻、补肺、补肾的作用。注意,容易嗓子痛、耳朵痛的孩子不适宜吃山药。 (3)栗子糊。取栗子3~5枚,去壳捣烂后放入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成糊状,再加少量白糖调味,宝宝空腹时食用,每日1~2次。栗子糊同样有调补脾胃和止泻的作用。 (4)胡萝卜苹果水。经常给宝宝喝胡萝卜、苹果煮的水,或吃胡萝卜、苹果煮后做成的泥,不但能补充各种维生素,还有止泻的作用。 无论腹泻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归根到底都会造成胃肠消化功能紊乱,所以这时应适当地减少食量和喂养次数,以减轻胃肠的压力,有利于孩子康复。 同时,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腻、生冷的食物,特别是一些含有长纤维的水果蔬菜:如菠萝、西瓜、梨、青菜、芹菜、菠菜、竹笋、洋葱、茭白等,它们均有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会加重腹泻,所以这时候尽量少吃。 最后要提醒家长的是:腹泻易造成宝宝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如不及时补充,易造成脱水休克,甚至可能循环衰弱,出现危险。因此,家长应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可以在白开水或米汤里加微量的盐及少量的糖,经常喂给宝宝喝。记住一次不能多喝,喝多了宝宝容易呕吐,所以一般是每隔10分钟慢慢地喂1~2勺,这样既能及时补充水分,又不会造成胃肠不适。 宝宝一旦出现腹泻伴有脱水的症状,如小便次数减少,尿的颜色加深,眼眶凹陷,不愿喝水,嘴唇干,昏昏欲睡,不想活动等,应立即送医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