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及注意事项
发烧是宝宝常见症状之一,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来说更是高发人群,因此面对宝宝发烧,家长常常搞到手足无措,很多妈妈一发现宝宝发烧就带去医院治疗,其实宝宝发烧是可以进行一些物理治疗的,那么物理降温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物理降温的方法
一、擦浴法:擦浴降温法物理降温方法中常用的一种。降温效果不是很持久,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它是一种快速冷却措施,效果明显。它可以减少热性惊厥等并发症的发生。
1.酒精擦浴:患者朋友们可以用41~43°C的酒精进行擦浴,有利于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增加皮肤表面温度,增加汗腺分泌,增加毛孔,出汗时带走体内大量热量,而且,因为酒精的温度接近患者皮肤的温度。擦拭浴时,不会因刺激而引起不适,并且不会因孩子哭闹而增加发热量。
2.温水擦浴:在应用退热药物后,温水摩擦可以立即用于降低体温和防止抽搐;温浴后,表面毛细血管扩张,预先起到解热作用,达到出汗和缓解热量的目的。
二、灌肠法:常用的有冷盐水灌肠和中药灌肠。
三、头枕冰袋可与药物降温同时使用。
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1.对于比较怕冷的患者,使用任何物理冷却方法都是不合适的。由于各种冷刺激,患者会感到寒冷,这将增加横纹肌的产热并影响冷却效果。
2.无论采用何种冷却方式,热水瓶都应放在足部,以减少脑组织的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度,特别是冰敷头部应注意,头部温度可以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脑组织的氧气消耗,降低人体的新陈代谢率。一般认为,当体温下降1℃时,脑组织代谢可降低6.5%,颅内压可降低5.5%。
3.擦浴时不要擦背部,胸部,腹部和脚底等,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4.在降温措施后30分钟测量体温,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和儿童血压的变化。
以上便是关于物理降温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的相关介绍,由以上介绍可知,物理降温是高热病人首选的降温方法,包括有擦浴法、酒精擦浴等方法。但是对于反复发热的患儿在加强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在物理降温同时,要根据病情,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选用药物辅助降温。
‘贰’ 发烧后,你是如何进行物理降温的
物理降温一般是用冷水毛巾还有就是酒精擦拭身体降温,这个只能是普通发烧,发高烧效果不大,所以发高烧一般去医院打针的。
‘叁’ 常见的物理降温方法
常见的物理降温方式有洒水降温,风扇吹风降温等,水塔流水降温等,是很实用,降温效果很快的降温方法.
‘肆’ 如何正确使用物理降温
如何正确使用物理降温
孩子发烧并不可怕,主要看家长的退烧方法是否正确。如果孩子体温没有超过38.5摄氏度,家长完全可以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的方法如下:
1、多给孩子喝水
孩子发烧体温过高,身体会极度缺水。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喝温开水,让水来调节体温,帮助孩子发汗,喝水既有退烧的功效还可以补充孩子体内的水分,防止虚脱。
2、不要给孩子捂汗
过去老人们总是认为孩子发烧身体怕冷,就给孩子盖很厚的被,想靠捂热来帮孩子发汗,达到退烧的目的。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应该给他少穿衣服,盖薄被,这样才能很好的散热,达到退烧的目的。
3、把孩子手脚搓热
如果孩子发烧时头很烫,手脚冰凉,家长要引起注意了,这种情况说明孩子的体温还可能继续上升,所以需要赶紧为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家长要不断的为孩子搓手心和脚心,直到把手脚搓热为止。
4、用温水擦拭全身
如果孩子发烧时头和手脚都很烫,就说明需要散热。这时除了给孩子少穿衣服外,还需要用温水擦拭全身,重点擦拭腋下、脖子、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地方,帮助孩子身体散热,一直擦拭到体温降下来为止。(孩子的皮肤比较嫩,要轻轻擦拭)
5、给孩子洗温水澡
若孩子在发烧期间精神状态还比较好的话,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帮助散热。注意: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防止孩子身体不佳虚脱,洗完澡要赶紧给孩子穿衣,不要着凉。
6、毛巾冷敷头部
发烧时用毛巾冷敷是家长们比较常用的方法,将毛巾在水里浸湿后,拧干折叠放在孩子的前额上,每五分钟更换一次。注意:毛巾不可拧得太干,只要不滴水就行;水温不可太凉,一般在20—30度为宜。
7、头下枕冰枕
若孩子高烧不退,手脚也都很烫的话,就可以给孩子枕冰枕。具体做法是在冰枕上铺一个枕巾(防止太冷刺激孩子或者冻伤孩子),然后枕在孩子头底下,这样可以起到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注意:如果孩子手脚冰凉、全身发抖,要马上停止使用。
8、额头贴退热贴
如果孩子体温不是太高,精神状态也不错,还可以下地活动,家长可以用退热贴直接粘在孩子额头上,起到降温的作用。
‘伍’ 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哪些
物理降温常用方法有冰袋冷敷、温水擦浴、酒精擦浴等。
7
适当的散热,发烧由感冒引起的时候,不能一味追求散热,必须有一定防止着凉的措施。如果是发热的话,身上不要过于保温防止体温发散不出去。不过如果像冬天首先注意不要再引起感冒。
8
冷敷头部,其实头部降温对身体降温影响不大,主要是让人感觉更清醒一点缓解不适,所以前面说的多喝水才是关键。将冷水放在冷敷戴中冷敷头部也是常用的一种措施,如果水过冷有的人也是不舒服的,可以在额头放一块毛巾在放冰袋。冷敷建议干敷,过于冰冷其实也不好。
9
如果发烧比较严重,或者身体十分不适是必须前往医院的。而采取一些措施只是为了缓解不适罢了。病情较轻的时候也应该多测量体温,注意是不是体温降了,如果久不降必须就医。
物理降温简单易行,家庭或医院均可广泛应用,进行物理降温时应注意如下情况:(1)高热伴有畏寒的患儿;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白血病及其它血液病等禁用擦浴.(2)降温要掌握适度,一般降至38℃左右即可,并注意密切观察病人,以防降温过快,过低引起虚脱.(3)如果物理降温效果不满意,可适当配合药物降温.(4)降温过程中,掌握好液体出入量,维持好水,电解质
网页链接
网页链接
‘陆’ 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哪些
冰袋和冰囊降温法、冰帽降温法、温水擦浴、乙醇擦浴、灌肠降温法。其中,冰袋、温水、酒精涂抹这三种方法最常用。
拓展资料
1.冷水擦拭。冷敷具体方法:用毛巾沾冷水,适当拧干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也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或将热水袋中灌入冷水或放入碎冰块,垫上一层布后敷用,小冰袋可放在腋根部。擦拭的部位:用温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腋下和四肢等部位,这些血管分布比较多,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不能擦拭的部位:前胸、后颈、脚心、腹部等,这些部位对冷刺激较敏感,不宜擦拭,以免引起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宝宝更不应擦拭以上部位。
注意:采用冷敷法时,要检查冰袋是否漏水,在冷敷过程中应该定时更换袋中的冷水。水温控制在27~37℃。因为水温太高会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而水温太低则可能因受凉而加重病情。
2.酒精擦拭。擦拭方法:用毛巾沾酒精擦拭病人(成年人)颈部、腋窝、腹股沟、四肢等处,使皮肤血管扩张而加速散热。因酒精挥发快,能很快带走皮肤上的热量,达到降温目的。酒精配制:可用25%~50%的酒精作擦浴。酒精配制可用95%酒精100毫升,加水200毫升,混匀即可应用。无酒精时可用白酒加一半冷开水混合作擦浴之用。
注意事项:酒精浓度不宜过高,否则酒精挥发过快,皮肤血管收缩影响散热。应随时给病人盖好被子,擦浴后半小时左右再测试体温,若体温不降应去看医生。
不能擦拭的部位:应当避开擦拭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以防引起不良反应。
冰袋冷敷。冰袋冷敷可以用于大血管经过的地方,不宜冰敷在耳后、颈后、足底、胸部、腹部与下阴部。可以到药店购买退热贴,使用前要放冰箱冷冻效果更好,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使用。
‘柒’ 怎样物理降温
孩子发热时,如果用药物退热这一措施效果不理想,可以同时采用以下物理降温方法:
1.头部冷敷,在头额部放上冰袋、冷毛巾,每半小时更换一次,有助防止高热惊厥的作用;
2.洗温水澡,用35℃左右的温水洗澡有降温作用。在夏季发高热时,更适宜采用;
3.酒精擦浴,用30%的酒精反复擦拭患儿四肢,利用酒精溶液蒸发时所吸收的大量热使体温降低。但需注意补充擦部位的反映,如该部位周围的血液循环良好,皮肤应发红。如不然肢体发冷,有寒战等,不宜再行擦浴及冷敷。对高热汗多的患儿,应及时更换汗湿的内衣,在有保暖的条件下擦身或洗澡,让孩子能舒适地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