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么是磁导率
磁导率(英文名称:Magnetic permeability):表征磁介质磁性的物理量。表示在空间或在磁芯空间中的线圈流过电流后,产生磁通的阻力,或者是其在磁场中导通磁力线的能力,其公式μ=B/H。
B. 磁导和磁导率各自的意义是什么
磁导:表征磁路导磁能力的参数。在数值上用磁阻的倒数表示:∧=1/Rm。单位名称为亨[利],单位符号为H。
磁导率:表征磁介质磁性的物理量。常用符号μ表示,μ为介质的磁导率,或称绝对磁导率。
μ等于磁介质中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之比,即通常使用的是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μr ,其定义为磁导率μ与真空磁导率μ0之比,即μ=B/H。
都与1相差无几 。在大多数情况下,导体的相对磁导率等于1。在铁磁质中,B与 H 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磁滞回线,不是常量,与H有关,其数值远大于1。
例如,如果空气(非磁性材料)的相对磁导率是1,则铁氧体的相对磁导率为10,000,即当比较时,以通过磁性材料的磁通密度是10,000倍。铸铁为200~400;硅钢片为7000~10000;镍锌铁氧体为10~1000。
涉及磁导率的公式:
磁场的能量密度ωm=B2/2μ
在国际单位制(SI)中,相对磁导率μr是无量纲的纯数,磁导率μ的单位是亨利/米(H/m)。
常用的真空磁导率μ0=4π×10-7H/m。
关于材料磁导率的测量,一般使用的测试频率都不高,经常在1kHz或10kHz的频率测试。测试信号一般都是使用正弦信号,因为频率不高,样环绕组线圈阻抗的电阻部分可忽略不计,把绕组线圈看作一个纯电感L接在测量仪器上。测试等效电路如图所示,仪器信号源产生的电压有效值为U,Ri为信号源的输出阻抗。
测量磁导率时,样环中的磁化场强度与测试线圈的匝数有关,当匝数为某一定值时磁场强度就会达到最强值。而材料的磁导率又与磁化场强密切相关,所以导致磁导率的测量与测试线圈匝数有关。结合图具体讨论匝数对磁导率测试的影响。
C. 磁导率公式
磁导率公式:μ=B/H。磁导率是表征磁介质磁性的物理量,表示在空间或在磁芯空间中的线圈流过电流后,产生磁通的阻力或是其在磁场中导通磁力线的能力。
磁导率的测量是间接测量,测出磁心上绕组线圈的电感量,再用公式计算出磁芯材料的磁导率。所以,磁导率的测试仪器就是电感测试仪。在此强调指出,有些简易的电感测试仪器,测试频率不能调,而且测试电压也不能调。
D. 什么是直流磁导率和交流磁导率
磁导率是表示磁介质磁性的物理量。常用符号μ表示,μ为介质的磁导率,或称绝对磁导率。μ等于磁介质中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之比,即μ=B/H,粗略地讲,磁导率就是物质的导磁能力强,反之则弱。
磁粉芯是由磁性材料粉末与绝缘介质混合压制而成的一种软磁材料。由于其可在较高的频率及较高的功率下使用,在许多应用场合具有其他磁性材料难以比拟的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电讯、雷达、电视和电源等技术中的电感滤波器、扼流线圈及开关电源铁芯等。根据磁性材料粉末的不同,磁粉芯可分为以下几类:铁粉芯、钼坡莫合金粉芯、高磁通量粉芯、铁硅铝粉芯及非晶纳米晶磁粉芯。其中铁硅铝磁粉芯由于具有良好的磁性能、频率及温度稳定性、低损耗及低成本等特点,市场需求日益增加。磁粉芯的磁导率是衡量其磁性能的重要参量,本文主要讨论制备工艺对磁粉芯磁导率的影响[1-4]。1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选用成分为Si-9%Al-6%Fe-85%的母合金,将母合金粗破碎后放入球磨罐中进行机械球磨,球磨后筛分,获得实验所需的不同粒度分布的磁粉。铁硅铝磁粉芯的工艺流程如下:母合金冶炼→机械球磨→分筛→绝缘包覆→压制成型→退火处理→性能检测。取适量的磁粉与水玻璃均匀混合,进行绝缘包覆处理。
E. 导磁率是什么
铁、镍、锰等材料导磁率高。
μ = 导磁率(magnetic permeability of material) (Henrys/meter)
μ 称之为导磁性材料的导磁率(permeability)。真空的导磁率定义为μo其值为 4π x 10^-7 H/m
其他的物质相对于真空的导磁率称之为相对导磁率(relative permeability)
相对导磁率可用来评估一种导磁材料其磁化容易的成度,例如钢(steel)常用于马达的制造,其相对导磁率约介于2000~6000之间,这表示同样的电流,如果采用矽钢片作为铁心则较空心的线圈能产2000~6000倍的磁通量,空气的导磁率与真空几乎是相同的。由此可知在变压器或马达铁心的材料,对其特性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F. 磁导率是什么
磁导率是表示磁介质磁性的物理量。常用符号μ表示,μ为介质的磁导率,或称绝对磁导率。μ等于磁介质中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之比,即μ=b/h,粗略地讲,磁导率就是物质的导磁能力强,反之则弱。
G. 什么是磁导率
磁导率表征磁介质磁性的物理量。表示在空间或在磁芯空间中的线圈流过电流后,产生磁通的阻力或是其在磁场中导通磁力线的能力。其公式μ=B/H 、其中H=磁场强度、B=磁感应强度,常用符号μ表示,μ为介质的磁导率,或称绝对磁导率。
磁导率μ等于磁介质中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之比,即μ=B / H。通常使用的是磁介质的相对磁导率 ,其定义为磁导率μ与真空磁导率μ0之比,即 =μ/ 。相对磁导率 与磁化率χ的关系是: =1+ 。磁导率μ,相对磁导率 和磁化率 都是描述磁介质磁性的物理量。对于顺磁质 >1;对于抗磁质 <1,但两者的 都与1相差无几 。在大多数情况下,导体的相对磁导率等于1。在铁磁质中,B与 H 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磁滞回线,不是常量,与H有关,其数值远大于1。例如,如果空气(非磁性材料)的相对磁导率是1,则铁氧体的相对磁导率为10,000,即当比较时,以通过磁性材料的磁通密度是10,000倍。铸铁为200~400;硅钢片为7000~10000;镍锌铁氧体为10~1000。涉及磁导率的公式:磁场的能量密度ωm=B2/2μ,在国际单位制(SI)中,相对磁导率μr是无量纲的纯数,磁导率μ的单位是亨利/米(H/m)。常用的真空磁导率μ0=4π×10-7H/m。
H. 什么是磁导率,那个符号读什么
磁导率(μ')是在很低的磁场强度下的渗透值。
例如,如果空气(非磁性材料)的磁导率是1,则铁氧体的磁导率为10,000,即当比较时,以通过磁性材料的磁通密度是10,000倍。通常,在材料特性中,一般会以(μ')表示初始磁导率(μ')。
磁场强弱的物理量称为磁感应强度(或磁通密度),用
B
表示,在磁场中将长度为
1
、电流为
I
的直导体,放在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某一点,当它受到的作用力为
F
时,则磁感应强度为
B=F/IL
。磁感应强度是一个向量,其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它的单位是特斯拉,简称“特”,用符号
T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