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一物理机械能的解题方法有哪些
一,考场中心态的保持
心态“安静”:心静自然“凉”,脑子自然清醒,精力自然集中,思路自然清晰。心静如水,超然物外,成为时间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情绪稳定,效率提高。心不静,则心乱如麻,心神不定,心不在焉,如坐针毡,眼在此而心在彼,貌似用功,实则骗人。
二,高中物理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选择题一般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及应用这些知识进行一些定性推理和定量计算。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每一选项都要认真研究,选出最佳答案,当某一选项不敢确定时,宁可少选也不错选。
(2)注意题干要求,让你选择的是“不正确的”、“可能的”还是“一定的”。
(3)相信第一判断:凡已做出判断的题目,要做改动时,请十二分小心,只有当你检查时发现第一次判断肯定错了,另一个百分之百是正确答案时,才能做出改动,而当你拿不定主意时千万不要改。特别是对中等程度及偏下的同学这一点尤为重要。
(4)做选择题的常用方法:
①筛选(排除)法: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和自身掌握的知识,从易到难,逐步排除不合理选项,最后逼近正确答案。
②特值(特例)法:让某些物理量取特殊值,通过简单的分析、计算进行判断。它仅适用于以特殊值代入各选项后能将其余错误选项均排除的选择题。
③极限分析法:将某些物理量取极限,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④直接推断法: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抓住各因素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甚至要用到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得出结果,确定选项。
⑤观察、凭感觉选择:面对选择题,当你感到确实无从下手时,可以通过观察选项的异同、长短、语言的肯定程度、表达式的差别、相应或相近的物理规律和物理体验等,大胆的做出猜测,当顺利的完成试卷后,可回头再分析该题,也许此时又有思路了。
⑥熟练使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分析多个对象时,一般要采取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
三。物理实验题的做题技巧
(1)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作为作图题:①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②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③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2)常规实验题:主要考查课本实验,几年来考查比较多的是试验器材、原理、步骤、读数、注意问题、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解答常规实验题时,这种题目考得比较细,要在细、实、全上下足功夫。
(3)设计型实验重在考查实验的原理。要求同学们能审清题意,明确实验目的,应用迁移能力,联想相关实验原理。一定要强调四性(科学性、安全性、准确性、简便性),如在设计电学实验时,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尽可能减小实验的误差,避免出现大量程测量小数值的情况。
四。高中物理计算题的答题技巧
(1)仔细审题,明确题意
每一道计算题,首先要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审题是对题目中的信息进行搜索、提取、加工的过程。我们初审时所获取的信息,可能既包含有利的解题信息,又包含不利的解题信息,也有可能是不完整的,这都会使解题偏离正确的方向,造成一步错,步步错的局面。在审题中,要全面细致,特别重视题中的关键词和数据,如静止、匀速、恰好达到最大速度、匀加速、初速为零,一定、可能、刚好等。一般物理题描述的可能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此种情况下,要把整个过程分解成几个不同的阶段,充分地想象、分析、判断,建立起完整准确的物理情景和模型,还常常要通过画草图展示物理情景来帮助理解题意,保证审题的准确性。否则,一旦做题方向偏了,只能是白忙一场。
(2)敢于做题,贴近规律
立足于数学方法,解题就是建立起与未知数数量相等的方程个数,然后求解。怎样建立方程呢?方程蕴含在物理过程中以及整个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存在于状态或状态变化之中;隐藏在约束关系之中。
首先应由题目中的物理现象及过程所对应的或贴近的物理规律,建立主体关系式。然后,根据物理过程建立题意所提供信息的纵向、横向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所谓纵向关系是指同一研究对象的前后过程的相互关系;所谓横向关系是指某一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间的相互关系。
(3)敢于解题,深于研究
遇到设问多、信息多、过程复杂的题目,在审题过程中,若明确了某一阶段的情景,并
列出了方程。要敢于先把结果解出来,这对完全理顺题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⑵ 高一物理机械能做题的诀窍
机械能的公式基本如下:
机械能守恒:和动能定理差不多
就是一个能量减少,另一个能量的增加量就等于减少能量的减少量
动能定理:Δmgh=Δ1/2mv的平方
即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或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动能的减少量(适用于只有重力或弹性势能做功的状态)
⑶ 初中物理机械能如何学好谢谢
物理专家告诉你的显然是可以记载到文章之上,编入课本的经典方法。本人稍有不同见解,专家的方法可以让你考试及格,但想考90,很困难。
就我只记得经验来说。物理学是一门来源于我们身边物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实践性非常强。想学好物理你平时生活中就要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是看到什么都要问个为很什么,并肯下功夫自己回答这个为什么。当你的积累达到,看到生活中的现象,你就可以用基本的经典物理学原理去解释的时候,你的物理成绩最少能考到98分,剩下的两分完全是你做题认真态度可以拿到手的。这一点,你到了高中时候会更有体会,尤其多项选择,非常考验学生对物理现象观察的全面性。本人在高中时,做物理考卷,基本上没低于95分的时候,完全得益于平时的多观察、多思考。
所以,学好机械能乃至整个物理科目,最重要的是你的学科兴趣。
⑷ 物理中机械能的解释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等于二分之一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势能有重力势能和弹力势能。
⑸ 高中物理关于机械能问题
物体落到弹簧上后,加速度逐渐减小知道反向。速度先变大再减小到0。
合力为零时,速度最大,接着弹力变大,就减速了。
kx1=mg
x1=mg/k
离地面(l-mg/k)时,动能最大。
弹性势能最大时,弹簧形变最大,铁球速度为0,机械能守恒:
mg(H+x2)=kx2^2/2
由方程解出x2,即是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弹簧的形变量。
⑹ 物理做机械能守恒实验的注意事项及步骤
1.打点记时器安装时,必需使纸带和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减小磨擦力
2.实验时现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以保证第一个点的清晰
3.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第一第二点间接近2mm的纸带
4.测量下落高度时,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为了减小测量H时的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点远一些,纸带也不宜过长,在60cm-80cm最佳
5.因不需要知道动能和势能的俱体值,所以不用测重物质量
1.安装计时器,连接学生电源
2.把纸带一端连接重物,另一端穿过限位孔,用手提到计时器附近
3.接通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自由下落
4.重覆几次,挑3-5条纸带
5.选纸带,在起点标上0,以后依次标1,2,3..
测出下落高度H1,H2,H3...
6用公式V=(H2-H1)/2T算出各点速度
7.计算各点对应的势能的减少量MGH和动能的增量,进行比较
⑺ 物理做机械能守恒实验的注意事项及步骤
1.先接通电源,然后再马上撒手
2.取点的时候注意,第一,第二个点的距离是2毫米
⑻ 高一物理机械能的解题方法有哪些
《机械能》解题方法指导
1. 有关能量的概念的问题
例题:关于能、机械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物体正在做功,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
B. 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C. 教室里的日光灯吊在金属链下不动,它不做动,所以日光灯不具有能;
D. 物体的机械能大,但它的重力势能不一定大。
思维点拨:解答这类问题关键是理解好概念,一个物体是否具有能量,要看它是否能够做功,无论物体是正在做功还是没有做功,只要这个物体具有做功的能力,这个物体就具有能,因此A的说法不确切,C也不对。动能是物体因为运动而具有的能量,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形式是多样的,除了动能还可能有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所以B也不对,D是对的。
例题:下列关于各种形式的能量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量大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大;
B. 速度大的物体具有的动能一定大;
C. 同一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则它具有的弹性势能也越大;
D. 以一定速度运动的物体,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它的动能是相同的。
思维点拨:当一个物理量由多个因素决定时,必须全面考虑,不能顾此失彼。重力势能与质量和被举起的高度有关,动能与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所以A、B都不对,同一物体的弹性势能与它发生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所以C对。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所以它的动能也不同,D也不对。
2. 要注意不易察觉的因素导致的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能的变化
例题:据统计资料显示,全球现役的空中加油机有上千架,频繁出现在一些区域战争中。为实现空中加油,要求加油机和受油机的飞行员操纵动作必须十分稳定,以确保两机在空中一定高度上始终保持___________;在空中加油的过程中,受油机的动能__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_,机械能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思维点拨:为实现空中加油,加油机和受油机必须保持相对静止。因此,最安全的飞行方式是在各自不变的高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于受油机速度不变但质量增加,所以动能变大;它的高度不变但质量增加,所以重力势能也变大,导致机械能跟着变大。有些影响某个物理量的因素发生变化时不易察觉,同学们要特别引起注意,类似的例子还有: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正在洒水的洒水车,在空中或斜面上匀速上升或下降的东西等。
3. 有关机械能守恒的现象
在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若不考虑摩擦,则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因此,物体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例题:如图1所示,斜面高为h,小球先后沿倾角不同的光滑斜面L1、L2、L3由静止开始从顶端滑到底端,并冲上右边的光滑斜坡,它滑到底端的速度分别为,冲上右边斜坡的最大高度分别为,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图1
A. B.
C. D.
思维点拨:物体从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光滑斜面的顶端滑到底端,下滑的高度相同,就有同样多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滑到底端的速度相同。冲上右边的光滑斜面时,动能又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最终的重力势能也就相同,所以冲上右边的斜坡的最大高度也相同。正确答案是C。同学们不能因为小球在斜面L1上下滑的慢,用时多,就误认为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就小。要从机械能的转化角度分析问题。
4. 有关能量的转化问题
例题:如图2,两个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凸形,一个为凹形,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都为v,小球通过凸形槽的时间为t1,通过凹形槽的时间为t2,则t1与t2的关系为( )
图2
A. B.
C. D. 无法确定
思维点拨:两球进入两弧形槽的速度都为v,运动到槽的末端速度也为v,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凸形槽内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减小,小球的速度也减小,所以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始终小于v,而在凹形槽内运动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小球的动能增加,在凹形槽内运动的平均速度要大于v,由于两球运动的路程相等,所以运动的时间,故答案为C。
5. 注意考虑问题要全面
例题: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物体的动能一定不变
B. 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不变
C. 物体的机械能一定不变
D. 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减小
思维点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处于静止状态,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机械能不变。但是,若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速度不变,动能也不变,而运动的方向则可能有三种情况:第一,沿水平方向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机械能都不变;第二,向上运动,由于高度的增加,重力势能增大,因动能不变,所以机械能也增大;第三,运动方向向下,高度减小,因此重力势能减小,而动能不变,所以机械能也减小。
综合以上分析,答案应为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