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中物理实验共哪些帮忙列举一下
力学实验有:长度的测量,验证力的平等四边形定则,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研究平抛运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单摆测重力加速度
热学实验有:油膜法测分子的大小
电学实验有: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练习使用示波器。
光学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Ⅱ 高中物理重要的实验有哪些
重要的实验考试大概15个,但程度不同,有些要求从实验目的到实验步骤都很详细,还有误差分析很重要,但大致重点都是相同的,力学和电学是灵魂,主抓这两块.老师一般都会总结,我在网上找了一下,
一是基本仪器的使用仍是实验复习的基础.
不管上一年度有无考到仪器的使用,我们对常用的物理仪器要熟练运用,这是实验的基础,是实验的工具,任何时侯都不过时.在这方面花些时间是必需的.常见的有十三种仪器,这十三种仪器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打点计时器、弹簧称、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这些工具的使用每本复习用书上都有很详细的说明,本文不再多言.
二要从多种视角重新审视和组合实验板块.
在物理实验总复习中,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一个个实验,而应该从这些实验的原理、步骤、数据采集与处理方式的异同上,给这些实验分门别类,从而组成不同的实验板块.平时我们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实验分成力学实验板块、电学实验板块、热学实验板块、光学实验板块.但这样的处理只是简单地重复了物理课本知识的体系,大多数情况下也是为了讲解的方便,没有多大的创意,对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对实验的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显得很不够的.在此,我认为我们要在这些实验的组合板块中挖掘一些功能,培养学生一种实验的常规意识,比如对于力学板块,这是由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和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等实验组成的一个大的实验板块.
我们还可以把视野再扩大一些,以各种角度重新组合新的实验板块,比如按测量型与验证型可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按能进行图像处理数据和不能用图像处理数据又可以把实验分成两大板块.我们可以提示学生这样划分板块,但把一个具体实验归类于哪个板块,这要学生自已思考,比如说用图像法处理数据,学生们熟悉的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和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不过画出的图形必须是直线,否则不好处理.这给予学生们思考的空间,其实还有许多实验也是可以这样处理的,它们都可以归类于用图像法处理数据,比如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我们测的是周期T和摆长L,再由公式来计算,书本上采用的是多测几组再求平均值法,现在我们可以以L和T2/4л2为坐标轴,用测得的数据放入描点,画直线求斜率即是g.
Ⅲ 总结一下高中物理的实验都有那些呢
?
Ⅰ.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1)理解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
实验原理
中学要求必做的实验可以分为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索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
??应特别注意的问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不需要选择第一个间距等于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
gh≈ ( ),
??就算验证了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掌握实验方法步骤;
会控制实验条件和使用实验仪器,会处理实验安全问题;
实验仪器
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对这些仪器,都要弄清其原理、会正确使用它们,包括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实验装置
对电学实验主要指电路图。
??下面几个是应特别注意的:
??①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如何平衡摩擦力是关键。
??②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及碰撞中的动量守恒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要使用斜槽轨道,让小球从轨道上端无初速滚下,然后平抛出去,在安装装置时要注意保证轨道末端必须水平,如果实验要进行多次,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处下落,因此应有一个挡板。
??③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要用铁架台并用夹子固定纸带,这样在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重锤前,能保证打出的点迹在同一点上,若像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图那样,用手握住纸带,开启打点计时器而未释放纸带前,会由于手的抖动而打出一“堆”点,从而无法准确找出第一个点(即自由落体运动起始位置)。
??④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在安装单摆时要注意悬点的固定,随便拴一个结系在铁架台的横梁上是不可取的,因为悬点不确定,就不是单摆,并且摆长值也无法准确测量。
??⑤有关电路的电学实验要注意安培表的外接与内接,制流与分压电路的选择,电表内阻的影响,等等。
Ⅳ 高中物理和生物中的着名实验
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科赫结核杆菌的研究…沃森、克里克和维尔金斯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米尔斯坦和柯勒通过细胞融合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达尔文生长素的发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艾弗里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发现者…我国植物生理学家崔徵等人,发现细胞分裂素含量和生长素含量的比例可调控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芽和根的形成…荷兰学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雨水、井水、河水中的微生物…俄国科学家伊凡诺夫斯基发现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可以通过细菌滤器…贝哲林克发现,这种滤过性因子具有生物的许多特征,并推测它能进入细胞内进行繁殖…科赫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分离出炭疽芽孢杆菌、霍乱弧菌、结核杆菌等…巴斯德发现了发酵原理,并发明“巴氏消毒法”。如今这种方法仍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的消毒…
名称
国籍
主要观点及贡献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一切物体终将归于静止,只有力才能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伽利略
意大利
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牛顿
英国
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光有粒子性,将光视作一弹性小球
卡文迪许
英国
测出了万有引力恒量值G
开普勒
德国
认为行星都是在以太阳为圆心的圆周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盖.吕萨克
法国
盖.吕萨克定律:当压强P不变时:Vt-V0=(V0t)/273
V1/V2=T1/T2
玻意耳
英国
玻意耳定律:当温度T不变时:P1V1=P2V2
查理
法国
查理定律:当体积不变时:Pt-P0=(P0t)/273
T1/P1=T2/P2
开尔文
英国
热力学温标K
焦耳
英国
焦耳定律(电热公式)Q=I2Rt
昂尼斯
荷兰
发现超导现象
库仑
法国
库仑定律:F=(kQ1Q2)/r2
法拉第
英国
提出场的概念;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变化率
楞次
俄国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对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
化起阻碍作用
麦克斯韦
英国
指出电磁场、电磁波(V=光速C);提出光是电磁波
赫兹
德国
发现电磁波,并证实其速度等于光速;证实光是电磁波,并计算
出电磁波的波长、波速
奥斯特
丹麦
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托马斯.杨
英国
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
够全了吧
Ⅳ 高中阶段都有什么物理实验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选点迹清楚的一条,舍掉开始比较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地方取一个开始点O,然后(每隔5个间隔点)取一个计数点A、B、C、D。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s1、s2、s3利用打下的纸带可以,求任一计数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如(其中T=5×0.02s=0.1s)。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目的:实验研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橡皮条、弹簧秤(2个)、直尺和三角板、细线
该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和另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用描迹法)
目的:进上步明确,平抛是水平方向和竖直两个方向运动的合成运动,会用轨迹计算物体的初速度。
该实验的实验原理: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两个分运动的合成,一个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等于平抛物体的初速度;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利用有孔的卡片确定做平抛运动的小球运动时的若干不同位置,然后描出运动轨迹,测出曲线任一点的坐标x和y,就可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即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验证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纸带的左端是用夹子夹重物的一端。
⑴、要多做几次实验,选点迹清楚,且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进行测量。
⑵、用刻度尺量出从0点到1、2、3、4、5各点的距离h1、h2、h3、h4、h5,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算出2、3、4各点对应的即时速度v2、v3、v4,验证与2、3、4各点对应的重力势能减少量mgh和动能增加量是否相等。
5、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等势线
目的:用恒定电流场(直流电源接在圆柱形电极板上)模拟静电场(等量异种电荷描绘等势线方法.
实验所用的电流表是零刻度在中央的电流表,在实验前应先测定电流方向与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将电流表、电池、电阻、导线按图1或图2 连接,其中R是阻值大的电阻,r是阻值小的电阻,用导线的a端试触电流表另一端,就可判定电流方向和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物理实验 (中学物理课程包含的实验)
Ⅵ 印象深刻的高中物理实验有什么
印象最深的物理实验就是转动惯量实验和傅里叶波谱组合实验,这两个实验都非常简单,原本应该十几分钟,然而我就鼓捣了个把个小时。
Ⅶ 高中生应该会做的物理实验
要求能在理解基础上独立完成的学生实验有:
1.长度的测量
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3.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4.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6.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7.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8.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9.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0.用描迹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11.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12.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3.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14.研究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5.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16.练习使用示波器
17.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8.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9.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20.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21.用气缸导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2.研究玩具电机的能量转化
并注意应用这二十二个实验中所获得的实验思想、方法、技巧,灵活解决其他类似实验或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