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一艘普通的轮船一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普通的杂货船的速度在12-15节,也就是22-27公里/小时
大型的集装箱船的速度在20-28节,也就是36-52公里/小时
大型的核动力航母的最高速度可达32-35节,也就是60-65公里/小时
普通的军舰的速度在20-30节之间,也就是36-55公里/小时
大型的邮轮的速度核大型的集装箱差不多,1节即1海里每小时,1海里=1.8公里
(1)船行驶距离是多少物理公式扩展阅读:
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高中的定义:速度等于位移和发生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符号:v【注:希腊字母υ表示另一物理量“位移”】 定义式:v=s/t。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米/秒(m/s) 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性质:矢量。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量纲是LT^(-1),基本单位为米每秒,符号m/s。 最大值:真空光速c=299 792 458m/s 。相关名词速率: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常叫做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贰’ 海里的船行驶一节等于多少海里
陆上的车辆和空中的飞机,以及江河船舶,其速度计量单位多用千米(公里)/小时,而海船(包括军舰)的速度单位却称作“节”.早在16世纪,海上航行已相当发达,但当时一无时钟,二无航程记录仪,所以难以确切判定船的航行速度.然而,有一位聪明的水手想出一个妙法,他在船航行时向海面抛出拖有绳索的浮体,再根据一定时间里拉出的绳索长度来计船速.那时候,计时使用的还是流砂计时器.为了较准确地计算船速,有时放出的绳索很长,便在绳索的等距离打了许多结,如此整根计速绳上有分成若干节,只要测出相同的单位时间里,绳索被拉曳的节数,自然也就测得了相应的航速.于是,“节”成了海船速度的计量单位;相应地,海水流速、海上风速、鱼雷等水中兵器的速度计量单位,国际上也通用“节”.“节”的代号是英文“Knot”的词头,采用“Kn”表示.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也就是每小时行驶1.852千米(公里).航海上计量短距离的单位是“链”,1链等于1/10海里,代号是英文“Cable”的词头,用“Cab”.海里是海上的长度单位.它原指地球子午线上纬度1分的长度,由于地球略呈椭球体状,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3米;纬度45°处约等于1852.2米,两极约等于1861.6米.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用1分平均长度1852米作为1海里;1948年国际人命安全会议承认,1852米或6O76.115英尺为1海里,故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中国承认这一标准,用代号“M”表示.此外,舰船上锚链分段制造和使用标志长度单位也用“节”通常规定锚链长度27.5米为1节;中国舰艇的使用标志以2O米为1节.现代海船的测速仪已非常先进,有的随时可以数字显示,“抛绳计节”早已成为历史,但“节”作为海船航速单位仍被沿用.一节为1.852千米/小时=一海里每小时十节为18.52千米/小时.这如果在水下,算是中高速了.不同纬度处的1分弧度略有差异.在赤道上1海里约等于1843米;纬度45°处约等于1852.2米,两极约等于1861.6米.1929年国际水文地理学会议,通过用1分平均长度1852米作为1海里;1948年国际人命安全会议承认,1852米或6O76.115英尺为1海里,故国际上采用1852米为标准海里长度.
‘叁’ 轮船每小时航行多少千米
国际上通用的是1节=1海里/小时,1海里=1.852公里,一节也是1.852公里/小时. 一般的轮船每小时航行30到40海里,换算成千米就是55到74千米每小时;
‘肆’ 高一物理小船过河的知识点总结
甲:V1>V2;V1┻V2;则:用时最短;t=D/V1;tanθ=V1/V2;
乙:V1>V2;V2/V1=Cosθ;位移最短;渡河时间t=D/V1Sinθ;
丙:V1<V2;最小位移时V1┻V3才行;渡河时间t=D/V1*Sinθ; Cosθ=V1/V2;
以上:
V1:船在静水中速度;
V2:水流速度;
θ:V1与河岸的夹角;
D:河宽;
t:渡河时间。
高中物理小船过河问题分析方法:
1、首先,要理解公式的含义,要理解小船垂直河岸过河时水的流速与小船过河的时间毫无关系只与船速有关。船的速度全部用来过河而并非作为分速度,从而推导出最短过河时间的方法是垂直河岸过河,公式为t=s/v船。
2、当船速大于水的流速时,流速与船速的合速度可以垂直于河岸,大家可以作图试试,但前提是船速要大于流速。当船速与流速的夹角为Ω时,小船以(Ω-90)度的方向斜向上游时,小船可以垂直过河,此时过河时间t=s/cos(Ω-90)v船。
3、当流速大于船速时,流速与船速的合速度无法垂直于河岸,大家也可以作图试试,但前提是流速要大于船速。但小船有最短位移,做法有点复杂,大家仔细理解,以船速度的长度为半径,以流速箭头位置最为圆心画圆,此时圆上有无数条切线,我们应该用哪条呢?我们应该找出过流速初始位置的切线,这条切线便与最短位移重合,公式为s=河宽*v水/v船。
4、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应该先要知道问题需要我们解答什么,然后注意注意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分析,选取恰当的公式进行解答。
‘伍’ 当v船小于v水时,渡河的最短距离怎么求,公式是什么
你很有想法,虽然不是原题要求的,但是在高中阶段还是可以有一个解决思路。
船的速度为V(已知),水流速度为α(已知),β为船头与出发岸边的夹角(锐角,未知参数),河流宽度H(已知),A为船纵向行驶最短距离(未知)。【船与水流逆向呈现β角度】
求渡河的最短距离可以转换为求船纵向行驶最短距离(沿水流方向行驶最短距离)。勾股定理即可求出渡河的最短距离。
S²=H²+A²
渡船时间t=H/Vsinβ ……①
船渡河纵向距离A=(V-α·cosβ) …… ②
①带入②有
A=αH/(vsinβ) - Htanβ
A是关于β的一个函数,求A的最小值。运用数学方法求导,然后根据导函数求最小值。
‘陆’ 船在水中的顺流速度,逆流速度,水流速度,静水中的速度的公式是什么
1、一般公式: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
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
船的速度肯定大于水的速度,二是顺流而下的速度肯定大于逆流而上的速度。所以船的速度就等于(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的速度就等于(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两个速度相加结果就是大的,除以2就是船的速度,两个速度相减结果就是小的,除以2就是水的速度。
(6)船行驶距离是多少物理公式扩展阅读
相关应用:
甲、乙两港相距720千米,轮船往返两港需要35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花5小时;帆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驶24千米,问帆船往返两港要64小时。
求解帆船往返两港口的时间,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我们知道,但是速度只知道帆船的速度,我们还需要求出水流的速度,水流的速度我们可以根据轮船的往返进行求解,往返需要35小时,逆行比顺行多花了5个小时,可求顺流时间为15小时,逆流时间为20小时。
进而可以求出顺流速度=720÷15=48千米/小时,逆流速度=720÷20=36千米/小时,再根据求水流的速度公式求出水流的速度,水速=(48-36)÷2=6千米/小时,在进行求解帆船的往返时间,时间=720÷(24+6)+720÷(24-6)=24h+40h=64小时。
‘柒’ 航行问题求距离的公式
航行问题求距离的公式如下: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路程=船速*时间
航行问题公式:s=pl*i。航行问题是小学奥数中的一大基本问题。航行问题有相遇问题、追及问题等近十种,是问题类型较多的题型之一。航行问题包含多人航行、二次相遇、多次相遇、火车过桥、流水行船、环形跑道、钟面航行、走走停停、接送问题等。
公式,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中用数学符号表示几个量之间关系的式子。具有普遍性,适合于同类关系的所有问题。在数理逻辑中,公式是表达命题的形式语法对象,除了这个命题可能依赖于这个公式的自由变量的值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