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正确使用物理降温
如何正确使用物理降温
孩子发烧并不可怕,主要看家长的退烧方法是否正确。如果孩子体温没有超过38.5摄氏度,家长完全可以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物理降温的方法如下:
1、多给孩子喝水
孩子发烧体温过高,身体会极度缺水。家长应该多给孩子喝温开水,让水来调节体温,帮助孩子发汗,喝水既有退烧的功效还可以补充孩子体内的水分,防止虚脱。
2、不要给孩子捂汗
过去老人们总是认为孩子发烧身体怕冷,就给孩子盖很厚的被,想靠捂热来帮孩子发汗,达到退烧的目的。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应该给他少穿衣服,盖薄被,这样才能很好的散热,达到退烧的目的。
3、把孩子手脚搓热
如果孩子发烧时头很烫,手脚冰凉,家长要引起注意了,这种情况说明孩子的体温还可能继续上升,所以需要赶紧为孩子进行物理降温。家长要不断的为孩子搓手心和脚心,直到把手脚搓热为止。
4、用温水擦拭全身
如果孩子发烧时头和手脚都很烫,就说明需要散热。这时除了给孩子少穿衣服外,还需要用温水擦拭全身,重点擦拭腋下、脖子、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地方,帮助孩子身体散热,一直擦拭到体温降下来为止。(孩子的皮肤比较嫩,要轻轻擦拭)
5、给孩子洗温水澡
若孩子在发烧期间精神状态还比较好的话,可以给孩子洗温水澡,帮助散热。注意:洗澡的时间不要太长,防止孩子身体不佳虚脱,洗完澡要赶紧给孩子穿衣,不要着凉。
6、毛巾冷敷头部
发烧时用毛巾冷敷是家长们比较常用的方法,将毛巾在水里浸湿后,拧干折叠放在孩子的前额上,每五分钟更换一次。注意:毛巾不可拧得太干,只要不滴水就行;水温不可太凉,一般在20—30度为宜。
7、头下枕冰枕
若孩子高烧不退,手脚也都很烫的话,就可以给孩子枕冰枕。具体做法是在冰枕上铺一个枕巾(防止太冷刺激孩子或者冻伤孩子),然后枕在孩子头底下,这样可以起到降低体温、保护大脑的作用。注意:如果孩子手脚冰凉、全身发抖,要马上停止使用。
8、额头贴退热贴
如果孩子体温不是太高,精神状态也不错,还可以下地活动,家长可以用退热贴直接粘在孩子额头上,起到降温的作用。
2.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该怎么办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该怎么办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该怎么办。有很多宝宝都有发烧的情况,但是宝宝发烧手脚冰凉的话,家长们就需要注意了,是会造成身体有其他损害,那么宝宝发烧手脚冰凉该怎么办。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其实就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主要是因为宝宝年龄小,四肢血量少于内脏,发烧期间由于四肢供血不足,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这种多发于3岁以下的宝宝,家长们应注意。
既然人真发烧,所以家长们切不可因为宝宝手脚冰凉而过分添衣,这不利于孩子退烧。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怎么办?
1、可以给宝宝补充点温开水,这样可以帮宝宝手脚回暖一些。另外,家居室内环境应保持通风,不宜过高也不宜过冷。
2、宝宝发烧手脚冰凉,但额头是烫的,这个时候若发烧不超过38.5摄氏度,建议给宝宝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可以用退热贴或者冷敷宝宝额头。
3、宝宝发烧时任然要注意适当减衣服,这样可以帮助身体皮肤快速散热,有利于宝宝退烧。
4、如果宝宝发烧超过了39度,千万不要拖延了,应看医生。
5、宝宝发烧期间饮食应吃半流质的,可以多补充点维生素,新鲜瓜果非常适合。
注意:当宝宝发烧出现手脚冰凉情况,应先辨别真寒还是假寒真热,不要盲目给宝宝穿衣服哦。
小儿四肢含血量少于内脏,四肢的供血不足,较成年人容易发凉。此外,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植物神经易发生紊乱,导致高热初发时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
不少家长不了解这种情况,一发现宝宝四肢发凉,就误以为宝宝受寒怕冷,马上将宝宝紧紧包裹起来,结果使得宝宝的体温得不到及时散发而越升越高,甚至发生高烧、抽搐。
其实孩子发烧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爸爸妈妈们应该理性对待,不要盲目给宝宝吃药或是闷坏宝宝。如果宝宝还有其他的不适,建议去看下医生,看下有没有炎症什么的,根据医生的叮嘱服用医生开的药为宜。
宝宝发烧手脚冰冷正常吗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宝宝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四肢的供血不足,因而较成年人容易发凉。
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自主神经易发生紊乱,导致高热初发时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这是正常的病理表现。
此外,环境温度也会导致宝宝手脚冰凉。由于宝宝的中枢神经发育尚未成熟,调节体温的能力不完善。如果周围环境的温度偏低,孩子的手暴露在外面的时间较多,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
综上所述,宝宝发烧手脚冰凉是正常的现象,爸爸妈妈们不必过分担忧,但是要注意科学照顾好宝宝。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怎么办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的情况,许多爸爸妈妈都遇到过,那么,这种时候要怎么办呢?具体来说,宝宝发烧手脚冰凉,爸爸妈妈可以这么做:
1、爸爸妈妈可用体温表测量宝宝的体温,也可用手摸摸孩子的腋下,或面对面地感觉一下宝宝呼出气体的温度;哺乳的妈妈还可以在哺乳时,通过胸部感觉宝宝口腔的温热来判断宝宝是否发热。假如宝宝手足冰冷,而腋下、额部、口腔等部位灼热,应及时采取退热降温措施,并到医院找出发热的病因。
2、用头部冷湿敷法或用头部冰袋帮宝宝降温是最常用的方法,其中,头部冷湿敷接受度最高。如果宝宝不愿意在头部放冰袋,可以用冷湿巾敷用。需注意的是,要经常更换冰袋或冷湿巾。
3、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这些部位有比较大的`血管,将冰袋放在这些地方降温效果较好。
4、给宝宝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这样做可以收到良好的降温效果,但冬天的时候不建议这么做。
5、另外,针对宝宝发烧,家长还需要了解如何选择退热药。在宝宝体温处于38.5℃以下,除了物理降温,可以配合一些医院儿科常用中成药,更有利于宝宝身体的恢复。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吃什么药
儿科医生表示,宝宝发烧不超过38.5℃,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如超过38.5℃或孩子有惊厥史,要及时用退烧药。父母最好选用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泰诺林等)、布洛芬(美林等)这两款儿科医生使用最广,临床安全性较高的药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发烧手脚冰凉吃什么药吧。
1、前面说到的这两类退烧药虽然属于两种不同类型,但作用都是解热镇痛。服用时,需注意两者剂型的差别:对乙酰氨基酚类的百服宁、泰诺林等有滴剂、口服液、咀嚼片三种剂型;布洛芬类的美林,对儿童只有滴剂和口服液两种剂型。1岁之前的婴儿,最好用滴剂,因为滴剂药物浓度小、刺激性小。
2、在滴剂的用量上则要按体重选择。一般6~11个月的婴儿,对应体重为5.5~8公斤,用1滴管的退烧药。12~23个月的婴儿,体重在8.1~12公斤左右,吃1.5滴管。
3、2岁以上孩子,最好服用口服液的退烧药。再大一点的孩子可用片剂,这种像饼干一样的水果味咀嚼片,孩子不会拒绝服用。此外,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烧药,对患儿刺激性和副反应较大,吲哚美辛(消炎痛)类药,对胃部刺激较大,不建议使用。
4、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泰诺林和百服宁,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
3. 宝宝发烧手脚冰凉怎么办 如何正确给宝宝退烧
宝宝发烧,高于38.5度的时候,可以用布洛芬颗粒;不超过38.5度不要用,可以适当进行物理降温。对于宝宝发烧,手脚冰凉,先用体温计测一下体温,体温计也是家中常备。必要的情况,建议及早就医,避免耽误治疗。
4. 宝宝发烧身体很烫但手脚冰凉,怎么处理
头部冷湿敷或头部冰袋: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以头部冷湿敷(即用冷湿巾敷于宝宝的额部)接受度最高,有些宝宝不愿意头部放冰袋,可以用冷湿巾敷用。应注意经常更换冰袋或冷湿巾。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这些部位有比较大的血管,将冰袋放在这些地方降温效果较好。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可收到良好的降温效果,但在冬天难以实施。
发烧不必立即退烧
发烧是一种症状、现象、表示宝宝身体不舒服时所发出的警讯,但绝非疾病。宝宝发烧,代表身体正在抵抗病毒,身体会自然调节温度,所以不用退烧。发烧常常是疾病的征兆,家长们盲目地让宝宝服用退烧药,容易影响医师对于宝宝发烧原因诊断的正确性。而当家长带宝宝就诊时,切忌把重点放在宝宝烧到几度,而是要了解可能会烧多久。当宝宝发烧时,找出发烧原因,远比急着帮宝宝退烧重要。
一般婴幼儿发烧会有下述的顺序,但不一定每个状况都会发生,有时宝宝不会经过发冷阶段,会直接发热,但发烧时有发冷症状的宝宝,大多会烧到39度左右,也会比较难受,当然有时候发烧也会发生排不出汗的情况,因此三阶段的过程家长可作为参考,但不能概括每个宝宝的发烧过程喔!
1.发冷
当宝宝受到感染时,体温调节中枢会自己调高,以保护自己,但是当体温还没上来前,身体会有产热机转,主动把热带到身体中心部位,这时四肢循环会变差,产生手脚冰冷的状况。发冷是发烧的前期,测量体温时可能还不到38度,但宝宝会全身打冷颤,甚至有畏寒的情形。
处理
为宝宝添加衣服,并让他多喝些温水,帮助体温上来,以减轻宝宝的痛苦,当宝宝有发冷症状时,千万不要急着帮宝宝降温,这样做反而会让宝宝更不舒服。
2.发热
宝宝发烧时体温攀升,这时皮肤摸起来很烫,表示宝宝已经在发烧了,许多家长们为了让宝宝快点出汗而为其添加更多衣服,却容易让宝宝体温更高,宝宝身体会更加不适!
5. 发烧时怎样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的方法很多,现在列举几种,如下: 方法一:用湿毛巾擦拭全身,可以达到物理降温的作用; 方法二:用湿毛巾覆在额头上,也可以达到物理降温的作用; 方法三:将几条干净的湿毛巾放在冰箱中,冷冻片刻,交替使用,覆在额头上,可以达到物理降温的作用; 方法四:用干净的药棉或脱脂面纱用50度左右的酒浸泡,擦拭手掌、额头、腋窝等部位,可以达到物理降温的作用。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6. 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哪些
冰袋和冰囊降温法、冰帽降温法、温水擦浴、乙醇擦浴、灌肠降温法。其中,冰袋、温水、酒精涂抹这三种方法最常用。
拓展资料
1.冷水擦拭。冷敷具体方法:用毛巾沾冷水,适当拧干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也可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或将热水袋中灌入冷水或放入碎冰块,垫上一层布后敷用,小冰袋可放在腋根部。擦拭的部位:用温湿毛巾擦拭患者的额头、腋下和四肢等部位,这些血管分布比较多,血液循环快,血管表浅,容易散热。不能擦拭的部位:前胸、后颈、脚心、腹部等,这些部位对冷刺激较敏感,不宜擦拭,以免引起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宝宝更不应擦拭以上部位。
注意:采用冷敷法时,要检查冰袋是否漏水,在冷敷过程中应该定时更换袋中的冷水。水温控制在27~37℃。因为水温太高会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而水温太低则可能因受凉而加重病情。
2.酒精擦拭。擦拭方法:用毛巾沾酒精擦拭病人(成年人)颈部、腋窝、腹股沟、四肢等处,使皮肤血管扩张而加速散热。因酒精挥发快,能很快带走皮肤上的热量,达到降温目的。酒精配制:可用25%~50%的酒精作擦浴。酒精配制可用95%酒精100毫升,加水200毫升,混匀即可应用。无酒精时可用白酒加一半冷开水混合作擦浴之用。
注意事项:酒精浓度不宜过高,否则酒精挥发过快,皮肤血管收缩影响散热。应随时给病人盖好被子,擦浴后半小时左右再测试体温,若体温不降应去看医生。
不能擦拭的部位:应当避开擦拭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以防引起不良反应。
冰袋冷敷。冰袋冷敷可以用于大血管经过的地方,不宜冰敷在耳后、颈后、足底、胸部、腹部与下阴部。可以到药店购买退热贴,使用前要放冰箱冷冻效果更好,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使用。
7. 孩子发烧时手脚冰凉,家长怎么缓解症状
发烧“发热”,是指体温升高,明显超过正常的体温。不同测量部位的体温参考数值也不一样,比如,腋下温度 37.2 以上算是发热,口腔温度 37.5 以上算是发热,耳温和肛温则要 38 以上算是发热。
孩子发热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寒战期、高热期、退热期。时手脚冰凉一般是属于寒战期。
寒战期,人体的体温调定点被调高了。调定点被调高,就好像空套设定某个高于室温的温度,当室温升高但还低于设定温度的阶段就是“寒战期”。为了迅速达到体温调定点,血管收缩、汗腺抑制,以减少散热,但通过肌肉颤栗增加产热,很多人在这个阶段会觉得冷,并出现寒战等表现。
寒战期孩子的具体表现有:全身发抖、手脚冰凉、面色苍白,体温介于正常和高热期之间,会在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迅速升高至高热期。通常寒战期的表现越明显,高热期的体温越高。
在寒战期时,家长可以做的有:
根据舒适度给孩子适当保暖,尤其是四肢末梢双手和双脚。
这期间不适宜进行物理降温,但可以在必要时适当服用退热药物。
补充水分和食物,预防脱水。
很多家长会认为寒战期这个时候是不是需要多穿一些,或者捂在被子里……在寒战期手脚冰凉时适当保暖四肢末梢,可以帮助升高体温,减少不适,但要注意一旦进入高热期,身体不再感到寒冷,绝对不可以继续捂热,那样可能造成孩子“捂热综合征”。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孩子发烧是孩子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让父母头疼不已的问题,特别是到了晚上,孩子非常容易发烧,甚至是高烧不退,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今天就跟大家一块聊聊孩子发烧时手脚冰凉如果进行对症处理。
孩子发烧时候,有的手脚发烧,有的却是完全相反,手脚冰凉。一般发烧时手脚冰凉,大多数都是因为细菌性感染或者病毒感染,而且手脚冰凉的发热,特别不容易退烧,而且不怎么出汗,非常容易导致高烧不退,出现高热惊厥。
如果是这种情况,可以对症服用一些退高烧的药物,常规服用抗菌消炎,抗病毒药物,如果有条件,可以去医院检查一下血常规,有无病毒或者细菌性感染,以便对症治疗。
发烧时手脚冰凉,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多出汗,比如说多喝热水,用热水泡泡脚,多出汗,多去小便,特别注意手脚保暖。
如果实在不出汗,就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措施,比如说在孩子后背的大椎穴附近,进行手法按摩刺激,或者刮痧,点刺放血,也可以在保暖措施下,在后背进行摩擦刺激,提升阳气,改善手脚冰凉的问题,同时这样做一方面还可以让孩子哭闹,一方面可以排出体内的湿气,都可以有效的促进孩子出汗,有利于体温的下降。
还有一点,发烧时最好不要让孩子睡觉,因为睡眠中孩子的血液循环变慢,抵抗力下降,更加不利于退烧。不要害怕孩子哭闹,在哭闹的过程中,会加快血液循环,辅助降低体温。
当然了,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如果大家有这方面好的经验方法,可以下方评论区留言,互相交流学习!
儿子小时候,一名儿科大夫告诉我,孩子手脚热乎就没事。只要孩子手脚冰凉一般都是感冒发烧。
下面是我自己的经验。
1、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让孩子退烧。
2、用手掌轻轻搓孩子手心脚心,孩子高烧时,搓孩子手心脚心,会出汗,慢慢烧就退了。
3、家里常备退烧药。
4、男孩小时候特别容易咳嗽,稍微不注意就得肺炎。儿子5岁时感冒咳嗽,没注意就肺炎了,打了一周的点滴都不见好,症状也不严重,精神状态也很好。我给孩子停药,每天给孩子搓后背,脊椎两侧加肺俞穴,坚持几天孩子痊愈了。从那时开始儿子很少咳嗽。现在已经是高三的孩子了,只要感冒,我晚上给他搓手心脚心加后背,一般都见效。儿子戏称:妈妈的神手。
只是个人经验,孩子体质不同,不一定通用,仅供参考。
父母堂为您科普:
发烧却手脚冰凉是一种假冷真热现象,3岁以下婴幼儿尤为多见。主要是因为宝宝(特别是婴幼儿)四肢血量少于内脏,由于四肢的供血不足,因而较成年人容易发凉。此外,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自主神经易发生紊乱,导致高热初发时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状态而发凉。
遗憾的是,不少家长一发现小儿四肢发凉,就误以为孩子受寒怕冷,马上用棉被将孩子紧紧包裹,结果使得小儿的体温得不到及时散发而越升越高,发生高烧、抽筋,给孩子身体康复带来不良影响。
宝宝发烧时,表现出手脚冰冷表现,这是正常的病理表现。那么,宝宝发烧手脚冰凉后父母可以这么做:
1、不能用厚衣服来包裹孩子,一定要衣服宽松。减少孩子身上的衣服。这样有利孩子散发出过多的体温。
2、让孩子多喝水,喝水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由于发烧体温过高,体内蒸发的水分要多于平时,多喝水有助于调节体温作用。
3、在家可以用35-38 的水温给孩子,洗温水澡,这样有助孩子的体温的散发。或用温水给孩子擦拭全身。
4、用上退热贴,来帮助孩子降温。
5、孩子发烧如果在38.5 以上,可以吃退烧药,如多天高烧不退,应该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在送往医院之前或者途中,同样可以使用物理降温。
首先家长要知道,发烧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一个症状,而且发烧并不是坏事,而是机体抗感染保护性反应,适当发烧有利于增强宝宝免疫力。
人体发烧的机理:人体正常情况下,产热和散热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当机体受到外来病原微生物侵袭,或者是体内某些物质释放增加,产生产热效应,体温调节中枢会将体温调定点上移,产热与散热平衡遭到破坏,体温就会上升,从而出现发烧现象。
一般通过测量口腔、腋窝及肛门的温度以测试人体温度,宝宝正常肛温为36.5 -37.5 ;口腔温度为36.2 -37.3 ;腋下温度为35.9 -37.2 ;如果该三处测量温度超过正常范围0.5 以上,且一日间体温波动超过1 以上,可以认为发热。
宝宝发热的过程可分为前驱期、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下降期。其中体温上升期的特点产热多,散热少,因此体温处于上升期。 此时致热源进入人体后,改变体温调节中枢的兴奋点,促使宝宝皮肤血管收缩,出汗减少,同时体内的代谢增强,宝宝会出现皮色苍白、手脚冰凉的感觉。 如果宝宝出现寒颤,将可能出现高热,甚至会出现热性惊厥,因此宝宝发烧时出现手脚冰凉现象,家长要引起高度重视,说明宝宝体温还在上升,而且非常可能出现高热。
宝宝发烧出现手脚冰凉时,让宝宝喝点温白开,盖些被子或多穿几件衣服,予以适当保暖,不过不要过度保暖,特别给宝宝盖厚被子或者是裹很多衣服,如果捂得过热反而不利于宝宝散热,容易导致出现“捂热综合征”,而且此时也不适合给宝宝做温水擦浴或洗温水澡等方式的物理降温,否则可能会引起宝宝寒战,应观察精神面貌状态,记录宝宝体温上升情况,如果宝宝体温上升迅速,出现高热(38.5 以上),并宝宝精神萎靡,给宝宝服用美林或泰诺林等退烧药,并及时送宝宝去医院诊治。
鉴于女儿这几次的发烧,我总结以下几点经验:孩子轻微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只要孩子体温不超过38.5 ,物理降温就可以了。一般就是用温水擦拭身体,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多喂水,促进新陈代谢,慢慢孩子的体温就会降下来。
如果体温持续上升,超过38.5 ,且手脚冰凉,除了赶紧喂退烧药(一般就是布洛芬或是退热栓)外,我们大人要用手揉搓孩子的手脚,把手脚搓热,把孩子身体的热往下引。
一般只要孩子的手脚热乎了,也就不会高烧起来。一般的细菌感染,高烧退下去虽然有反复,但不会反复太久,一般1-3天就没事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退烧药要间隔4-6小时, 24小时不能超过4次。
如果孩子细菌感染的同时,又有病毒感染,那么高烧就不会轻易退下去,就是喝退烧药也会反复,而且会反复高烧。就是喝了退烧药,体温恢复点了,但药效一过就会又烧起来,这样的发烧超过3天就应立即就医,不能耽搁。
我女儿这次发烧就是我给耽搁了,不仅肺炎还有了轻微脑炎。
如何断定孩子是否细菌或病毒感染,一般我会在孩子发烧时去给她查个血常规,以此来判定孩子发烧的根本原因。
以上为我的经验之谈,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宝宝在发烧的时候会出现额头很烫但是手脚冰凉的情况,很多家长发现宝宝发烧之后会使用厚厚的被子或衣服将宝宝裹起来,避免宝宝受寒着凉加重发烧。
这样很容易使宝宝高烧不退,发生抽搐,体温越来越高。 还有的家长担心高烧会影响宝宝的智力,于是想着立马给宝宝退烧,退烧过快对宝宝是不利的,而且发高烧也不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宝宝发烧后家长该怎么护理?
如果宝宝发高烧不超过38.5度,那么可以不用退烧的药物。如果宝宝量的体温超过三十九度,那么就要在医生的建议下合理的使用退烧药物治疗。
或者是用温水给宝宝擦拭手脚心,腹股沟,等血流量比较丰富的部位。
宝宝发烧之后,家人们误以为宝宝是因为着凉,所以给宝宝裹很厚的衣服。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在发烧的时候宝宝的体温会非常的高,所以应该及时给宝宝散热,而不是给宝宝裹很厚的衣服。
还有的家人们会使用酒精给宝宝擦拭身体以达到降温的效果。对于身体各方面还没有完全发育的宝宝来说,发烧后用酒精擦拭身体,可能会引起中毒的情况。
孩子生病是每个家长最头疼的时候,不仅心疼孩子难受,而且需要辛苦地护理孩子。而发烧则是孩子的常见病之一,发烧时手脚冰凉,也是我家娃发烧时的症状。通常当我发现孩子手脚凉时,我都会下意识地去看看孩子是不是冷了,然后摸摸脑袋,看看他是不是发烧呢。如果手脚热乎起来了,也就意味着孩子开始退烧了。
1.解决孩子手脚冰凉的根本是让孩子退烧。 退烧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遵医嘱使用退烧药,也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方式。我常用的就是让孩子喝大量温开水,滋润咽喉,为身体补充水分,通过多排小便降低温度。
2.用手来回搓孩子手脚,让孩子手脚热乎起来。 因为本身我有给孩子做小儿推拿的经验,家里有按摩膏,所以在给孩子搓手脚的时候,我会使用适量按摩膏,这样更顺滑,防止损伤孩子皮肤。除了按摩膏,家里常见的玉米爽身粉、淀粉也可以用于给孩子搓手脚。
3.给孩子用热水泡泡手脚。 我家俩娃平时都很喜欢泡脚,家里也准备的有足浴盆,如果孩子手脚冰凉,可以用稍微热乎一点的水,给他泡泡手脚,这样也能使孩子的手脚热乎起来。
孩子每一次生病,对家长来说都是一次考验,这是我带了两个娃六年时间里,积累的一点点经验。当然,毕竟我不是专业医生,如果孩子生病,一定要带孩子及时就医,有什么问题要及时和医生沟通。孩子的成长无小事,容不得我们一丝马虎。
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有些父母发现宝宝发烧时手脚冰凉,就误以为宝宝受寒怕冷,马上给宝宝加衣服,这其实是不对的。当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知道宝宝发烧时,由于自身体温调节较弱,导致末梢循环相对欠佳,表现出肢端厥冷,这是正常表现,爸妈不用过分担心。此外,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自主神经易发生紊乱,导致高热发生时四肢末端的小血管处于痉挛性收缩而发凉。
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给宝宝喝点温开水,保持室内通风,室温不要过高,保持在18-20度为宜,但不宜让过堂风吹到宝宝。
2.如果宝宝发烧不超过38.5度,建议只用物理降温,但应该密切关注体温变化。
3.超过39度,先吃退烧药,不要让宝宝发展成肺炎,然后去医院给宝宝做进一步详细的检查。
4.发烧时要减衣服,不应采取捂汗的办法降温,因汗水流失过多会使宝宝感到疲惫无力。
5.如果宝宝发烧仍不缓解,要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便于早日找到致病原因,有针对的治疗。
发烧手脚冰凉是很严重的事情的。
一定要赶紧送医院,因为没有及时缓解的话,就会昏厥那些,如果你已经去医院拿了药回家,医生知道情况了,那就按医生吩咐的做。
一般这个时候一定要赶紧喂退烧药的,不管啥退烧药赶紧喂。
我之前网上看说要四个小时喂一次要什么的,我就真的以为是这样,然后有次孩子发烧一直没有退,我带去医院,孩子还是四十度,医生问我退烧药喂了吗?我说不是说要四个小时后才能再喂,医生就直接凶我了,说烧成这样还什么四个小时,赶紧喂下去。
医生立刻给我开退烧栓,我在医院直接给他塞屁股里面去的。
发烧一定要特别注意的。
我自己两个孩子带下来,我觉得不怕孩子发烧手脚都烫的,就怕孩子发烧手脚冰凉,因为手脚冰凉会烧得更厉害的,反正我们这是不是医生的,我都是喂退烧药或者送医院。
我记得我第一次经历孩子发烧手脚冰凉的就是我女儿小的时候,她一直说冷,我就想发烧咋还冷啊,一摸手脚冰凉,嘴唇都发紫了,吓死我了,立刻送医院,医生诊断肺炎,当时就直接住院了。
我事后都后怕,还好我当时果断的送医院了,要是在家再看什么网上说啥啥的,拖下去要是出现啥事的话,我肯定会后悔的。
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这种非医学专业的,真的还是不行就辛苦点,多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