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R的公式
物理中有电阻R=ρ(l/S),R=U/I;R=mv^2/F……
三角形有外接圆半径2R=sina/a=sinb/b=sinc/c;内接圆半径R=s/(a+b+c)……
圆有R=根号(s/pi);R=c/2pi……
……
不知道你问的是哪个R啊?
Ⅱ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是怎么推出来的,其中R是怎么算出来的,要具体计算步骤,包括单位。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也称理想气体定律、克拉佩龙方程)是描述理想气体在处于平衡态时,压强、体积、物质的量、温度间关系的状态方程。它建立在波义耳定律、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等经验定律上
R=8.314J/(mol*K)无数次的实验测出来的.
Ⅲ 热学公式中的R是多少怎么求就像pv=nRT中的R
摩尔气体常数R是一个热力学常数,数值近似等于8.314J/(mol·K),这个常数的具体数值,之前是通过气体测定的,而现在它的数值的确定择优更精确的结果所确定。
在热力学中,摩尔气体常数R是阿伏伽德罗常数NA和玻尔兹曼常数k的乘积,即R=k·NA,然而,根据目前的最新国际单位制,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摩尔的定义。
是根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确定的,热力学温标的基本单位开尔文的定义,是根据玻尔兹曼常数的数值确定的,因此,在现行的国际单位制下,摩尔气体常数作为两个规定常数的乘积的结果,它的数值也就是确定的,不由具体的实验结果所确定。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几种表述方式: 克劳修斯表述为热量可以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但不可能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传递到温度高的物体。
开尔文-普朗克表述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并将这热量完全变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以及熵增表述:
孤立系统的熵永不减小。热力学第三定律通常表述为绝对零度时,所有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值为零, 或者绝对零度(T=0K)不可达到。
Ⅳ 【高中物理】如题,第三问中的两个R值是怎么算出来的
恰好从cd离开取极限即从c点离开和从d点离开。
因为粒子是水平进来的,说明圆心肯定在边界上,所以c点离开的时候刚好是个半圆,这个图就是以3/2L为直径的圆,此时半径最大,直径为3/2L,半径则为3/4L;所以d点为走了一个半圆和3/4个圆,此时直径最小如图。
Ⅳ 大学物理,氦气Cv=3/2R,R是多少,怎么求
R是常数,即气体常数(又称通用或理想气体常数,通常用符号R表示)是一个在物态方程中联系各个热力学函数的物理常数。(气体常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比为波尔兹曼常数。)这是表征理想气体性质的一个常数。气体常数值是8.314J/(mol·K)
推导过程如图
Ⅵ 高中物理 ,怎么求出 R
第三个试子里的 e替换带入第二个试子里。得出q的关系试,再带入一的试子里,联合第四个试子,解方程啊
Ⅶ 高二物理,怎么推出r的,求过程
你把第一个公式转化得到r=mv²r²/ke²,
第二个公式转化为rv=hn/2πm代入,
即得。
Ⅷ 物理题中由欧姆定律求R,求I ,求V,电阻等怎么才能理解透彻
记住欧姆定律及其逆形式。还有串并联电压性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电压处处相等)以及两电阻关系(串联电流相等,并联电压相等)。灵活运用这三个,保正你初中物理没压力。数学函数也和这有关系
Ⅸ 关于求R的所有物理公式.我是一名中职的学生。。
物理量(单位) 公式 备注 公式的变形
串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电流处处相等
串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串联电路起
分压作用
串联电路
电阻R(Ω) R=R1+R2+……
并联电路
电流I(A) I=I1+I2+…… 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之和(分流)
并联电路
电压U(V) U=U1=U2=……
并联电路
电阻R(Ω) = + +……
欧姆定律 I=
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
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电流定义式 I=
Q:电荷量(库仑)
t:时间(S)
电功W
(J) W=UIt=Pt U:电压 I:电流
t:时间 P:电功率
电功率 P=UI=I2R=U2/R U:电压 I:电流
R:电阻
十一、恒定电流
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 {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 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 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
电阻关系(串同并反) R串=R1+R2+R3+ 1/R并=1/R1+1/R2+1/R3+
电流关系 I总=I1=I2=I3 I并=I1+I2+I3+
电压关系 U总=U1+U2+U3+ U总=U1=U2=U3
功率分配 P总=P1+P2+P3+ P总=P1+P2+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