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物理学科 > 怎么建立物理模型

怎么建立物理模型

发布时间:2022-09-13 12:00:56

Ⅰ 怎么样建立物理模型,有哪些步骤

建立物理模型,说白了就是在你的大脑中产生去解题的思路而已。要建立准确的物理模型,必须先要搞清楚课本中的基本知识点,高考要求物理有解题过程其实就是考察你的思考问题的过程;当然不同的物理模型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不一样的,但是基本知识是不变的,这就要在平常的做题当中去训练,比如说有个题要让算机械能的损失,那么大脑中就得有关于机械能的所有知识点,并且在通过题中的要求去选择所需要的知识点,所以得做到熟练才行,我自己总结的过程有以下几点:
1,搞清楚题意,要让你干什么,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
2,思考题目中物体的运动过程,或者能量变化之类的,搞明白每个阶段
3,提取题目中需要的信息来解题。
我想到的就这些了,具体的要自己通过实践来总结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呵呵!

Ⅱ 怎样建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和天文模型

首先分析清楚你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进行必要抽象提取。比如研究对象的几何形状是问题的关键,而质量等其他东西是次要的,则往往以纯几何体为模型;有如力学中的质点模型,是几何形状变成很次要的,而质量属性是主要的,就抽象成只有质量而没有大小的点模型。
然后,把与研究对象相关的、有相互影响的内容包含在你的模型之中,不过可以用它产生的影响来替代它,比如力学系统里,外部对研究对象的作用是用力这种概念描述并引进模型的,并用矢量这种数学工具来研究刻画。这时候回建立必要的物理概念。
再就是必要的略去次要因素,是主要因素暴露出来,便于实验研究和内在数字规律的找寻。
这是物理模型的建立的简单过程,实际中应该是很多人不断尝试和总结出来的,对先行者的贡献要合理吸收利用。
物理模型中对数值关系的研究就构成了数学模型,当然数学模型是进一步抽象之后的结果,而且不限于来自物理问题,也有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数学模型,但都得从中提取出主要影响因素数学化后作为自变量,待研究的问题数学化后作为因变量,并且得很清楚这种变量的实际意义,以便得到结果后能还原到实际问题中来。
天文模型也是一种物理模型,只是更为具体、更为针对性。抽象的对象是天体,根据观测到的天文现象去提出假设,或者建立一个时空的初步模型,并研究其中天体如何遵从物理规律在这样一个模型中运行以对应于观测结果。
以上是个人的理解而成,还可能有不正确的地方,实际建立模型的过程要具体点吧。本人水平有限,不再多言,希望后面有专业的介绍。

Ⅲ 初中物理怎么建模

一、初中物理模型分类

(1)物质模型

对象模型:质点、杠杆、平面镜、连通器、点光源、薄透镜、均匀介质

条件模型:光滑、轻质杆、轻质球、轻绳等

结构模型:原子结构模型、串、并联电路

模拟模型:光线、磁感线、小磁针、通电螺线管、受力示意图

(2)状态模型

二力平衡模型、液片模型、液柱模型

(3)过程模型

匀速直线运动

二、物理模型例题及答案

质点模型

例题在某些条件下,把整个物体看作是一个有_________的点,我们把这个点叫作质点。这种通过突出事物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起来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叫做_________。

答案 质量;质点

例题在研究一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时,我们把物体受到的所有力都画在其重心上,把物体看成了一个点。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是物体的_________,忽略掉的次要因素是物体的_________。

答案 质量;体积(形状)

平面镜模型

例题研究平静水面产生的反射现象时,忽略的次要因素是,突出的主要因素是,可以将水面看成。

答案 镜面材质;能发生镜面反射;平面镜

光线模型

例题物理学中,常用多条光线来表示一束光。光线表示了光的传播路径和,而忽略了光的亮度、(写出一条即可)等其它性质。

答案方向;色彩

杠杆模型

例题如图是打开的汽车后备箱盖,它被液压杆支撑。关箱盖时,我们忽略掉等次要因素,抓住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主要因素,它可看作一个。

答案 后备箱的形状;杠杆

薄凸透镜模型

例题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图中位置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形成的(选填“实”或“虚”)像;后者是由于鱼缸的右侧部分等效于一个而形成的(选填“实”或“虚”)像。

答案光的折射;虚;凸透镜(放大镜);虚

例题(太原五中模拟试题)如图所示,张奶奶家的队柴屋是用塑料薄模作定为屋顶的,一个雨过天晴的正午,张奶奶家柴屋里的柴草突然着火了。小明和村里的人们及时赶到,迅速将火扑灭。可谁是纵火犯呢?小明决定当一次侦探。分析了事故现场以后,小明一拍脑门说道:“我知道了!”小明所说的纵火犯是。小明找到着火的原因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从而构建了模型。我们在出汗总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还构建过很多其他的模型,比如,船闸可以看作模型。

答案阳光和棚顶积水;棚顶积水中间厚、边缘薄;凸透镜;连通器

Ⅳ 物理模型应该怎么建模建模应包括什么内容

❶方法:
(1)通过审题,摄取题目信息.如: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情景、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等.
(2)弄清题给信息的诸因素中什么是主要因素.
(3)寻找与已有信息(熟悉的知识、方法、模型)的相似、相近或联系,通过类比联想或抽象概括、或逻辑推理、或原型启发,建立起新的物理模型,将新情景问题转化为常规问题.
(4)选择相关的物理规律求解.
❷ 物理模型可以分为直接模型和间接模型两大类。
⑴直接模型:如果物理情景的描述能够直接在大脑形成时空图象,称之为直接模型.如经典练习的传统研究对象,象质点、木块、小球等;
⑵间接模型:如果物理情景的描述在阅读后不能够直接在大脑形成时空图象,而是再通过思维加工才形成的时空图象,就称之为间接模型.
☞高中阶段 有斜面、叠加体模型、带电粒子的加速与偏转、天体问题、圆周运动、轻绳、轻杆、连接体模型、传送带问题、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等等。

Ⅳ 如何使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建立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科解题能力的关键所在。我们常说物理习题你永远做不完,但物理的常见典型问题及方法必竞有限,只要注意题型方法的积累、归纳,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而物理模型的建立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保证。建立物理模型,通俗的讲就是将实际中的具体的、表面纷繁复杂的物理问题,去除表面、深入本质,将其转化为简单的我们熟知的物理模型,这样就可以顺利地利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方法,去处理掉这一实际的问题。类似于我们常说的物理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物理模型的建立,在教学中应注意三条: 1、深入挖掘原型,坚实基础。对各种物理典型问题,进行深入挖掘,从各方面全面、深入理解,为下一步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提供足够的借鉴;2、抓住原型特征,识透本质。对各类物理典型问题,深入分析其深层次有特征,去除表面东西,真正抓住实质;3、特征扩大,合理延伸,迁移外展。在认清原型本质的基础上,将原型特征从特殊到一般,适当延展,诞生中很多的“类什么什么”,比如“类竖直上抛运动”、“类平抛运动”等等。有此实际问题本质上可能不是“真正的什么”,但只要它是“类什么”,我们就可以借用相同的思路、方法,达到灵活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目的。

Ⅵ 怎样建立物理模型求解

物理模型可以分为直接模型和间接模型两大类。1.直接模型:如果物理情景的描述能够直接在大脑形成时空图象,称之为直接模型.如经典练习的传统研究对象,象质点、木块、小球等;2.间接模型:如果物理情景的描述在阅读后不能够直接在大脑形成时空图象,而是再通过思维加工才形成的时空图象,就称之为间接模型.显然,由于间接模型的思维加工程度比较深,从而比直接模型要复杂和困难。
物理考题都有确立的研究对象,称之为“物理模型”,确立研究对象的过程就叫“建模”。模型化阶段是物理问题解决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模型化正确与否或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物理问题解决的质量。培养模型化能力,即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依据物理情景的描述,正确选择研究对象,抽象研究对象的物理结构,抽象研究对象的过程模式。
运用物理模型解题的基本程序为:
(1)通过审题,摄取题目信息.如: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情景、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等.
(3)寻找与已有信息(熟悉的知识、方法、模型)的相似、相近或联系,通过类比联想或抽象概括、或逻辑推理、或原型启发,建立起新的物理模型,将新情景问题转化为常规问题.(4)选择相关的物理规律求解.

Ⅶ 物理建模是什么

物理建模就是将现实生活中复杂的问题进行简化、抽象。

数学建模就是把物理建模得到的问题用数学方法描述出来,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进行进一步的简化与抽象。一个数学模型有可能可以描述多个物理问题,例如经典的二阶常微分模型适用于热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等多种问题。

物理建模要点
所谓物理模型是参照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结构大小、形状及状态等特点,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建立起一种理想化和高度抽象化的物理过程、概念以及实体。在物理学习中提高学高的建模能力,可以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提高学生物理建模能力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理解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物理建模过程
绘制系统部署图,建立物理模型,可以参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对系统中的节点建模(处理器或设备);

(2) 对节点间的关系建模(组件之间的关系:依赖,泛化,关联与实现);

(3) 对节点中的组件建模,这些组件来自组件图;

(4) 对组件间的关系建模;

(5) 对建模的结果进行精化和细化。

Ⅷ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建立物理模型

模型作为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它不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高中阶段,学生所学的每一个物理原理、定理、定律都与一定的物理模型相联系.解决每一个物理问题的过程都是选用物理模型、使用模型方法的过程,特别是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学生不仅要透过物理现象、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抽出反映事物本质的特征、建立合理的物理模型,对问题进行简化和理想化处理,而且要对物理问题进行模型的识别和再现.可见能建立正确合理的模型,能透过现象识别、发现模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所在.而学生的物理建模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着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好坏.所以建模教学是高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利用"物理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时意识比能力更重要.以上谈到,物理模型的建立很具创新性,教师应该把建立物理模型的这种创新的思路启发地诉之于学生,这样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是有益的.

Ⅸ 如何制作简易的物理模型

1、物理建模的话,研究过山车中的加速度和高度等一切东西
接着做出两个U型的小支架,指甲下面连着金属棒做支撑。金属棒用导线分别连接干电池两端。
最后是把线圈架在支架上,并且在下面或者侧面放一个磁铁,注意磁铁的摆放位置。完了,就这样~2、平抛运动模型

阅读全文

与怎么建立物理模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9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55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42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11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94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8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67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6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6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90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11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55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70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215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30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9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734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84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537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