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的色散是英国物理学家谁发现的
牛顿在1666年最先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现象,把白光分解成彩色光带,即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合而成。色散实验把复色光分解成了单色光。
2. 七彩泡泡属于光的色散吗
七彩泡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七彩泡泡的原理是因为光的色散需要有能折射光的介质,七彩泡泡的则具备了折射的条件,当光经过泡泡时,光发生折射现象,介质对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各色光因所形成的折射角不同而彼此分离,而导致泡泡出现七彩色。
光的色散常识
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v=c/n(或折射率n)随光的频率f而变。当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就叫做光的色散。这七种色光从上至下依次排列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同理可证,被分解后的色光也可以混合在一起成为白光。
彩虹就是太阳光在传播中遇到空气中的水滴,经反射、折射后产生的现象。光的色散的实质是:光的折射。各种色光折射程度不同,从而使各种色光按一定的顺序发散开。
不同的单色光通过三棱镜时偏折程度不同,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最大;光的色散现象最早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
3. 最先通过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科学家是英国物理学家___,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___而成的.
①最先研究光的色散的科学家是牛顿;
②当让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在后面的光屏上依次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七种颜色的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表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故答案为:牛顿;多种色光混合.
4. 光的色散现象是英国物理学家谁首先发现
最早发现日光的色散现象的物理学家是牛顿.
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下至上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由图可知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
红光、绿光、蓝光叫做三原色光.
故答案为:牛顿;折射;蓝.
5. 色散的发现者是谁
艾萨克·牛顿(1643年1月4日至1727年3月31日),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1643年1月4日生于英格兰林肯郡格兰瑟姆附近的沃尔索普村,1727年3月20日在伦敦病逝。
着名的光学科学家 在牛顿以前,墨子、培根、达·芬奇等人都研究过光学现象。反射定律是人们很早就认识的光学定律之一。近代科学兴起的时候,伽利略靠望远镜发现了“新宇宙”,震惊了世界;荷兰数学家斯涅尔首先发现了光的折射定律;笛卡尔提出了光的微粒说……
牛顿以及跟他差不多同时代的胡克、惠更斯等人,也像伽利略、笛卡尔等前辈一样,用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光学进行研究。1666年,牛顿在家休假期间,得到了三棱镜,他用来进行了着名的色散试验。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几种颜色的光谱带,牛顿再用一块带狭缝的挡板把其他颜色的光挡住,只让一种颜色的光在通过第二个三棱镜,结果出来的只是同样颜色的光。这样,他就发现了白光是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这是第一大贡献。
牛顿为了验证这个发现,设法把几种不同的单色光合成白光,并且计算出不同颜色光的折射率,精确地说明了色散现象。揭开了物质的颜色之谜,原来物质的色彩是不同颜色的光在物体上有不同的反射率和折射率造成的。公元1672年,牛顿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皇家学会哲学杂志》上,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论文。
许多人研究光学是为了改进折射望远镜。牛顿由于发现了白光的组成,认为折射望远镜透镜的色散现象是无法消除的(后来有人用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玻璃组成的透镜消除了色散现象),就设计和制造了反射望远镜。
牛顿不但擅长数学计算,而且能够自己动手制造各种试验设备并且作精细实验。为了制造望远镜,他自己设计了研磨抛光机,实验各种研磨材料。1668年,他制成了第一架反射望远镜样机,这是第二大贡献。1671年,牛顿把经过改进的反射望远镜献给了皇家学会,牛顿名声大震,并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反射望远镜的发明奠定了现代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基础。
同时,牛顿还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实验和数学计算,比如研究惠更斯发现的冰川石的异常折射现象,胡克发现的肥皂泡的色彩现象,“牛顿环”的光学现象等。
牛顿还提出了光的“微粒说”,认为光是由微粒形成的,并且走的是最快速的直线运动路径。他的“微粒说”与后来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此外,他还制作了牛顿色盘等多种光学仪器。知识点
三棱镜
三棱镜,由透明材料做成的截面呈三角形的光学仪器,也叫“棱镜”,光学上用横截面为三角形的透明体叫做三棱镜,光密媒质的棱镜放在光疏媒质中(通常在空气中),入射到棱镜侧面的光线经棱镜折射后向棱镜底面偏折。
光从棱镜的一个侧面射入,从另一个侧面射出,出射光线将向底面(第三个侧面)偏折,偏折角的大小与棱镜的折射率、棱镜的顶角和入射角有关。
白光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同一种介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不同色光在同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所以,因为同一种介质对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通过三棱镜时,各单色光的偏折角不同。因此,白色光通过三棱镜会将各单色光分开,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即色散。望远镜的首创者——伽利略
伽利略·伽利雷(1564~1642年),1564年2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西海岸比萨城一个破落的贵族之家,他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
伽利略在帕多瓦大学工作期间,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伽利略改变了研究方向。他从力学和物理学的研究转向广漠无垠的茫茫太空了。
那是1609年6月,伽利略听到一个消息,说是荷兰有个眼镜商人利帕希在一次偶然的发现中,用一种镜片看见了远处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这难道不正是我需要的千里眼吗?”伽利略非常高兴。不久,伽利略的一个学生从巴黎来信,进一步证实这个消息的准确性,信中说尽管不知道利帕希是怎样做的,但是这个眼镜商人肯定是制造了一个镜管,用它可以使物体放大许多倍。
“镜管!”伽利略把来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急忙跑进他的实验室。他找来纸和鹅管笔,开始画出一张又一张透镜成像的示意图。伽利略由镜管这个提示受到启发,看来镜管能够放大物体的秘密在于选择怎样的透镜,特别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如何搭配。他找来有关透镜的资料,不停地进行计算,忘记了暮色爬上窗户,也忘记了曙光是怎样射进房间。
整整一个通宵,伽利略终于明白,把凸透镜和凹透镜放在一个适当的距离,就像那个荷兰人看见的那样,遥远的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经过放大也能看清了。
伽利略非常高兴。他顾不上休息,立即动手磨制镜片,这是一项很费时间又需要细心的活儿。他一连干了好几天,磨制出一对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然后又制作了一个精巧的可以滑动的双层金属管。
伽利略小心翼翼地把一片大一点的凸透镜安在管子的一端,另一端安上一片小一点的凹透镜,然后把管子对着窗外。当他从凹透镜的一端望去时,奇迹出现了,那远处的教堂仿佛近在眼前,可以清晰地看见钟楼上的十字架,甚至连一只在十字架上落脚的鸽子也看得非常逼真。
伽利略制成望远镜的消息马上传开了。“我制成望远镜的消息传到威尼斯”,在一封写给妹夫的信里,伽利略写道:“一星期之后,就命我把望远镜呈献给议长和议员们观看,他们感到非常惊奇。绅士和议员们,虽然年纪很大了,但都按次序登上威尼斯的最高钟楼,眺望远在港外的船只,看得都很清楚;如果没有我的望远镜,就是眺望两个小时,也看不见。这仪器的效用可使50英里以外的物体,看起来就像在5英里以内那样。”
后在1609年,伽利略又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标志着哥白尼学说开始走向胜利。借助于望远镜,伽利略还先后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和周月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等。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这是天文学研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革命,几千年来天文学家单靠肉眼观察日月星辰的时代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光学望远镜。有了这种有力的武器,近代天文学的大门被打开了。
6. 牛顿通过什么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
棱镜。
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它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的。光的颜色志透明物体颜色相同时,光可透过物体。若兴的颜色志透明物体颜色不同时,光就透不过物体。
光的色散
光的色散(dispersion of light)指的是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复色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单色光的现象;光纤中由光源光谱成分中不同频率的不同群速度所引起的光脉冲展宽的现象。色散也是对光纤的一个传播参数与频率关系的描述。
牛顿在1666年最先利用三棱镜观察到光的色散,把白光分解为彩色光带(光谱)。色散现象说明光在介质中的速度v=c/n(或折射率n)随光的频率f而变。光的色散可以用三棱镜,衍射光栅,干涉仪等来实现。
光的色散当然还要有光波。光波都有一定的频率,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频率决定的,在可见光区域,红光频率最小,紫光的频率最大,各种频率的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都相同,约等于3.0×108m/s。但是不同频率的单色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与介质相互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光的色散
7. 英国物理学家谁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最早通过实验研究这一现象的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
故答案为:色散;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