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研究意义(归纳地球科学概论)
1,地球科学,地球科学学科的统称,我们生活在一个星球上,通常情况下,地理学,地质学,海洋学,大气物理学,古生物学等学科,地球科学,地球科学,地球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日地空间)的变化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基础学科。 3,本理论的顾氏卫法的遗产的各种地质??事件的地质现象和结果,利用现代地质作用的法律,古地质事件,条件,过程和反推力装置的功能。 4深深的裂痕地球表面凹陷,构造地壳下降区范围内的高角度断层拉长,数百到数千公里的大型地质单位。 5,山脊,也被称为洋中脊,脊长或中央。隆起在中央和整个世界的海洋,在这个星球上最长,最广泛的全球海洋中山系在海底。岛弧,大陆和海洋盆地弧形分布的岛屿。弦支穹顶结构;穹顶结构的丹霞地貌发育平台盖背斜的形式大致呈圆形,中央为圆顶状。
8,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地震烈度分布在某一个地方的地面震动的强度。如图9所示,磁倾角;地球的表面之间的角度,在任何点在相对于水平面的地球的磁场矢量的总强度。 10个冰川冰川缓慢移动或天然冰自身的重力沿坡缓缓流淌的压力。 1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环境,生物和他们的生存和生活,互相交流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然。
12,在附近的地面松散层率的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非常低的,通常只有几百米每秒,称为低速区,地壳由各种岩石面莫霍面圆。 14日,组成地球的岩石圈的岩石在地壳和上地幔壳实心球的顶部。 15,沉积岩,也被称为“沉积岩”,它是在地表或近地表的风化形成的风化,侵蚀的条件下,,和外力地质岩石一系列由以前的(母岩),和然后通过输送,沉降,形成巩固的岩石。
② 地球有哪些基本的物理特征并简要概述地球内部的主要物理性质
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在构造上有它自己显着的特征,即它是由同心圈所组成,不论是地球内部还是地球表面都是如此。
地球最外面的一层叫地壳(lithosphere,the earth's crust),这就是地球的表皮,假如把地球比作鸡蛋的话,那么,地壳就相当于鸡蛋的蛋壳。地壳由各种岩石组成,除地表覆盖一层薄薄的沉积岩、风化土和海水外,上部主要由花岗岩类的岩石组成,由于富含硅和铝,称为硅铝层;硅铝层的厚度并不到处一样,在大洋深处有的地方甚至没有硅铝层,下部主要由玄武岩或辉长岩类的岩石组成,由于富含硅和镁,称为硅镁层。除大洋底部有硅镁层直接露出处,其余都埋在硅铝层之下。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3公里,大陆所在的地方比较厚一些,海洋的地方比较薄,最薄的地方10公里都不到。如我国青藏高原下面的地壳厚度在65公里以上。海洋下面的地壳,厚度只有5-8公里。在地壳表面还有一层风化壳,上面“发育”了一层薄薄的土壤。地壳的压力由上至下逐渐加大,由表面的一个大气压增至1300个大气压,温度至底部增加到摄氏1000度左右。
地壳同我们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最密切,里面含有大量的矿产,可供我们开采利用。
地壳往下的那一层叫做地幔(mantle),又称“中间层”,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固体层,厚度2900公里左右。地幔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地幔深度35-1000公里,上地幔最靠地壳的一层是由橄榄岩一类的物质组成,这种物质非常坚硬。现在知道最深的地震,是发生在地下700公里的地方,即地幔上部。地幔的物质可能是固态的,也可能象粘胶一样处在半流动状态,当它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变形而不致破裂。如果地壳的某个地方发生了裂缝,“地幔”上部的物质就会喷出地表,变成熔融赤热的熔岩,这就是火山喷发了。下地幔离地面1000-2900公里,可能比上地幔含有更多的铁。地幔体积占地球总体积的83%,质量占整个地球的66%。
地幔再往里就是地核(core),它的半径约3500公里。地核可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两层。处在地表以下2900-4980公里的部分叫外地核,是液体状态。4980-5120公里深处,是一个过渡带,从5120公里直到地心则为内地核,是固体状态。地核的成分主要是铁,另外还有一些镍和碳的元素。内地核的半径约1300公里,因为地核离开地面太深,很少有“讯息”传来,所以我们至今对它了解得很少。那么,我们是怎样知道地核成分是铁呢?我们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可以估算出地核物质的平均密度大约为每立方厘米10.7克。人们通过计算,大概知道地核处的压力在每平方厘米1550吨~3880吨之间,温度在5000度左右。在如此高温高压下,有什么样的物质可以使它的密度达到10.7克/立方厘米呢?而这种物质又必须是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至少要占整个地球质量的三分之一。这样,人们就会自然考虑到宇宙中最为普遍的重元素,密度为7.86克/立方厘米的铁。它在地心高温高压下的密度值会达到10.7克/立方厘米左右。这是从地球本身的特点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此外,人们还从落到地球上的大量陨石的物质组成加以合理的推论。一般说,陨石有两种,一种是硅酸盐类组成的石质陨石;另一种是含90%的铁与9%的镍和1%的其他元素组成的铁陨石。科学家们已基本弄清楚,陨石是一颗碎裂的行星的残屑;铁质陨石就是这颗行星的内核碎屑。这不能不使人想到地核的内核也是以铁为主的铁镍核心。
也有的科学家认为地核与地幔的成分相似,到底地核的成分是什么,还有待科学家的进一步探索。
好运
③ 地球内部的主要物理性质
地球内部的主要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压力、重力、温度、磁性及弹塑性等。
(一)密度
根据万有引力公式可算出地球的质量为5.974×1021 t,再利用地球体积可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6 g/cm3。但地表岩石实测的平均密度仅为2.7~2.8 g/cm3,由此可以肯定地球内部必定有密度更大的物质。
目前,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物质密度大小与分布的计算,主要是依靠地球的平均密度、地震波传播速度、地球的转动惯量及万有引力等方面的数据与公式综合求解而得出的。计算结果表明,地球内部的密度由表层的2.7~2.8 g/cm3 向下逐渐增加到地心处的12.51 g/cm3,并且在一些不连续面处有明显的跳跃,其中以古登堡面(核-幔界面)处的跳跃幅度最大,从5.56 g/cm3 剧增到9.98 g/cm3;在莫霍面(壳-幔界面)处密度从2.9 g/cm3 左右突然增至3.32 g/cm3。各圈层物质密度的大小及变化见图3-3a及表3-1。
图3-3 地球内部的主要物理性质
(二)压力
地球内部的压力是指不同深度上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实质上是压强。在地球内部某点,来自其周围各个方向的压力大致相等,其值与该点上方覆盖的物质的质量成正比。地球内部的这种压力又称为静压力或围压,按静压力平衡公式可表示为p=hρhgh(即静压力p等于某深度h和该深度以上的地球物质平均密度ρh与平均重力加速度gh的乘积)。
因此,地球内部压力总是随深度连续而逐渐地增加的。如果知道了地球内部物质的密度大小与分布,便可求出不同深度的压力值。例如,地壳的平均密度约2.75 g/cm3,那么深度每增加1 km,压力将增加约27.5 MPa。计算证明,压力值在莫霍面处约1200 MPa,古登堡面处约135200 MPa,地心处达361700 MPa。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压力大小及变化情况见图3-3b及表3-1。
(三)重力
地球上的任何物体都受着地球的吸引力和因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地球吸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就是重力(gravity)。地球的离心力相对吸引力来说是非常微弱的,其最大值不超过引力的1/288,因此重力的方向仍大致指向地心(图3-4)。地球周围受重力影响的空间称重力场。重力场的强度用重力加速度来衡量,并简称为重力(单位为伽(Gal)或毫伽(mGal)。
图3-4 地球引力、惯性离心力和重力的关系示意图
地球表面各点的重力值因引力与离心力的不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变化。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m1 m2/r2),地球表面的引力与地球半径的平方成反比,而地球的形状接近于一个赤道半径略大、两极半径略小的扁球体。因此,地球两极的重力值最大,并向赤道减小,减小数值可达1.8 cm/s2 左右。依照离心力公式(C=mω2 r),在角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地表各点的离心力与它到地球自转轴的垂直距离成正比。因此,离心力以赤道最大,可达3.4 cm/s2,并全部用来抵消引力;向两极离心力逐渐减小为零,所以,在引力与离心力的共同影响下,重力值具有随纬度增高而增加的规律,赤道处重力值为978.0318 cm/s2,两极为983.2177 cm/s2,两极比赤道增加5.1859 cm/s2。
在地球内部,重力因深度而不同。由于地球内部的惯性离心力变得更加微弱,故地球内部的重力可简单地看成是引力。地球大体上是一个由均质同心球层组成的球体,在这样的球体内部,影响重力大小的不是地球的总质量,而只是所在深度以下的质量。如质点位于地下2885 km深处的核-幔界面上时,对质点具有引力的只是地核,而地壳与地幔对质点的引力因其呈圈层状而正好相互抵消。根据上述原理,利用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规律,便可求出地球内部不同深部的重力值。从地表到地下2885 km的核-幔界面,重力值大体上随深度而增加,但变化不大,在2885 km处达到极大值(约1069 cm/s2)。这是因为地壳、地幔的密度低,而地核的密度高,以致质量减小对重力的影响比距离减小的影响要小一些。从2885 km到地心处,由于质量逐渐减小为零,故重力也从极大值迅速减小为零,见图3-3c及表3-1。
(四)温度
矿井随深度增加而温度增高、温泉、火山喷出炽热的岩浆等事实,都告诉我们地球内部是热的。温度在地球内部的分布状况称为地温场(geothermal field)。
在地壳表层,由于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其温度常有昼夜变化、季节变化和多年周期变化,这一层称为外热层。外热层受地表温差变化的影响由表部向下逐渐减弱,外热层的平均深度约15 m,最多不过几十米。在外热层的下界处,温度常年保持不变,等于或略高于年平均气温,这一深度带称为常温层。在常温层以下,由于受地球内部热源的影响,温度开始随深度逐渐增高。通常把地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 m所升高的温度称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geothermal gradient)(温度每增加1 ℃所增加的深度则称为地热增温级)。世界上不同地区地温梯度并不相同,如我国华北平原约为2.5~3.5℃/100 m,大庆油田可达4.5 ℃/100 m。据实测,地球表层的平均地温梯度约为3 ℃/100 m;海底的地温梯度一般为4~8 ℃/100 m,大陆一般为1~5 ℃/100 m,海底的地温梯度明显高于大陆的地温梯度。
地温梯度是根据地壳浅部实测所得的平均值,一般只适合于用来大致推算地球浅层(地壳以内)的地温分布规律,并不适用于整个地球内部。如果按平均100 m增温3 ℃计算,至地壳底部地温将超过900 ℃,到地心将高达200000 ℃的惊人数值,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地球内部除了地壳以外当绝大部分处于熔融甚至气体状态,这与地球内部绝大部分可以通过地震波横波(即主要为固态)的观测事实不符。实际上,地温梯度是随深度增加逐渐降低的。对于地球深部的温度分布,目前主要是根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熔点温度的关系式推导得出的。根据目前最新的推算资料,在莫霍面处的地温大约为400~1000 ℃,在岩石圈底部大约为1100 ℃,在上、下地幔界面附近(约650 km深处)大约为1900 ℃,在古登堡面(核幔界面)附近大约为3700 ℃,地心处的温度大约为4300~4500 ℃(图3-3d,表3-1)。
由于热具有从高温向低温传播的性质,所以地球内部的高温热能总是以对流、传导和辐射等方式向地表传播并散失到外部空间,通常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地表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地热流密度(geothermal heat flow)。目前全球实测的平均地热流密度值约为61.3 mW/m2(mW读毫瓦),大陆地表热流密度的平均值(61.0 mW/m2)与海底的平均值(61.5 mW/m2)基本相等。地表的不同地区地热流密度值并不相同,一般在一些构造活动的地区(如年轻山脉、大洋中脊、火山、岛弧等)热流密度值偏高,而在一些构造稳定的地区热流密度值偏低。
地表热流密度值或地温梯度明显高于区域平均值或背景值的地区称为地热异常区。地热异常可以用来研究地质构造的特征(包括地震活动),同时对研究矿产(如金矿、石油等)的形成与分布也具有重要作用。地热也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寻找地热田可用于发电、工业、农业、医疗、旅游和民用等。
(五)磁场
图3-5 地球的偶极磁场
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称地磁场(geomagnetic field)。地磁场近似于一个放置地心的磁棒所产生的磁偶极子磁场(图3-5),它有两个磁极,S极位于地理北极附近,N 极位于地理南极附近。两个磁极与地理两极位置相近,但并不重合,磁轴与地球自转轴的夹角约为11.5 °。以地磁极和地磁轴为参考系定出的南北极、赤道及子午线被称为磁南极、磁北极、磁赤道及磁子午线。1980年实测的磁北极位置为北纬78.2 °,西经102.9 °(加拿大北部),磁南极位置为南纬65.5 °,东经139.4 °(南极洲)。长期观测证实,地磁极围绕地理极附近进行着缓慢的迁移。
地磁场的磁场强度是一个具有方向(即磁力线的方向)和大小的矢量,为了确定地球上某点的磁场强度,通常采用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三个地磁要素(图3-6)描述。
图3-6 地球的磁场强度矢量及地磁要素
磁偏角是磁场强度矢量的水平投影与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之间的夹角。如果磁场强度矢量的指向偏向正北方向以东称东偏,偏向正北方向以西称西偏。我国东部地区磁偏角为西偏,甘肃酒泉以西多为东偏。
磁倾角是磁场强度矢量与水平面的交角,通常以磁场强度矢量指向下为正值,指向上则为负值。磁倾角在磁赤道上为0°;由磁赤道到磁北极磁倾角由0° 逐渐变为+90 °;由磁赤道到磁南极磁倾角由0 °逐渐变为-90 °。
磁场强度大小是指磁场强度矢量的绝对值。地磁场的强度很弱,平均为50 μT(T为特[斯拉]的符号);在磁力线较密的地磁极附近强度最大,为60 μT左右;由磁极向磁赤道强度逐渐减弱;在磁赤道附近最小,为30.7 μT。
近代对地磁场的研究指出,地磁场由基本磁场、变化磁场和磁异常三个部分组成。
基本磁场占地磁场强度的99%以上,是构成地磁场主体的稳定磁场。它决定了地磁场相似于偶极场的特征,其强度在近地表时较强,远离地表时则逐渐减弱。这些特征说明了基本磁场是起源于地球内部。对于基本磁场的起源,过去曾认为地球本身是一个大永久磁铁,使得它周围产生磁场。但现代物理证明,当物质的温度超过其居里温度点时,铁磁体本身便失去磁性。铁磁体的居里温度是500~700 ℃,而地球深部的温度远远超过此数值,所以地球内部不可能是一个庞大的磁性体。现今比较流行的地磁场起源假说是自激发电机假说。该假说认为地磁场主要起源于地球内部的外地核圈层。由于外地核可能为液态,并且主要由铁、镍组成,因此它可能为一个导电的流体层,这种流体层容易发生差异运动或对流。如果在地核空间原来存在着微弱的磁场时,上述差异运动或对流就会感生出电流,产生新的磁场,使原来的弱磁场增强;增强了的磁场使感生电流增强,并导致磁场进一步增强。如此不断进行,磁场增强到一定程度就稳定下来,于是便形成了现在的基本地磁场。
变化磁场是起源于地球外部并叠加在基本磁场上的各种短期变化磁场。它只占地磁场的很小部分(<1%)。这种磁场主要是由太阳辐射、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的黑子活动等因素所引起的。因此,它常包含有日变化、年变化及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即较剧烈的变化)等成分。
磁异常(magnetic anomaly)是地球浅部具有磁性的矿物和岩石所引起的局部磁场,它也叠加在基本磁场之上。一个地区或地点的磁异常可以通过将实测地磁场进行变化磁场的校正之后,再减去基本磁场的正常值而求得。如所得值为正值称正磁异常,为负值称负磁异常。自然界有些矿物或岩石具有较强的磁性,如磁铁矿、铬铁矿、钛铁矿、镍矿、超基性岩等,常常能引起正异常。因此,利用磁异常可以进行找矿勘探和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
(六)弹塑性
地球具有弹性,表现在地球内部能传播地震波,因为地震波是弹性波。日、月的吸引力能使海水发生涨落即潮汐现象,用精密仪器对地表的观测发现,地表的固体表面在日、月引力下也有交替的涨落现象,其幅度为7~15 cm,这种现象称为固体潮,这也说明固体地球具有弹性。同时,地球也表现出塑性。地球自转的惯性离心力能使地球赤道半径加大而成为椭球体,表明地球具有塑性;在野外常观察到一些岩石可发生强烈的弯曲却未破碎或断裂,这也表明固体地球具有塑性。地球的弹、塑性这两种性质并不矛盾,它们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如在作用速度快、持续时间短的力(如地震作用力)的条件下,地球常表现为弹性体;在作用力缓慢且持续时间长(如地球旋转离心力、构造运动作用力)或在地下深部较高的温、压条件下,则可表现出较强的塑性。
④ 地球的物理性质
远日点距离: 152,097,701 km (1.016 710 333 5 AU)
近日点距离: 147,098,074 km (0.983 289 891 2 AU)
轨道半长轴: 149,597,887.5 km (1.000 000 112 4 AU)
轨道半短轴: 149,576,999.826 km (0.999 860 486 9 AU)
轨道周长: 924,375,700 km ( 6.179 069 900 7 AU)
轨道离心率: 0.016 710 219
平均公转速度: 29.783 km/s (107,218 km/h)
最大公转速度: 30.287 km/s (109,033 km/h)
最小公转速度: 29.291 km/s (105,448 km/h)
轨道倾角: 0 (7.25°至太阳赤道)
升交点赤经: 348.739 36°
近日点辐角: 114.207 83°
卫星: 1个(月球)
物理特征
椭圆率: 0.003 352 9
平均半径: 6,372.797 km
赤道半径: 6,378.137 km
两极半径: 6,356.752 km
纵横比: 0.996 647 1
赤道圆周: 40,075.02 km
子午圈圆周: 40,007.86 km
平均圆周: 40,041.47 km
表面积: 510,065,600 km²
陆地面积: 148,939,100 km²(29.2 %)
水域面积: 361,126,400 km²(70.8 %)
体积: 1.083 207 3×1012 km³
质量: 5.9742×1024 kg
平均密度: 5,515.3 kg/m³
赤道表面重力: 9.780 1 m/s²]] (0.997 32 g)
宇宙速度: 11.186 km/s(≅39,600 km/h)
恒星自转周期: 0.997 258 d (23.934 h)
赤道旋转速率: 465.11 m/s
轴倾斜: 23.439 281°
北极赤经: 未定义
赤纬: +90°
反照率: 0.367
表面温度: 最小:184K (-89.2 ℃)
平均:287k (14℃)
最大:331k (57.7 ℃)
⑤ 试论述地球有哪些基本的物理性质
你好, 地球(英语: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2006年冥王星被划为矮行星,因为其运动轨迹与其它八大行星不同),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包括太阳和月球。地球是上百万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地球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上71%为海洋,29%为陆地,所以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地球是目前发现的星球中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中文名:地球
外文名:Earth
别称:盖亚(Gaia)
分类:行星
质量:5.965×10^24kg
平均密度:5507.85kg/m³
直径:12756千米
表面温度:15摄氏度(59华氏度)
逃逸速度:11.2km/s(≅39,600 km/h)
反照率:0.367
自转周期:23h56min4s
赤经:未定义
赤纬:+90°
半长轴:149,597,887.5km
离心率:0.016710219
公转周期:一年(365.24219天)
轨道倾角:0(7.25°至太阳赤道)
体积:1.0832073×10^12km³
远日点距离:152,097,701.0km
近日点距离:147,098,074.0km
轨道周长:924,375,700.0km
近日点辐角:114.20783°
轨道半短轴:149,576,999.826km
平均公转速度:29.783km/s(107,218km/h)
最大公转速度:30.287km/s(109,033km/h)
最小公转速度:29.291km/s(105,448km/h)
卫星:月球
宇宙速度:11.186km/s(39600km/h)
恒星日:0.997258d(23.934h)
赤道圆周长:40,075.13km
纵横比:0.9966471
赤道旋转速率:465.11m/s
希望能帮到你。
⑥ 地球主要的物理特性是什么
地球主要的物理特性: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地球作为一个行星,远在46亿年以前起源于原始太阳星云。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包括太阳和月球。
地球是上百万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天体。地球平均密度 5,515.3 kg/m³、公转周期 365日6时9分10秒 赤道半径6378.137千米,极半径6356.752千米,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0076千米,地球上71%为海洋,29%为陆地,所以太空上看地球呈蓝色。
地球是目前发现的星球中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
⑦ 地球的物理性质包括哪些
答:地球的物理性质包括:铁镍内核、地幔、熔岩、地壳以及高山海洋大气层组成的。地磁发自内核,有南北极之分,从而保护了地球生命不受外太空射线的伤害。地球自西向东围绕着地轴24小时一周的速度旋转。并围绕着太阳每年一周的速度公转。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27度夹角,一年中有了四季之分。才有了沧海桑田,万物繁荣的今天。
⑧ 地球的哪些物理性质有利于地球生命的存在
地球哪些特性有利于生命的存在呢?
(1)首先,地球距日距离适中,不太近,也不太远。这样就有利于接受适中的光照,给植物提供太阳能,让其自如利用进行光合作用。而且太阳能够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此外,太阳辐射还能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运动的主要动力。所以,地球距离太阳适中的距离,使地球得到稳定的太阳光照,是适合人类居住的重要条件。而其他的星球,距日距离不是太远,就是太近。
(2)其次,宇宙上的行星运动都有相同的特点: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并且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这也就形成了地球安全的空间运动轨道,有利人类生存。
这是地球适合人类居住的外部条件。而地球自身也拥有优越的、其他星球不具备的生命存在条件。
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生命的活动需要的能量是通过新陈代谢供给的,而过冷或过热的环境都不利于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也就不利于生命的正常活动。所以,适宜的温度是生命活动必需的。
对地球上的生命而言,大气层保护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而地球上有合适的大气和重要的大气层保护。它可以挡住来自宇宙空间强烈的紫外线,让地球上的生命免遭伤害;它可以挡住大部分撞向地球的陨石,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它可以使照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均匀散发,避免了地球温度的剧烈变化
(3)生命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有充足的水分,也为生命提供了适合生存的条件。
(4)地球是太阳中唯一具有板块构造的行星。正是板块构造把构成生命基础的营养物质和其他物质送进行星内部,然后再回到地表。
(5)地球是唯一拥有一个氧气占五分之一的大气圈的行星。这种氧气是由单细胞生物在漫长的历程中产生的,他反过来刺激了多细胞生物的演化。
总结,宇宙的存在是必然,生命的产生是偶然,我们应该感谢地球母亲孕育了生命,滋养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我们要珍惜地球保护地球。以上就是地球的哪些特性有利于生命存在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⑨ 地球的那些物理性质有利于地球生命的存在
一,宜居带 地球正好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适宜的温度区间使得地球上的水可以以液体的形式存在
二,磁场 地球的地核依旧处于高温活跃的旋转和对流状态,使得地球有稳定的磁场,磁场可以吸引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流往地球的两极运动,使地球上大部分区域不会受到太阳风的影响
三,大气层 地球的质量保证地球可以有稳定的大气层存在,大气层也可以阻碍很多高能有害的宇宙射线到达地表,保护地表的生物圈
四,月球 月球的存在稳定了地球的自转轴,使地球上的气候稳定,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同时也抵挡了一部分小行星的威胁
五,太阳系的巨型气体行星 木星和土星都处于地球外围,两者质量很大,可以吸引抛射出很多从外轨道进入内轨道的小行星和彗星,显着减少了此类威胁,小行星撞击地球据信是造成恐龙灭绝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外围的木星土星,此类灾难发生的频率可能显着增加
可以说是太阳系的诸多巧合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生存和进化
⑩ 地球的宏观物理性质
地球的物理性质包括:铁镍内核、地幔、熔岩、地壳以及高山海洋大气层组成的。地磁发自内核,有南北极之分,从而保护了地球生命不受外太空射线的伤害。
地球自西向东围绕着地轴24小时一周的速度旋转。并围绕着太阳每年一周的速度公转。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27度夹角,一年中有了四季之分。才有了沧海桑田,万物繁荣的今天。
气候
地球的大气层并无明确边界。离地表越远,空气越稀薄,最后消失在外太空。大气层四分之三的质量集中在离地表11千米的对流层。
来自太阳的能量将地表和上面对流层中的气体加热,空气受热膨胀,因密度减小而上升,周围较冷、密度较高的气体填补过来,形成了大气环流。这使得热量重新分布,并产生各种天气现象和气候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