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次声波的资料
次声波的产生
在自然界中,海上风暴、火山爆发、大陨石落地、海啸、电闪雷鸣、波浪击岸、水中漩涡、空中湍流、龙卷风、磁暴、极光等都可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在人类活动中, 次声波的波形
诸如核爆炸、导弹飞行、火炮发射、轮船航行、汽车争驰、高楼和大桥摇晃,甚至像鼓风机、搅拌机、扩音喇叭等在发声的同时也都能产生次声波。据研究称,着名的“杀人乐曲“《黑色星期天》所弹奏的旋律也是属于次声波。
次声波的特点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一般均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全长十多万公里,历时108小时.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7 000 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 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地震或核爆炸所产生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摧毁.次声如果和周围物体发生共振,能放出相当大的能量,如4 Hz~8 Hz的次声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
编辑本段应用与危害
危害
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头晕、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有人认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伴生的次声波引起的。住在十几层高的楼房里的人,遇到大风天气,往往感到头晕、恶心,这也是因为大风使高楼摇晃产生次声波的缘故。更强的次声波还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应用及前景
从20世纪50年代起,核武器的发展对次声学的建立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对次声接收、抗干扰方法、定位技术、信号处理和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次声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注意.其实,次声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自然次声的特性和产生机制,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例如台风和海浪摩擦产生的次声波,由于它的传播速度远快于台风移动速度,因此,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次声波,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利用类似方法,也可预报火山爆发、雷暴等 次声波
自然灾害. 2.通过测定自然或人工产生的次声在大气中传播的特性,可探测某些大规模气象过程的性质和规律.如沙尘暴、龙卷风及大气中电磁波的扰动等. 3.通过测定人和其他生物的某些器官发出的微弱次声的特性,可以了解人体或其他生物相应器官的活动情况.例如人们研制出的“次声波诊疗仪”可以检查人体器官工作是否正常. 4.次声在军事上的应用,利用次声的强穿透性制造出能穿透坦克、装甲车的武器,次声武器,一般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编辑本段扩展阅读故事
首次发现次声波
其位”,保持着当年在岗时的“姿势”; 1948年初,一艘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一场风暴过后,全船海员莫名其妙地死光;在匈牙利鲍拉得利山洞入口, 3名旅游者齐刷刷地突然倒地,停止了呼吸...... 上述惨案,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普遍关注,其中不少人还对船员的遇难原因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就以本文开头的那桩惨案来说,船员们是怎么死的?是死于天火或是雷击的吗?不是,因为船上没有丝毫燃烧的痕迹;是死于海盗的刀下的吗?不!遇难者遗骸上没有看到死前打斗的迹象;是死于饥饿干渴的吗?也不是!船上当时贮存着足够的食物和淡水.至于前面提到的第二桩和第三桩 海啸产生的次声波
惨案,是自杀还是他杀?死因何在?兇手是谁?检验的结果是:在所有遇难者身上,都没有找到任何伤痕,也不存在中毒迹象.显然,谋杀或者自杀之说已不成立.那么,是以疾病一类心脑血管疾病的突然发作致死的吗?法医的解剖报告表明,死者生前个个都很健壮! 经过反复调查,终于弄清了制造上述惨案的“兇手”,是一种为人们所不很了解的次声的声波.
次声波危害的研究探索
50年前,美国一个物理学家罗伯特·伍德专门为英国伦敦一家新剧院做音响效果检查,当剧场开演后,罗伯特·伍德悄悄打开了仪器,仪器无声无息地在工作着。不一会儿.剧场内一部分观众便出现了惶惶不安的神情,并逐渐蔓延至整个剧场,当他关闭仪器后,观众的神情才恢复正常。这就是着名的次声波反应试验。 原来,人体内脏固有的振动频率和次声频率相近似(0.01~20赫),倘若外来的次声频率与体内脏的振动频率相似或相同,就会引起人体内脏的“共振”,从而使人产生上面提到的头晕、烦躁、耳鸣、恶心等等一系列症状.特别是当人的腹腔、胸腔等固有的振动频率与外来次声频率一致时,更易引起人体内脏的共振,使人体内脏受损而丧命.前面开头提到的发生在马六甲海峡的那桩惨案,就是因为这艘货船在驶近该海峡时,恰遇上海上起了风暴.风暴与海浪摩擦,产生了次声波.次声波使人的心脏及其它内脏剧烈抖动、狂跳,以致血管破裂,最后促使死亡. 因此,科学家们发现,当次声波的振荡频率与人们的大脑节律相近,且引起共振时,能强烈刺激人的大脑,轻者恐惧。狂癫不安,重者突然晕厥或完全丧失自控能力,乃至死亡。当次声波振荡频率与人体内脏器官的振荡节律相当,而巨人处在强度较高的次声波环境中,五脏六腑就会发生强烈的共振。刹那间,大小血管就会一齐破裂,导致死亡。 正因为次声波对人体能造成危害,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已明确将其列为公害之一,并规定了最大允许次声波的标准,并从声源、接受噪声、传播途径入手,实施了可行的防治方法。
编辑本段生活中的次声波
能听见次声波的常见动物
狗(15Hz-50000Hz) 大象(1Hz-20000Hz) 鲸(15Hz-10000Hz) 水母(8Hz-13Hz)
能发出次声波的常见动物
大象,用脚踩踏地面 发出 次声波,在远处的同类 用脚就能感觉到同类了 鳄鱼,在求偶期间会在水面靠震动背部,发出次声波,在远处的异性就能感觉到。 老虎,虎啸拥有次声波的威力,可以震错位人的耳朵关节,声音由低到高,能传播很远。
B. 物理:次声波有那些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干什么
是低于20赫兹又不能引起人的听觉的声波。它传播的速度和声波相同。在很多自然现象中,如地震、台风、海啸、火山爆发等过程都会有次声波产生。人为的次声源亦在核爆炸、喷气式飞机飞行时,以及行驶的车船、压缩机运转时发生。凡晕车、晕船,也都是受车、船运行时次声波的影响。利用次声波亦可监视和检测大气变化。科学研究表明,噪声污染对人的心理、生理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进行居室装饰中,切莫忽视对室内外噪声污染的防范和治理。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科学家们利用它来预测台风、研究大气结构等.在军事上可以利用次声来侦察大气中的核爆。
C. 物理:次声波有那些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干什么
次声波又称亚声波,次声波的特点
次声波的特点是来源广、传播远、穿透力强.次声的声波频率很低,一般均在20Hz以下,波长却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它比一般的声波、光波和无线电波都要传得远.例如,频率低于1Hz的次声波,可以传到几千以至上万千米以外的地方.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不仅可以穿透大气、海水、土壤,而且还能穿透坚固的钢筋水泥构成的建筑物,甚至连坦克、军舰、潜艇和飞机都不在话下.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可闻声波相同,由于次声波频率很低。大气对其吸收甚小,当次声波传播几千千米时,其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所以它传播的距离较远,能传到几千米至十几万千米以外。1883年8月,南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克拉卡托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三圈,全长十多万公里,历时108小时.1961年,苏联在北极圈内新地岛进行核试验激起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5圈。7 000 Hz的声波用一张纸即可阻挡,而7 Hz的次声波可以穿透十几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地震或核爆炸所产生的次声波可将岸上的房屋摧毁.次声如果和周围物体发生共振,能放出相当大的能量,如4 Hz~8 Hz的次声能在人的腹腔里产生共振,可使心脏出现强烈共振和肺壁受损。
编辑本段应用与危害
危害
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头晕、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有人认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伴生的次声波引起的。住在十几层高的楼房里的人,遇到大风天气,往往感到头晕、恶心,这也是因为大风使高楼摇晃产生次声波的缘故。更强的次声波还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应用及前景
从20世纪50年代起,核武器的发展对次声学的建立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得对次声接收、抗干扰方法、定位技术、信号处理和传播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次声的应用也逐渐受到人们的注意.其实,次声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自然次声的特性和产生机制,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例如台风和海浪摩擦产生的次声波,由于它的传播速度远快于台风移动速度,因此,人们利用一种叫“水母耳”的仪器,监测风暴发出的次声波,即可在风暴到来之前发出警报.利用类似方法,也可预报火山爆发、雷暴等 次声波
自然灾害. 2.通过测定自然或人工产生的次声在大气中传播的特性,可探测某些大规模气象过程的性质和规律.如沙尘暴、龙卷风及大气中电磁波的扰动等. 3.通过测定人和其他生物的某些器官发出的微弱次声的特性,可以了解人体或其他生物相应器官的活动情况.例如人们研制出的“次声波诊疗仪”可以检查人体器官工作是否正常. 4.次声在军事上的应用,利用次声的强穿透性制造出能穿透坦克、装甲车的武器,次声武器——般只伤害人员,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D. 初中物理当中那些属于电磁波,那些又是超声波,次声波,微波,望各位速速回答、、、
超声:B超、声呐、蝙蝠等发出超声;是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
次声: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会产生次声;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电磁波包括: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等等.
也就是说,光与微波,都是电磁波.
上面的排列是按频率越来越大(即波长越来越小)排列的.
E. 8年级物理。人,狗,猫,蝙蝠,海豚能发出(听到)超声波的有哪些,能发出(听到)次声波的有哪些
人
发声频率范围Δf/Hz 65~1 100
听觉频率范围Δf/Hz 20~20 000
狗
发声频率范围Δf/Hz 450~1 800
听觉频率范围Δf/Hz 15~50 000
猫
发声频率范围Δf/Hz 760~1 500
听觉频率范围Δf/Hz 60~6 500
蝙蝠
发声频率范围Δf/Hz 10 000~150 000
听觉频率范围Δf/Hz 1 000~200 000
海豚
发声频率范围Δf/Hz 7 000~120 000
听觉频率范围Δf/Hz 150~150 000
知更鸟
发声频率范围Δf/Hz 2 000~13 000
听觉频率范围Δf/Hz 250~20 000
鱼
发声频率范围Δf/Hz
听觉频率范围Δf/Hz 40~2 000
F. (初二物理)台风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
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波
看着这两个数,楼主觉得台风产生的声波更容易达到哪个?
下面是网络的一段话:
在自然界中,海上风暴、火山爆发、大陨石落地、海啸、电闪雷鸣、波浪击岸、水中漩涡、空中湍流、龙卷风、磁暴、极光等都可能伴有次声波的发生.在人类活动中,
次声波的波形
诸如核爆炸、导弹飞行、火炮发射、轮船航行、汽车争驰、高楼和大桥摇晃,甚至像鼓风机、搅拌机、扩音喇叭等在发声的同时也都能产生次声波。据研究称,着名的“杀人乐曲“《黑色星期天》所弹奏的旋律也是属于次声波
G. 除超声波和次声波还有什么
还有人所共知的声波。另外次声波中还包括了类次声波、伪次声波、近次声波。
如果你问的范围指所有的波的话,则还有:
电磁波 [长波、短波、高频波(LHV段)、微波等]
光波 [红外光、可见光、紫红光] 其实光波也能归于电磁波
高能粒子波 [阿尔发射线、贝塔射线、嘎玛射线等]
高能物理学领域的一些人工粒子波。
H. 超声波和次声波各自的特点和应用
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在医学、军事、工业、农业上有很多的应用。可进行超声焊接、钻孔、固体的粉碎、乳化 、脱气、除尘、去锅垢、清洗、灭菌、促进化学反应和进行生物学研究。
次声波不容易衰减,不易被水和空气吸收。而次声波的波长往往很长,因此能绕开某些大型障碍物发生衍射。某些次声波能绕地球2至3周。通过测定自然或人工产生的次声在大气中传播的特性,可探测某些大规模气象过程的性质和规律。如沙尘暴、龙卷风及大气中电磁波的扰动等。
(8)物理次声波有哪些扩展阅读
次声波的危害:
次声波会干扰人的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危害人体健康。一定强度的次声波,能使人头晕、恶心、呕吐、丧失平衡感甚至精神沮丧。
有人认为,晕车、晕船就是车、船在运行时伴生的次声波引起的。住在十几层高的楼房里的人,遇到大风天气,往往感到头晕、恶心,这也是因为大风使高楼摇晃产生次声波的缘故。更强的次声波还能使人耳聋、昏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
I. 初中物理当中那些属于电磁波,那些又是超声波,次声波,微波,望各位速速回答、、、
超声:B超、声呐、蝙蝠等发出超声;是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波;
次声:地震、台风、海啸、泥石流会产生次声;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电磁波包括: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等等。
也就是说,光与微波,都是电磁波。
上面的排列是按频率越来越大(即波长越来越小)排列的。
J. 初二物理的次声波有关资料
听不见的噪声——次声波 提到噪声,我们很容易联想起火车站旁边震耳的汽笛声,交通要道上无休止的鸣叫声,发动机发出的轰鸣声。这些耳朵听得见的噪声,已经使我们吃了许多苦头。可是在我们周围,还有一种耳朵听不见的噪声——次声,也在干扰着我们的安宁,危害着我们的健康,使我们防不胜防。根据测试,人的听觉只能感觉频率在20-20000赫兹的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人耳听不见,所以又称之为次声波。 次声波虽然不能使人的耳膜振动,但是它能悄悄地影响人体器官,如心脏、肺、肝、胸腔、腹腔、脑腔,使之发生强振荡或者共振,从而使人烦躁不安、心神不定、胸闷、耳痛、心动过速、心悸、血压上升、浑身难受等等,严重时还可能引起死亡。自然界的交声源很多,如电闪雷鸣、流星撞击、火山爆发、地震地裂、大海咆哮等等都会产生次声波。而人为的次声源则更多,如核爆炸、火箭发射、机动车发动机、鼓风机等等在工作时,除了产生听得见的噪声外,还会产生人耳听不见的次声。次声波的频率很低,但是波长很长,在传播中能量衰减极少,所以传播距离很远。 60多年前,美国物理学家伍德为英国伦敦一家剧院设计安装了一套扩音装置。试用时,突然剧院门窗簌簌地抖动起来,仿佛房子就要坍塌似的,人们一片惊慌。后经研究,原来这是扩音喇叭发出的次声波造成的。
听不见的次声波
什么叫次声波呢?通常我们人的耳朵只能听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就叫做次声。次声发生时所产生的波动叫次声波。它的频率范围大约在0.001~20Hz之间。在自然界里,次声波到处存在。许多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地震、龙卷风、雷电、台风、海洋波浪、流星和极光等,都会发出次声波。就连人的心脏,除了平时我们熟悉的脉动之外,也会发出1.2Hz的次声波。人的肺同样如此,它在呼吸的同时,会产生0.25~0.3Hz的次声波。人类许多活动,如核爆炸、火箭发射、超音速飞机飞行、机器运转和桥梁振动等,也都会产生次声波。
性质独特的次声波
虽然人耳听不见次声,但可以用仪器检测它的存在。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次声波有独特的性质。它不容易被大气、水和地层等物质吸收,因此传播距离远,穿透性强。次声波可以在大气中传播几千千米,其衰减吸收还不到万分之几分贝。1961年,前苏联在新地岛进行了1500万t当量的核爆炸试验,产生的次声波足足绕了地球5周。1883年,印尼克拉克脱火山爆发产生的次声波绕地球转了3圈。1968年,前苏联一艘核潜艇在水下发生爆炸,千里之外的美国也能收到它产生的次声波,并且相当准确地判断出发生爆炸的水域。
不可忽视的次声波
次声波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研究表明,1~3Hz的次声波可以使人产生恐惧,地震前动物的不安,就是这个频带次声波引起的;3~6Hz的次声波能使人神经失常,失去理智;8~12Hz的次声波可以使人思维集中,增强记忆力;但太强的次声波却使人感到烦躁、耳鸣、头痛、失眠、恶心和心悸。人的晕船和晕车,就是由于机器振动、空气和海浪磨擦发生的次声波引起的。特别强烈的次声波还会使人四肢麻木、耳聋、鼻孔出血、内脏破裂,直至死亡。因此,一些国家为了保证人们的健康,规定了环境次声的声级,如美国和挪威等国规定在120dB以下,瑞典等国规定在100dB 以下。
用途广泛的次声波
人类一方面努力防治次声波的危害,另一方面积极利用次声波的特性造福于社会。因为次声波传播远、速度快,所以能利用它及早探测到各种有害的自然现象的发生。风暴移动的速度远远小于次声波传播的速度,因此,若设立监测站,就可以及早收到风暴产生的次声播,并准确地发布警报。同样,地震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地震发出的次声波测量出较大范围内地面的位移量.医生用仪器测试人体器官发出的次声波,可以帮助确诊疾病的位置。地质工作者在地面上有计划地定点爆破,让它发出的次声波穿透地层,从而获得地下构造的信息.军事上,人们建立次声监测站,可以有效地监视导弹卫星发射的情况.还有人计划制造次声武器,如图 13.1所示的用螺旋桨加共振管制成的次声武器,可以使敌人昏迷,丧失战斗力。也有人设想,制造多层气浪弹(如图13.2所示),使它按一定时间间隔爆炸,产生一串高强度次声波来杀伤敌人。高强度次声波威力很大,它能穿透15cm厚的混凝土,一般建筑物、飞机、坦克等都不能避开它的袭击,甚至潜艇也无法幸免。当然,要在大范围空间里产生高强度次声波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还有许多难题有待解决。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