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X线的基本特性
X线是在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成束电子流撞击钨(或钼)靶时产生的。
其本质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
目前X线诊断用的X线波长范围为0.008-0.031nm。
在电磁辐射谱中,居于γ射线与紫外线之间,比可见光的波长要短得多,因此肉眼无法看到。
X线具有微粒辐射和电磁波辐射双重特性。
人体组织结构由不同元素所组成,依各种组织单位体积内各元索量总和的大小而有不同的密度。
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可归纳为三类:属于高密度的有骨组织和钙化灶等;中等密度的有软骨、肌 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以及体内液体等;低密度的有脂肪组织以及存在于呼吸道、胃肠道、鼻窦和乳突内的气体等。
当强度均匀的X线穿透厚度相等的不同密度组织结构时,由于吸收程度不同将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况。在X线片上或荧屏上显出具有黑白(或明暗)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
X线穿透低密度组织时,被吸收少,剩余X线多,使X线胶片感光多,故X线胶片呈黑影;高密度组织则恰恰相反。
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不同,厚度也不一致。其厚与薄的部分,或分界明确,或逐渐移行。厚的部分,吸收X线多,透过的X线少,薄的部分则相反,因此,X线投影可有不同表现。在X线片上显示出的黑白对比或者由黑到白,其界线呈比较分明还是渐次移行,都是与它们厚度间的差异相关的。
密度和厚度的差别是产生影像对比的基础,是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的密度、厚度不同,经X线照射,其吸收及透过X线的量也不一样。因此,在X线照片上有黑白之别。按照人体组织密度的高低,依次分为骨骼(包括钙化灶)、 软组织(包括皮肤、肌肉、内脏、软骨等)、液体(血液、体液)、脂肪及存在于人体中的气体。
其中骨骼和钙化灶的密度最高,吸收X线最多,透过X线最少,在X线照片上表现为白影;软组织和液体密度稍低,吸收X线减少,透过X线稍多,在X线照片上表现为灰影;脂肪组织密度更低,吸收X线更少,透过X线更多,在X线照片上表现为深灰影;人体中的气体成分密度最低,对X线吸收最少,透过X线最多,在X线照片上表现为黑影。
应当指出,密度与厚度在成像中所起的作用要看哪一个占优势。例如,在胸部,肋骨密度高但厚度小,而心脏、大血管密度虽低,但厚度大,因而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反而比肋骨影像白。同样,胸腔大量积液的密度为中等, 但因厚度大,所以其影像也比肋骨影像白。总之,照片上的白影与黑影,不仅与物体的厚度有关,与物质密度的高低关系更为密切。
需要说明的是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与X线片上的影像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人体组织中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而后者则指X线片上所示影像的黑白。在术语中,通常用密度的高与低表达影像的白与黑。例如用高密度、中等密度和低密度分别表达白影、灰影和黑影。当人体组织密度发生改变时,则用密度增高或密度减低来表达影像的白影与黑影。
② x线的性质及物理特性
x射线的性质及物理特性:
1、穿透作用。X射线因其波长短,能量大,照在物质上时,仅一部分被物质所吸收,大部分经由原子间隙而透过,表现出很强的穿透能力。
2、电离作用。物质受X射线照射时,可使核外电子脱离原子轨道产生电离。
3、荧光作用。X射线波长很短不可见,但它照射到某些化合物如磷、铂氰化钡、硫化锌镉、钨酸钙等时,可使物质发生荧光(可见光或紫外线),荧光的强弱与X射线量成正比。
4、热作用。物质所吸收的X射线能大部分被转变成热能,使物体温度升高。
5、干涉、衍射、反射、折射作用。这些作用在X射线显微镜、波长测定和物质结构分析中都得到应用。
(2)x线的物理特性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是一种光子,诊断上使用的X线波长为0.08-0.31埃(1埃=0.1纳米=10的-10次方米),在医学上用作辅助检查方法之一。同时也是印刷业中的一个专用术语,表示中间线。
化学作用:
1.感光作用:X线和可见光一样,同样具有光化学作用,可使胶片乳剂感光能使很多物质发生光化学作用。
2.着色作用:某些物质如铅玻璃、水晶等经X线长期大剂量照射后,起结晶体脱落渐渐改变颜色称着色作用或者脱水作用。
三.生物效应特性:X线在生物体内也能产生电离及激发,使生物体产生生物效应。特别是一些增殖性强的细胞,经一定量的X线照射后,可产生拟制、损伤甚至坏死。
③ x射线的基本特征包括哪些
1 穿透性:X线波长很短,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穿透一般可见光不能穿透的各种不同密度的物质,并在穿透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即衰减。X线的穿透力与X线管电压密切相关,电压愈高,所产生的X线的波长愈短,穿透力也愈强;反之,电压低,所产生的X线波长愈长,其穿透力也弱。另一方面,X线的穿透力还与被照体的密度和厚度相关。X线穿透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2 荧光效应: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如硫化锌镉及钨酸钙等),使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即X线作用于荧光物质,使波长短的X线转换成波长长的荧光,这种转换叫做荧光效应。这个特性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
3 摄影效应:涂有溴化银的胶片,经X线照射后,可以感光,产生潜影,经显、定影处理,感光的溴化银中的银离子(Ag+)被还原成金属银(Ag),并沉淀于胶片的胶膜内。此金属银的微粒,在胶片上呈黑色。而未感光的溴化银,在定影及冲洗过程中,从X线胶片上被洗掉,因而显出胶片片基的透明本色。依金属银沉淀的多少,便产生了黑和白的影像。所以,摄影效应是X线成像的基础。
4电离效应: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效应。空气的电离程度与空气所吸收X线的量成正比,因而通过测量空气电离的程度可计算出X线的量。X线进入人体,也产生电离作用,使人体产生生物学方面的改变,即生物效应。它是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学的基础。
④ 你认为x线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
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是一种光子,诊断上使用的X线波长为0.08-0.31埃(1埃=0.1纳米=10的-10次方米)。
X线实质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电磁波的共同属性。此外具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特有性质。 一.物理特性:
1、X线在均匀的、各项同性的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不可见电磁波。 2、X线不带电,故而不受外界磁场或电场的影响。
3、穿透作用:X线波长短具有较高能量,物质对它吸收弱,因此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
4、荧光作用:某些物质被X线照射后,能激发出可见荧光。
5、电离作用:具有足够能量的X线光子能够撞击原子中的轨道电子,使之脱离原子产生一次电离。被击脱的电子仍有足够能量去电离更多的原子。
6、热作用:X线被物质吸收,最终绝大部分都将变成热能,使物体产生温度升高。
二.化学作用:
1.感光作用:X线和可见光一样,同样具有光化学作用,可使胶片乳剂感光能使很多物质发生光化学作用。
2.着色作用:某些物质如铅玻璃、水晶等经X线长期大剂量照射后,起结晶体脱落渐渐改变颜色称着色作用或者脱水作用。
三.生物效应特性:X线在生物体内也能产生电离及激发,使生物体产生生物效应。特别是一些增殖性强的细胞,经一定量的X线照射后,可产生拟制、损伤甚至坏死。
X线检查
医用诊断X线机
医学上常用x线检查作为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临床上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有透视和摄片两种。
透视较经济、方便,并可随意变动受检部位作多方面的观察,但不能留下客观的记录,也不易分辨细节。
摄片能使受检部位结构清晰地显示于x线片上,并可作为客观记录长期保存,以便在需要时随时加以研究或在复查时作比较。必要时还可作x线特殊检查,如断层摄影、记波摄影以及造影检查等。选择何种x线检查方法,必须根据受检查的具体情况,从解决疾病(尤其是骨科疾病 )的要求和临床需要而定。x线检查仅是临床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⑤ x线为什么能用于医学检查利用其何种特性
X线本质上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波长范围为0.0006~50nm,而医用X线诊断常用的X线波长范围为0.008~0.031nm。除一般物理性质外,X线具有以下几方面与X线成像相关的特性:
穿透性:
X线波长很短,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并在穿透过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吸收即衰减。X线管电压愈高,所产生的X线的波长愈短,穿透力也愈强。另一方面,X线的穿透力还与被照体的密度和厚度相关。此特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荧光效应:
X线能激发荧光物质(如硫化锌镉及钨酸钙等),使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此特性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
摄影效应:
X线能使许多物质产生光化学反应,如照射涂有溴化银的胶片,胶片感光后产生潜影,经显、定影处理,感光的溴化银中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并沉淀于胶片的胶膜内而呈黑色。若未感光则显出胶片片基的透明本色。此特性是X线成像的基础。
电离效应:
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使原子、分子电离,进入人体时亦可使人体产生生物学方面的改变,即生物学效应。它是放射防护学和放射治疗学的基础。
⑥ x线具有哪些特性,它们分别是什么的基础
X线的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电磁波的共同属性。此外具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特有性质。
一.物理特性:
1.X线在均匀的、各项同性的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不可见电磁波。
2.X线不带电,故而不受外界磁场或电场的影响。
3.穿透作用:X线波长短具有较高能量,物质对它吸收弱,因此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
4.荧光作用:某些物质被X线照射后,能激发出可见荧光。
5.电离作用:具有足够能量的X线光子能够撞击原子中的轨道电子,使之脱离原子产生一次电离。被击脱的电子仍有足够能量去电离更多的原子。
6.热作用:X线被物质吸收,最终绝大部分都将变成热能,使物体产生温度升高。
二.化学作用:
1.感光作用:X线和可见光一样,同样具有光化学作用,可使胶片乳剂感光能使很多物质发生光化学作用。
2.着色作用:某些物质如铅玻璃、水晶等经X线长期大剂量照射后,起结晶体脱落渐渐改变颜色称着色作用或者脱水作用。
三.生物效应特性:
X线在生物体内也能产生电离及激发,使生物体产生生物效应。特别是一些增殖性强的细胞,经一定量的X线照射后,可产生拟制、损伤甚至坏死。
⑦ X线成像原理是
X线成像基本原理,一方面是基于X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之间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即有差异。这样,在荧屏或X线片上就形成明暗或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1895年德国的物理学家伦琴在一只嵌有两个金属电极(阴极和阳极)的真空玻璃管两端电极上加上几万伏的高压电时,发现在距玻璃管两米远的地方,一块用铂氰化钡溶液浸洗过的纸板发出明亮的荧光。当用手去拿这块纸板时,竟在纸板上看到手骨的影像。当时伦琴认定:这是一种人眼看不见、但能穿透物体的射线。因当时无法解释它的原理和性质,故借用了数学中代表未知数的“X”作为代号,称之为X射线。
X线影像的形成,是基于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X线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能穿透人体的组织结构;
第二,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存在这密度和厚度的差异,X线在穿透过程中被吸收的量不同,以致剩余下来的X线量有差别;
第三,这个有差别的剩余X线,是不可见的,经过显像过程,例如经过X线片、荧屏或电视屏显示,就能获得具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图像。
X线实质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电磁波的共同属性。此外具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特有性质。 一.物理特性:
1、X线在均匀的、各项同性的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不可见电磁波。 2、X线不带电,故而不受外界磁场或电场的影响。
3、穿透作用:X线波长短具有较高能量,物质对它吸收弱,因此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
4、荧光作用:某些物质被X线照射后,能激发出可见荧光。
5、电离作用:具有足够能量的X线光子能够撞击原子中的轨道电子,使之脱离原子产生一次电离。被击脱的电子仍有足够能量去电离更多的原子。
⑧ X线的五大特性
(1)穿透作用。X射线因其波长短,能量大,照在物质上时,仅一部分被物质所吸收,大部分经由原子间隙而透过,表现出很强的穿透能力。
X射线穿透物质的能力与X射线光子的能量有关,X射线的波长越短,光子的能量越大,穿透力越强。X射线的穿透力也与物质密度有关,利用差别吸收这种性质可以把密度不同的物质区分开来。
(2)电离作用。物质受X射线照射时,可使核外电子脱离原子轨道产生电离。利用电离电荷的多少可测定X射线的照射量,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X射线测量仪器。在电离作用下,气体能够导电;某些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在有机体内可以诱发各种生物效应。
(3)荧光作用。X射线波长很短不可见,但它照射到某些化合物如磷、铂氰化钡、硫化锌镉、钨酸钙等时,可使物质发生荧光(可见光或紫外线),荧光的强弱与X射线量成正比。
这种作用是X射线应用于透视的基础,利用这种荧光作用可制成荧光屏,用作透视时观察X射线通过人体组织的影像,也可制成增感屏,用作摄影时增强胶片的感光量。
(4)热作用。物质所吸收的X射线能大部分被转变成热能,使物体温度升高。
(5)干涉、衍射、反射、折射作用。这些作用在X射线显微镜(左图)、波长测定和物质结构分析中都得到应用。
(8)x线的物理特性包括哪些扩展阅读
X射线照射到生物机体时,可使生物细胞受到抑制、破坏甚至坏死,致使机体发生不同程度的生理、病理和生化等方面的改变。不同的生物细胞,对X射线有不同的敏感度,可用于治疗人体的某些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治疗(下图为治疗肿瘤的X刀)。
在利用X射线的同时,人们发现了导致病人脱发、皮肤烧伤、工作人员视力障碍,白血病等射线伤害的问题,在应用X射线的同时,也应注意其对正常机体的伤害,注意采取防护措施。
⑨ X线检查意义及注意事项
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是一种光子,诊断上使用的X线波长为0.08-0.31埃(1埃=0.1纳米=10的-10次方米)。
X线实质是一种电磁波,它具有电磁波的共同属性。此外具有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的特有性质。
一、物理特性:
1、X线在均匀的、各项同性的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不可见电磁波。 2、X线不带电,故而不受外界磁场或电场的影响。
3、穿透作用:X线波长短具有较高能量,物质对它吸收弱,因此具有很强的穿透本领。
4、荧光作用:某些物质被X线照射后,能激发出可见荧光。
5、电离作用:具有足够能量的X线光子能够撞击原子中的轨道电子,使之脱离原子产生一次电离。被击脱的电子仍有足够能量去电离更多的原子。
6、热作用:X线被物质吸收,最终绝大部分都将变成热能,使物体产生温度升高。
二、化学作用:
1、感光作用:X线和可见光一样,同样具有光化学作用,可使胶片乳剂感光能使很多物质发生光化学作用。
2、着色作用:某些物质如铅玻璃、水晶等经X线长期大剂量照射后,起结晶体脱落渐渐改变颜色称着色作用或者脱水作用。
三、生物效应特性:
X线在生物体内也能产生电离及激发,使生物体产生生物效应。特别是一些增殖性强的细胞,经一定量的X线照射后,可产生拟制、损伤甚至坏死。
X线检查
医用诊断X线机
医学上常用x线检查作为辅助检查方法之一。临床上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有透视和摄片两种。
透视较经济、方便,并可随意变动受检部位作多方面的观察,但不能留下客观的记录,也不易分辨细节。
摄片能使受检部位结构清晰地显示于x线片上,并可作为客观记录长期保存,以便在需要时随时加以研究或在复查时作比较。必要时还可作x线特殊检查,如断层摄影、记波摄影以及造影检查等。选择何种x线检查方法,必须根据受检查的具体情况,从解决疾病(尤其是骨科疾病[1])的要求和临床需要而定。x线检查仅是临床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提示:在女性怀孕期间,请不要做X线检查!避免卵细胞或受精卵受到损伤,而引起胚胎发育不良,造成胎儿出生后先天异常、畸形、智力低下、肢体缺损等。)
X线检查方法
(一)普通检查
透视和摄影是最基本的方法,简单易行,应首先采用。
1、透视 透视的优点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心、大血管的形状、搏动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还便于选择最适当的角度进行斜位摄影。常采取站立后前位进行观察,注意心和大血管的大小、形状、位置和搏动。然后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心各个房室和大血管的相应表现以及肺部血管的改变。吞钡检查可观察食管与心、大血管的邻接关系,对确定左心房有无增大和增大的程度有重要价值。透视影像清晰度较差,时间也短促,需与摄影结合进行诊断。
2、摄影 摄影有后前位、右前斜位、左前斜位和左侧位四种。后前位是基本的位置,一般取立位,根据病情需要,再选择斜位或左侧位。后前位:患者直立,靶片距离为2m,以减少心影放大率(不超过5%),有利于心径线测量和追踪对比观察。右前斜位:患者从后前位向左旋转45°~60°,同时服钡观察食管,以确定左心房有无增大,还可观察肺动脉段突出与右心室漏斗部的增大。左前斜位:患者从后前位向左旋转约60°,有利于观察心各个房室的增大和主动脉弓的全貌。侧位:常取左侧位,可观察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增大。
(二)造影检查
心血管造影是将造影剂快速注入心腔和大血管内,借以显示心和大血管内腔的形态及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为诊断心、大血管疾病并为手术治疗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1、造影剂和造影设备
(1)造影剂:用于心血管造影的造影剂必须浓度高、毒性小和粘稠度低。目前常用的造影剂为60%或70%泛影葡胺,用量按体重计算,每公斤体重为1ml,超过50kg仍以50kg计算,儿童用量可略大,每公斤体重1~1.5ml。造影剂量应在允许范围内,以得到满意显影效果的最小剂量为好。如需再次注射,则两次注射的间隔时间至少应在30~40分钟以上,并透视肾和膀胱,须有大量造影剂排出后才能再次注射。总量一般不应超过每公斤体重2ml。高危患者可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
(2)压力注射器:为了得到满意的影像,必须在短时间内注入足量的造影剂,使心腔和大血管内有大量高浓度的造影剂,以产生良好的对比。一般要求每秒注入15~25ml,所用的压力为8~10×105Pa。注射造影剂的速度同注射压力、注射器的阻力、心导管的管径和长度以及造影剂的粘稠度等有关。电力推动的压力注射器,装有复杂的反馈装置或计算机,以根据心导管的管径、长度、接头的阻力、造影剂的粘稠度等,监测和计算机造影剂射出的速度。
(3)快速连续摄影设备:所用的X线机需要有大的容量,能在短时间内输出大量的X线,使曝光时间缩短。目前采用三种快速连续摄影法:①双向快速摄影法;②电影摄影法;③磁带录像法。各有优缺点。快速摄影法有直接摄影和荧光摄影二种方式,直接摄影用普通大小的X线片,可显示影像的细微结构,每秒最多6张。荧光摄影以100mm片为合适,每秒可摄6张。电影摄影法,速度快,每秒可摄25~150幅图像。能见到造影过程中出现的病理现象,如细小的返流和分流。磁带录像法将荧光影像增强器上的影像记录下来,可立即并反复在电视屏幕上播放。因此,快速摄影法适用于显示心腔和血管腔形态变化,而电影摄影和磁带录像法则适于观察血液循环过程的变化。
2、造影方法
根据造影目的,造影剂注入的方式和部位不同,现介绍几种造影方法:
(1)右心造影:先行右心插管,再经右心导管注射造影剂,显示右侧心腔和肺血管。主要适用于右心及肺血管的异常及伴有紫绀的先天性心脏病。
(2)左心造影:导管自周围动脉插入,导管尖送到左心侧心腔选定的部位。适用于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口狭窄、心室间隔缺损、永存房室共道及左心室病变。
(3)主动脉造影:导管经周围动脉插入,一般导管尖放于主动脉瓣上3~5cm处,能使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上部显影,造影剂逆行到主动脉瓣处,可显示主动脉瓣的功能状态。适用于显示主动脉本身病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与肺动脉或主动脉与右心之间的异常沟通,如动脉导管未闭,主-肺动脉隔缺损,主动脉窦动脉瘤穿破入右心等。
(4)冠状动脉造影:用特制塑形导管,从周围动脉插入主动脉,使其进入冠状动脉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用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检查,是冠状动脉搭桥术或血管成形术前必须的检查步骤。
血心管造影是一种比较复杂而有一定痛若和危险的检查方法,不要轻易进行。造影前应作好充分准备,包括必要的安全抢救措施。当全身情况极度衰竭,严重肝、肾功能损害;造影剂过敏试验阳性或过敏体质;心导管检查的禁忌证,如急性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及心肌炎;心力衰竭和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则不应进行这种检查。